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常德-安仁NW向断裂左旋走滑与安仁“y”字型构造 被引量:38
1
作者 柏道远 熊延望 +1 位作者 王先辉 马铁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42,共8页
五峰仙-铁丝塘断裂属NW向常德-安仁断裂的南东段,为基底隐伏断裂。在安仁县城以西,于断裂北侧发育NNW向印支期褶皱;安仁县城以东,于断裂南、北两侧均发育NNE向褶皱,从而组成“y”字型不协调构造。研究认为,“y”字型构造形成机制为:五峰... 五峰仙-铁丝塘断裂属NW向常德-安仁断裂的南东段,为基底隐伏断裂。在安仁县城以西,于断裂北侧发育NNW向印支期褶皱;安仁县城以东,于断裂南、北两侧均发育NNE向褶皱,从而组成“y”字型不协调构造。研究认为,“y”字型构造形成机制为:五峰仙-铁丝塘断裂在印支运动中具基底左旋走滑性质,走滑所派生的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及走滑所产生的牵引作用,使安仁以西NNE向构造线产生逆时针旋转,从而形成NNW向褶皱。安仁以东由于紧邻NNE向茶陵-郴州主俯冲汇聚断裂,NW向断裂走滑量相对较小,派生应力与牵引效应小,而区域NWW向挤压应力大,从而于断裂两侧均形成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的NNE向褶皱。NW向断裂的左旋走滑使断裂北东面成为隆起区,而断裂南东面则成为拗陷区。对区域构造发展背景分析后认为,印支期可能为湘东NW向断裂中生代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多条NW向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雪峰山弧形构造和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安仁nw向断裂 左旋走滑 “y”字型构造 安仁 湖南
下载PDF
杭州湾地区长兴-奉化断裂的展布及中新生代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琪 张微 +3 位作者 廖林 马志江 孟立丰 高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7,共8页
长兴-奉化断裂是斜跨杭州湾地区的一条新生代北西向断裂,改造了该地区印支运动以来北东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该断裂在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不明显,地表行迹不连续,且极易与早期断裂的次级断裂混... 长兴-奉化断裂是斜跨杭州湾地区的一条新生代北西向断裂,改造了该地区印支运动以来北东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该断裂在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不明显,地表行迹不连续,且极易与早期断裂的次级断裂混淆,因此该断裂的存在及其几何展布一直有所争议。本文结合杭州湾地区的TM遥感图像解译、布格重力异常场、以及人工地震勘探资料,分析长兴-奉化断裂的几何展布及中新生代活动特征,提出长兴-奉化断裂西起长兴煤山,经桐乡、海宁、余姚、宁波,向东南延伸入海,而非前人据航磁异常提出的自长兴向奉化地区延伸。TM遥感影像解译表明该断裂是由一系列新生的北西向小断裂呈右阶斜列、平行或断续出现所构成,断错了先存的北东向、东西向构造。人工地震资料显示自白垩纪至古近纪,长兴-奉化断裂均有活动,参与控制了杭州湾地区白垩纪-古近纪陆相盆地的沉积。该断裂在地表和剖面上表现为右旋张扭,是中国东部地区北西向断裂系统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奉化断裂 北西向断裂 杭州湾 白垩纪
下载PDF
腾冲热海地区NW向断裂活动性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2
3
作者 上官志冠 高清武 赵慈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腾冲热海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地热区 ,近期区内水热流体活动异常强烈。研究区内几乎所有 95℃以上的沸泉、喷沸泉以及 1993年以来发生的 2 0余次水热爆炸点均沿NW向断裂分布 ,显示该断裂目前处于强烈活动之中。钍、氡射气测量结果确定了N... 腾冲热海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地热区 ,近期区内水热流体活动异常强烈。研究区内几乎所有 95℃以上的沸泉、喷沸泉以及 1993年以来发生的 2 0余次水热爆炸点均沿NW向断裂分布 ,显示该断裂目前处于强烈活动之中。钍、氡射气测量结果确定了NW向断裂的存在和具体位置。研究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热海地热区 地球化学 射气探查 nw向断裂 地震层析成像 火山地热
下载PDF
鲁西地块NW走向断层的活动特征及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理 钟大赉 +1 位作者 陈霞飞 陈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3-436,共24页
不同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存在的NE走向断层,鲁西地块广泛发育一组特征明显的NW走向断层,包括非控盆断层和控盆断层两类。前者位于鲁西地块最南部,倾角相对较陡,错开了古生界及以下地层,下盘太古宇中发育韧性剪切带,断层碎裂岩指示断层... 不同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存在的NE走向断层,鲁西地块广泛发育一组特征明显的NW走向断层,包括非控盆断层和控盆断层两类。前者位于鲁西地块最南部,倾角相对较陡,错开了古生界及以下地层,下盘太古宇中发育韧性剪切带,断层碎裂岩指示断层存在多期活动;后者位于非控盆断层以北,除蒙山断层外韧性剪切带不发育,倾角相对较缓,控制了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证据分析得出NW走向断层的活动存在差异。断层上、下盘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在在67±5~35±2Ma之间,径迹直方图表明样品在冷却过程中没有受到热扰动。通过平均径迹长度-年龄(或香蕉图)图、单颗粒峰值年龄、径迹年龄谱模式以及热史反演模拟综合分析来约束断层的活动时间,结果表明非控盆断层可能在早侏罗世约184Ma开始活动,之后在晚白垩世80~75Ma以及新生代~61Ma和51~43Ma活动,43Ma之后不再活动。控盆断层活动时间稍晚,于早白垩世约141Ma、晚白垩世80~75Ma活动,新生代活动时间为约61Ma、49~42Ma以及36~32Ma。总体上,NW走向断层由早到晚由南向北发育,非控盆断层活动时间早、结束早;控盆断层活动晚、结束晚,并控制了凹陷的向北发育。中生代以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和郯庐断裂带的走滑作用是导致两类NW走向断层差异演化的根本原因,在深部则受控于晚三叠世以来华北、扬子板块陆陆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和速度的改变。印支期后挤压到伸展的转变,加上郯庐断裂带的左行走滑,使靠近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前端NW走向断层首先发育,因倾角较大故不控制盆地发育;向北的后端相对伸展,成为控盆断层,后经早白垩世约141Ma期间的伸展、晚白垩世末80~75Ma和新生代的发育断层最终成型。NW走向断层的这种大致向北迁移的规律,隐示华北克拉通破坏可能始于早侏罗世或晚侏罗世,且由南向北逐渐拆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走向断层 裂变径迹 演化 新生代 鲁西地块
下载PDF
东乌旗地区NW向构造:来自遥感及物化探综合信息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国 高学生 +3 位作者 滕菲 张素荣 滕学建 贺福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与大兴安岭成矿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及成矿条件复杂。以该区域遥感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综合信息的研究表明,除NE—NEE向构造外,该区还存在大量...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与大兴安岭成矿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及成矿条件复杂。以该区域遥感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综合信息的研究表明,除NE—NEE向构造外,该区还存在大量的NW向构造,特别是在东乌旗—翁图一线存在1条重要的NW向构造带。沿该NW向构造带见有断续分布的遥感线性构造特征,它是该地区重要的磁场、重力场和地球化学场梯度变化界线,对中生代火山沉积建造的形成和区域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构造带以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主要以寻找铅锌银、钨和铁矿等矿种为主;构造带以西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明显减弱,找矿主要以铜、钼和铬铁矿为主。在找矿工作中,应高度重视NE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及与NW向构造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向构造 综合信息 梯度变化 控矿作用 东乌旗 翁图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部隆起带北西向大断层识别及成因机制
6
作者 李宁 唐贤君 +3 位作者 钟荣全 陈春峰 陈永军 何新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3,共12页
东海陆架盆地不同地区均揭示有局部北西走向断层的存在,但由于对断层缺乏盆地整体研究,导致断层运动学和动力学认识存在争议。以中部隆起带为重点研究区,通过对区域重磁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了盆地尺度北西向大断层识别和分布规律研... 东海陆架盆地不同地区均揭示有局部北西走向断层的存在,但由于对断层缺乏盆地整体研究,导致断层运动学和动力学认识存在争议。以中部隆起带为重点研究区,通过对区域重磁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了盆地尺度北西向大断层识别和分布规律研究,探讨了区域北西向大断层构造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中部隆起带发育有10条北西向大断层,该类断层具有分布范围广,断层规模“南大北小”和断面相对低角度的特点,并控制了区域内中生界及古新—中下始新统厚度的南北差异;②北西向大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北东、北北东向断层,主要经历中生代燕山期正断层发育、中生代末期至早中始新世伸展-转换断层发育、中晚始新世到渐新世断层整体消亡和中—上新世至今断层局部活化四个演化阶段;③北西向大断层的形成与中国东部印支—燕山期先挤压逆冲、后伸展回滑作用有关,反映印支期华南与华北板块南北碰撞向东南方向深入影响至东海陆架盆地区域,形成大量北西走向低角度逆冲断层,燕山期在北西—南东向区域挤压及地壳增厚背景下,存在广泛的北北东—南南西向伸展逃逸,最终控制了北西向低角度正断层的形成。上述研究为区域内深层及基底潜山领域的油气勘探研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北西向大断层 基底断层 重磁震综合分析 构造演化 成因机制
下载PDF
物理模拟实验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以黄岛地区NW向断裂研究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光 胡秋媛 +4 位作者 郭建伟 李萧 徐成龙 臧家超 姜颜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104,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物理模拟实验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其近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黄岛地区NW向断裂为例,结合区内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研究区NW向断裂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结果半定量-定量表... 为进一步研究物理模拟实验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其近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黄岛地区NW向断裂为例,结合区内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研究区NW向断裂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结果半定量-定量表明,黄岛地区晚侏罗世以来主要经历了晚白垩世、古新世和第四纪等强烈活动时期;在形成机制上,其主要受控于NW-SE向的拉张应力场,断裂系统的活动时间约为晚白垩世晚期。这为前期动力学演化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对黄岛地区动力学演化机制取得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构造地质学 黄岛地区 nw向断裂
下载PDF
NW断裂构造──鹅公山火山盆地铀矿成矿的关键要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万良 《铀矿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9,共5页
鹅公山火山盆地受郯庐断裂系影响,NW断裂构造尤为特色:张扭性,倾向NE,右行下滑,对盆地中3个铀矿床及绝大多数铀矿(化)点具明显控制作用,是铀矿成矿的关键要素。研究NW断裂对在鹅公山火山盆地及其它地区找矿都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nw断裂 断裂构造 火山盆地 铀矿床 成矿
下载PDF
镇江地区主要NW向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鹏 许奎 +3 位作者 范小平 张媛媛 汪勇 郝景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7,共14页
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和丹徒-建山断裂是镇江地区2条主要的NW向断裂,可能与镇江多次破坏性地震相关。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方法,对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和丹徒-建山断裂的展布特征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五峰山-西... 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和丹徒-建山断裂是镇江地区2条主要的NW向断裂,可能与镇江多次破坏性地震相关。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方法,对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和丹徒-建山断裂的展布特征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在浅层地震剖面上倾向NE,倾角约为60°,断距约为5~9m,以正断活动为主;大路镇场地上,该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为中更新统底部,位错量为2m,判断五峰山-西来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丹徒-建山断裂在浅层地震剖面上倾向SW,倾角约为50°~55°,断距约为2~7m,以正断活动为主;访仙镇场地上,中更新统之上的地层没有被断错的迹象,中更新统底部可能被断层影响,判断丹徒-建山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 nw向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多宝山-宽河成矿带CuA-u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继权 孔含泉 胡建文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3期192-196,226,共6页
黑龙江省多宝山-宽河成矿带铜金矿产十分丰富.区内于早奥陶世初形成的“四隆四拗”构造格局控制了以后各地质时期地层、岩浆演化及矿产的分布.通过对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典型矿床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铜金成矿规律、成矿... 黑龙江省多宝山-宽河成矿带铜金矿产十分丰富.区内于早奥陶世初形成的“四隆四拗”构造格局控制了以后各地质时期地层、岩浆演化及矿产的分布.通过对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典型矿床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铜金成矿规律、成矿条件与找矿标志,预测出9个找矿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宽河 四隆四拗 北东向深断裂带 北西向裂解带
下载PDF
甘肃省两当县张家庄-二郎坝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黎新 《甘肃冶金》 2021年第5期112-115,共4页
张家庄-二郎坝一带石墨矿属凤县-太白石墨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石墨矿化富集受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控制。矿石类型有大理岩型、片麻岩型、构造片岩型。矿体呈扁豆状、透镜体状,连续性差。矿床... 张家庄-二郎坝一带石墨矿属凤县-太白石墨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石墨矿化富集受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控制。矿石类型有大理岩型、片麻岩型、构造片岩型。矿体呈扁豆状、透镜体状,连续性差。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庄 晶质石墨 北西西向断裂 小型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构造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浪 余一欣 +6 位作者 蒋一鸣 邹玮 陈石 唐贤君 梁鑫鑫 何新建 陈冬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3-763,共11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构造位置特殊,深层NW向断裂带从斜坡区通过,并对斜坡南、北部新生界的构造特征起到了明显的调节和变换作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平衡剖面复原,建立了天台斜坡深层NW向断裂和浅层断裂的发育模式,厘...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构造位置特殊,深层NW向断裂带从斜坡区通过,并对斜坡南、北部新生界的构造特征起到了明显的调节和变换作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平衡剖面复原,建立了天台斜坡深层NW向断裂和浅层断裂的发育模式,厘定了NW向变换带的构造属性,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构造变换带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天台斜坡中生界发育包括天台西断裂和孤山断裂在内的NW向伸展滑脱断层,并对斜坡南、北部新生界地质结构、断裂发育和伸展强度等起到了明显的调节和变换作用。天台斜坡北部和南部分别表现为缓坡和陡坡结构特征,北部断裂密集发育,而且孤山断裂上盘发育弧形断裂,北部伸展强度也要明显大于南部。发育于天台西断裂和孤山断裂之间的NW向构造变换带明显不同于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属于离散构造变换带。受秦岭-大别造山后碰撞伸展作用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过程影响,天台斜坡构造变换带主要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变换带孕育期、早白垩世中期—早始新世变换带雏形期、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早期变换带成熟期和渐新世晚期—现今变换带静止期4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断裂 nw向断裂 构造变换带 天台斜坡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东部新构造期北西向断裂带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7
13
作者 徐杰 马宗晋 +3 位作者 陈国光 周本刚 李祥根 楚全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193-198,共6页
前人对中国大陆东部新构造期 (N—Q)活动的北东向断裂 (带 )已有很多研究。笔者根据地震构造、新构造和火山活动等资料并结合Pn波速结构研究结果 ,分析了该区新构造期的北西向活动断裂 ,初步得出 :北西向断裂具有成带性 ,可分 7条北西... 前人对中国大陆东部新构造期 (N—Q)活动的北东向断裂 (带 )已有很多研究。笔者根据地震构造、新构造和火山活动等资料并结合Pn波速结构研究结果 ,分析了该区新构造期的北西向活动断裂 ,初步得出 :北西向断裂具有成带性 ,可分 7条北西向断裂带 ;它们有鲜明的新生性 ;均为地壳构造带 ;与北东向断裂带呈共轭关系 ,是在先存构造基础上于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正在发育的一套地壳共轭剪切破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期 北西向断裂带 地壳构造带 中国大陆东部
下载PDF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 被引量:27
14
作者 万波 贾丽华 +1 位作者 戴盈磊 索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0-314,共15页
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 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共轭的NW向构造一致,且多发于2组构造交会部位的构造盆地或偏于NW向的构造带附近。NE—NNE向和NW向断裂是在现今NE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平移走滑性质为主的共轭剪切破裂面,NE—NNE向断裂属于继承性破裂,规模大,对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控制作用;NW向断裂多属于新生破裂,其规模通常同与其交会的NE—NNE向断裂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受到了NE—NNE向断裂的控制,但其发震构造基本上是NW向断裂,同时,与NW向断裂的规模相关联,中强地震活动存在由N向S、由W向E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地震强度大致从7~7.5级降为5.5~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地震 金州断裂 NE—NNE向构造 nw向构造 共轭构造
下载PDF
利用高精度小震资料确定新丰江水库大坝区北西向发震断层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特培 邵叶 +2 位作者 杨选 谭争光 丁原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3,共11页
基于2009—2015年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库区高精度定位的地震目录(ML≥1.0),划分出大坝—峡谷区的3个北西向小震密集分布带,并依据成丛小震发生在活动断裂面及其附近的原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这3个... 基于2009—2015年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库区高精度定位的地震目录(ML≥1.0),划分出大坝—峡谷区的3个北西向小震密集分布带,并依据成丛小震发生在活动断裂面及其附近的原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这3个小震密集带相应的断层及断层面参数,包括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长度、深度和地理位置,获得了大坝区北西向断裂带相关断层的成分及几何形态.结果显示:3条断层走向为北西—北北西,与大坝—峡谷区走向基本一致,深度为3—12km,均为陡峭的活动断层,其长度不超过10km,在库区应力场作用下均以走滑为主兼少许垂直错动;大坝附近为几条断层端点与断层相切点的汇集区,区域应力易集中于此而成为库区地震最活跃的部位.此外,根据断层反演结果及前人资料,论证了白田—双塘断层为新丰江1962年MS6.1地震的发震构造,并首次发现河源断裂在白田至双塘之间中断了约5km,中断的断裂构造为白田—双塘断层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北西向断层 高精度定位小震 断层反演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发震构造判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波 李宇彤 郑双成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是辽东半岛上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以外的另一次强度≥6级的地震,经反复考证,该次地震的震中确定在普兰店东姜屯一带。通过对普兰店及附近地区震害资料分析及现代仪器记录地震数据的精定位,研究这一地区发育的区... 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是辽东半岛上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以外的另一次强度≥6级的地震,经反复考证,该次地震的震中确定在普兰店东姜屯一带。通过对普兰店及附近地区震害资料分析及现代仪器记录地震数据的精定位,研究这一地区发育的区域性金州断裂、普兰店湾断裂和普兰店北西向断裂的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对比分析普兰店附近地区与海城地震区深部构造环境特点,认为与金州断裂具有共轭关系的北西向断裂作为新生性的活动断裂具有更高的地震危险性。北西向断裂是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金州断裂作为辽东半岛的主干断裂,充当了控震构造;普兰店湾断裂活动性水平相对较低,地震危险性较弱,与地震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店 地震 金州断裂 普兰店北西向断裂 发震构造 判定
下载PDF
汶川M_s 8.0级地震断层间相互作用及其对起始破裂段的启示 被引量:11
17
作者 钱琦 韩竹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2,共9页
汶川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北东向与北西向两个方向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分布也清晰地显示沿着小鱼洞断裂存在一条北西向小震密集条带。为了研究北西向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在已有的地表破裂数据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北东向与北西向两个方向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分布也清晰地显示沿着小鱼洞断裂存在一条北西向小震密集条带。为了研究北西向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在已有的地表破裂数据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前小震资料和余震资料,完善了汶川地震震源构造模型。分别计算了以北川—映秀断裂西南的虹口段(BY1)与小鱼洞断裂作为初始破裂段所产生的库仑静应力变化量(ΔCFS)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以北川—映秀断裂虹口段(BY1)做为起始破裂段,虽然小鱼洞断裂西北段(XYD2)的局部地段处于应力触发区,但在出现地表破裂的小鱼洞断裂东南段(XYD1)却处于1.5 bar的应力抑制区,同时随着北川—映秀断裂向北东方向的进一步破裂,小鱼洞断裂仍处于应力抑制区,并且范围有所扩大。如果这样,在汶川地震过程中,小鱼洞断裂应该是稳定的,不可能产生地表破裂带及小震密集条带;以小鱼洞断裂作为起始破裂段,北川—映秀断裂BY1段的大部分区段处于1.0~1.5 bar的应力触发区,不但如此,小鱼洞断裂对彭灌断裂也有触发作用。基于以上结果,认为汶川地震破裂过程是以北西向小鱼洞断裂为起始破裂段,该断裂的破裂触发了北川—映秀断裂和彭灌断裂,并导致北川—映秀断裂向北东方向发生级联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北西向小鱼洞断裂 库仑静应力变化量(ΔCFS) 起始破裂
下载PDF
华北平原周边北西向强震地表地震断层及全新世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江娃利 张英礼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3-270,共8页
讨论了华北平原周边1975年海城地震、1937年荷泽地震及1830年磁县地震3次强震的地表地震破裂特征以及这3个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这3次强震地表破裂显示较弱,断续分布,仍反映了存在北西向地... 讨论了华北平原周边1975年海城地震、1937年荷泽地震及1830年磁县地震3次强震的地表地震破裂特征以及这3个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这3次强震地表破裂显示较弱,断续分布,仍反映了存在北西向地表破裂带,活动方式呈左旋走滑兼正倾滑。这3个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全新世活动,反映了北西向构造强震的原地重复。全新世活动构造与这个地区强震构造的密切关系表明,研究全新世的构造活动更接近于研究现今强震构造,同时也表明华北平原深浅构造与强震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 地表破裂带 全新世 活动断裂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重力资料从深部断裂系统讨论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丽思 任镇寰 +3 位作者 叶秀薇 吴业彪 刘天佑 乔计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2-1348,共17页
湛江湾地区的新构造基本都是推测断裂,地表并无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显示,这给研究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特征带来了困难。文中利用能够反映深部断裂的重力资料,通过解释、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对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予以讨论。... 湛江湾地区的新构造基本都是推测断裂,地表并无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显示,这给研究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特征带来了困难。文中利用能够反映深部断裂的重力资料,通过解释、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对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予以讨论。湛江湾构造区位于粤桂琼交界沿海地区一条规模宏大的NEE向高重力梯度带内。经过逐图详细分析解释80多幅成果图像,得出湛江湾构造区就位于NEE向与NW向2个巨型断裂系内一个范围不大的交会区间,而规模亦较大的NE向断裂斜贯中部。这3组断裂带在重力资料成果图像中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尤其是NEE向断裂和NW向断裂,其重力异常等值线或梯度带明显,浓黑条带显著,重力结构好,规模大,切割深。NEE向断裂起区域控制性作用,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切割NW向和NE向断裂的频次高,力度大; NW向断裂规模也大,活动性也强,但仍受NEE向断裂的控制,多被其截断; NE向断裂截切NEE向、NW向断裂仅限于局部段,频次低,深度浅。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分析认为,湛江湾地区以NEE向断裂为控震构造,发震断裂以NEE向断裂为主,NW向断裂为辅,两者共轭活动,其具备发生6. 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湾 重力资料 深部断裂 发震构造 NEE向断裂 nw向断裂
下载PDF
河南中北部北西向断裂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文泰 胡社荣 +1 位作者 徐志斌 苏顺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40,共8页
河南中北部晚古生代含煤建造展布区北西向断裂非常醒目。很多滑覆构造体发育在断裂旁侧;自南向北,断裂旁侧北西轴向的褶皱逐渐减少,其煤厚、薄条带与褶曲轴向平行;中、新生代发育的一些断陷盆地也以北西向断裂为界;有史记载的一些地震... 河南中北部晚古生代含煤建造展布区北西向断裂非常醒目。很多滑覆构造体发育在断裂旁侧;自南向北,断裂旁侧北西轴向的褶皱逐渐减少,其煤厚、薄条带与褶曲轴向平行;中、新生代发育的一些断陷盆地也以北西向断裂为界;有史记载的一些地震发生于北西向断裂和北西向与北北东-北东向断裂的交汇处;现代一些温泉及地热异常中心往往位于断裂带展布区及其旁侧。上述地质现象表明北西向断裂是长期活动的断裂。重磁方法和岩浆活动特征研究表明其断裂属切穿地壳的深断裂。断裂活动对其滑覆构造体的形成、断裂旁侧厚、薄煤带展布、地震、地热等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北西向断裂最初形成于印支期,其形成和发育与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构造 煤泵 滑覆构造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