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énage问题的一种粘贴DNA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玉星 王世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5,共5页
解决图论与排列组合难题是DNA计算领域的研究目标之一.为了使用分子生物方法解决Ménage问题,本文给出了Ménage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解决该问题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改进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解决Mén... 解决图论与排列组合难题是DNA计算领域的研究目标之一.为了使用分子生物方法解决Ménage问题,本文给出了Ménage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解决该问题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改进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解决Ménage问题的粘贴DNA算法并简要分析了该算法的复杂度.为了提高效率,引入广义分离和广义多级分离操作;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进行了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圆周排列 nage问题 粘贴模型
下载PDF
H-O-S-Cu-Pb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the Nage Cu-Pb Deposit,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SW China 被引量:7
2
作者 ZHOU Jiaxi WANG Jingsong +1 位作者 YANG Dezhi LIU Jinh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334-1343,共10页
The Nage Cu-Pb deposit, a new found ore deposit in the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is located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Ore bodies are hosted in slate and phyllite of N... The Nage Cu-Pb deposit, a new found ore deposit in the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is located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Ore bodies are hosted in slate and phyllite of Neoproterozoic Jialu and Wuye Formations, and are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by EW-trending fault. It contains Cu and Pb metals about 0.12 million tonnes with grades of 0.2 wt% to 3.4 wt% Cu and 1.1 wt% to 9.27 wt% Pb. Massive and disseminated Cu-Pb ores from the Nage deposit occur as either veinlets or disseminations in silicified rocks. The ore minerals include chalcopyrite, galena and pyrite, and gangue minerals are quartz, sericite and chlorite. The H-O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quartz, S-Cu-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ulfide minerals,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whole rocks and ores have been analyzed to trace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metals for the Nage Cu-Pb deposit. The oSCUNBs values of chalcopyrite range from -0.09% to +0.33%0, similar to basic igneous rocks and chalcopyrite from magmatic deposits. J6SCUNBS values of chalcopyrite from the early, middle and final mineralization stages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due to 63Cu prior migrated in gas phase when fluids exsolution from magma, ja4ScDT values of sulfide minerals range from -2.7‰ to +2.8‰, similar to mantle-derived sulfur (0±3‰).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J65CUNBs and ja4SCDT values of chalcopyrite indicates that a common source of copper metal and sulfur from magma. JDu2o- SMOW and JlSOH2O-SMOW values of water in fluid inclusions of quartz range from -60.7‰ to -44.4‰ and +7.9‰ to +9.0%0 (T=260℃), respectively and fall in the field for magmatic and metamorphic waters, implicating that mixed sources for H20 in hydrothermal fluids. Ores and sulfide minerals have a small range of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208Pb/204pb=38.152 to 38.384, 207Pb/204Pb=15.656 to 17.708 and 206Pb/204Pb=17.991 to 18.049) that are close to orogenic belt and upper crust Pb evolution curve, and similar to Neoproterozoic host rocks (208Pb/204Pb=38.201 to 38.6373, 207pb/204pb=15.648 to 15.673 and 206pb/204pb=17.820 to 18.258), but higher than diabase (208Pb/204pb=37.830 to 38.012, 207pb/204pb=15.620 to 15.635 and 206pb/204pb=17.808 to 17.902).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Pb metal originated mainly from host rocks. The H-O-S-Cu-Pb isotopes tegather with geology, indicating that the ore genesis of the Nage Cu-Pb deposit is post-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Cu-Pb isotopes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metals ore genesis nage Cu-Pbdeposit SW China
下载PDF
青岛对丝藻属Antithamnion Nageli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剑华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40-47,共8页
对丝藻属由Nageli,C.1847年建立,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已报道的约有45种。近年来Wollaston等根据藻体小枝及腺细胞等特征,将原属于对丝藻属的一些种类移至凝对丝藻属Antithamnionella中。
关键词 对丝藻属 藻体小枝 腺细胞 生物特征 Antithamnion nageli
下载PDF
Sulfur Isotopes Geochemistry of the Nage Cu-Pb Polymetallic Deposit,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LONG Xuan-lin1,ZHOU Jia-xi2,HUANG Zhi-long2,WANG Jing-song1,YANG De-zhi1,3,FAN Liang-wu2,BAO Guang-ping2,LIU Yong-kun1(1. The 102 Geological Team,Guizhou Bureau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Zunyi 563003,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s Geochemistry,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Guiyang 550002,China 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Wuhan 430074,China) evidence.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8-128,共1页
The Nage Cu-Pb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cathaysia,that is the southwest of Jiangnan orogenic belt. The mainly strata are Wentong formation of Mesoproterozoic S... The Nage Cu-Pb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cathaysia,that is the southwest of Jiangnan orogenic belt. The mainly strata are Wentong formation of Mesoproterozoic Sibo group and the Jialu formation(Qbj) ,Wuye formation(Qbw) ,Fanzhao formation(Qbf) and Gongdong formation(Qbg) of the Neoproterozoic Qingbaikou System Xiajiang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Sulfur Isotopes Geochemistry of the nage Cu-Pb Polymetallic Deposit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China CU
下载PDF
Red同源重组敲除nagE和manX对大肠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欣 刘龙 +3 位作者 李江华 刘杰 堵国成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19,共15页
氨基葡萄糖(GlcN)又称氨基葡糖或葡糖胺,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在医药和保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株可高效合成GlcN和其乙酰化衍生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的重组大肠肝菌Escherichia coli... 氨基葡萄糖(GlcN)又称氨基葡糖或葡糖胺,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在医药和保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株可高效合成GlcN和其乙酰化衍生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的重组大肠肝菌Escherichia coli-glms-gna1(在下游提取过程中用弱酸进行脱乙酰化即可将GlcNAc转化为GlcN)。但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GlcN和GlcNAc能被转运至胞内作为碳源利用,导致胞外产量显著减少。为阻断胞外GlcN和GlcNAc向胞内的转运,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将E.coli-glms-gna1的乙酰氨基葡萄糖磷酸转运子编码基因nagE和甘露糖磷酸转运子编码基因manX敲除,获得nagE基因敲除的工程菌E.coli-glms-gna1-nagE和nagE/manX基因双敲除的工程菌E.coli-glms-gna1-nagE-manX,并在7 L发酵罐上利用构建的工程菌进行GlcN和GlcNAc的发酵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对照菌株E.coli-glms-gna1至12 h时GlcN产量达到最大值4.06 g/L,GlcNAc产量达到最大值41.46 g/L;而培养单基因敲除菌株E.coli-glms-gna1-nagE至12 h时GlcN产量达到最大值4.38 g/L(是对照菌株的1.08倍),GlcNAc产量达到最大值71.80 g/L(是对照菌株的1.7倍);培养双基因敲除菌株E.coli-glms-gna1-nagE-manX至10 h时GlcN产量达到最大值4.82 g/L(是对照菌株的1.2倍),GlcNAc产量达到最大值118.78 g/L(是对照菌株的2.86倍)。这表明nagE和manX基因的敲除可显著降低GlcN和GlcNAc向胞内的转运,进而提高其在胞外的积累。研究结果对最终实现GlcN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乙酰氨基葡萄糖 nage基因 manX基因 Red同源重组敲除
原文传递
边界部分开放条件下改进N-S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惠丽 刘慕仁 孔令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边界部分开放条件下,利用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参数下的交通流基本图,结果表明,与边界全开放条件下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模型的交通性质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交通流 nage1-Schreckenberg模型 元胞自动机 数值模拟 边界部分开放条件
下载PDF
Kaplansky计数命题的拓广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善刚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2-897,共6页
应用组合分析技巧,给出基于线排列与环形排列情形下的经典的Kaplansky计数命题的拓广情形,得到了两个推广后的新的Kaplansky计数命题.通过推广Ménage计数问题以及组合恒等式的证明,所得结果拓展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Kaplansky计数命题 nage计数问题 线排列 环形排列 组合恒等式 容斥原理
下载PDF
黔东南州那哥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德智 周家喜 +3 位作者 王劲松 丁伟 刘永坤 陈远兴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9,共8页
贵州黔东南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矿床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近南北向宰便区域断层F1和近东西向F2断层控制,矿体产在F2断裂破碎带内。区内新元... 贵州黔东南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矿床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近南北向宰便区域断层F1和近东西向F2断层控制,矿体产在F2断裂破碎带内。区内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超基性、基性和酸性岩浆广泛发育,以摩天岭花岗岩为规模最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密切,铜多金属矿床就产于那哥、加榜辉绿岩旁。热液矿物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并有部分变质水参与,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暗示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矿石、地层及岩体Pb同位素组成表明那哥、加榜基性侵入岩和赋矿变质沉积岩地层均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综合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应为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同位素地球化学 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贵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地-物-化特征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旭 周家喜 +1 位作者 杨捷 杨光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黔东南州从江县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该区代表性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断层控制明显,产于F2断层破碎带内。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基性-... 黔东南州从江县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该区代表性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断层控制明显,产于F2断层破碎带内。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浆广泛发育。那哥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 SCDT值介于-2.7‰~2.8‰之间,均值为0.1‰;黄铜矿δ65CuNBS976值变化范围为-0.09‰~0.33‰;脉石矿物石英包裹体δDSMOW和δ18OH2O值范围,分别为-60.7‰~-44.4‰和7.9‰~9.0‰,暗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水和浅变质围岩变质水的混合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和铜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特征。地球物理电性测量结果显示,矿石和不同类型岩石间具有明显的电性(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差异,并以此圈定多个异常靶区,显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 找矿前景 那哥铜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助留助滤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进 赵传山 +1 位作者 陈夫山 夏效田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将自制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麦草浆的助留助滤实验,并与进口产品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阳离子单体含量和用量等因素对助留助滤的影响,得出了较适宜的数值范围。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助留助滤性能 分子量 电荷密度 造纸
下载PDF
黔东南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S-H-O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德智 周家喜 +2 位作者 王劲松 刘金海 刘永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461,共7页
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上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本区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为确定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本文利用连续流动质谱和MAT-253等先进分析设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S-H-O同位素组成。矿石硫化物的δ34SV-... 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上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本区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为确定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本文利用连续流动质谱和MAT-253等先进分析设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S-H-O同位素组成。矿石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介于-2.7‰~2.8‰之间,均值为0.1‰,多数集中在-2.5‰~2.5‰之间,具有幔源硫特征,暗示成矿物质中硫来源于深部幔源;脉石石英包裹体的δDV-SMOW和δ18OH2O值,分别介于-60.7‰~-44.4‰之间和7.9‰~9.0‰之间,在δD和δ18O图解中,全部样品落入岩浆水和/或变质水范围内。S、H和O同位素结果表明存在地幔流体参与成矿,其赋矿浅变质沉积岩地层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流体。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那哥铜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新疆木纳格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丽琼 阿里木 杨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6-98,共3页
对新疆南疆地区葡萄主栽品种木纳格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不同栽培管理、不同架面、品种、气候等因素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水平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显著,管理好、发病... 对新疆南疆地区葡萄主栽品种木纳格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不同栽培管理、不同架面、品种、气候等因素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水平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显著,管理好、发病轻。南疆气候条件对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影响,降雨、浇水多、田间湿度大,发病重。不同架面、不同品种对该病影响差异小。通过采取不同防病措施试验,选择出最佳防病技术措施,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纳格葡萄 霜霉病 栽培措施 发病率
下载PDF
贵州从江那哥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初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志臣 杜威 +1 位作者 毛铁 刘永坤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9-22,33,共5页
从江那哥铅锌矿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区域上南北向的宰便断层为该矿床的导矿断层,近东西向的尾洞溪断层为容矿断层,矿体呈透镜状、网脉状产于尾洞溪断层带中,矿化较好的地段主要为尾洞溪断层与下江群甲路组中... 从江那哥铅锌矿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区域上南北向的宰便断层为该矿床的导矿断层,近东西向的尾洞溪断层为容矿断层,矿体呈透镜状、网脉状产于尾洞溪断层带中,矿化较好的地段主要为尾洞溪断层与下江群甲路组中上部相切的地段,并且在矿体部位蚀变较为强烈,距离辉绿岩体相对较近处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形成了明显的分带性;本文在对成矿规律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断层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从江那哥
下载PDF
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贵水 蒋菊生 +2 位作者 陈俊明 蔡明道 曾宪海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1-5,8,共5页
进行了建立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及构建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橡胶林生态系统(常规胶园)相比,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胶树茎围增长率、胶园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共生树种———竹柏生长正常。在1.5、2.0、3.0m... 进行了建立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及构建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橡胶林生态系统(常规胶园)相比,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胶树茎围增长率、胶园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共生树种———竹柏生长正常。在1.5、2.0、3.0m这3种株距之间,竹柏的株高、茎粗增长量均无显著差异,故竹柏株距以1.5m为宜。竹柏的高生长和粗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a中株高Y和离地5cm处的直径X的关系式为Y=90.71+61.25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橡胶园 栽培模式 丛林式 复合生态系统 间作
下载PDF
我国家蚕微孢子虫病检测与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平 张霄 +6 位作者 张金亮 宣瑜 林本青 黄玲珑 符明星 韩锦雄 赵博光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459,共6页
近年来在对微孢子虫的常规光镜、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化学药物治疗感病家蚕及蚕种检测的抽样方案等方面,发展和改进了一系列对该病的检测和治疗技术,推动了蚕业生产的发展.文中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检测 防治
下载PDF
浅色胶粘剂用的复合防老剂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广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69-74,共6页
由 5种防老剂组合而成的复合防老剂 ,对接枝型氯丁胶胶粘剂有优越的防黄变作用。
关键词 氯丁橡胶 热氧老化 防老剂 胶粘剂 接枝型
下载PDF
黔东南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的矿化时空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安璐 张均 +2 位作者 范建强 徐志永 陈学峥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8-374,共7页
黔东南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过渡带上,该区经历了自四堡期以来的多期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变形-变质强烈,构造形迹复杂;通过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史,从铜铅矿化的时空结构分析入手,系统研究... 黔东南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过渡带上,该区经历了自四堡期以来的多期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变形-变质强烈,构造形迹复杂;通过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史,从铜铅矿化的时空结构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矿体空间定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结构上,成矿与重大地质事件关系密切,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在空间结构上,矿体主要受控于尾硐溪断裂,赋存于断裂带走向上的弧形转弯处、断裂面的凹凸变化部位,矿体具膨大狭缩、尖灭再现特点,在空间上具有向W侧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 矿化时空结构 矿体定位规律 黔东南
下载PDF
纳革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丽 王建峰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4期16-19,23,共5页
纳革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受不良地质发育、岩性差和岩体风化深度大等因素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较差,存在崩塌和坝基(肩)渗漏等问题。经现场踏勘并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混凝土面板石坝设计规范... 纳革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受不良地质发育、岩性差和岩体风化深度大等因素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较差,存在崩塌和坝基(肩)渗漏等问题。经现场踏勘并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混凝土面板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等规范标准要求,综合考虑建坝河段、坝址区软弱夹层发育、工程占地、施工工艺及投资经济效益等因素,优选C25W8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经枢纽布置及细部结构的多次优化调整后,结合深挖回填、固结灌浆、帷幕防渗和库首边坡支护等工程措施后,坝址区不良地质条件得到有效处理,具备成库条件,已获得审查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固结灌浆 纳革水库
下载PDF
岩石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佐勋 付永涛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6年第4期32-36,共5页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应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肠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应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肠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通过能干层褶皱获得石英脉的应力指数下限大于10,并利用下限值求得石英脉对板岩的粘度比为241~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应力指数 粘度比 流变性质 岩石构造
下载PDF
那格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雪梅 李海燕 邓慧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那格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LAG+VSD)联合冲洗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LAG+VSD联合冲洗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其植皮成活率、相关... 目的:探讨那格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LAG+VSD)联合冲洗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LAG+VSD联合冲洗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其植皮成活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换药次数、受伤至Ⅱ期手术时间、总住院治疗时间。结果:40例受试者平均换药(6.3±2.2)次,受伤至Ⅱ期手术时间(13.5±2.6)d,总住院治疗时间(22.6±5.8)d;植皮成活38例,成活率为95.0%;无创面大面积出血、严重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AG+VSD联合冲洗治疗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缩短其治疗时间、调节细菌计数水平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格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 大面积 皮肤软组织创伤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