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Nano-Al_2O_3 on Properties of Magnesia Chrome Refractorie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Daoyun IIANG Mingxue +1 位作者 XIAO Guoqing HUANG Shaobo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Magnesia chrome bricks were prepared with fiLsed MgO- Cr2 O3 synthesized material, fused magnesite and :hrome ore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Nano-Al2O3 was tdded into refractories ( 2% , 4% and 6% in mass ) ;ubst... Magnesia chrome bricks were prepared with fiLsed MgO- Cr2 O3 synthesized material, fused magnesite and :hrome ore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Nano-Al2O3 was tdded into refractories ( 2% , 4% and 6% in mass ) ;ubstit,ting for Al203 micropowder. After m&ing and ;haping, the bricks were fired at 1 550 ℃, 1 600 91℃, t 650 ℃ and 1 750℃, respectively. The microstruc-ure , sintering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kock resistance and shtg resistance of the specimens with he addition of nano-Al2O3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brick with 4 mass% of nano-Al2O3 is greatly improred afier firing at 1 6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ALUMINA magnesia chrome refraclo-ries sinlering properly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slag resistance
下载PDF
引入纳米Cr_2O_3前驱体对致密氧化铬材料烧结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延庆 吕世坪 +3 位作者 范志辉 王金相 洪彦若 陈肇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氧化铬材料中分别引入0.3%、0.6%、0.9%和1.2%(按Cr2O3的质量分数计)的纳米Cr2O3前驱体——氢氧化铬溶胶,通过喷雾造粒、等静压成型,将制备的致密氧化铬试样在氮气气氛中分别于1350、1400、1450℃下烧成后,测定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和... 在氧化铬材料中分别引入0.3%、0.6%、0.9%和1.2%(按Cr2O3的质量分数计)的纳米Cr2O3前驱体——氢氧化铬溶胶,通过喷雾造粒、等静压成型,将制备的致密氧化铬试样在氮气气氛中分别于1350、1400、1450℃下烧成后,测定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和常温抗折强度,并采用SEM分析烧成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加入氢氧化铬溶胶促进了致密氧化铬材料的烧结,其加入量为w(Cr2O3)=0.3%时,材料中的气孔明显减少,常温抗折强度显著提高;加入适量氢氧化铬溶胶促进了材料的烧结致密化,使试样结构更加致密,气孔呈微细化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铬溶胶 纳米氧化铬 致密氧化铬材料 烧结 致密化 微气孔
下载PDF
达克罗技术近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壮 黄圣玲 +1 位作者 李智超 李威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08年第6期16-18,21,共4页
综述了达克罗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指出通过添加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纳米微粒可有效提高涂层的性能;最新研制出的无铬达克罗可有效提高其环境友好性。
关键词 达克罗 纳米微粒 无铬达克罗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镁铬尖晶石粉体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勇跃 汪厚植 +1 位作者 李平和 秦常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5,共4页
镁铬尖晶石具有较高的熔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中。而常规镁铬尖晶石粉体因烧结温度较高,铬蒸发而使得耐火材料的致密度难以提高。为改善镁铬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纳米镁铬尖晶石粉体的研究:以Cr(NO3)3,Mg(NO3)2,PEG-400和CO(NH... 镁铬尖晶石具有较高的熔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中。而常规镁铬尖晶石粉体因烧结温度较高,铬蒸发而使得耐火材料的致密度难以提高。为改善镁铬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纳米镁铬尖晶石粉体的研究:以Cr(NO3)3,Mg(NO3)2,PEG-400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获得了铬酸镁纳米粉(nCr2O3∶nMgO=1∶1)的前驱体,经过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制备出镁铬二元纳米气凝胶,经600℃煅烧后获得了纳米级立方相镁铬尖晶石粉体。经XRD,DSC-TG,BET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纳米粉的比表面积为350~780m2/g,平均粒径为1~2nm,煅烧后的纳米粉的比表面积为36~65m2/g,平均粒径为5~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镁纳米粉 共沉淀法 超临界流体干燥
下载PDF
纳米复合高吸收铬鞣助剂在牛皮鞣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党鸽 吕秀娟 +2 位作者 马建中 李运 吕斌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36,共5页
将纳米复合高吸收铬鞣助剂(KR-T113)应用于牛沙发革的清洁化鞣制中,采用5.0%KR-T113配合3.0%铬粉分别对软化皮和酸皮进行鞣制,考察了KR-T113对鞣制后坯革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鞣制后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均为95℃,废液中的Cr2O3含量均... 将纳米复合高吸收铬鞣助剂(KR-T113)应用于牛沙发革的清洁化鞣制中,采用5.0%KR-T113配合3.0%铬粉分别对软化皮和酸皮进行鞣制,考察了KR-T113对鞣制后坯革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鞣制后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均为95℃,废液中的Cr2O3含量均为0.02g/L,与采用7.0%铬粉常规鞣制废液相比,大幅降低了废液中的铬含量;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革相近,手感紧实、填充性能较好,并且对酸皮鞣制后的坯革柔软度比常规铬鞣革提高了2.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KR-T113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的分散性能,同时未破坏胶原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高吸收铬鞣助剂 牛皮 鞣制 清洁化制革
下载PDF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氧化铝共析量 被引量:2
6
作者 亓新华 许光日 +1 位作者 李超英 安彩霞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39,共3页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镍基纳米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Al2O3共析量的方法。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介质中,Al^3+与铬天青S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铝质量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镍基纳米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Al2O3共析量的方法。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介质中,Al^3+与铬天青S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铝质量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4L·mol^-1·cm^-1。研究了镀层的处理方法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镀件放在硝酸中3d可以将镀层从基板上完全解脱下来,同时溶解下来的铜和铁大部分经离心分离除去,余下部分用抗坏血酸掩蔽。方法已用于镍基纳米复合镀层中氧化铝共析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3.5%,回收率在98.3%~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分光光度法 复合镀层 铬天青S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在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中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艳青 孙子良 +2 位作者 李宁 邹忠利 黎德育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3,共4页
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现代耐指纹液中的重要组分,对于耐指纹涂层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中性盐雾实验、耐指纹测试、黏度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在同等涂覆条件下,耐指纹... 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现代耐指纹液中的重要组分,对于耐指纹涂层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中性盐雾实验、耐指纹测试、黏度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在同等涂覆条件下,耐指纹液中加入2%纳米二氧化硅后,涂层盐雾试验96 h不腐蚀,耐指纹(△E)为0.14,研究表明,耐指纹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涂层耐蚀性、耐指纹性显著提高,对涂料液有增稠作用,而且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与涂料液黏度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 纳米二氧化硅 行为研究
下载PDF
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党鸽 李运 +1 位作者 马建中 吕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534-3539,3545,共7页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的鞣革方法之一,传统铬鞣法可赋予皮革良好性能,但由于铬鞣剂的吸收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了提高铬鞣剂的吸收,降低制革工业中铬鞣污染,目前可减少铬污染的化学品已成为皮革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介...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的鞣革方法之一,传统铬鞣法可赋予皮革良好性能,但由于铬鞣剂的吸收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了提高铬鞣剂的吸收,降低制革工业中铬鞣污染,目前可减少铬污染的化学品已成为皮革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常用的小分子羧酸化合物、醛酸化合物、含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材料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仍是皮革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重视学科交叉,不断将新技术引入此类鞣剂的开发,对实现制革清洁鞣制研究的突破和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铬鞣 高吸收铬鞣助剂 少铬鞣助剂 展望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纱钢领上镀铬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鸣 曹根阳 《纺织器材》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提高钢领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研制超高速钢领,分析研究瑞士布雷克钢领后,认为钢领表面采用镀铬层,可提高硬度、耐磨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介绍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及其设备结构,并详细对比了沉积镀铬与电解镀铬的表面形貌、... 为提高钢领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研制超高速钢领,分析研究瑞士布雷克钢领后,认为钢领表面采用镀铬层,可提高硬度、耐磨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介绍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及其设备结构,并详细对比了沉积镀铬与电解镀铬的表面形貌、晶粒结构、工艺过程及沉积层性能;指出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可以实现钢领表面镀铬,具有工艺产量高、加工费用低、环保等优势,但设备费用高;钢领镀层表面具有较高的附着力、硬度,具有更细小的纳米晶粒,表面粗糙度值和摩擦因数也小,因其环保特性应用将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领 镀铬 非平衡磁控溅射 硬度 摩擦因数 铬酐 电解镀铬 纳米晶粒 环保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和Cr_2O_3对镁铬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少波 蒋明学 章道运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1-264,共4页
利用纳米粉的粒径小及活性高等特性,在镁铬材料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分别为2%、4%、6%)的纳米A l2O3或纳米Cr2O3粉体,研究了这两种纳米粉取代相应的微粉后对不同温度烧成的镁铬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地用纳米粉体... 利用纳米粉的粒径小及活性高等特性,在镁铬材料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分别为2%、4%、6%)的纳米A l2O3或纳米Cr2O3粉体,研究了这两种纳米粉取代相应的微粉后对不同温度烧成的镁铬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地用纳米粉体取代相应微粉可有效改善镁铬材料的烧结,提高其常温与高温力学性能,且烧成温度越低,纳米粉对镁铬材料性能的提高作用越明显;在本试验的镁铬材料的颗粒级配条件下,两种纳米粉的加入质量分数均以4%为最佳;纳米A l2O3的加入能降低镁铬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温度,加入4%质量分数的纳米A l2O3可降低约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纳米Cr2O3 镁铬质耐火材料 烧结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对45钢硼铬稀土低温共渗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玉成 许斌 +1 位作者 袁兴栋 温振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采用快速多重旋转技术(FMRR)对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650-Cx6h的硼铬稀土低温共渗,并利用TEM、SEM、电子显微硬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快速多重旋转技术处理后的45钢表面发生了剧烈塑性变形,产生了纳米级晶粒,变... 采用快速多重旋转技术(FMRR)对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650-Cx6h的硼铬稀土低温共渗,并利用TEM、SEM、电子显微硬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快速多重旋转技术处理后的45钢表面发生了剧烈塑性变形,产生了纳米级晶粒,变形层厚度约30μm,硬度比基体提高40%;处理后的45钢表面硼铬稀土低温共渗层无明显的梳齿状、较为连续,平均厚度27μm,其硬度为1200-1700HV,共渗层主要由单相Fe2B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多重旋转碾压 表面纳米化 硼-铬-稀土共渗 硬度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鞣制作用和鞣制机理
12
作者 吕生华 习海涛 +1 位作者 孙世彧 刘雷鹏 《中国皮革》 CAS 2020年第1期22-31,共10页
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及甘氨酸改性GO(MGO)用于鞣制皮革,采用FT-IR、XRD、激光粒度仪、AFM、TEM对GO及MGO的化学结构、形貌及尺寸等进行了表征,发现MGO比起GO具有较多含氧化学基团、较小的纳米尺寸和较好的分散性。进行了GO及MGO的鞣制... 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及甘氨酸改性GO(MGO)用于鞣制皮革,采用FT-IR、XRD、激光粒度仪、AFM、TEM对GO及MGO的化学结构、形貌及尺寸等进行了表征,发现MGO比起GO具有较多含氧化学基团、较小的纳米尺寸和较好的分散性。进行了GO及MGO的鞣制试验,发现GO及MGO用量为0.4%时,鞣制皮革在湿态和干态的收缩温度分别为61.8、68.5℃及72.3、81.7℃,鞣制皮革湿态和干态的收缩温度表征了化学键合和纳米效应鞣制效果,MGO鞣制效果好于GO。同时进行了MGO与铬鞣剂的复合鞣制,使用0.4%的MGO与3%的铬鞣剂鞣制皮革在湿态和干态的收缩温度分别为99.5、112.5℃,达到了6%铬鞣剂的鞣制效果,比常规铬鞣减少铬鞣剂用量50%以上,铬鞣剂的吸收率达到了98%。提出了MGO的鞣制机理,MGO具有化学键合和纳米效应的双重鞣制作用,MGO能够提高铬鞣剂在皮革胶原纤维中的吸收率及鞣制效果,MGO与铬鞣剂具有协同鞣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铬鞣剂 化学键合鞣制作用 纳米效应鞣制作用 收缩温度 鞣制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