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施用量对设施番茄氮素利用及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学军 赵营 +2 位作者 陈晓群 吴礼树 胡承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61-3768,共8页
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温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并对土壤-番茄体系的氮平衡进行了表观评估。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秋冬茬番茄,施用氮肥显... 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温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并对土壤-番茄体系的氮平衡进行了表观评估。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秋冬茬番茄,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当茬番茄果实、植株产量(增产幅度19.9%~29.6%)及地上部总吸氮量(204~232.6kg/hm2)。2005年冬春茬番茄,与空白处理产量相比(106kg/hm2)只有N200处理的果实增产达显著水平(120kg/hm2)。两季番茄的氮肥利用率都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3.3%~10.9%)。2004年秋冬茬番茄收获后,表层0~30cm的NO3--N大量累积(200~650kg/hm2),其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经过2005年冬春茬番茄种植后,上茬0~30cm土层NO3--N向下有淋失的趋势,淋失层次主要在90cm以上的土体(250~380kg/hm2)。综合考虑番茄果实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NO3--N残留等因素,秋冬茬番茄推荐氮肥用量在100~200kg/hm2和适量的磷钾肥配施为当茬氮肥优化管理处理。而冬春茬番茄氮肥推荐在200~400kg/hm2范围可以满足当茬番茄对氮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番茄 氮素利用 no3--n累积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雨水中NH_4^+-N/NO_3^--N和δ^(15)NH_4^+值的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迎新 张淑利 +2 位作者 赵旭 熊正琴 邢光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35-2041,共7页
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利用自行设计的雨水收集器对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熟、南京和杭州3个观测点进行了全年性雨水观测,分析了雨水中NH4+-N/NO3--N和铵态氮自然丰度(δ15NH4+)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3个观测点雨水中NH4+-N/NO3--N... 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利用自行设计的雨水收集器对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熟、南京和杭州3个观测点进行了全年性雨水观测,分析了雨水中NH4+-N/NO3--N和铵态氮自然丰度(δ15NH4+)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3个观测点雨水中NH4+-N/NO3--N和δ15NH4+值均呈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两者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田间农事耕作为主的常熟观测点尤其明显,而位于市区的南京观测点和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杭州观测点的规律性次之;雨水中NH4+-N/NO3--N的峰值出现在6月下旬到8月上旬,然后逐渐下降,冬季降到最低;雨水中δ15NH4+值在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负值,在8月下旬到11月中下旬为正值,12月至翌年3月又变为负值,5至6月中旬又转变为正值.雨水中NH4+-N/NO3--N和δ15NH4+值的季节变化与不同作物生育期间氮肥的施用、当地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其他NH3释放源的NH3挥发有关(人和动物排泄物、氮污染水体及有机氮源中的氨挥发),其对大气湿沉降中NH4+的来源、形态组成及陆地不同NH3排放源的强度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沉降 NH4+-N/no3--n δ15NH4+值 NH3释放源
下载PDF
S^(2-)/NO_3^--N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除硫启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军 郑驰骏 +3 位作者 刘健 王诗白 杨柳 魏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2-1158,共7页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耦合工艺 S2-/no3--n
下载PDF
暗管控制排水棉田NO_3^--N和NH_4^+-N运移转化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念念 黄介生 +1 位作者 谢华 黄志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8,共6页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NH4+-N和NO3--N之间的转化运移规律,2008、2009年在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棉花生育期内进行大田暗管控制排水对比试验:2008年全生育期内固定排水出口埋深、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出口埋深。结果发现:无论调...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NH4+-N和NO3--N之间的转化运移规律,2008、2009年在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棉花生育期内进行大田暗管控制排水对比试验:2008年全生育期内固定排水出口埋深、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出口埋深。结果发现:无论调整出口埋深与否,NO3--N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NH4+-N含量2008年随土层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2009年在20、40cm处较60、80cm高。控制排水小区表层和20cm土层NO3--N含量较自由排水小区高;同层土控制排水小区NH4+-N含量比自由排水小区高。2008年各处理NO3--N含量高于2009年,NH4+-N含量低于2009年,NO3--N与NH4+-N同层土平均含量之比大于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排水出口埋深可减小田间地下水位波动,更能使田间氮素形态稳定、减少氮素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排水 运移 出口埋深 no3--n与NH4+-N平均含量之比
下载PDF
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去除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地下水中NO_3^--N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良 胡南 +5 位作者 丁德馨 张国奇 胡鄂明 张洪灿 阳奕汉 蒋晓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0-1306,共7页
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地下水的NO3--N污染是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取自某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的污泥进行驯化,得到了能去除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污染地下水中NO3--N的反硝化细菌,自行设计了上流式固定床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 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地下水的NO3--N污染是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取自某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的污泥进行驯化,得到了能去除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污染地下水中NO3--N的反硝化细菌,自行设计了上流式固定床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研究了pH值、C/N比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去除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污染地下水中NO3--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液pH值为6.50、NO3--N浓度为1 000mg/L、HRT为2.3h时,NO3--N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分别达97%和388mg/(h.L),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能力达0.35m3/(h.m3);当进液NO3--N浓度为550mg/L、HRT为1.4h时,NO3--N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分别达96%和368mg/(h.L),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能力达0.62m3/(h.m3);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适宜的运行条件是pH值为5.00~8.00,C/N比为0.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修复 地浸采铀 污染地下水 no3--n
下载PDF
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_3^--N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国鑫 刘菲 +2 位作者 秦晓鹏 陈鸿汉 金爱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3,共5页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高振荡强度下大于低振荡强度;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使修复率提高7.5个百分点。铁炭复配介质修复地下水中NO3--N是有效可行的,修复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Fe/C=1∶1时修复率与介质用量呈正相关,无限减小Fe/C比并不能无限提高修复率,振荡强度对修复具有显著影响,低振荡强度下的修复过程较高强度存在滞后现象,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铁炭修复NO3--N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复配 地下水 no3--n 反应时间 介质用量 Fe/C 振荡强度 催化剂
下载PDF
施氮水平与模拟降雨pH值对玉米冠层NO_3^--N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梅 李世清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探明降雨特别是酸雨对玉米冠层氮素淋失的影响,以盆栽试验春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自制人工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研究施氮与不施氮(对照)条件下玉米冠层NO3--N淋失动态、数量及随生育期和降雨酸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性和弱酸性降雨... 为探明降雨特别是酸雨对玉米冠层氮素淋失的影响,以盆栽试验春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自制人工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研究施氮与不施氮(对照)条件下玉米冠层NO3--N淋失动态、数量及随生育期和降雨酸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性和弱酸性降雨淋洗,NO3--N淋失量主要由冠层氮素含量决定,而强酸雨淋洗,NO3--N淋失量受降雨pH值和冠层氮素含量共同影响。各生育期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随降雨pH值降低变化规律不一,生育前期降雨pH值对冠层NO3--N淋失影响较生育后期显著,在研究降雨酸度对玉米冠层NO3--N淋失的影响时,必须考虑生育期。相同pH值模拟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11叶期>吐丝期>灌浆期,生育前期显著高于中后期。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不仅与介质施氮有关,同时受降雨pH值影响,2因素在不同生育期对NO3--N淋失贡献大小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植物体氮素丰富程度是影响冠层NO3--N淋失的主要因素。各生育期玉米冠层均存在一定数量的NO3--N淋失,尤以生育前期为甚,说明在研究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流量和冠层氮素损失时,冠层氮素淋失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pH 玉米 冠层no3--n淋失
下载PDF
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土壤NH_4^+-N和NO_3^--N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建国 刘伟 +1 位作者 梁爱萍 贾敬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21-4722,共2页
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①不施秸秆、氮肥和厩肥(CK);②单施氮肥;③麦秸+氮肥;④麦秸加倍+氮肥;⑤麦秸+氮肥+厩肥;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⑦玉米秸秆+麦秸+氮肥+厩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季土壤NH4+-N和NO3--N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①不施秸秆、氮肥和厩肥(CK);②单施氮肥;③麦秸+氮肥;④麦秸加倍+氮肥;⑤麦秸+氮肥+厩肥;⑥玉米秸秆+麦秸+氮肥;⑦玉米秸秆+麦秸+氮肥+厩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季土壤NH4+-N和NO3--N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的处理冬小麦季土壤NH4+-N和NO3-N的数量均以冬前最高,施厩肥处理土壤NH4+-N和NO3--N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秸秆 厩肥 NH4+-N no3--n
下载PDF
NO_3^--N/NH_4^+-N不同配比下紫花苜蓿氮代谢关键酶及钼、铁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凤 刘晓静 范俊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7,共8页
以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质植物性蛋白饲料紫花苜蓿"甘农3号"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沙培法,在适宜氮素供应水平210 mg·L-1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12.5... 以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质植物性蛋白饲料紫花苜蓿"甘农3号"为试验材料,在室外防雨网室内,采用盆栽营养液沙培法,在适宜氮素供应水平210 mg·L-1基础上,研究NO_3^--N和NH_4^+-N混合的7种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12.5/87.5、25/75、37.5/62.5、50/50、62.5/37.5、75/25、87.5/12.5,依次标为1/7、1/3、3/5、5/5、5/3、3/1、7/1)对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各部位硝酸还原酶(NR)、固氮酶活性及钼(Mo)、铁(Fe)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部位来看,紫花苜蓿NR活性、Mo含量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叶>根>茎,而Fe含量则表现为根>叶>茎;不同配比下各部位NR活性均表现为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其活性较高,尤其是生长前期当NO_3^--N/NH_4^+-N为7/1时,各部位NR活性均最高;不同配比对根中Mo含量的影响在苗期与NR趋势相近,在NO_3^--N比例大时达最高。现蕾期与固氮酶活性相同,1/7时最高。成熟期同固氮酶与NR活性,均为5/3时最高;不同配比对根中Fe含量的影响与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苗期均为1/7处理最高,盛花期至成熟期均为5/3处理最高。(2)从生育期来看,紫花苜蓿全生育期NR和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NR活性在盛花期最高,即盛花期氮代谢能力最强,且各生育期均为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NR活性高,氮代谢能力较强;固氮酶活性在结荚期最高,即结荚期根瘤固氮能力最强,且苗期和现蕾期均表现为1/7处理其活性最高,盛花期至成熟期5/3处理活性最高;不同配比对茎和叶中Mo、Fe含量的影响基本相同,现蕾期至盛花期在配比中NH_4^+-N比例大时含量最高,结荚期至成熟期在配比中NO_3^--N比例大时含量最高。(3)NR和固氮酶活性相互关系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不同:在紫花苜蓿生长前期(苗期至现蕾期),NO_3^--N/NH_4^+-N=7/1时NR活性最大,1/7处理NR活性最小,而固氮酶活性则相反,二者表现出拮抗关系;在紫花苜蓿生长中、后期(盛花期至成熟期)NR活性与固氮酶活性均在NO_3^--N/NH_4^+-N=5/3时达最大值,二者又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n/NH4+-N配比 紫花苜蓿 氮代谢
下载PDF
S^(2-)/NO_3^--N对硫氮同步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来洪 李甲国 +1 位作者 刘春爽 吴昊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采用UASB反应器,研究不同S^(2-)/NO_3^--N对硫化物、氨氮和硝态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2-)/NO_3^--N在1/1、9/8、5/4、3/2四个阶段反应器稳定运行时,硫化物去除率为80%~100%,氨氮去除率为93%~99%,硝态氮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6%左右... 采用UASB反应器,研究不同S^(2-)/NO_3^--N对硫化物、氨氮和硝态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2-)/NO_3^--N在1/1、9/8、5/4、3/2四个阶段反应器稳定运行时,硫化物去除率为80%~100%,氨氮去除率为93%~99%,硝态氮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6%左右,脱氮除硫效果良好。在S^(2-)/NO_3^--N为9/8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硫化物去除率为100%,氨氮去除率达到99%,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6%。同时探讨了S^(2-)/NO_3^--N影响硫氮同步去除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氨氮 硝态氮 S2-/no3--n 硫氮同步去除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黄河上游地区设施芹菜产量及土壤中NO_3^--N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娟 冯建萍 +2 位作者 曲继松 郭文忠 陈艳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针对宁夏灌区设施蔬菜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造成土壤含盐量过高,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进行土壤-芹菜系统的氮素单因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0~30kg/667m2)增施氮肥,芹菜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芹菜产量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施... 针对宁夏灌区设施蔬菜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造成土壤含盐量过高,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进行土壤-芹菜系统的氮素单因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0~30kg/667m2)增施氮肥,芹菜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芹菜产量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施氮水平高于30kg/667m2,维生素C含量会逐渐降低,产量也下降;施氮量为30kg/667m2时,芹菜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植株氮素表观利用率均为最高;土壤硝态氮含量,一方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同一土层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黄河上游地区设施芹菜氮素的优化目标供应值为3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设施芹菜 no3--n残留 氮肥表观利用率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娜娜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m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增产空间;氮素量对薯块的大小影响很大,而对畸形薯所占比例的大小没有规律性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施氮水平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又有不同程度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 产量构成 土壤no3--n含量
下载PDF
COD/NO_3^--N对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蕊 谢丽 +1 位作者 陈金荣 周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4,34,共5页
采用间歇试验,以葡萄糖为碳源,加入不同量硝酸盐的人工配水进行不同m(COD)/m(NO3--N)下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当m(COD)/m(NO3--N)≥7时,发生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反应;而m(COD)/m(NO3--N)=3或5时,反硝化不完全,未发生产甲烷过程。... 采用间歇试验,以葡萄糖为碳源,加入不同量硝酸盐的人工配水进行不同m(COD)/m(NO3--N)下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当m(COD)/m(NO3--N)≥7时,发生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反应;而m(COD)/m(NO3--N)=3或5时,反硝化不完全,未发生产甲烷过程。进一步通过与单独产甲烷体系对照,发现反硝化过程对产甲烷过程存在抑制。随着m(COD)/m(NO3--N)的增大,体系对NO3--N的去除率越高,直到100%。且发现同时反硝化产甲烷体系中,优先利用丙酸,乙酸积累,而后被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OD)/m(no3--n) 反硝化 产甲烷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渗漏强度对稻田NO_3^--N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雪梅 俞双恩 邵园园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基于蒸渗仪淹水稻田不同渗漏强度控制试验结果,研究了稻田施肥后和各生育阶段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地表水及地下水中NO3--N质量浓度(ρ(NO3--N))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分蘖肥施用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ρ(NO3--N)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地表水ρ... 基于蒸渗仪淹水稻田不同渗漏强度控制试验结果,研究了稻田施肥后和各生育阶段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地表水及地下水中NO3--N质量浓度(ρ(NO3--N))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分蘖肥施用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ρ(NO3--N)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地表水ρ(NO3--N)短暂升高后便回落,地下水ρ(NO3--N)上升明显,5d上升了462.3%;稻田补水会扰动土壤,促进土壤表层吸附的NH4+-N的硝化进程,使地表水中ρ(NO3--N)升高,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ρ(NO3--N)会随之降低.水稻各生育期,不同渗漏强度对地表水中ρ(NO3--N)影响不显著,对地下水中ρ(NO3--N)的影响显著,渗漏强度大的地下水中ρ(NO3--N)升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渗漏强度 no3--n质量浓度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因素对包覆型纳米铁降解NO_3^--N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玉焕 廉新颖 +4 位作者 李秀金 赵鑫 姜永海 裴宇 吴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7-1372,共6页
采用室内序批试验对比研究了ρ(DO)、光照、温度及初始pH等因素对油酸包覆型纳米铁材料去除地下水中NO3--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地下水溶解氧环境〔ρ(DO)为0.50 mg/L〕和实验室纯水溶解氧环境〔ρ(DO)为5.41 mg/L〕下,反应264h后NO... 采用室内序批试验对比研究了ρ(DO)、光照、温度及初始pH等因素对油酸包覆型纳米铁材料去除地下水中NO3--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地下水溶解氧环境〔ρ(DO)为0.50 mg/L〕和实验室纯水溶解氧环境〔ρ(DO)为5.41 mg/L〕下,反应264h后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78.9%和42.3%;模拟地下水黑暗环境和实验室自然光照下,NO3--N的去除率变化不大,反应400 h后均达到97.6%以上,反应过程中前者NO2--N的转化率是后者的1.57倍;模拟一般地下水温度(15℃)和实验室室温(25℃)环境下,反应初期,温度越高,NO3--N的降解速率越快,反应48 h后后者NO3--N的去除率是前者的2.01倍;地下水不同初始pH(分别为4、7、9)对油酸包覆型纳米铁去除NO3--N的影响较小,反应400 h后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7.9%、84.5%和82.3%,反应50 h内初始pH较高环境下的pH会逐渐降低,初始pH较低环境下的pH会逐渐升高,随后pH逐渐稳定在8附近.可见,地下水低温、厌氧、黑暗的环境对包覆型纳米铁去除NO3--N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修复地下水NO3--N污染的应用研究中,有必要充分模拟地下水的环境条件,这也是获取客观理论数据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包覆型纳米铁 地下水 no3--n 环境因素
下载PDF
CO_2浓度与N素形态对白桦幼苗NO_3^--N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莉莉 郑红 +2 位作者 张健 庄凯 刘婷岩 《森林工程》 2011年第5期20-23,57,共5页
在CO2人工气候箱(Pervical,PGC-9/2)内,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和NO3--N/NH4+-N对白桦幼苗NO3--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NO3--N供应比例和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NO3... 在CO2人工气候箱(Pervical,PGC-9/2)内,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和NO3--N/NH4+-N对白桦幼苗NO3--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NO3--N供应比例和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NO3--N/NH4+-N≥50/50时,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白桦幼苗根系和叶片NR活性。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白桦幼苗叶片NO3--N含量,且促进程度随营养液NO3--N比例的增加而加大。除NO3--N/NH 4+-N为100/0外,CO2浓度倍增并未显著提高白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CO2浓度与N素形态的交互作用对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含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no3--n/NH4+-N 白桦 no3--n代谢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NO_3^--N供应对水稻生长·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17
作者 薛小康 胡廷旭 +2 位作者 柏彦超 钱晓晴 单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271-5272,529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NO3--N供应对武育粳3号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硝态氮供应量达60 mg/L时,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最大,而...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NO3--N供应对武育粳3号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硝态氮供应量达60 mg/L时,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最大,而NO3--N供应量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显著影响,NO3--N的吸收速率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幼苗株高随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水稻幼苗根长、平均直径、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水分胁迫影响水稻生长对NO3--N供应的响应,降低水稻对NO3--N的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no3--n 吸收速率
下载PDF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 and the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 on Material Properties
18
作者 赵东升 JING Qiang +1 位作者 SUN Jianwei 张金咏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59-765,共7页
The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 with a gradient composition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a hot pressing sintering.The sinterability,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 on mechanical pr... The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 with a gradient composition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a hot pressing sintering.The sinterability,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s were studi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at 1750℃,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ratios can achieve co-sintering,and the overall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sample reaches 98.5%.Interestingly,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 is related to its loading surface.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SiC as the loading surface is about 35%higher than that of Si_(3)N_(4)as the loading surface.The 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material in the gradient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gradient stress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phases is a vital factor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With the increase of SiC content in the gradient direction,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each layer of Si_(3)N_(4)/SiC gradient materials gradually decreases.The surface hardness of the pure SiC side i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other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 SIC gradient material residual stre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Inner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residual strength assessment of a 3D printed tunnel with marble-lik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usin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19
作者 Guowei Ma Chen Huang Junfei Zh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838-851,共14页
Quantitativ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residual strength of underground tunnels.In this work,an underground tunnel model with marble-like cementitious m... Quantitativ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residual strength of underground tunnels.In this work,an underground tunnel model with marble-lik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was first fabricated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 technique and then loaded to simulate its failure mode in the laboratory.Lead zirconate titanate piezoelectric(PZT)transducers were embedded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the tunnel in the process of 3D printing.A 3D monitoring network was formed to locate damage areas and evaluate damage extent during loading.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load increased,main cracks firstly appeared above the tunnel roof and below the floor,and then they coalesced into the tunnel boundary.Finally,the tunnel model was broken into several parts.The resonant frequency and the peak of the conductance signature firstly shifted rightwards with loading due to the sealing of microcracks,and then shifted backwards after new cracks appeared.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root-mean-square deviation(RMSD)calculated from conductance signatures of all the PZT transducers was observed as the load(damage)increased.Damage-dependent equivalent stiffness parameters(ESPs)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real and imaginary signatures of each PZT at different damage states.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equivalent and experimental ESP values was achieved.Also,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ESP and the residual strength was obtained.The method paves the way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residual strength estimation of other 3D printed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PZT)transducers Three-dimensional(3D)printed tunnel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EMI) method Equivalent stiffness parameter(ESP) residual strength
下载PDF
Impact of feeding flaxseed and microalgal residue on omega-3 fatty acids enrichment in hen eggs 被引量:2
20
作者 Bangfu Wu Xuyan Dong +5 位作者 Fang Wei Jiqian Xiang Siew Young Quek Xin Lyu Lin Zhu Hong Chen 《Oil Crop Science》 2017年第4期265-271,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PUFAs) resources on PUFAs enrichment in hen eggs, two supplemental materials, flaxseed and oil-extracted micro...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PUFAs) resources on PUFAs enrichment in hen eggs, two supplemental materials, flaxseed and oil-extracted microalgal residue of heterotrophic Schizochytrium, were added to the diet of laying hens in 3 groups. Results showed that supplementation with flaxseed and Schizochytrium residue gave rise to the increased, but different n-3 PUFAs levels in egg yolk, mainly α-linolenic acid (AL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The ratio of n-6/n-3 PUFAs was reduced in all groups. After 14 days feeding of supplied PUFAs resources, n-3 PUFAs contents reached a plateau, and then remained constant during further supplementation in 3 experimental groups. Both the highest ALA level and DHA level were achieved in flaxseed group and microalgae group, reaching up to 353.69 (±68.15) mg/egg and 301.41 (± 26.76) mg/egg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n-3 PUFAs enrichment efficiency was relatively low in flaxseed group when compared to other 2 groups. Laying rates of hens before entering peak production period could be improved by adding flaxseed but was not obviously affected by Schizochytrium residue. The egg weight, on the other hand, had no relationship with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Thus, supplementation of flaxseed or Schizochytrium residue into standard feed offers an alternative cho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3 PUFAs enriched eg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PUFAS ENRICHMENT HEN EGGS FLAXSEED microalgal resid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