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治疗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分析
1
作者 温鑫 黄爱萍 +5 位作者 张爱英 许敏 宋英鸾 崔莉 耿江桥 史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提高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影像学资料和治疗过程。总结分析病变部位特点,B超、CT或MRI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提高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影像学资料和治疗过程。总结分析病变部位特点,B超、CT或MRI特征,术后病理结果及治疗方式。结果4例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患儿均表现为鼻咽侧壁咽鼓管咽口与腭咽弓后上方连线上的囊性肿物,囊壁较厚,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为囊性病变。4例患儿选择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病变切除术,其中2例为内侧囊壁大部分切除术,将囊腔充分敞开,2例为囊肿全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衬覆纤毛柱状上皮或复层上皮,周围淋巴组织增生。术后随访1.5~3年无复发。结论儿童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临床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变部位及术后病理结果,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病变组织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Child)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nasopharyngeal cyst of second branchial cleft) 低温等离子(low temperature plasma)
下载PDF
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项目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汪雪梅 杨冬花 +2 位作者 陈瑜 苏娜 陈新星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9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作用。方法制订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项目方案,确定实施对象,制订康复训练内容,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结果 108例接受训练患者对功能训练知识完全掌握,住院期间功能锻炼完全... 目的探讨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作用。方法制订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项目方案,确定实施对象,制订康复训练内容,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结果 108例接受训练患者对功能训练知识完全掌握,住院期间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达98.15%,张口困难发生率下降(P<0.01)。结论张口锻炼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康复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蝶鞍区颅咽管瘤侵犯鼻窦鼻咽部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威 张连山 +1 位作者 倪道凤 苏长保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侵犯鼻窦、鼻咽部的蝶鞍区颅咽管瘤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83~2001年间诊治的2例侵犯鼻窦、鼻咽部的蝶鞍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关于累及鼻窦、鼻咽部的颅咽管瘤的文献报道。结果2例... 目的探讨侵犯鼻窦、鼻咽部的蝶鞍区颅咽管瘤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83~2001年间诊治的2例侵犯鼻窦、鼻咽部的蝶鞍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关于累及鼻窦、鼻咽部的颅咽管瘤的文献报道。结果2例累及鼻窦、鼻咽部的颅咽管瘤,1例为鞍内肿瘤向下侵犯,1例源于蝶鞍底。手术治疗加放疗或根治性切除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累及鼻窦、鼻咽部的颅咽管瘤可源于蝶鞍或蝶鞍上区的肿瘤向下侵犯,也可源于蝶鞍区以下的颅咽管残迹或咽垂体,主要症状包括:鼻塞、头痛、视力下降。治疗可采用根治性切除或次全切除加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鼻咽肿瘤 鼻窦肿瘤 继发性 蝶鞍 手术治疗 放疗 根治性切除
下载PDF
36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庄士民 郭朱明 +4 位作者 杨安奎 张诠 陈树伟 王立萍 宋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32-1034,104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探索其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1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首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121例,其中发生第二原发口腔鳞癌患者共36例,采...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探索其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1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首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121例,其中发生第二原发口腔鳞癌患者共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至2010年7月,36例患者中死亡21例,Kaplan-Meier法统计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9%、22.2%、11.1%。口腔鳞癌发生在舌23例,牙龈7例,硬腭3例,其他3例。单因素分析第二原发癌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其预后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第二原发口腔鳞癌中发生舌癌的比例较高,T分期、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鼻咽癌放疗后5年要警惕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进行早期诊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第二原发癌 口腔鳞癌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诱发的第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智灵 杨湘宁 +2 位作者 姚良忠 陈万楷 王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4期2967-2969,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诱发的第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鼻咽痛患者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16例,占57.1%;肉瘤类5例,占17.9%;腺样囊性癌3例,占10.7%;基底细胞癌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诱发的第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鼻咽痛患者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16例,占57.1%;肉瘤类5例,占17.9%;腺样囊性癌3例,占10.7%;基底细胞癌3例,占10.7%;恶性黑色素瘤1例,占3.6%.经手术治疗20例,3年生存率75%,5年生存率35%;放疗结合化疗的3年生存率25%;单纯放疔或化疗的,均于2年内死亡.结论 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第二原发癌 临床
下载PDF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转移鼻咽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海平 王宏波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2例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既往均予一线化疗或同步放、化疗。长春瑞滨25~3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奈达铂100 mg/m^2,第...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2例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既往均予一线化疗或同步放、化疗。长春瑞滨25~3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奈达铂1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滴注前后将25%硫酸镁4 ml、2%利多卡因4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化疗3周为一周期,重复4~6周期。结果 CR 2.2%(2/92),PR 52.2%(48/92),NC 21.8%(20/92),PD 23.9%(22/92),RR54.3%(50/92)。1年生存率52.2%(48/92),2年生存率15.2%(14/92),中位生存期14(4.2~33.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5.3个月。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具有协同作用,毒副作用可耐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 长春瑞滨 奈达铂 二线化疗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天斌 李加伟 黄超 《微创医学》 2015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37.9%(11/29),淋巴结转移率为13.79%(4/29);其中患者之间不同的性别、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年龄和两癌发病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第二原发癌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舌癌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舌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疗 第二原发癌 舌癌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二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大妮 谭晓虹 +5 位作者 岑洪 黄秋菊 孙洁 廖成成 何莎 荣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V)二线治疗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失败转移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含铂类药物方案一...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V)二线治疗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失败转移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含铂类药物方案一线化疗失败后予GV方案治疗的41例转移性N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41例转移性NPC患者共完成146个周期化疗,中位周期数为4个周期,总有效率为42.9%,疾病控制率为85.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个月(95%CI:4.4~7.6),中位生存期为16.4个月(95%CI:8.8~24.0)。骨髓抑制是主要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二线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2.660,95%CI:1.044~6.781,P=0.040)。结论 GV方案二线治疗含铂类药物方案一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NPC患者安全有效,且化疗周期数≥4的患者预后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性 二线化疗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527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9
作者 胡洪波 雷昊 +5 位作者 莫柒艳 李龄 曲颂 梁霞 朱小东 赵伟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根治性调强放疗52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特征。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5个月(4.0~97.0个月)...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根治性调强放疗52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特征。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5个月(4.0~97.0个月),出现第二原发癌12例,发生于照射野内、野外各6例,发生部位肺3例、舌2例、颈部2例、肾2例、脑1例、口腔1例、胃1例。全组患者第二原发癌1年、3年和5年累计发生风险率分别为0.4%、1.4%和3.1%,照射野内1年、3年和5年第二原发癌累计发生风险率分别为0.4%、0.8%和1.5%。不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放疗时间及有无化疗患者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累计发生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消化道是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肺癌是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第二原发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吉西他滨固定速率输注二线治疗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轩 曾庆芳 +2 位作者 邱流进 王晓健 刘怡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固定速率输注二线治疗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患者30例。行单药吉西他滨固定速率静脉输注2 h化疗,采用WHO化疗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化疗毒副反应...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固定速率输注二线治疗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患者30例。行单药吉西他滨固定速率静脉输注2 h化疗,采用WHO化疗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化疗毒副反应的评估,分为0~Ⅳ级;记录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failure,TTF);采用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C30)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15例(50.00%)部分缓解,5例(16.67%)疾病稳定,10例(33.33%)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66.7%,中位TTP为5.42个月,中位TTF为6.94个月。鼻咽癌患者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减少Ⅲ级发生率均为3.33%,肝功能损害较为少见,无Ⅳ级毒副反应患者;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吉西他滨固定速率输注二线治疗晚期铂类耐药鼻咽癌,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机体毒副反应较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固定速率 二线治疗 铂类耐药 鼻咽癌
下载PDF
安罗替尼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二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杨昌卫 朱政 +2 位作者 陈永强 陈钊锦 彭寿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安罗替尼胶囊、替吉奥胶囊联合疗法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一线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 目的探讨采用安罗替尼胶囊、替吉奥胶囊联合疗法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一线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仅口服替吉奥胶囊,观察组30例给予安罗替尼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连续用药2周停1周为1疗程,共计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60例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色素沉着及白细胞降低等,反应均比较轻,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无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推迟治疗或减少用药剂量。结论安罗替尼胶囊、替吉奥胶囊联合疗法用于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获得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胶囊 替吉奥胶囊 二线治疗 晚期鼻咽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62例鼻咽癌常规放疗5年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再程常规放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德锐 李东升 +2 位作者 陈志坚 陈创珍 周明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远期(疗后5年以上)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以及复发患者再程治疗的预后。方法2000年前10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接受首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384例中局部区域复发350例,疗后至复发时间6~171个月。5年后复发6...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远期(疗后5年以上)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以及复发患者再程治疗的预后。方法2000年前10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接受首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384例中局部区域复发350例,疗后至复发时间6~171个月。5年后复发62例,其中鼻咽复发41例,颈部复发19例,鼻咽+颈部复发2例。62例中37例接受了再程常规放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者再程常规放疗4年后再次复发,接受第3程常规放疗;25例未接受再程常规放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行外科颈清扫,余因各种原因未接受再次治疗或仅行对症处理。结果全部随访到的患者(1277例)中复发后无再放疗者中位生存14个月(95%CI=7.1~20.8个月),无5年生存;接受再程放疗者中位生存44个月(95%CI=30.4~57.6个月),5年生存率达42%。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5年后仍有局部区域复发,复发患者再程放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复发 局部区域 再程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第一原发性舌癌和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传政 陈福进 +3 位作者 曾宗渊 李秋梨 陈艳峰 宋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和252例第一原发性舌癌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Kaplan-Meier方法计算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 目的探讨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和252例第一原发性舌癌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Kaplan-Meier方法计算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第二原发性舌癌与第一原发性舌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性别、原发灶大小、c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5年生存率、原发灶位置、临床和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颈淋巴结清扫、cTNM分期是影响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在原发灶发生部位、临床和病理淋巴结转移率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其预后差于第一原发性舌癌;但鼻咽癌放疗史不是影响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可能有利于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原发癌 舌肿瘤 放射治疗 鼻咽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35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顺兰 陈明远 +4 位作者 胡伟汉 苏勇 林焕新 阮岩 邱宝珊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8期534-536,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的临床特点、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情况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等对本组病例资料...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的临床特点、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情况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等对本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7%,淋巴结转移率为5.71%;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χ2=8.89,P:0.00)、T分级(χ2=5.58,P=0.02)、临床分期(χ2=8.51,P=0.04)、治疗方法(χ2=29.37,P=0.00)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P=0.00)、T分级(P=0.03)是与预后有关的重要独立因素;手术治疗组较非手术治疗组预后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发生第二原发舌鳞癌的风险较女性患者高;第二原发舌鳞癌随鼻咽癌放疗后时间的延长发病率升高.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凶素;鼻咽癌放疗后需长期随访,早期诊断第二原发舌鳞癌,并给予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以取得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 继发原发性 舌肿瘤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相关第二原发口腔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楠 吴桐 程斌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放疗作为鼻咽癌(NPC)的主要治疗方法已使其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与鼻咽部解剖位置临近,放疗引起的口腔并发症非常普遍,口腔第二原发癌(SPM)已成为导致NPC患者最终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SP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患者预后较差,对其的... 放疗作为鼻咽癌(NPC)的主要治疗方法已使其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与鼻咽部解剖位置临近,放疗引起的口腔并发症非常普遍,口腔第二原发癌(SPM)已成为导致NPC患者最终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SP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患者预后较差,对其的研究仍在探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口腔 第二原发癌
原文传递
碳离子治疗IMRT后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初步研究——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集祎 高晶 +5 位作者 胡微煦 杨婧 管西寅 邱献新 孔琳 陆嘉德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分析再程调强碳离子放疗(IMCT)对IMRT后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112例于2015-2018年接受挽救性再程IMCT的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患者,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0例(9%)、26例(23%)、41例(37%)、35例(31%),中... 目的分析再程调强碳离子放疗(IMCT)对IMRT后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112例于2015-2018年接受挽救性再程IMCT的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患者,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0例(9%)、26例(23%)、41例(37%)、35例(31%),中位年龄48岁(17~70岁),中位照射剂量为60GyE(50~69GyE)。结果中位随访20个月(5~45个月),共20例患者死亡,42例患者局部复发,2年总生存(OS)率与无局部进展生存(LPFS)率分别为85%与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中Ⅳ期患者OS均显著差于其他患者,未发现与LPFS显著相关的预后因素。治疗期间未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3级晚期不良反应包括1例口干、2例听力下降、1例大脑颞叶损伤与19例鼻咽黏膜坏死。结论再程IMCT治疗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疗效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碳离子调强放疗 再程放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在鼻咽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付静 赵卫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在鼻咽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卡铂,AUC5,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14例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CR 1例,PR 3例,RR为28.6%(4/14...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在鼻咽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卡铂,AUC5,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14例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CR 1例,PR 3例,RR为28.6%(4/14),SD为35.7%(5/14),PD为35.7%(5/14)。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中位TTP 3.5个月,1年生存率为35.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疲乏,3例(21.4%,3/14)发生了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例(14.3%,2/14)发生了Ⅲ度血小板减少;2例(14.3%,2/14)发生了Ⅲ度疲乏。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二线化疗 培美曲塞 卡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