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黏膜形态学变化与鼻窦炎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波 韦海明 +3 位作者 兰桂萍 司勇锋 张政 李冰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301-1303,F0003,共4页
目的从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角度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方法按病例纳入和剔除条件选出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d内各取同侧中鼻甲黏膜组织一块,在光镜下观察黏膜组织形态;随访1年以上,根据... 目的从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角度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方法按病例纳入和剔除条件选出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d内各取同侧中鼻甲黏膜组织一块,在光镜下观察黏膜组织形态;随访1年以上,根据病史、鼻内窥镜检、鼻窦CT检查结果观察鼻窦炎发病情况;根据鼻黏膜组织形态改变和鼻窦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4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有68例病人鼻黏膜组织形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异常,则放疗后其损伤更为严重。(2)随访1年以上,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中有63例并发鼻窦炎,占85.14%,其中,Ⅰ型1期9例、Ⅰ型2期54例。(3)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正常50例,异常24例,放疗后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2%、91.67%(P>0.05);放疗后,鼻黏膜组织形态损伤和正常者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9.71%、33.33%(P<0.05)。结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鼻黏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鼻黏膜放射性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鼻黏膜组织形态 鼻窦炎
下载PDF
猪鼻黏膜作为鼻腔给药离体实验用黏膜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葛卫红 张继稳 +2 位作者 韩玉环 石森林 林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以水蛭素为模型药物,考察猪鼻黏膜作为鼻腔给药离体实验用黏膜的可行性。方法:以同位素示踪法标记和测定水蛭素,采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法,以兔鼻黏膜作对照,计算猪鼻黏膜和兔鼻黏膜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系数。结果:离体猪鼻黏膜... 目的:以水蛭素为模型药物,考察猪鼻黏膜作为鼻腔给药离体实验用黏膜的可行性。方法:以同位素示踪法标记和测定水蛭素,采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法,以兔鼻黏膜作对照,计算猪鼻黏膜和兔鼻黏膜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系数。结果:离体猪鼻黏膜与离体兔鼻黏膜比较,渗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猪鼻黏膜可以作为鼻腔给药离体实验用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黏膜 渗透系数 水蛭素 水平扩散池法
下载PDF
苍耳子散加味洗液治疗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柴龙 李军 +1 位作者 杜波 兰友兴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810-4811,4814,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在鼻息肉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对术腔... 目的观察和探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在鼻息肉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对术腔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鼻塞评分、鼻漏评分以及鼻黏膜修复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塞以及鼻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黏膜修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在鼻息肉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患者受损的鼻黏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鼻黏膜 苍耳子散加味洗液
下载PDF
内毒素对离体鼻黏膜上皮细胞IFN-γ、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秀海 李源 高晓勤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对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IFN-γ、IL-4表达的影响。方法:设LPS组、LPS+地塞米松(DXM)组、LPS+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及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对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IFN-γ、IL-4表达的影响。方法:设LPS组、LPS+地塞米松(DXM)组、LPS+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及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及HNEC内NF-кB p50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检测NF-кB p50,观察PDTC及DXM对NF-кB p50活化抑制后IFN-γ和IL-4蛋白水平。结果:(1)0~100μg/L LPS随浓度的增加,IFN-γ分泌量增多;〉100μg/L后,IFN-γ分泌量减少;100μg/LLPS刺激HNEC分泌IFN-γ的作用最强。0~20μg/L LPS随浓度的增加,IL-4分泌量增多;〉20μg/L后,IFN-γ分泌量减少;20μg/L LPS刺激HNEC分泌IL-4的作用最强,40μg/L LPS刺激IFN-γ和IL-4的分泌有交叉,二者维持于一定的水平。(2)50μg/L LPS刺激HNEC后随时间延长IFN-γ分泌量逐渐增加,从4 h开始即有明显上升(P〈0.05),8 h达到峰值;IL-4随时间延长分泌量逐渐增加,从2 h开始即有明显上升(P〈0.05),6 h达到峰值。(3)PDTC和DXM均抑制NF-кB p50的表达和活性,减少HNEC分泌IFN-γ和IL-4,DXM4.0μg/L时,下降更明显,但高于此浓度时,不引起进一步的降低。结论:LPS对HNEC的刺激反应与浓度呈剂量依赖性,适当浓度的LPS刺激有利于HNEC分泌的Th1/Th2细胞因子维持平衡状态;过高或过低浓度的LPS刺激可诱导HNEC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分泌,这可能是GNB在慢性鼻、鼻窦炎(CRS)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上皮细胞 鼻黏膜 核因子кBp50 IFN-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组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袁颖 郭忻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鼻炎喷剂低剂量组、鼻炎喷剂中剂量组、鼻炎喷剂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采用卵清蛋白喷雾致敏造成大鼠A... 目的:观察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鼻炎喷剂低剂量组、鼻炎喷剂中剂量组、鼻炎喷剂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采用卵清蛋白喷雾致敏造成大鼠AR模型,各治疗组采用相应药物滴鼻给药。治疗15 d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形态改变,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鼻黏膜组胺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可见鼻黏膜水肿、充血,炎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各治疗组鼻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模型组鼻黏膜组胺含量升高,各治疗组组胺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鼻炎喷剂可减轻鼻黏膜病变、降低鼻黏膜组胺含量达到治疗A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炎喷剂 鼻黏膜 组胺
下载PDF
甘肃鼢鼠鼻腔的组织解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智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27-329,共3页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甘肃鼢鼠的鼻腔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分析了其鼻腔结构与其他啮齿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肃鼢鼠鼻腔中嗅黏膜所占比例较大,几乎覆盖了上鼻甲的大部分和鼻中隔的1/2以上,这与其发达的嗅觉功能是相适应的;另外,呼吸黏膜中...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甘肃鼢鼠的鼻腔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分析了其鼻腔结构与其他啮齿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肃鼢鼠鼻腔中嗅黏膜所占比例较大,几乎覆盖了上鼻甲的大部分和鼻中隔的1/2以上,这与其发达的嗅觉功能是相适应的;另外,呼吸黏膜中杯状细胞所分泌的黏蛋白能保护呼吸道上皮免受细菌、病毒侵害,但甘肃鼢鼠呼吸黏膜中杯状细胞很少,这与其在实验室饲养环境下免疫功能低下的事实是一致的,推测杯状细胞的缺失可能是甘肃鼢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鼢鼠 鼻腔 前庭黏膜 呼吸黏膜 嗅黏膜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促炎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于睿莉 朱冬冬 董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B,SEB)对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和(或)趋化因子的作用。方法将无血清原代培养的人鼻息肉及下鼻甲上皮细胞分别在 SEB 1、10、100 ng/ml,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B,SEB)对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和(或)趋化因子的作用。方法将无血清原代培养的人鼻息肉及下鼻甲上皮细胞分别在 SEB 1、10、100 ng/m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20ng/ml 及 SEB10 ng/ml+地塞米松13ng/ml 等不同条件下孵育,12、24和48h 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 IL-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在 mRNA 水平的变化。结果①SEB 刺激鼻黏膜上皮时,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10ng/ml、24h 时最明显(P<0.05),且鼻息肉组的表达高于下鼻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L-1β 20n/ml 组 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增加不及 SEB 10ng/ml 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③SEB 10ng/ml+地塞米松13 ng/ml 组的 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强度较 SEB 10 ng/ml 组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SEB 对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具有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肠毒素类 白细胞介素5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鼻息肉病与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广湘 孙虹 +3 位作者 王天生 李萃 刘火旺 陈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216,共5页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筛选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病(鼻息肉病组)及对照鼻黏膜标本(对照组)各7例,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Elite4.01软件分...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筛选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病(鼻息肉病组)及对照鼻黏膜标本(对照组)各7例,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Elite4.01软件分析,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质谱仪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PMF),PeptIdent软件查询SwissProtandTreMBL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①鼻息肉病组和对照组各自随机挑选的1个样本3次重复2DE,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891±67和936±62;匹配点数为767±83和821±78,平均匹配百分率为86.1%和87.7%;同一鼻息肉病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电泳(IEF)方向偏差为(1.13±0.16)mm,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向偏差为(1.45±0.21)mm。分析2种组织各7例样本的2DE图谱的平均凝胶图谱,鼻息肉病组和对照组蛋白质点数为1532和1617,匹配点数为1065个。②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质点20个,获取16张PMF,查询数据库鉴定出差异蛋白质11个。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的2DE图谱,识别鉴定出一些与鼻息肉病变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病 鼻黏膜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
原文传递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诱导BALB/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梅 李文桂 刘兴超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b-EmⅡ/3-Eml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以及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b-EmⅡ/3-Eml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以及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双歧杆菌(B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对照,12周后,用50个Em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18周剖杀小鼠,检获泡球蚴组织,称取重量,计算减蚴率;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疫苗免疫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口服接种)小鼠检获泡球蚴重量[(0.77±0.52)、(0.87±0.60)、(2.17±0.50)、(3.06±0.15)g]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3.54±0.32)g.P〈0.05或〈0.01]。疫苗免疫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口服接种)小鼠脾CD4+T细胞亚群[(28.2±2.5)%、(25.0±2.7)%、(24.0±1.3)%、(23.0±1.8)%]显著高于PBS对照组[(16.1±2.2)%,P均〈0.01];各疫苗免疫组小鼠CD8+T细胞亚群水平均轻微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P〉0.05)。皮下注射组小鼠CD4+T细胞亚群高于肌肉注射组、鼻腔黏膜接种组和口服接种组(P均〈0.05)。结论CD4+T细胞亚群在Em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疫苗皮下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基于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人鼻黏膜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旭 白素娟 +4 位作者 金姝 周焕 周玉贞 杨扬 胡庆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969-6973,共5页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的鼻黏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NK、CD19+B)的比例,初步探讨鼻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意义,为鼻局部黏膜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用鼻黏膜刮匙获取21例正常人的鼻黏膜组织...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的鼻黏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NK、CD19+B)的比例,初步探讨鼻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意义,为鼻局部黏膜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用鼻黏膜刮匙获取21例正常人的鼻黏膜组织,并抽取其外周血2 m L。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鼻黏膜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CD4+T、CD8+T、NK、CD19+B)分别所占的比例。结果:鼻黏膜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很大差异,与外周血相比,CD3+T比例增加(t=15.34,P<0.0001),CD4+T比例降低(t=5.952,P<0.0001)、CD8+T比例增加(t=12.44,P<0.0001)、NK比例降低(t=4.865,P<0.0001)、CD19+B比例降低(t=15.56,P<0.0001),CD4+T/CD8+T降低。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检测鼻黏膜的淋巴细胞亚群,鼻黏膜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鼻黏膜组织独特的局部黏膜免疫功能,本方法为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
原文传递
筛前神经部分阻断联合中药饮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华山 周苏华 +5 位作者 顾国焕 徐丽华 马胜民 季宏 冯强 李苏玲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术后3—6个月内,应用鼻炎汤剂和应用鼻用激素(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腔功能恢复的差异性,观察鼻炎汤剂能否完全替代鼻用激素药物。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术后服用鼻炎汤剂... 目的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术后3—6个月内,应用鼻炎汤剂和应用鼻用激素(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腔功能恢复的差异性,观察鼻炎汤剂能否完全替代鼻用激素药物。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术后服用鼻炎汤剂,对照组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通过变应性鼻炎各项评分标准进行客观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鼻腔完全清洁时间、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的改善。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周内术腔完全清洁比率分别为治疗组88%,对照组84%,组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鼻痒、打喷嚏数、流涕、鼻塞等症状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前神经部分阻断术后服用鼻炎汤剂完全可以替代鼻用激素药物,且中药饮片毒、副作用明显小于鼻用激素类药物,患者更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汤剂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 筛前神经阻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