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冬志 赵会娟 +3 位作者 尹晓琳 刘嘉琳 孟明 侯明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3,共8页
目的:通过对NOD/Ltj小鼠在未发病、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目的:通过对NOD/Ltj小鼠在未发病、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用雌性NOD/Ltj小鼠为实验对象。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根据尿糖阳性且连续2次≥11. 1 mmol/L作为T1D发病标准将动物分为未发病组、发病初期组、发病末期组。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肝脏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CD4^+T、CD8^+T细胞; CBA检测IFN-γ、TNF-α、IL-2、IL-6、IL-17A、IL-4、IL-10; WB检测PLZF、T-bet、GATA-3、ROR-γt。结果:①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CD8^+T细胞频率在脾脏、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CD4^+T细胞频率在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0. 05)。②在脾脏、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0. 05);在肝脏中,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Th17亚群水平显著升高(P<0. 05)。③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肝脏、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细胞频率均显著增高(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肝脏中iNKT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0. 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均显著增加,iNKT2亚群比例均显著降低(P<0. 05),脾脏、肝脏、腹股沟淋巴结iNKT1及iNKT2亚群比例三组两两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④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0. 05);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小鼠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0. 05)。⑤胸腺PLZF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脾脏和肝,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 05)。结论:①发病初期CD4^+T和CD8^+T细胞的增加,特别是CD4^+T细胞的增加以及Th亚群的失衡是导致胰岛炎重要的免疫基础;②发病初期iNKT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胸腺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翻转,提示了iNKT细胞在NOD/Ltj小鼠发病初期可能参与了T1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ltj小鼠 Ⅰ型糖尿病 CD4 +T细胞 TH细胞 INKT细胞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K562/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艳秋 刘敏 +1 位作者 李薇 王冠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 本研究探讨人CML急性变的白血病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首先将K562细胞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裸鼠,待皮下成瘤后取出局部瘤块,选取无坏死的瘤组织制成瘤细胞悬液,再腹腔接种于全身受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结果表明:成功建立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4周时外周血涂片可见白血病细胞,晚期浸润肝、脾、骨髓等造血器官,白细胞上升到接种前的8-10倍,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达20%-30%。腹腔局部出现瘤块,多位于腹腔内或大网膜,较少累及其他器官。结论:腹腔接种K562瘤细胞于全身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能建成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白血病在体内的演变过程,是进行新药疗效试验、生物导向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
下载PDF
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IL2rγnull新生小鼠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孔圆 刘艳荣 +3 位作者 刘开彦 黄晓军 Fumihiko Ishikawa Mine Harad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2-768,共7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NOD/SCID/IL2rγnull新生小鼠建立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异种移植模型。NOD/SCID/IL2rγnull新生期(出生48 h之内)小鼠经亚致死剂量(100 cGy)137Cs全身照射后,由面静脉输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的B-ALL患... 本研究旨在应用NOD/SCID/IL2rγnull新生小鼠建立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异种移植模型。NOD/SCID/IL2rγnull新生期(出生48 h之内)小鼠经亚致死剂量(100 cGy)137Cs全身照射后,由面静脉输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的B-ALL患者骨髓CD3-CD4-CD8-CD34+CD19+细胞,于移植后8-12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人源细胞的植入水平及其免疫表型,并通过HE染色评价人源B-ALL细胞在受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迁移浸润能力。结果表明,在接受B-ALL患者CD34+CD19+细胞移植的受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细胞中,不仅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人源B-ALL(huCD45+CD19+)细胞的植入〔(83.36±10.05)%,(93.88±5.05)%,(88.31±5.01)%〕,而且植入细胞具有与B-ALL患者相似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此外,人源B-ALL细胞广泛迁移浸润到受鼠的肝脏、肺脏、肾脏和脑等组织器官中。结论:NOD/SCID/IL2rγnull新生小鼠模型能够支持B-ALL患者CD34+CD19+细胞的高水平植入,是对人B-ALL进行体内功能性研究的新型异种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CID/IL2rγnull小鼠 新生小鼠 异种移植 B-ALL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共移植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颌下腺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国琳 普兴宏 +1 位作者 李天一 余国友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 e,SS)N O D小鼠颌下腺组织及其唾液分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8周龄N O D小鼠随机分为6组,同时选Balb/C小鼠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正...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活血法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 e,SS)N O D小鼠颌下腺组织及其唾液分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8周龄N O D小鼠随机分为6组,同时选Balb/C小鼠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实验期间记录每只小鼠平均每日饮水量,每2周测定唾液分泌量,实验8周后股动脉取血,处死小鼠,解剖摘取颌下腺、脾脏,计算颌下腺和脾脏指数,光镜下观察颌下腺病理变化。结果:模型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小鼠病理形态和评分明显改善,且中西药组优于其他组(P<0.05)。至第6周末,各给药组小鼠每日饮水量逐渐减少,低于模型组(P<0.05),而唾液分泌量逐渐增加,且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中西药组小鼠每日饮水量明显低于其他给药组(P<0.05)。实验第8周结束后,各给药组小鼠唾液分泌量均高于模型组和同组第2周末(P<0.05);高剂量组、中西药组唾液分泌量高于羟氯喹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正常组小鼠脾脏指数低于其他各组(P<0.05),高剂量组、中西药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颌下腺指数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羟氯喹组低于正常组(P<0.05);而中西药组均高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羟氯喹组(P<0.05)。结论:养阴益气活血煎剂能减少干燥综合征N O D小鼠饮水量,增加小鼠唾液分泌量,调节颌下腺和脾脏指数,减轻颌下腺组织病理损害;养阴益气活血煎剂对SS小鼠有治疗作用,且高剂量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nod小鼠 养阴益气活血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利用患者骨髓瘤细胞建立NOD/SCID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全德 凌雯 +4 位作者 李新 YACCOBY Shmuel 房佰俊 黄昊 宋永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经植入兔骨建立 NOD/SCID 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取出新西兰白兔股骨与胫骨,清除肌肉、骨膜及软骨组织,沿中间轻柔截断;准备4~6周体质量约25~30 g的 NOD/SCID 小鼠,腹腔注... 目的:探讨利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经植入兔骨建立 NOD/SCID 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取出新西兰白兔股骨与胫骨,清除肌肉、骨膜及软骨组织,沿中间轻柔截断;准备4~6周体质量约25~30 g的 NOD/SCID 小鼠,腹腔注射麻醉,将兔骨植入小鼠后背部,4周后检测兔骨植入成活情况。将分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CD38+/CD45-的浆细胞5×106经过免疫荧光标记后,由远侧端缓缓注入植入兔骨内。每周观察成瘤情况,采用 living-Imaging 方法检测小鼠体内浆细胞的生长情况,病理检测肿块性质。结果兔骨植入后4周成活,将分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注入兔骨后,2周可见 NOD/SCID 小鼠荷瘤,8周后肿瘤体积大小约100 mm3。living-Imaging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注射后2周可见兔骨局部有浆细胞浓聚,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至注射后8周局部浆细胞浓聚现象更加明显(2.4×104 vs .1.5×105,P 〈0.05)。肿块病理活检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植入兔骨结构破坏,破骨细胞增多。结论NOD/SCID 小鼠兔骨植入可有效支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局部注射,并建立 NOD/SCID 小鼠骨髓瘤模型,为骨髓瘤相关体内实验及临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od/SCID 小鼠 模型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在NOD/SCID小鼠中的持续表达(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杰 陈翀 +2 位作者 曾令宇 曹江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8-663,共6页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XZ9/BDDFⅧ。通过3质粒共转染293FT包装细胞,包装后感染293FT,HLF,Chang-liver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感染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期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抗原,FⅧ的mRNA转录和基因整合情况。超速离心收集病毒颗粒,并通过门静脉注射感染NOD/SCID小鼠。ELISA分析小鼠血浆FⅧ抗原,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导后1个月RT-PCR分析小鼠肝脏人FⅧ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制备高浓度的重组慢病毒,并能在体外高效转导靶细胞。感染后72 h能检测到高水平的FⅧ活性和FⅧ抗原。RT-PCR和PCR法能敏感检测到人FⅧ基因转录和整合至感染后的细胞中。在所有接受重组慢病毒颗粒注射后的NOD/SCID小鼠肝脏中均能检测到人FⅧ基因的转录,同时重组慢病毒也能在体内高效转导小鼠肝细胞。在感染后72 h小鼠血浆中人FⅧ水平为(49±6)mU,1周后为(54±8)mU,1个月后为(23±4)mU。结论:携带BDDhFⅧ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在体内外能高效转导靶细胞,且所有被转导的靶细胞都能有效的分泌人FⅧ。经过门静脉注射慢病毒颗粒的NOD/SCID小鼠可以持续表达人F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nod/SCID小鼠 血友病A 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 基因治疗
下载PDF
DC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NOD/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颜汝平 李翀 +4 位作者 周海滨 王剑松 王伟 赵献 石永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DC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NOD/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PBMC),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并负载人膀胱癌EJ细胞裂解... 目的探讨DC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NOD/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PBMC),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并负载人膀胱癌EJ细胞裂解物中提取的肿瘤抗原制备DC疫苗。20只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PBMC、皮下接种EJ细胞建立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DC—EJ组)和对照组(DC组);DC—EJ组腹腔注射DC疫苗,DC组腹腔注射DC,观察肿瘤生长和小鼠存活情况,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人IFN-γ的含量,移植瘤组织中人T细胞、Dc的浸润情况。结果Dc—EJ组小鼠移植瘤生长缓慢,小鼠生存时间延长。实验组小鼠血清中人IFN-γ分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均见CD3、CD4、CD8T细胞和成熟DC浸润。结论负载人膀胱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抑制人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为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膀胱癌 免疫疗法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WDR82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高云 葛俊苗 +1 位作者 王烜 杨臻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2-840,共9页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82(WDR8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WDR8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WDR82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组织芯片进行免...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82(WDR8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WDR8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WDR82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WDR8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取人胶质瘤A172和U251细胞,设置对照组(转染3μg pcDNA3)、p WDR82组(转染3μg pWDR82)、shR-Con组(转染3μg pSilencer2.1-U6)、shR-WDR82组(转染3μg shR-WDR82)。转染48 h后,采用q RT-PCR验证各组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转染48 h的细胞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14 d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 h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48 h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体内荷瘤实验检测WDR82对NOD-SCID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WDR8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WDR82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log-rank P=0.029)。过表达WDR82可明显促进A172和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高A172和U251细胞中MKI67、BCL2、CCND1、p-Akt和p-mTOR的表达(P<0.05)。反之,敲降WDR82则抑制A172和U25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MKI67、BCL2、CCND1、p-Akt和p-mTOR的表达(P<0.05)。敲降U251细胞中的WDR82,可明显抑制荷瘤NOD-SCID小鼠肿瘤的生长(P<0.05)。结论高表达WDR82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体内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R82 神经胶质瘤 增殖 凋亡 Akt/mTOR信号通路 小鼠 nod-SCID
下载PDF
A2780-cp卵巢癌细胞株NOD scid小鼠原位成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媛 高绿芬 +3 位作者 李若玢 平文萍 张淇 王晓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8-491,496,共5页
目的:建立A2780-cp卵巢癌细胞株的NOD scid小鼠原位成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载体.方法:体外培养A2780-cp卵巢癌细胞,制成细胞密度为5×10^6/mL的单细胞悬液,原位种植:取20μL注入小鼠卵巢皮下;皮下种植:癌细胞悬... 目的:建立A2780-cp卵巢癌细胞株的NOD scid小鼠原位成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载体.方法:体外培养A2780-cp卵巢癌细胞,制成细胞密度为5×10^6/mL的单细胞悬液,原位种植:取20μL注入小鼠卵巢皮下;皮下种植:癌细胞悬液0.1mL注入小鼠右侧腋下皮下.肉眼观察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小鼠成瘤情况,切片光镜观察瘤体组织结构.结果:NOD scid小鼠原位及皮下均能成瘤,MRI及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均提示种瘤成功.结论:经卵巢原位注射A2780-cp细胞能有效地建立小鼠卵巢癌原位成瘤模型.MRI能无创性检测小鼠卵巢癌成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nod SCID小鼠 小鼠模型 原位肿瘤移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NOD小鼠糖尿病病症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虹 王艳蓉 +1 位作者 张永蓉 汪歌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对126只NOD小鼠自发性糖尿病发病情况观察,52周后雌性发病率为50%,雄性发病率为28.3%。雌性发病早于雄性,发病期小鼠尿糖、血糖水平升高,发病后2~5周死亡。
关键词 发病期 nod小鼠 观察 自发性糖尿病 病后 胰岛炎 血糖水平 病症 雄性 雌性
全文增补中
黄芪注射液对NOD小鼠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魏强华 聂紫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NOD小鼠应用大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观察黄芪对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将20只NOD小鼠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黄芪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各0.6... 目的通过对NOD小鼠应用大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观察黄芪对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将20只NOD小鼠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黄芪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各0.6 ml,连续给药2周后,取小鼠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取小鼠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小鼠血液中的IL-10、IL-6的变化情况。结果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为黄芪注射液组及联合用药组较空白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有显著差别(P<0.05),而环磷酰胺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IL-10的检测结果为,黄芪注射液组与联合用药组较空白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检测结果为,其余3组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IL-6的含量(P<0.05)。结论大剂量的黄芪注射液产生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Treg细胞的水平而达到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同时提高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降低IL-6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共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nod小鼠 CD4+CD25+CD127-调节性T IL-10 IL-6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NOD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春鹤 刘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回顾国外NOD小鼠模型研究干燥综合征病理所取得的成果。查阅PUBMED上自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成果为疾病早期的细胞凋亡和疾病期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说明NOD小鼠模型在干燥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回顾国外NOD小鼠模型研究干燥综合征病理所取得的成果。查阅PUBMED上自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成果为疾病早期的细胞凋亡和疾病期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说明NOD小鼠模型在干燥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新抗原受体的发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小鼠模型 干燥综合征 病理机制
下载PDF
麦冬地芍汤对NOD小鼠颌下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可可 凌园园 汪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麦冬地芍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nobese diabetic mouse,NOD)小鼠颌下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雌性NOD小鼠3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麦冬地芍汤组,另取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8只作为空白组。适应性喂养一周... 目的观察麦冬地芍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nobese diabetic mouse,NOD)小鼠颌下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雌性NOD小鼠3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麦冬地芍汤组,另取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8只作为空白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羟氯喹组、麦冬地芍汤组分别灌服羟氯喹溶液(0.1 g/kg,20 ml/kg)及麦冬地芍汤(10 g/kg,20 ml/kg),空白及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小鼠10、13、16周龄唾液流率的变化,18周龄时取颌下腺,对颌下腺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AQP5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麦冬地芍汤组小鼠16周龄时唾液流率明显改善(P<0.01),18周龄时,麦冬地芍汤组组织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AQP5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麦冬地芍汤对NOD小鼠颌下腺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AQP5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麦冬地芍汤 水分子通道蛋白AQP5
下载PDF
^(125)I-IL-2在自身免疫胰岛炎NOD小鼠中核素显像应用的探讨
15
作者 邝建 周智广 +3 位作者 刘长征 杨华章 梁昌盛 潘甜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IL-2作为自身免疫胰岛炎核素显像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将38只雌性未发病NOD小鼠和2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时间组,尾静脉注射酶法标记的125I-IL-2,相应时间处死后测定血液和腹腔各脏器放射性。另3只NOD小鼠在注射131I-IL-230mi... 目的探讨IL-2作为自身免疫胰岛炎核素显像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将38只雌性未发病NOD小鼠和2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时间组,尾静脉注射酶法标记的125I-IL-2,相应时间处死后测定血液和腹腔各脏器放射性。另3只NOD小鼠在注射131I-IL-230min后行SPECT-CT仪扫描显像。结果注射后10至120min,NOD小鼠胰腺125I-IL2聚集性明显高于Balb/c小鼠,且胰腺放射性与胰岛炎程度呈线性正相关(R2=0.614~0.776,P<0.05);但胰腺/周围组织放射性比值普遍较低;去除脾脏、肝脏和双肾,NOD小鼠胰腺方可显像。结论125I-IL-2在自身免疫胰岛炎的NOD小鼠胰腺有相对高聚集性,但有较高放射性背景,影响局部显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炎 白介素-2 125I碘 nod小鼠 核素显像
下载PDF
胰岛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抗原诱导NOD鼠自身免疫反应
16
作者 龚业莉 欧阳礼辰 +2 位作者 张雯 贲亚琍 戴飏(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1-665,671,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T1D)NOD小鼠胰岛组织中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的初始抗原及其特异性免疫反应。方法:分离NOD小鼠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胰岛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SCs)标记分子的情况,同时检测胰岛组织中MSCs和淋巴细胞的分布。收...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T1D)NOD小鼠胰岛组织中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的初始抗原及其特异性免疫反应。方法:分离NOD小鼠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胰岛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SCs)标记分子的情况,同时检测胰岛组织中MSCs和淋巴细胞的分布。收集胰岛MSCs的培养上清,并分离外泌体,将外泌体与NOD小鼠脾细胞混合共培养,检测IFN-γ的释放及B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RV)的核抗原(Gag)在胰岛MSC或其外泌体中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组织可生产大量MSCs,这种原代培养的细胞表达Sca-1和CD105分子。培养上清含外泌体,且该外泌体能刺激部分B细胞增殖并激活T细胞分泌IFN-γ。抗原成分分析表明NOD鼠而非B6鼠的胰岛MSC及其外泌体表达ERV Gag抗原,且该抗原基因的表达仅局限于胰岛的CD45-Sca-1+MSC,而非浸润胰岛的CD45+淋巴细胞。结论:NOD鼠胰岛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ERV Gag抗原,并具有强的免疫原性,提示外泌体可能模拟类病毒诱导胰岛局部的免疫刺激应答,为进一步研究ERV在诱发T1D发病中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 胰岛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自身免疫
下载PDF
DC疫苗对荷人前列腺癌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
17
作者 周海滨 付强 +2 位作者 汪亮亮 黄鹏 李翀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PC-3细胞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PC-3-DC)对荷人前列腺癌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hu-PBL-NOD/SCID)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hu-PBL-NOD/SCI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PC-3... 目的探讨PC-3细胞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PC-3-DC)对荷人前列腺癌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hu-PBL-NOD/SCID)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hu-PBL-NOD/SCI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PC-3-DC组)和对照组(DC组、PBS组),腹腔分别注射PC-3-DC疫苗、未致敏的DC和PBS。每周1次,共2次,然后接种1×107PC-3细胞,观察鼠成瘤率、成瘤潜伏期、肿瘤体积以及测定特异性CTL活性。结果 ELISA法可检测到小鼠血清中人lg G水平,hu-PBL-NOD/SCID嵌合模型重建成功,各组小鼠间成瘤率无明显差异。但PC-3-DC组成瘤潜伏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2周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DC组和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对PC-3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而对K562细胞则无杀伤活性。结论负载PC-3冻融抗原的DC疫苗可诱导人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有效抑制hu-PBL-NOD/SCID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前列腺癌 免疫治疗 nod/SCID鼠
下载PDF
转基因NOD小鼠胰腺Kuzbanian-DN mRNA的表达定位
18
作者 王雪岷 Y.J.Kim R.S.Sherwin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6-588,共3页
目的检测Kuzbanian显性失活(Kuz-DN)基因mRNA在转基因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方法转Kuz-DN基因的NOD小鼠8只,取胰腺,行冷冻与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Kuz-DN正义链及反义链cRNA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 目的检测Kuzbanian显性失活(Kuz-DN)基因mRNA在转基因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方法转Kuz-DN基因的NOD小鼠8只,取胰腺,行冷冻与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Kuz-DN正义链及反义链cRNA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转基因阳性NOD小鼠胰腺组织中检测到强Kuz-DN mRNA信号。结论Kuz-DN mRNA在转基因动物模型定位、定性的实验结果,为Kuz基因改造后干预Notch/Delta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旁侧抑制"影响细胞分化的基因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zbanian基因 小鼠 nod 胰腺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下载PDF
C57BL/6.NOD-Aec1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干眼表型及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贵渠 赵琎 +2 位作者 徐海伟 王一 谢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C57BL/6.NOD-Aec1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干眼体征严重程度及泪腺炎症反应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C57BL/6.NOD-Aec1Aec2小鼠雌性和雄性组各45只,在生后第4、8、12、16、20周龄时进行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s testⅠ)、角膜荧光素... 目的探讨C57BL/6.NOD-Aec1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干眼体征严重程度及泪腺炎症反应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C57BL/6.NOD-Aec1Aec2小鼠雌性和雄性组各45只,在生后第4、8、12、16、20周龄时进行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s testⅠ)、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评分和泪腺组织HE染色、炎症细胞浸润计数评估及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4周龄时,C57BL/6.NODAec1Aec2雌、雄性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干眼体征。从第8周龄开始,随着周龄增加,2组小鼠泪液分泌值均逐渐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评分值均明显加重;HE染色显示泪腺组织腺管、腺泡等结构破坏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多,微绒毛减少,细胞紧密连接减少或中断。第16周龄时,雌性小鼠组较同龄雄性小鼠组的泪液分泌值显著减少(P=0.03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高(P=0.028),雌性小鼠泪腺组织破坏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更严重(P=0.017)。结论雌性C57BL/6.NOD-Aec1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成年小鼠干眼体征较雄性更为严重,推测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C57BL/6.nod-Aec1Aec2小鼠 性别 炎症浸润
下载PDF
C57BL/6.NOD-Aecl 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干眼特点的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莲 谢汉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9-346,共8页
背景C57BL/6.NOD-Aecl Aee2小鼠是研究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但其干眼体征、眼表组织的病理学特点尚不清楚。目的观察C57BL/6.NOD-Aeel Aee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眼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明确其是否能够自发地产生干... 背景C57BL/6.NOD-Aecl Aee2小鼠是研究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但其干眼体征、眼表组织的病理学特点尚不清楚。目的观察C57BL/6.NOD-Aeel Aee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眼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明确其是否能够自发地产生干眼。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45只C57BL/6.NOD-Aeel Aee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和对照组(45只C57BL/6J小鼠)。在两组小鼠第4、8、12、16、20周龄时依次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和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及评分;5个时间点每组各取5只小鼠处死、取材,进行中央角膜上皮厚度测量、结膜杯状细胞计数,泪腺淋巴细胞浸润评估及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观察。结果第4周龄时,两种小鼠均未见明显干眼体征。随着周龄的增加,C57BL/6.NOD-Aecl Aec2小鼠泪液分泌逐渐减少,第8、12、16、20周龄酚红棉线长度依次为(2.7±O.9)、(2.5±0.8)、(1.8±0.6)、(1.9±0.1)mm,均明显短于同龄的C57BL/6J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57BL/6.NOD-Aecl Aee2小鼠角膜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值随周龄增加明显升高,12、16和20周龄时其角膜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同龄C57BL/6J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57BL/6.NOD-Aecl Aee2小鼠角膜上皮厚度值随周龄的增加逐渐降低,8、12、16、20周龄小鼠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值均明显低于同龄C57BL/6J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57BL/6.NOD-AeelAee2小鼠结膜杯状细胞数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少,8、12、16、20周龄时分别为(8.2±2.4)、(6.2±2.1)、(6.1±2.2)、(4.1±2.0)个,均明显少于同龄C57BL/6J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腺淋巴细胞浸润及腺体破坏加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多,微绒毛减少,细胞紧密连接减少或中断;至第16周龄时,中央角膜上皮细胞完全脱落,可见内层排列规则的基质层胶原纤维。两种小鼠在第4、8、12、16、20周龄时的空腹血糖值均〈6.0mmol/L,相同周龄时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7、0.610、0.163、0.086、0.938),而C57BL/6J小鼠的泪液分泌值、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值、结膜杯状细胞数目及角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密度等干眼指标均未随着小鼠周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少。结论C57BL/6.NOD-Aeel Aee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可自发地产生干眼,且随着周龄的增加,其干眼体征加重。该模型小鼠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的干眼进程,可作为研究干眼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干眼 C57BL 6 nod-Aecl Aee2小鼠 组织病理学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