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泥湾油田钻井岩芯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斌谊 吴汉宁 +1 位作者 李学森 吕建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热退磁处理可有效分离次生粘滞剩磁 (低温分量 )和原生剩磁 (高温分量 )。粘滞剩磁方向应与现今磁场方向一致 ;原生剩磁方向应与岩石沉积时的磁场方向一致。利用这一原理 ,通过矢量合成可确定钻井岩芯的原始方位。由于磁性矿物受当时磁... 热退磁处理可有效分离次生粘滞剩磁 (低温分量 )和原生剩磁 (高温分量 )。粘滞剩磁方向应与现今磁场方向一致 ;原生剩磁方向应与岩石沉积时的磁场方向一致。利用这一原理 ,通过矢量合成可确定钻井岩芯的原始方位。由于磁性矿物受当时磁场作用往往呈定向排列 ,导致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 ,反映了岩石的磁组构特征。磁组构主要表现了岩石沉积组构 ,因此 ,可通过磁组构研究岩石沉积的环境信息 ,确立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展布方向。南泥湾油田近期所钻探井中岩芯的古地磁定向和磁组构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储层砂体的展布方向即水流方向为近E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钻井岩芯 古地磁学 研究 粘滞剩磁 原生剩磁 磁组构 矢量合成 砂体展布
下载PDF
确定油田钻井岩心原始方位的古地磁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斌谊 龚建军 陈建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9-83,共5页
通过对南泥湾油田钻井岩心部分样品的古地磁学实验分析,表明可以提取并分离岩石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所获得的剩磁组分,即次生粘滞剩磁分量(低温分量)与原生沉积剩磁分量(高温分量)。经分析可知,采用以低温分量拟合结果为主,并辅以高温分... 通过对南泥湾油田钻井岩心部分样品的古地磁学实验分析,表明可以提取并分离岩石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所获得的剩磁组分,即次生粘滞剩磁分量(低温分量)与原生沉积剩磁分量(高温分量)。经分析可知,采用以低温分量拟合结果为主,并辅以高温分量拟合结果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确定钻井岩心原始方位,从而对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钻井岩心 剩磁分量 古地磁学 原始方位恢复 Zijderveld图
下载PDF
陕北特低渗油田工业油流标准确定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秋实 吴汉宁 +4 位作者 张金功 刘建宏 李宽亮 张小浩 银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 为确定适合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地方性工业油流标准,提高该类油田储量的计算精度。方法 应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确定该油田的工业油流标准。结果 按国家标准计算的工业油流值明显偏小,误差较大;运用产量递减法,并考虑到原油市... 目的 为确定适合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地方性工业油流标准,提高该类油田储量的计算精度。方法 应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确定该油田的工业油流标准。结果 按国家标准计算的工业油流值明显偏小,误差较大;运用产量递减法,并考虑到原油市场价格、油田开发投资、油气生产成本及原油利润等因素确定出新的地方性工业油流标准,更适合于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实际。结论 新的工业油流标准可提高储量的计算精度,方便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高油藏动态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气藏 工业油流标准 递减曲线 南泥湾油田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延长组长6油藏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樊平天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南泥湾下伏油田长6油藏烃源岩为100Ma以来长73泥页岩生烃形成,主要经历了1期充注阶段。富集规律表明:长73充足的油源是原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的砂体成为原油富集有利场所;盖层为长4+5底部及长6顶... 南泥湾下伏油田长6油藏烃源岩为100Ma以来长73泥页岩生烃形成,主要经历了1期充注阶段。富集规律表明:长73充足的油源是原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的砂体成为原油富集有利场所;盖层为长4+5底部及长6顶部广泛发育的泥岩;广泛分布的低孔细砂岩储层,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储集、输导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长6 成藏机制 富集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延长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凤润 李晓宏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第18期11-13,60,共4页
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为低孔低渗油田,查明该区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通过露头观察、岩心室内分析试验等手段,对该区储层储层沉积相沉积微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成岩作用等进行研究,认为... 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为低孔低渗油田,查明该区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通过露头观察、岩心室内分析试验等手段,对该区储层储层沉积相沉积微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成岩作用等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4+5和长6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其中砂岩以浅灰色、灰色和浅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分选较好,次棱角状,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本区主要储层长4+5、长6,其孔隙组合类型为溶蚀孔-剩余孔-微裂缝配套型,储层物性属低孔、低渗、小喉道为其特点,属低孔特低渗储层,碎屑岩的成岩变化,对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形成、保存及破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碎屑岩储层及其储集性能既受沉积相的控制,又受到成岩作用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长6储层 沉积相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南泥湾油田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成藏条件及特点 被引量:8
6
作者 姬永涛 刘建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南泥湾油田具有良好的源岩层 ,储层以次生溶孔为主 ,具小孔、细喉、低渗的特征 ,盖层条件良好 ,圈闭多与岩性有关 ,均定型于晚三叠世。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成藏条件 油藏特点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储层特征
7
作者 蒋司淋 梁兰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902-904,共3页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属曲流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分选以中等为主,其次为好;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颗粒呈点状或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次为薄...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属曲流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分选以中等为主,其次为好;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颗粒呈点状或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次为薄膜—孔隙式。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起到了较强的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起着较好的改善作用。目前该储层已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期。属于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溶孔和剩余粒间孔,储层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特点;宏观非均值性也较强;该储层中Ⅲb类、Ⅳa类分别为研究区长1储层中的好、较好储层,Ⅳb类为差储层,Ⅴ类为致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长1油层 储层特征 物性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