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兰词译者群体行为研究--译者目的与译本载体概况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白桦 杨剑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近代以来,多位中外译者将纳兰性德的词作译介到英语世界。由于纳兰词译者翻译数量少、选译碎片化、发表零散的特点,纳兰词译者的群体性较为松散,其学术价值长期被忽视,目前尚未有学者对纳兰词译者群体做完整研究。文章进一步完善了纳兰... 近代以来,多位中外译者将纳兰性德的词作译介到英语世界。由于纳兰词译者翻译数量少、选译碎片化、发表零散的特点,纳兰词译者的群体性较为松散,其学术价值长期被忽视,目前尚未有学者对纳兰词译者群体做完整研究。文章进一步完善了纳兰词译者综述,从译者目的视角切入译者群体研究,根据译本载体类型将译者群体划分为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特定时期诗词和翻译纳兰词三个亚群体,研究了群体译者行为的共性目的,以及群体内部个体译者行为的个性目的,并兼顾考察了译本载体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纳兰词 译者群体 译者目的 译本载体
下载PDF
我是人间惆怅客--浅议纳兰性德诗词中的佛理禅韵
2
作者 王金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写出了人生无法排遣的痛苦惆怅以及对这种不如意的超越与释怀。文章试从纳兰性德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几首禅韵诗词入手,分析纳兰性德对佛禅文化的感悟,以及佛禅文化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饮水词》 哀感顽艳 禅理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的乐府诗创作
3
作者 杨瑜 郝瑞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13,24,共4页
清代文人纳兰性德以其在词方面的成就享誉文坛,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也极高。纳兰的乐府诗体现出绮丽、清婉和沉郁等多种风格,并于其中借古讽今,颇有风人之旨。纳兰乐府诗的主要成就在于其对乐府这种文体的精准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乐府诗 文学精神 纳兰性德
下载PDF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下纳兰词英译风格研究——以舒威霖英译纳兰词为例
4
作者 姜小敏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纳兰性德13首词及William Schultz(舒威霖)英译本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的分布和使用频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舒威霖在英译纳兰词时,增加态度资源的同时,基本保持情... 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纳兰性德13首词及William Schultz(舒威霖)英译本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的分布和使用频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舒威霖在英译纳兰词时,增加态度资源的同时,基本保持情感资源、判断资源与鉴赏资源原有比例,保留了原作含蓄婉约的词风以及真切自然的情感。舒威霖采取保留鉴赏资源、灵活转换情感资源与级差资源的翻译策略,将意象美学与情感传真深切融合,再现中国传统诗词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为民族典籍外译翻译策略选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诗词 英译 态度系统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趾板置于覆盖层的那兰水电站面板砂砾石坝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业林 李云 +1 位作者 李娟 王远亮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7,共3页
那兰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为我国第一座将趾板置于河床覆盖层上的百米级高坝,坝体筑坝材料大部分采用砂砾料。设计中针对覆盖层及筑坝砂砾料的工程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趾板与地基的连接形式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论证,解决了覆盖层上建面板坝... 那兰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为我国第一座将趾板置于河床覆盖层上的百米级高坝,坝体筑坝材料大部分采用砂砾料。设计中针对覆盖层及筑坝砂砾料的工程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趾板与地基的连接形式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论证,解决了覆盖层上建面板坝的关键技术,并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设计 面板堆石坝 趾板 覆盖层 砂砾料 那兰水电站
下载PDF
纳兰词在清代的接受及其经典化要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明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9,共12页
纳兰词在康熙词坛经历了一个由平至显的接受过程,到康熙朝后期逐步被推至与朱彝尊、陈维崧并举的高度。但雍乾词坛对其反应冷淡,纳兰词的接受由显转晦,这主要是纳兰的论词宗旨、创作风格均与浙派风尚异趣所致,亦与缺少群体性的标榜相关... 纳兰词在康熙词坛经历了一个由平至显的接受过程,到康熙朝后期逐步被推至与朱彝尊、陈维崧并举的高度。但雍乾词坛对其反应冷淡,纳兰词的接受由显转晦,这主要是纳兰的论词宗旨、创作风格均与浙派风尚异趣所致,亦与缺少群体性的标榜相关。纳兰词在嘉道词坛经性灵词人群的鼓吹而重现于世,又因纳兰词论与常派理论间的相似性而使其在晚清词坛风生水起。清末况周颐、王国维均以纳兰词的极情特质与自然真切而将其尊为清词第一。从清人的接受过程可以看出,纳兰词言情时的易感性、普适性与耐读性等特质以及纳兰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其能够成为经典的内部要素。这些内部要素经谭献、王国维等人的阐发与推荐,与晚清的词坛风会、理论更迭、词派兴嬗等外部因素发生契合性关联,得以顺利进入读者的期待视野。在清末读者的认同性阅读与再创造活动中,纳兰词完成了经典化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接受 经典化 要素 清代
下载PDF
情感体验与字面经营——纳兰词与王次回诗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宏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王次回在明清之际受到较大的关注,他的诗对纳兰性德很有影响,纳兰的不少词都是借鉴王氏的作品而写出来的。纳兰对王次回的学习,有时是直接的引用,有时则是经过精心的安排,有所转化,无论是字面还是命意,往往都有自己的追求。纳兰之所以... 王次回在明清之际受到较大的关注,他的诗对纳兰性德很有影响,纳兰的不少词都是借鉴王氏的作品而写出来的。纳兰对王次回的学习,有时是直接的引用,有时则是经过精心的安排,有所转化,无论是字面还是命意,往往都有自己的追求。纳兰之所以如此明确地向王次回学习,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词和王次回的诗一样,都属于艳诗的传统,有着相似的情感指向,但纳兰用词体来写,仍然有着特定的文体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这位前辈的敬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即借鉴前人作品而为当代文学,巧妙地把那些资源化为自己的声音,由此,也可以对人们探讨明清文学之间的传承接续关系,提供一点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次回 纳兰性德 情感 字面
下载PDF
纳兰性德“关东题材”诗词的文化学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薛柏成 高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纳兰性德"关东题材"诗词从内容上看,许多专题都围绕着关东文化的独特之处展开,从价值观到风土人情到民族心理,继承和发扬了满族文化内在的纯朴和真诚,又汲取了汉族文化之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消融和整合,具有较大的文... 纳兰性德"关东题材"诗词从内容上看,许多专题都围绕着关东文化的独特之处展开,从价值观到风土人情到民族心理,继承和发扬了满族文化内在的纯朴和真诚,又汲取了汉族文化之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消融和整合,具有较大的文化学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纳兰性德以及东北满族历史与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关东题材” 文化
下载PDF
纳兰性德词作英译的情感传译与再现 被引量:3
9
作者 葛文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其纳兰词是清词"婉约派"的典范。纳兰词中的爱恋词、羁旅词及友情词以"情真意切"著称。在纳兰词的英译传播中,"传情"特点应该是译者追求译文"神似"的...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其纳兰词是清词"婉约派"的典范。纳兰词中的爱恋词、羁旅词及友情词以"情真意切"著称。在纳兰词的英译传播中,"传情"特点应该是译者追求译文"神似"的核心元素,情感的传达与再现应该脱离汉语语言形式的樊篱,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优势,使英语读者在译文中体味纳兰词的"情真意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纳兰词 英译 情感 再现
下载PDF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纳兰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水云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4-48,共5页
近现代的纳兰词研究,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它既有传统学术的特色,又有过渡期新变的特征,已实现了研究重心由作者生平向作品文本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王国维、梁启超的纳兰词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观念上,都对五四以... 近现代的纳兰词研究,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它既有传统学术的特色,又有过渡期新变的特征,已实现了研究重心由作者生平向作品文本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王国维、梁启超的纳兰词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观念上,都对五四以后的纳兰词研究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纳兰词研究的丰收期是从1919~1949年的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词学 研究史 近现代 综述
下载PDF
“冷”与“暖”的独特组合——纳兰性德词心探微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2-98,共7页
纳兰性德以其《饮水词》著称于世。"冷"与"暖"在纳兰词中频繁出现。冷、暖结合的心性与词心,构成了其人其词的独具魅力之处。冷、暖结合心性的形成有诸多因素。而词心的深婉曲折,也由冷与暖的独特组合而成。
关键词 纳兰性德 词心
下载PDF
“模仿”与“代偿式转换”——论纳兰词英译中的审美再现手段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白桦 杨剑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5-33,共9页
清词大家纳兰性德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其独具特色的词作格高韵远。近代以来,多位国内译者对纳兰词进行了译介,主要有许渊冲、翁显良、朱曼华、吴松林等人。从翻译美学层面来看,这些译者运用了不同的“模仿”和“代偿式转换”等审美... 清词大家纳兰性德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其独具特色的词作格高韵远。近代以来,多位国内译者对纳兰词进行了译介,主要有许渊冲、翁显良、朱曼华、吴松林等人。从翻译美学层面来看,这些译者运用了不同的“模仿”和“代偿式转换”等审美再现手段,使纳兰词译本的美学特征呈现多样化。译者的主体性是其再现原作美学信息的重要因素,其中既包括译者对纳兰词美学信息的挖掘,也体现了译者自身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纳兰词 审美再现 翻译美学 模仿 代偿
下载PDF
浅析纳兰词的意象——以“月”为中心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燕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
纳兰笔下的月意象有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寄托相思离愁;悼念亡妻;抒写襟怀;表现征人思妇的愁苦。其词自然意象占很大比重,月意象更是频频出现,但他甚少用"满月"、"皓月",而是偏爱"残月"、"孤月"、... 纳兰笔下的月意象有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寄托相思离愁;悼念亡妻;抒写襟怀;表现征人思妇的愁苦。其词自然意象占很大比重,月意象更是频频出现,但他甚少用"满月"、"皓月",而是偏爱"残月"、"孤月"、"冷月"等意象,并将月意象与色调清冷,意蕴凄苦的其他意象进行组合,因而词作笼罩着一层暗淡的色彩,蕴含着悲凉、感伤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意象
下载PDF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四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白桦 杨剑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清词外译是中国古代诗歌外译的重要部分,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更具完整性。依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对纳兰性德代表作《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四译本做描写研究,发现每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译本在语言、形式和词语转换三... 清词外译是中国古代诗歌外译的重要部分,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更具完整性。依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对纳兰性德代表作《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四译本做描写研究,发现每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译本在语言、形式和词语转换三个层面都各具特色,而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看,译者的翻译观也同样影响着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纳兰词 《如梦令》 翻译观 译者主体 描写研究
下载PDF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亮意象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抓住晏几道和纳兰性德词中“月”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二人笔下的“月”在内容、作用、形态、意象群方面的相似和相异性。并从词体演变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些异同性的原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月亮
下载PDF
纳兰词论与清初词坛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恒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因使气逞才而导致率直与晦涩的流弊;四、主张转益多师,反对模拟因袭,缘于词坛宗唐、宗宋各执一端的倾向。它集中反映了饮水词派对17世纪70年代词学创作现状的反思,代表着词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认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成德 词学主张 理论价值 认识价值
下载PDF
纳兰性德年谱:康熙十五年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秀亭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0,共10页
康熙十五年,是纳兰性德思想与创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馆选失意,对他打击极大,是他悲情人格的主要成因;与顾贞观结识,则不仅使他的创作拓开新境,也使其人格形象焕发出光彩。本年,编成《侧帽词》。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年谱 康熙十五年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心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明 王喜伶 《湘南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纳兰性德诗词中,充满了对隐士的艳羡、对佛老的热爱和淡泊功名富贵的思想,表现出明显的归隐心态,其原因主要与理想破灭、感情创伤、人生际遇及性格气质相关。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归隐 心态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纳兰性德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水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0-70,共11页
新世纪的纳兰性德研究在史料发掘、文献整理、生平思想、题材类型、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开拓,特别是在现地研究和传播接受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使纳兰性德研究从一种单纯的文学现象转变为历史的、民族的和文化的现象,随着研究者... 新世纪的纳兰性德研究在史料发掘、文献整理、生平思想、题材类型、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开拓,特别是在现地研究和传播接受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使纳兰性德研究从一种单纯的文学现象转变为历史的、民族的和文化的现象,随着研究者学术视野的不断开拓,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纳兰性德研究将进一步朝纵深方向发展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纳兰性德 研究史 文化现象
下载PDF
问君能有几多愁 愁似湘江日夜潮——李煜和纳兰性德词作相似性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燕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南唐后主李煜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均占有很高的地位。两位词人的词作充满真挚沉郁的感情,词风呈现哀感凄婉的色彩,情感符号选择具有相似性,语言散发淡雅自然的魅力。悲剧命运和类似的气质才华是他们词作神似和契合的原因。
关键词 李煜 纳兰性德 词作 相似性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