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Nur77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1
作者 莫黎芳 李小玲 +3 位作者 韩谊 周娇 覃春艳 蒋玉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7-904,共8页
目的:探讨Nur77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5例,免疫荧光法检测Nur77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Nur77相关基因通路;体外培养人支气... 目的:探讨Nur77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5例,免疫荧光法检测Nur77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Nur77相关基因通路;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肺癌A549两株细胞系,分别记为BEAS-2B组和A549组。RT-qPCR检测两组细胞Nur7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ur77、LC3、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Nur77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si-Nur77组及Con组,si-NC组及si-Nur77组分别转染si-NC、si-Nur77,Con组未进行转染处理。RT-qPCR检测si-NC、si-Nur77组细胞Nur7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ur77、LC3、PI3K、p-PI3K、AKT、p-AKT、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肺腺癌组织Nur7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ur77与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相关性;A549细胞Nur7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EAS-2B细胞(P<0.001),A549细胞LC3Ⅱ/LC3Ⅰ比值、p-AKT/AKT比值均高于BEAS-2B细胞(P<0.05),A549细胞p-PI3K/PI3K比值高于BEAS-2B细胞(P<0.01);si-Nur77组Bcl-2表达低于si-NC组(P<0.05),si-Nur77组Caspase-3、Bax、LC3Ⅱ/LC3Ⅰ比值高于si-NC组(P<0.01),而p-AKT/AK、p-PI3K/PI3K在si-Nur77组低于si-NC组(P<0.05),si-Nur77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NC组(P<0.05)。结论:下调Nur77可促进肺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肺腺癌 PI3K/AKT信号通路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Nur77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谊 莫黎芳 +2 位作者 李小玲 覃春艳 蒋玉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核受体Nur77是立早基因NR4A1编码的产物,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广泛参与肿瘤的生物学进程。肺癌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早期不易发现,治疗效果差,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研究显示Nur77在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 核受体Nur77是立早基因NR4A1编码的产物,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广泛参与肿瘤的生物学进程。肺癌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早期不易发现,治疗效果差,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研究显示Nur77在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凋亡、免疫调节及治疗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概述Nur77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NR4A1 肺癌
下载PDF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Underground Brine in Lop Nur,Northwestern China
3
作者 BO Ying LIU Chenglin +2 位作者 JIAO Pengcheng LU Fenglin ZHANG Hu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86-800,共15页
Lop Nur is located at the eastmost end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This study reviews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underground brine in Lop Nur,based on analytical data from... Lop Nur is located at the eastmost end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This study reviews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underground brine in Lop Nur,based on analytical data from 429 water samples(mainly brine).It is found that in the NE-SW direction,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Luobei sub-depression,while the hydrochemical type varies from the sodium sulfate subtype(S)to the magnesium sulfate subtype(M),the corresponding brine in the phase diagram transfers from the thenardite phase(Then)area,through the bloedite phase(Blo),epsomite phase(Eps),picromerite phase(Picro),finally reaching the sylvite phase(Syl)area.As for the degree of evolution,the sequence is the periphery<Luobei horizontally and the overlying glauberite brine<the underlying clastic brine vertic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brine have evidently been affected through the effects of evaporation and altitude,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local water circulation in recent years.Boron and chloride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that the glauberite brine is formed under more arid conditions than the clastic one.The stront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indicates that the Lop Nur brine primarily originates from surface water;however,deep recharge may also be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ne,according to previous noble gas studies.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brine in Lop Nur has become enriched with potassium prior to halit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full course of the salt lake's evolution.Based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brine from drillhole LDK01 and previous lithological studies,the evolution of the salt lak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brine in Lop Nur may have undergone at least two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dilution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NE EVOLUTION ISOTOPE ENRICHMENT POTASSIUM Lop nur
下载PDF
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Nur77/Pim-1/Drp1信号通路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宫宇心 杨卓婧 +1 位作者 曹济民 刘慧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探讨Nur77特异性激动剂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促进Nur77的表达发挥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并探讨其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方法:首先应用CCK-8、Transwell法分别检测单独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对K562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Nur77特异性激动剂Csn-B联合伊马替尼通过促进Nur77的表达发挥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并探讨其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方法:首先应用CCK-8、Transwell法分别检测单独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对K562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56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Nur77、Pim-1、Drp1、p-Drp1 S616、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变化;最后再分别检测Csn-B、伊马替尼以及两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活性氧的表达水平。结果:在GSE43754数据集中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ur77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下降(P<0.001)。Csn-B联合伊马替尼可以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P<0.001),诱导K562细胞凋亡(P<0.001)。Csn-B可以促进K562细胞中Nur77的表达,且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后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伊马替尼的敏感性。Csn-B与伊马替尼联合处理较单药处理更能显著增强K562细胞内及线粒体内的ROS水平(均P<0.001)。结论:Csn-B联合伊马替尼可通过Nur77/Pim-1/Drp1通路增强细胞活性氧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耐药 Csn-B nur77 线粒体分裂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通过Nur77-Traf2-P62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钟继红 刘勇攀 +4 位作者 陈丹丹 黄秋薇 张馨瑞 徐勤科 叶露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T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T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9.00、27.03、81.09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饮用5%DSS诱导UC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小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处理组小鼠予相应剂量的TG灌胃。比较各组小鼠的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检测TNF-α、MDA、SOD水平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中Nur77、TNF受体关联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核孔蛋白62(nucleoporin 62,P62)、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utophagy protein-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LC3)分子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结肠长度、SOD、Nur77、Traf2、LC3Ⅱ/LC3Ⅰ水平降低(P<0.05),DAI、结肠病理评分、TNF-α、MDA、P62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SOD、Nur77、Traf2、LC3Ⅱ/LC3Ⅰ表达增长(P<0.05),DAI、TNF-α、MDA、P62水平均降低(P<0.05)。雷公藤多苷中、高剂量组小鼠病理评分降低(P<0.05)。结论TG能够通过Nur77-Traf2-P62信号通路治疗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溃疡性结肠炎 nur77-Traf2-P62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杜仲水提物上调Nur77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贺自克 王上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371-2378,共8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探索其分化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杜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是杜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Nur77/MDM2/p53通路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探索其分化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杜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是杜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Nur77/MDM2/p53通路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杜仲水提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杜仲水提物处理人源和鼠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CCK-8法和Annexin V-FITC/PI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Nur77及其下游MDM2、p53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泛素化前后的蛋白水平。成脂、成骨定向诱导分化后,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标志蛋白表达来评估其分化程度。转染Nur77 siRNA进入10 mg/mL杜仲水提物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情况。最后,敲低Nur77之后,使用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情况以明确其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①杜仲水提物可促进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凋亡和成脂分化;②杜仲水提物可上调Nur77、MDM2蛋白表达,促进p53蛋白泛素化;敲低Nur77基因则抑制MDM2蛋白表达及p53蛋白泛素化,促进p53蛋白表达,抑制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③p53抑制剂可逆转Nur77 siRNA的作用,促进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凋亡和成脂分化;④结果表明,杜仲水提物可以通过Nur77/MDM2/p53途径促进2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为杜仲在骨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杜仲 水提物 成骨分化 nur77 MDM2 p53 通路 泛素化
下载PDF
Aβ影响神经细胞中RXRα与Nur77的核质穿梭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迎春 聂惠蓉 +4 位作者 沈杰 唐建国 姜芬 郑岩松 游晓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065-5069,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维甲类X受体α(RXRα)、孤儿核受体Nur77的生成和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用Aβ25~35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细胞,并以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RT-PCR和蛋...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维甲类X受体α(RXRα)、孤儿核受体Nur77的生成和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用Aβ25~35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细胞,并以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2a细胞和皮层、海马组织中RXRα、Nur77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应用核质分离结合Western印迹检测N2a细胞中RXRα、Nur77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2a细胞与皮层、海马细胞中RXRα、Nur77的亚细胞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N2a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Bcl-2和Bax表达量。结果 N2a细胞经Aβ处理24 h后,RXRαmRNA表达水平下降了16.47%,Nur77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RXRα、Nur77总蛋白量无明显变化,但RXRα与Nur77在细胞质中的含量分别由对照组的2.99%、3.91%增至处理组的21.4%、24.2%;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量上升,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1.23%增至Aβ25~35处理组18.69%;与对照小鼠比较,AD小鼠中RXRα、Nur77 mRNA表达水平在大脑皮层无明显差异,但在海马中分别增加了8.67%、11.73%;RXRα、Nur77总蛋白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增加并伴有凋亡发生。结论 Aβ可能诱导RXRα与Nur77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诱发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RXRα nur77 核质穿梭
下载PDF
Nur77促进人子宫内膜蜕膜化间质细胞中催乳素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蒋玥 赵静 +4 位作者 华美娟 甄鑫 胡娅莉 颜桂军 孙海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蜕膜化催乳素在妊娠的建立与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参与蜕膜化催乳素表达调节因子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对蜕膜化标志基因(Prolactin,PRL)的作用。方法制备Ad-Flag-Nur77... 目的蜕膜化催乳素在妊娠的建立与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参与蜕膜化催乳素表达调节因子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对蜕膜化标志基因(Prolactin,PRL)的作用。方法制备Ad-Flag-Nur77重组腺病毒,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PCR结合重组腺病毒介导的Nur77过表达及小干扰RNA沉默Nur77基因的实验,阐述Nur77对蜕膜催乳素的调控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滴度为8×1010ifu/ml的重组Nur77腺病毒,该腺病毒可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高表达Flag-Nur77融合蛋白;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8-Br-cAMP和甲羟孕酮(medroxy progesterone,MPA)刺激后,Nur77的表达明显增加,并在体外诱导蜕膜化培养的第3天达到高峰;过表达Nur77可明显上调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dPRL(-332/+65)启动子活性>4倍,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明显增加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RL mRNA的表达,P<0.01;功能缺失实验进一步表明基因沉默内源性Nur77蛋白表达明显抑制dPRL启动子活性达60%,同时显著抑制8-Br-cAMP和MPA诱导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RLmRNA的表达,P<0.01。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参与8-Br-cAMP和MPA诱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PRL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催乳素 蜕膜化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下载PDF
Nur77与胸腺细胞阴性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1 位作者 邓树勋 肖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5-57,65,共4页
Nur77属核甾体激素受体家族,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在胸腺细胞的发育中,Nur77是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关键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和建立T细胞库发挥特殊的作用.综述了Nur77的结构和生物学特... Nur77属核甾体激素受体家族,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在胸腺细胞的发育中,Nur77是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关键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和建立T细胞库发挥特殊的作用.综述了Nur77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胸腺细胞阴性选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胸腺细胞 阴性选择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Nur77/NR4A1调节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玉洁 罗维贵 廖品琥 《右江医学》 2020年第6期401-406,共6页
巨噬细胞作为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孤儿核受体是一类目前尚未发现天然配体的核受体,Nur77/NR4A1是其NR4A亚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各组织、器官,通过转录及非转录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作为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孤儿核受体是一类目前尚未发现天然配体的核受体,Nur77/NR4A1是其NR4A亚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各组织、器官,通过转录及非转录调节作用,参与细胞炎症反应、增殖、分化、凋亡、自噬、代谢等过程。近期研究发现,Nur77/NR4A1参与巨噬细胞多种功能的调控。对Nur77/NR4A1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巨噬细胞相关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 nur77 NR4A1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Nur77通过转录激活功能调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方 胡刘华 +3 位作者 蔡招华 聂鹏 沈玲红 何奔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调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与其转录激活功能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GFP-Nur77、GFP-Nur77/ΔDBD和GFP-Nur77/ΔTAD c 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 h...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调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与其转录激活功能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GFP-Nur77、GFP-Nur77/ΔDBD和GFP-Nur77/ΔTAD c 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 h后,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D36和ABCA1 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GFP-RAW264.7相比,高表达Nur77能够显著减少ox-LDL诱导引起的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同时降低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但GFP-Nur77/ΔDBD RAW264.7和GFP-Nur77/ΔTAD RAW264.7细胞内胆固醇都明显升高,并伴随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降低和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升高。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通过减少脂质摄取和增加脂质排出而减轻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这一作用与Nur77 DNA结合能力以及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CD36 ABCA1
下载PDF
核孤儿受体TR3/nur77与一种新细胞凋亡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斌 温博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3-796,共4页
核孤儿受体TR3/nur77是一种立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 earlygene)的产物 ,与固醇类激素受体结构相似 ,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 ,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过程 ... 核孤儿受体TR3/nur77是一种立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 earlygene)的产物 ,与固醇类激素受体结构相似 ,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 ,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过程 .最近对其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发现当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剂刺激后 ,TR3基因表达升高 ,其产物从细胞核移位至线粒体膜 ,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 ,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即TR3的转录激活功能和诱导凋亡功能是由其不同的亚细胞定位结合所决定的 ,其诱导凋亡过程与其对基因的反式激活功能无关 .核转录因子 p5 3也具有类似情况 .这种核转录因子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浆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方式是一种新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3/nur77 核孤儿受体 立刻早期基因 线粒体 细胞凋亡 移位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Nur7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慧慧 王佩 +2 位作者 何茂旭 裴越 付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0期1754-1756,共3页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死亡率居首位,其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临床研究探索的重点。Nur77属于孤儿受体超家族,该家族有3个成员:Nur77、Nurr1和Nor-1。研究发现,Nur77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又...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死亡率居首位,其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临床研究探索的重点。Nur77属于孤儿受体超家族,该家族有3个成员:Nur77、Nurr1和Nor-1。研究发现,Nur77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又能导致其凋亡。而其在决定细胞死亡或生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在线粒体或细胞核的不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卵巢癌组织 孤儿核受体 肿瘤细胞增殖 受体超家族 妇科恶性肿瘤 nurR1 临床研究
下载PDF
Nur77与GRP78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浩 王敬萍 +5 位作者 刘静祎 杨晋静 张明 徐继尧 柴晓红 王日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研究GRP78与Nur77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造成糖尿病模型后,部分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I/R50组(18只,再灌注50 min)、I/R120组(19只,再灌注120 min... 目的研究GRP78与Nur77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造成糖尿病模型后,部分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I/R50组(18只,再灌注50 min)、I/R120组(19只,再灌注120 min)、糖尿病组(13只)、正常组(14只)。术前、术后2 h行超声心动图。术后5 h处死大鼠采集心脏标本,用差速离心法进行亚细胞器分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及细胞质中GRP-78、Nur-77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超声结果显示:I/R50组及I/R120组术后LVEF、LVFS明显降低,LVEDd明显增加(P<0.05);与I/R50组比较,I/R120组LVEF、LVFS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与糖尿病组比较,I/R50组和I/R120组线粒体中GRP78、Nur77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细胞核中Nur77低表达(P<0.05),内质网中GRP78低表达(P<0.05)。结论在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时,GRP78、Nur77表现出的线粒体靶向转位,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并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GRP78 缺血/再灌注 糖尿病大鼠
下载PDF
核受体Nur77基因缺失诱导再生肝细胞凋亡及肝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琪 缪旋 聂玉强 《广州医药》 2019年第6期7-10,59,共5页
目的研究肝大部分切除术(PHx)后核受体Nur77调控肝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Nur77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和野生型对照组中构建PHx诱导的小鼠肝再生模型,用组织学染色、生化、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等方... 目的研究肝大部分切除术(PHx)后核受体Nur77调控肝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Nur77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和野生型对照组中构建PHx诱导的小鼠肝再生模型,用组织学染色、生化、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等方法检测再生肝组织的形态学、血清学改变,以及相应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Hx术后多个时间点KO组肝脏均出现组织坏死,KO组术后48 h、72 h的血清ALT均高于WT组(466.3±202.4 vs 72.0±58.8,486.2±156.3 vs 63.0±0.3,P<0.05)。凋亡细胞特异性染色示KO组术后3 h和48 h的凋亡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38.7±9.6 vs 2.8±0.2,87.3±19.4 vs 8.4±3.1,P<0.05)。PHx术后早期KO组肝脏的凋亡基因caspase-8与剪切caspase-3蛋白均上调。结论Nur77缺失诱导肝再生早期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nur77 核受体 凋亡 肝损伤
下载PDF
核受体Nur77缺失促进肝再生早期肝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琪 聂玉强 周永健 《广州医药》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核受体Nur77对肝再生早期肝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过程的影响。方法用肝大部分切除术诱导肝再生,对比Nur77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术后肝脏体重比,用免疫组化和定量PCR检测再生肝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蛋... 目的研究核受体Nur77对肝再生早期肝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过程的影响。方法用肝大部分切除术诱导肝再生,对比Nur77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术后肝脏体重比,用免疫组化和定量PCR检测再生肝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蛋白D1、Nur77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结果PHx术后36小时和72小时KO组肝脏体重比值均高于WT组(2.69±0.22 VS.2.48±0.15,4.10±0.46 VS.3.47±0.12,P<0.05)。与WT组相比,KO组肝脏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Ki67抗原均被提前上调。PHx术后1小时Nur77基因的mRNA水平约为术前的23倍,其下游基因PAI-1在WT组肝脏1小时和3小时的mRNA水平均高于KO组(48.34±7.43 VS.19.21±8.59,P<0.05;67.41±8.94 VS.27.83±5.62;P<0.01)。结论 Nur77是肝再生早期应答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以及PAI-1等基因表达影响肝再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nur77 核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The Greening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of the Management in the Lop Nur Potash Mine
17
作者 王世杰 孙永强 +3 位作者 李从娟 范敬龙 张恒 李步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1期2516-2518,2524,共4页
Lop Nur potash mine greening projects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Lop Nur, known as the "green zone ban". The project overcomes the extreme drought, high temperature, gale and dust salt and salt, and many other a... Lop Nur potash mine greening projects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Lop Nur, known as the "green zone ban". The project overcomes the extreme drought, high temperature, gale and dust salt and salt, and many other adverse environmen- tal factors. Adopted the suitable salt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tech- nology, the artificial green has emerged in the sea of death.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ening project improved the office environment of mining area, and shaped ex- treme environment greening projects successful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p nur Gree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maintenance Extreme drouaht: Hiah temperature Saline land
下载PDF
乙酰化肌细胞增强因子2D调节Nur77基因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杨艳萍 王冠军 马克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27-3132,共6页
目的:Nur77是介导T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它的激活需要第二信使钙离子,而Nur77基因启动子的钙反应元件是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结合位点。探讨在Nur77诱导T细胞凋亡过程中肌细胞增强因子2D是否可以被乙酰化,以及通过调节Nur77基因乙... 目的:Nur77是介导T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它的激活需要第二信使钙离子,而Nur77基因启动子的钙反应元件是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结合位点。探讨在Nur77诱导T细胞凋亡过程中肌细胞增强因子2D是否可以被乙酰化,以及通过调节Nur77基因乙酰化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9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完成。①材料:大肠杆菌DH5α、pcDNA3质粒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心研究室保存。pET32M质粒、Flag-p300质粒、pSilencerTM-p300RNAi质粒由香港科技大学Zhengguo Wu博士馈赠。NFATp质粒由哈佛大学Yun Chen博士馈赠。Jurkat细胞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提供。②实验方法:PCR法产生全长的Nur77和依赖Nur77的荧光报告基因被亚克隆到pcDNA质粒中,产生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1-514)、(1-121)、(1-300)、(301-514)各片段以及含4个赖氨酸(K245/K250/K267/K279)位点突变为精氨酸位点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4KR)突变体亚克隆到pcDNA后在氨基端含有Flag抗原簇,于细菌表达载体上进行质粒构建,验证正确的质粒使用脂质体DMRIE-C进行转染。③实验评估:将Nur77荧光报告基因与肌细胞增强因子2D、p300、NFATp共转染到Jurkat细胞中,检测p300对肌细胞增强因子2D促进Nur77转录的影响。免疫沉淀法检测内源性肌细胞增强因子2D是否能够被乙酰化,以及阻滞p300表达后是否影响其乙酰化。体外乙酰化法检测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乙酰化位点。荧光素报告分析法检测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乙酰化功能缺失对Nur77转录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功能缺陷对Nur77诱导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肌细胞增强因子2D与NFATp的二聚体虽然不能促进Nur77的转录,但p300、NFAT、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三聚体却能明显促进Nur77的转录,且p300与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二聚体也明显促进Nur77的转录。②PMA/Iono活化钙信号传导通路后,肌细胞增强因子2D被乙酰化。当内源性p300RNAi后,p300的表达被阻滞时,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③K245,K250,K267,K279氨基酸同时突变可以使肌细胞增强因子2D乙酰化程度大部分丧失,说明在体外这4个赖氨酸位点是肌细胞增强因子2D的主要乙酰化位点。④与空载体比较,转染乙酰化缺陷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可使Nur77转录功能提高2.48倍;与转染野生型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比较,转染乙酰化缺陷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能降低Nur77基因70.4%的转录功能。⑤与空载体比较,Nur77表达能够促进T细胞凋亡,早晚期凋亡之和从4.3%提高至16.3%;共表达野生型肌细胞增强因子2D与Nur77能够进一步促进T细胞的凋亡,早晚期凋亡之和从16.3%提高到31.0%;但肌细胞增强因子2D乙酰化功能缺失的突变体肌细胞增强因子2D明显降低Nur77介导的T细胞凋亡,早晚期凋亡之和从16.3%降低到9.2%。结论:p300对肌细胞增强因子2D促进Nur77的转录起主要作用。肌细胞增强因子2D在Nur77诱导的T细胞凋亡过程中可以被乙酰化,乙酰化的肌细胞增强因子2D通过上调Nur77基因的转录来促进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增强因子2D nur77 细胞凋亡 乙酰化
下载PDF
核受体Nur77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姜平 杨喜科 王秋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5期149-155,181,共8页
目的研究核受体Nur77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高转移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为疾病模型,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HO-8910PM(Nur77-/-)细胞株,下调Nur77的表达。利用Nur77激动剂壳囊孢酮B(Csn-B)处理细胞... 目的研究核受体Nur77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高转移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为疾病模型,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HO-8910PM(Nur77-/-)细胞株,下调Nur77的表达。利用Nur77激动剂壳囊孢酮B(Csn-B)处理细胞做比较研究。按不同的实验细胞和处理方式设4个组别进行研究,对照组为转染空载体的HO-8910PM细胞,研究组为HO-8910PM(Nur77-/-)细胞,Csn-B组为HO-8910PM细胞加入Csn-B处理24h,Csn-B(Nur77-/-)组为HO-8910PM(Nur77-/-)细胞加入Csn-B处理24h,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数量在不同细胞周期的分布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Nur77(p-Nur77)、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含量,ELISA法检测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结果随着p-Nur77的含量增加:研究组<Csn-B(Nur77-/-)组<对照组<Csn-B组,处于S期,G 2和M期细胞数量的比例逐渐增大(P<0.05),p-Akt的含量逐渐上升,Cyclin D1的表达量随之增加(P<0.05),同时E-cadherin的含量逐渐减少,N-cadherin、Vimentin的含量相应递增(P<0.05),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随着MMP-2、MMP-7和MMP-9的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下调Nur77的表达和磷酸化修饰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77 卵巢癌 增殖 转移 侵袭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Nur77参与AopE-/-小鼠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
20
作者 蔡招华 聂鹏 +4 位作者 于瀛 崔明丽 孙士群 沈玲红 何奔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3-377,383,共6页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Nur77在Aop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AopE-/-小鼠左肾动脉和左颈总动脉联合部分结扎建立颈动脉易损斑块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斑块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Nur77在Aop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AopE-/-小鼠左肾动脉和左颈总动脉联合部分结扎建立颈动脉易损斑块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斑块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斑块中Nur77蛋白的表达。同时,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主要成分7-酮胆固醇(7-ketocholesterol,7-KC)或者游离胆固醇(FC),以及炎症介质(LPS、IL-1β)等条件刺激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Nur7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opE-/-小鼠颈动脉易损斑块局部有Nur77蛋白高表达,而oxLDL及其组成成分(7-KC和FC)以及某些炎症介质(如LPS、IL-1β等)均能在RAW264.7细胞中诱导Nur77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巨噬细胞 核受体 nur77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