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教坊、南府到升平署——清代宫廷戏曲管理的三个时期 被引量:6
1
作者 温显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清代戏曲管理分三个时期,即教坊司、南府和升平署。其中教坊司时期在清初,戏曲演出活动不多,戏曲管理极为简单;南府时期则从康熙年间初创至道光七年改制,时间长,又适逢清代戏曲从初步兴旺到极度繁荣的阶段,机构成员众多且来源复杂,声势... 清代戏曲管理分三个时期,即教坊司、南府和升平署。其中教坊司时期在清初,戏曲演出活动不多,戏曲管理极为简单;南府时期则从康熙年间初创至道光七年改制,时间长,又适逢清代戏曲从初步兴旺到极度繁荣的阶段,机构成员众多且来源复杂,声势浩大,为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壮大理顺了思路;而升平署时期则始于道光七年改制直至清末,这一时期国家发展呈现颓势,宫廷戏曲发展也呈下滑趋势。从总体上看,南府和升平署这两个机构在清代宫廷戏曲的管理中肩负着宫廷文化内外交流的使命,对清代戏曲的发展起过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宫廷戏曲 教坊司 南府 升平署
下载PDF
南佛山与道教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亚艳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南佛山是青海地区著名的道教名山胜地,风景奇丽,远近闻名,尤其是独特的佛、道宗教文化融合现象更引人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结论是: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的兼容并蓄,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宽容、天人合一之精神内涵。
关键词 南朔山 洞天福地 道教传说 佛、道合一现象 探析
下载PDF
南孚废电池对涡虫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昌利 田华祥 +1 位作者 马永富 席贻龙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将在调节酸碱性前后的南孚废电池浸泡液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对涡虫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涡虫在各浓度浸泡液中的生存与摄食情况。结果表明浸泡液对涡虫生存及摄食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主要影响因素是电池的强碱性。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南孚废电池 毒性实验
下载PDF
连南夫知庆源府事辨证
4
作者 萧鲁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连南夫是南宋绍兴名臣,也是近千年中华连姓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是连战的先祖,安州应山即今湖北广水人,故为湖北先贤。现鄂、皖、闽、晋方志学界与姓氏研究者不少人在研究连南夫,有所成绩,但也不乏望文生义、似是而非者,有关连南夫知... 连南夫是南宋绍兴名臣,也是近千年中华连姓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是连战的先祖,安州应山即今湖北广水人,故为湖北先贤。现鄂、皖、闽、晋方志学界与姓氏研究者不少人在研究连南夫,有所成绩,但也不乏望文生义、似是而非者,有关连南夫知庆源府事的解读,即属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南夫 庆源府 连战先祖 南宋名臣 湖北先贤
下载PDF
清代宫廷皇家剧团管理机构沿革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政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清代宫廷戏剧管理可分作三个时期,即教坊司时期、南府景山时期和昇平署时期。其中教坊司时期,国家初建,体制不全,沿习明朝居多,教坊司以宫悬大乐为主。南府景山时期则从康熙年间初创至道光七年改制,历经一个半世纪。由于宫廷演剧逐步走... 清代宫廷戏剧管理可分作三个时期,即教坊司时期、南府景山时期和昇平署时期。其中教坊司时期,国家初建,体制不全,沿习明朝居多,教坊司以宫悬大乐为主。南府景山时期则从康熙年间初创至道光七年改制,历经一个半世纪。由于宫廷演剧逐步走向极度繁荣,管理机构庞大,成员众多。昇平署时期始于道光七年改制直至1924年紫禁城内的最后一次演出。对清代宫廷皇家剧团管理机构沿革的研究,旨在挖掘内廷演剧在整个清代戏剧史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演剧 皇家剧团 教坊司 南府 昇平署
下载PDF
南湖圩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国 刘波 《江西水利科技》 200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根据南湖圩堤顶裂缝性状和发生的边界条件 ,较详细地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 ,并按临界状态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1进行堤防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提出了堤身水泥粘土锥探灌浆和内外堤脚平台反压处理的方案 .
关键词 原因 南湖圩 裂缝 稳定 堤防 边界条件
下载PDF
乾隆朝宫廷演剧机构南府、景山考
7
作者 郝成文 李飞杭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清代内廷演剧管理机构为南府、景山,其规模极为庞大。据档案记载,乾隆初期确立了南府、景山的内外学相关制度,之后便逐步趋于稳定,后期南府内学减少,景山则只见外学。
关键词 乾隆朝 演剧机构 南府 景山
下载PDF
清宫语境下的“轴子”兼论连台本戏与寻常轴子的互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岩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道光以降,连台本戏的演出由连续承应改作朔望承应,连台本戏、杂戏的承应方式由分演改作同台合演,至此,"连台"之名已不副。但由于其所用演员数量庞大而道光以降宫中演剧伶人匮乏,就连朔望承应也时常难以支持。寻常轴子则补充... 道光以降,连台本戏的演出由连续承应改作朔望承应,连台本戏、杂戏的承应方式由分演改作同台合演,至此,"连台"之名已不副。但由于其所用演员数量庞大而道光以降宫中演剧伶人匮乏,就连朔望承应也时常难以支持。寻常轴子则补充了连台本戏不及排演的空缺,并逐渐取得了与连台本戏相当的地位,构成了几乎每次承应没有连台本戏必有寻常轴子的演出局面。咸丰年间,一些情节相关的寻常轴子戏渐渐构成了连台本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子 寻常轴子 连台本戏 清代宫廷 昇平署
原文传递
《乾隆添减底账》涉及南府演剧史料探微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岩 《兰台世界》 2017年第8期115-118,共4页
据《乾隆添减底账》记录,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五年间有四次于上元佳节前后上演侉戏,其演出所用黑炭数量与唱曲所用炭煤总量相当,说明二者所演剧目数量相差不大,能够连演十四日也说明侉戏在当时的宫中已经存在一批帝后认可的常演剧目。另外... 据《乾隆添减底账》记录,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五年间有四次于上元佳节前后上演侉戏,其演出所用黑炭数量与唱曲所用炭煤总量相当,说明二者所演剧目数量相差不大,能够连演十四日也说明侉戏在当时的宫中已经存在一批帝后认可的常演剧目。另外,宫中冬季取暖烧水以红罗炭为佳,黑炭次之,煤又次之。侉戏演出全用黑炭而唱曲则主要用煤,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侉戏在乾隆中期宫内受关注的程度已经超越昆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添减底账》 南府 连台本戏 侉戏 南府总管
下载PDF
嘉庆朝南府、景山机构之沿革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成文 李飞杭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1,共13页
嘉庆朝对南府、景山的机构调整是在嘉庆中前期,嘉庆十五年(1810)之后便维持原状直至道光元年(1821)。具体为嘉庆朝初期,南府内外学延续了乾隆朝的规制,至迟在嘉庆五年(1800),景山的三学调整为二学。至嘉庆十三年(1808),南府的两个内学... 嘉庆朝对南府、景山的机构调整是在嘉庆中前期,嘉庆十五年(1810)之后便维持原状直至道光元年(1821)。具体为嘉庆朝初期,南府内外学延续了乾隆朝的规制,至迟在嘉庆五年(1800),景山的三学调整为二学。至嘉庆十三年(1808),南府的两个内学合并为内大学,并且裁撤了弦索学和宫戏学。其行为主导应是以皇帝本人的意愿为主,嘉庆十八年(1813)的天理教起义事件与南府、景山的机构变动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朝 南府 景山
原文传递
清中期内廷外学演员数量及变化轨迹
11
作者 刘国梁 《故宫学刊》 2021年第1期279-294,共16页
清代宫廷演戏规模巨大,参与人数众多。但是演员的具体数量(包含内学和外学)尤其是外学演员的数量一直是较难厘清的课题。本文通过爬梳乾隆、嘉庆、道光(道光七年以前)三朝为南府、景山学艺人(外学)发放钱粮的35条档案,对乾隆、嘉庆、道... 清代宫廷演戏规模巨大,参与人数众多。但是演员的具体数量(包含内学和外学)尤其是外学演员的数量一直是较难厘清的课题。本文通过爬梳乾隆、嘉庆、道光(道光七年以前)三朝为南府、景山学艺人(外学)发放钱粮的35条档案,对乾隆、嘉庆、道光(道光七年之前)南府、景山学艺人(外学)的数量得出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南府景山学艺人(外学)人数在乾隆、嘉庆朝、道光各朝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总数,乾隆朝四百人左右,嘉庆朝三百人左右,道光朝两百名左右,学艺人(外学)人数总体呈现每朝递减一百名左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府 景山 学艺人 人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