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NS1 Gene of Porcine Parvovirus (PPV) SD1 Strain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金文 沈志强 +3 位作者 王金良 任艳玲 管宇 苗立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7年第3期59-63,共5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ing a rapid diagnosis method for porcine parvovirus(PPV). [ Method] One pair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PPV genome sequences on...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ing a rapid diagnosis method for porcine parvovirus(PPV). [ Method] One pair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PPV genome sequences on GenBank website and the sequences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30a ( + ) with multiple cloning sites. The whole sequence of NS1 gene in PPV SD1 strain was amplified by using PCR technology and the positiv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analyzed by sequencing and homology comparison.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recombinant plasmid PET30a/NS1 was constructed to make its induction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l. [ Result] The target fragment with the length of 2 208 bp was obtained from PCR amplification. The nucleotide homologies between the cloned NS1 gene and the reported relevant PPV genes were from 97.3 % to 99.4 %, which indicated that NS1 gene had high conservation. But it had a 12-basepair successive deletion near the hydroxyl end. The cloned PPV NS1 gene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prokaryotic cell, and its expression products existed mostly in inclusion bodies. [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SDS-PAGE 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PV NS1 protein was 86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parvovirus ns1 gene CLON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下载PDF
Clon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NS1 Genes from Different Isolates of H9N2 Subtype Duck Influenza Virus
2
作者 谢青梅 张祥斌 +3 位作者 吴志强 冀君 周科 毕英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64-67,126,共5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NS1 protein in the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Method] Using the serologic assay and the s...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NS1 protein in the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Method] Using the serologic assay and the specific RT-PCR method, some strains of H9 subtype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12 to 20 day-old muscovy duck flocks without any clinical symptoms in different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ur of these strains, including A/duck/ZQ/303/2007(H9N2) (A3 for short), A/Duck/FJ/301/2007 (H9N2) (C1 for short), A/Duck/NH/306/2007(H9N2) ( D6 for short), A/duck/SS/402/2007(H9N2) ( E2 for short), and a strain named A/duck/ZC/2007(H9N2) (L1 for short) from a muscovy duck died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were used for NSl gen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Subsequently, the obtained NSl gen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NS1 sequences registered in GenBank, and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was also conducted. [Resul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H9N2 AIV NS1 sequences in GenBank, the NSl genes of the four AIV strains A3, C1, 136 and E2 displayed homologies ranging from 99% to 100% at nucleotide level, and 95% to 100% at amino acid level; while the NSl gene of L1 strain displayed homology ranging from 94% to 97% at nucleotide level, and 93% to 98% at amino acid level. The phylogenetic tree demonstrated that A3, C1, D6 and E2 were highly resemblant, and L1 was closest to AY66473 (chicken, 2003). By comparison with the NS1 gene sequences of L1, AF523514 (duck), AY664743 (chicken) and EF155262.1 (quail) using DNAstar, A3, C1, D6 and E.2 presented nucleotide variations at site 21 ( R→Q), 70, 71 ( KE→EG), 86 ( A→S), 124 (V→M) and 225 ( S→N), and amino acid variations at site 21,70, 71 and 86 in dsR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 binding domain of NSl gene, which induced the evident variations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 and surface proba- bility plot of NS1 protein. [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variation in PKR binding domain of NS1 protein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virus pathoge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subtype Duck influenza virus ns1 gene PKR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S_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建强 陈焕春 +1 位作者 赵俊龙 何启盖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5-437,共3页
根据 Bergeron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 Bgl 酶切位点以便于构建表达载体。利用 PCR技术扩增得到 NS1 全基因 ,将其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 ,进而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 Fast- NS1 ,在 DH... 根据 Bergeron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 Bgl 酶切位点以便于构建表达载体。利用 PCR技术扩增得到 NS1 全基因 ,将其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 ,进而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 Fast- NS1 ,在 DH1 0 Bac大肠杆菌中与改造过的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 NPV )基因组 (Bacmid)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穿梭载体 Bacmid- NS1 ,经脂质体介导转染 Sf9细胞后 ,得到重组杆状病毒 (Ac NPV- NS1 )。SDS- PAGE、Western-blotting分析可见大小约为 84 0 0 0的特异性带 ,表明 NS1 蛋白在杆状病毒 Bac- To- Bac表达系统中成功地实现了表达 ,从而为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ns1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PCR技术
下载PDF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凤 汤德元 +4 位作者 李春燕 曾智勇 甘振磊 刘建 郝飞 《中国动物保健》 2012年第12期16-19,共4页
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的三种糖基化蛋白PrM、E和NS1是其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其中PrM和E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蛋白,其结构和相关疫苗研究的报道较多。NS1蛋白是日本乙型脑... 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的三种糖基化蛋白PrM、E和NS1是其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其中PrM和E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蛋白,其结构和相关疫苗研究的报道较多。NS1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其主要参与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推测可能参与病毒组装和释放。可诱导补体依赖性溶细胞反应,不能产生中和抗体,能诱发机体在非中和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产生保护性免疫。在接种乙脑病毒的细胞的细胞内、细胞表面及上清液中均含有大量的NS1蛋白。对小鼠接种NS1蛋白或NS1蛋白特异性抗体,均能让小鼠产生对乙脑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主要就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基因NS1及其免疫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JEVNS1基因及其相关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ns1基因 相关疫苗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强 黄茂梁 +3 位作者 林冠峰 邹丽萍 李明 吴英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构建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及免疫学鉴定。方法以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组为模板,RT-PCR扩增NS1基因片段,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初步鉴定该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扩增出乙型... 目的构建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及免疫学鉴定。方法以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组为模板,RT-PCR扩增NS1基因片段,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初步鉴定该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扩增出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片段,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表达,并且特异性识别乙型脑炎患者血清。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片段,为乙型脑炎病毒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特异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ns1基因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NS-1细胞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泽维 董文其 刘朝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74-1176,118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NS-1细胞株。方法将以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取代脊区基因的杂合HB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NS-1细胞,经G418及亚克隆筛选高表达阳性细胞株,并以RT-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NS-1细胞株。方法将以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取代脊区基因的杂合HB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NS-1细胞,经G418及亚克隆筛选高表达阳性细胞株,并以RT-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鉴定重组细胞表达产物。结果筛选所得稳定表达细胞株经RT-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均呈阳性反应,而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未出现相应阳性反应。结论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细胞株,命名为NS/HBc-Mep。为建立HBc-Mep特异的cELISA及CTL活性测定等实验方法提供可靠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ns-1细胞株 筛选 鉴定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多表位复合基因 杂合HBc颗粒
下载PDF
不同代次的猪细小病毒(PPV S-1株)N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7
作者 谢巧 李春华 +3 位作者 张婉华 王英 蒋凤英 张春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 NADL-2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PPV S-1分离株不同传代代次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约2.2 kb,包含完整的NS1基因,共编码662个氨基...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 NADL-2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PPV S-1分离株不同传代代次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约2.2 kb,包含完整的NS1基因,共编码662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代次的NS1核苷酸同源性在99.4%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5%以上;PPV S-1分离株在传代致弱的过程中,NS1基因出现了一些变异,有4处较为一致的突变,即1 052位C→T、1 636位G→A、1 717位A→G、1732位T→G,对应的氨基酸变化分别为Thr^(351)→Met^(351)、Val^(546)→Met^(546)、Asn^(573)→Asp^(573)、Ser^(578)→Ala^(578),这可能是PPV S-1在ST细胞上传代致弱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不同代次 ns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14株北京地区犬细小病毒分离毒株的VP2、NS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少晗 由欣月 +4 位作者 范君文 徐一 郝雲峰 崔尚金 秦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2-267,共6页
从北京地区疑似细小病毒感染的犬粪拭子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4株犬细小病毒(CPV)毒株,并对其完整的VP2和NS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的14株CPV毒株中,7株为New CPV-2a型,7株为CPV-2c型。此外,NS1的19、33、293、588、624和656... 从北京地区疑似细小病毒感染的犬粪拭子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4株犬细小病毒(CPV)毒株,并对其完整的VP2和NS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的14株CPV毒株中,7株为New CPV-2a型,7株为CPV-2c型。此外,NS1的19、33、293、588、624和656位氨基酸以及VP2的13、574位氨基酸为新鉴定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基于VP2、NS1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部分的New CPV-2a型和CPV-2c型毒株与广西南宁和吉林长春地区的分离毒株亲缘关系密切,说明本次分离毒株与广西或吉林地区分离毒株具有相同的起源。本研究为更好地开展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深入研究犬细小病毒变异和传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鉴定 VP2基因 ns1基因 进化分析
下载PDF
细小病毒H-1 NS1基因在荷人肝癌裸小鼠几种组织及移植瘤中的转录和表达
9
作者 黄青山 顾梅岗 郭兰萍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解细小病毒H 1NS1基因在移植瘤与荷瘤裸小鼠部分正常组织中转录和表达的差异性 ,采用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细小病毒H 1的NS1基因在NB 32 4K和QGY 770 3细胞以及荷人肝癌裸小鼠的移植瘤及部分正常组织中的转录和表达进行... 为了解细小病毒H 1NS1基因在移植瘤与荷瘤裸小鼠部分正常组织中转录和表达的差异性 ,采用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细小病毒H 1的NS1基因在NB 32 4K和QGY 770 3细胞以及荷人肝癌裸小鼠的移植瘤及部分正常组织中的转录和表达进行了检测 .NS1选择性地在人肝癌移植瘤中的高表达结果与细小病毒H 1的复制情况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抑瘤活性 非结构蛋白 ns1基因转录 肿瘤 基因治疗 人肝癌移植瘤
原文传递
创建可视化的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家蚕二分浓核病毒非结构蛋白NS1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国辉 王鹏 +3 位作者 李芒芒 徐五 胡朝阳 姚勤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是表达外源蛋白常用的一种方法。为有效鉴定转染的细胞中是否产生了重组病毒粒子,对质粒pFastBacI进行改造,构建了极早期基因ie1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盒,以及多角体基因启动子控制的外源DNA的...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是表达外源蛋白常用的一种方法。为有效鉴定转染的细胞中是否产生了重组病毒粒子,对质粒pFastBacI进行改造,构建了极早期基因ie1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盒,以及多角体基因启动子控制的外源DNA的一个通用型双表达载体;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将家蚕二分浓核病毒ns1基因连接到多角体启动子下游;在转座酶的介导下,该供体质粒上部分序列可转座到穿梭载体Bm-Bacmid上,进而构建可同时表达egfp和ns1基因的重组杆粒。将构建的该重组杆粒DNA转染BmN细胞,通过观察可视化的绿色荧光信号,可迅速判定转染后的细胞中重组病毒粒子产生的情况,收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将其感染BmN细胞,对感染4 d后的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能杂交到一条36 kDa大小的特异蛋白,表明NS1蛋白成功获得了表达,进而为深入研究ns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基因表达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 非结构蛋白ns1
原文传递
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S-1小鼠骨髓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11
作者 杨金荣 曾科 +1 位作者 李军 牛挺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构建含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VEGF)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后感染NS-1小鼠骨髓瘤细胞株,以便进一步探索VEGF在骨髓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mVEGF基因,克隆入含嘌呤霉素抗性的pCDH慢病毒表达载... 目的构建含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VEGF)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后感染NS-1小鼠骨髓瘤细胞株,以便进一步探索VEGF在骨髓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mVEGF基因,克隆入含嘌呤霉素抗性的pCDH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出表达mVEGF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VEGF;采用磷酸钙法将慢病毒系统三质粒pCDH-mVEGF、psPAX2、pMD2.G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病毒,分别收集转染后48 h和72 h病毒上清并感染靶细胞NS-1,初次感染72 h后开始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株,筛选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稳定株细胞培养上清中mVEGF的表达,建立出稳定高表达mVEGF的NS-1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mVEGF,并包装成慢病毒颗粒,感染NS-1细胞株后获得靶基因的稳定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出含mVEGF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VEGF,慢病毒系统能有效介导目的基因在NS-1小鼠骨髓瘤细胞株中稳定表达,病毒包装成功并能有效感染NS-1细胞,为进一步探索VEGF在骨髓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慢病毒载体 ns-1细胞株 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传递
人APEX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润民 黄金智 +1 位作者 卫月 马天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52-1857,共6页
APEXl是影响基因表达和氧化还原活性相关碱基修复和多功能蛋白的关键基因,对APEXl基因及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对APEXl基因相关癌症及其他遗传流行病学的阐述。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11个物种APEXl... APEXl是影响基因表达和氧化还原活性相关碱基修复和多功能蛋白的关键基因,对APEXl基因及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对APEXl基因相关癌症及其他遗传流行病学的阐述。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11个物种APEXl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为研究对象,对人APEXl基因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及预测启动子及CpG岛,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及结构功能等进行了预测分析。核酸分析结果表明,人APEXl基因包含5个外显子,预测核心启动子区域为158~208bp。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人与黑猩猩的遗传距离为0.003,亲缘关系最近。蛋白预测软件结果显示,人APEXl蛋白主要由自由卷曲及仪一螺旋结构组成,无合适信号肽及明显跨膜区,表明该基因不参与跨膜物质运输及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X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