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ional Spirit Mobilization in Response to Pandemics
1
作者 Zhan Xiaomei Jie Xi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The cohesion of social“emotion–norm–goal”in response to major pandemics means the intention coordination of the involved group attitude,the value regulation of joint participations and th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p... The cohesion of social“emotion–norm–goal”in response to major pandemics means the intention coordination of the involved group attitude,the value regulation of joint participations and th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centration.Social cohesive mobilization includes the core role and key variables of the government’s initiative and public response,with social rectification functions of centralized leadership,social coordin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derivatives.The mobiliz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cohesion emphasizes the formation of guidance,persuasion and influence of internal driving force based on value concept,which are mainly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normative mobilization and goal mobilization.The“emotional paradigm”of national spirit mobilization that enters the practical level focuses on the“heart-warming”function of emotional strategy rituals;“normative paradigm”shows the function of“heart-winning”in the sense of norms and shapes interpretation scheme as well as social regulations of social cohesion value reproduction;“goal paradigm”reflects the“confidence strengthening”function led by collective actions,and conducts the goal transmission and framework construction of“idea+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r PANDEMIC RESPONSE social COHESION national SPIRIT mobiliz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a symptom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based on group sessions combined with a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 for persons living with HIV in Chin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2
2
作者 Shuyu Han Yaolin Pei +6 位作者 Rui Zhao Yan Hu Lin Zhang Xiang Qi Zheng Zhu Wenxiu Sun Bei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1年第4期370-379,I0001,共11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symptom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MI)based on symptom management group sessions combined with a mobile health(mHealth)application(app)on the knowledge of symptom m...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symptom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MI)based on symptom management group sessions combined with a mobile health(mHealth)application(app)on the knowledge of symptom management,the certainty of symptom self-management,symptom severity,symptom distress,medication adherence,social support,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rsons living with HIV(PLWH)in China.Methods:A parall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61 PLWH was conducted in Shanghai,China.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ntrol group(n¼30)downloaded the Symptom Management(SM)app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and preferences,and received routine follow-ups.The participa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n¼31)were guided to download and use the SM app,and received four tailored weekly group sessions at routine follow-ups.Each group session lasted for approximately 2 h and targeted one of the major modules of the SM app.All the outcomes were assessed at baseline and post-intervention.The study was registered with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1900024821).Results:The symptom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certainty of symptom self-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all P<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symptoms reasons knowledge score improved 11.47 points(95%CI:3.41,19.53)and scores of symptoms self-management knowledge score improved 12.80 points(95%CI:4.55,21.05)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controlling for covariates.However,other outcomes did no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SMI could improve PLWH’s symptom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certainty of symptom self-management.Multi-center studies with larger sample sizes and longer follow-ups are need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M app on ameliorating symptom severity and symptom distress.More innovative strategies are also needed to promote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M 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HIV Infections Mobile applications Medication adherence Quality of life SELF-MANAGEMENT social support
下载PDF
情境、权力与技术:乡村动员式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江苏省T村空间治理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武晋 祝云凤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3-64,M0004,共13页
在乡村软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以互动协商为特色的动员式治理成为基层推进乡村振兴的常用方式。对乡村动员式治理作全过程的解构发现,情境、权力、技术是理解其发生逻辑与运行逻辑的关键要素。“弱压力—高风险—低配套”的制度情境与... 在乡村软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以互动协商为特色的动员式治理成为基层推进乡村振兴的常用方式。对乡村动员式治理作全过程的解构发现,情境、权力、技术是理解其发生逻辑与运行逻辑的关键要素。“弱压力—高风险—低配套”的制度情境与强阻力的生活情境共同构成了动员式治理的发生条件,国家与社会互嵌从组织基础、认同基础、社会基础层面提供了动员式治理的权力基础,价值、关系、资源、制度等动员工具的技术化配置塑造了动员式治理的运作风格。从本质上看,动员式治理的过程同样是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持续再生产过程,其兼顾了科层有效性与社会有效性,是柔性转向情境下乡村治理机制的一种理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软治理 动员式治理 国家嵌入 国家认同 社会嵌入 价值动员 关系动员 资源动员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4
作者 陈继文 张子健 +3 位作者 孙嘉琪 许磊 汪夏 彭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考察归属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归属需要满足程度、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手机依赖程度的问卷对502名武汉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目的: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考察归属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归属需要满足程度、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手机依赖程度的问卷对502名武汉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r=0.392,P<0.01)。②归属需要满足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80,t=-6.915,P<0.001,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8.64%)。③领悟社会支持对直接效应(β=0.330,t=10.997,P<0.001)和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β=-0.214,t=-7.060,P<0.001)起着调节作用,在直接路径中,低领悟社会支持会加剧负性生活事件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在中介路径中,高领悟社会支持时,高负性生活事件对归属需要的影响较小,进而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较小。结论: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归属需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间作用,“负性生活事件-手机依赖”的直接路径和“负性生活事件-归属需要-手机依赖”的前半段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归属需要 领悟社会支持 手机依赖 有调节的中介 大学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5
作者 王通 杨智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转变的基本原理,这启示我们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寻找社会流动的深层规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之巨以及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的任务之艰。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现实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流动人口调控机制,形成了社会流动的严控图景、自发图景、赋能图景和自主图景等纵向变迁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和推动社会流动的自主图景,尤其是助力个人全面发展的城乡融合图景和区域协调图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流动 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新型城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流动空间与国家认同:民族地区高铁建设的时空政治
6
作者 孙静宇 罗卓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70,共16页
流动空间的形成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和边疆治理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与交通运输发展密切相关的流动空间促使时空格局持续发生变化,为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种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再造,少数民族地区高铁的发展... 流动空间的形成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和边疆治理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与交通运输发展密切相关的流动空间促使时空格局持续发生变化,为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种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再造,少数民族地区高铁的发展既是“流动的治理”,也是“治理的流动”,兰新高铁、南广高铁等少数民族地区高铁列车的开行通过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构建,不仅从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等层面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成员构建国家认同提供了可视化框架,而且具有特别的符号象征意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助于提升边疆社会治理效能,也为边疆民族地区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空间 国家认同 民族地区高铁 兰新高铁 南广高铁 时空政治 社会治理效能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3
7
作者 徐成立 田静 王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残疾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识、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目的、外部条件、行为与内容等方面,揭示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个人因素和...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残疾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识、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目的、外部条件、行为与内容等方面,揭示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提出:加大社会支持与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改善全民健身活动条件、提供科学指导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全民健身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网络
下载PDF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伟 王兴超 +1 位作者 雷雳 付晓洁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0-877,共8页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社交媒介已日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为考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社交媒介已日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为考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会对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网络自我表露会对网络社会支持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网络社会支持会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 友谊质量 网络自我表露 网络社会支持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金荣 闻雪 姜永志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0期59-64,共6页
为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手机依赖的部分因子在性别、是否恋爱和生源地等人口... 为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手机依赖的部分因子在性别、是否恋爱和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2)低手机依赖者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高手机依赖者;(3)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能力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手机依赖具有显著负向预测;(4)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来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手机依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何安明 包灿灿 惠秋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4-501,共8页
以6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手机依赖在这... 以6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手机依赖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手机依赖调节了情绪智力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相对于低手机依赖的大学生,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要重视个体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的单独影响,更要重视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智力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手机依赖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开展中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晓慧 徐晶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10期83-86,共4页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终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移动学习在实际教育应用中在技术层面、教学层面、社会层面面临的种...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终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移动学习在实际教育应用中在技术层面、教学层面、社会层面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这些层面挑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技术障碍 社会和教学支撑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54
12
作者 王月琴 张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特点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科大学生4000名,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WB)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者1420人,占37.9%;手机依...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特点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科大学生4000名,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WB)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者1420人,占37.9%;手机依赖组的PSS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SWB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除消极情感外)均低于非手机依赖组(均P<0.001);回归分析显示,M PAI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均有负向预测作用,PSSS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中介效应检验显示,PSSS及各因子在M PAI与SWB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例依次为24.89%、16.11%、17.33%、17.78%。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密切,手机依赖既直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又间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领悟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中介作用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75
13
作者 黄时华 余丹 《卫生软科学》 2010年第3期252-254,261,共4页
[目的]考察广州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8所高校5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广州市大学生的手机使... [目的]考察广州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8所高校5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广州市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高,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6.1%;大学生手机依赖不存在性别差异(t=2.71,p>0.05),存在显著的年级(F=3.30,p<0.05)和专业差异(F=4.16,p<0.01);手机依赖与自我接纳间为显著负相关(r=-0.23,p<0.05),与社会支持间相关性不显著(r=0.07,p>0.05)。[结论]广州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具有不合理性,应该加强引导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依赖 自我接纳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蚌埠地区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葛君 胡传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学校、专业和个人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蚌埠地区三所本科高校大一至大三不同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自制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生源地、手机使用行为... 目的:探讨社会、学校、专业和个人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蚌埠地区三所本科高校大一至大三不同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自制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生源地、手机使用行为、手机常用功能、主要动机、时间分配等基础信息;并调查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除"使用手机学习占总使用手机时间比例"外(P>0.05),其余不同需求情况下,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不同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依赖组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低于非依赖组(P<0.05和P<0.01)。听从教师和同伴提醒不玩手机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率显著低于不听从提醒的学生(P<0.01);依赖组使用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高于非依赖组(P<0.01);高年级、非医学院校和使用手机娱乐占总使用手机的时间比例大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P<0.01),而客观支持分数高、支持利用度高和听从同伴提醒不玩手机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大学生手机使用需求和课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大学生 社会支持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对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以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兴杰 杨正喜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2期36-40,共5页
在二元体制下,由于社会网络缺失,国家建构起来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无法满足外来农民工的需求,这为非政府组织介入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支持提供了机遇。作为一个为外来农民工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除作为政... 在二元体制下,由于社会网络缺失,国家建构起来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无法满足外来农民工的需求,这为非政府组织介入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支持提供了机遇。作为一个为外来农民工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除作为政府的补充为流动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类公共物品,为外来农民工提供社会支持,以便其子女完成学业,提升其融入城市的能力之外,同时还为流动农民工子女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 非政府组织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杜刚 徐莹 +1 位作者 赵馨 刁绵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通过引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地区多所高校随机抽取的391名拥有和使用手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严重程...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通过引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地区多所高校随机抽取的391名拥有和使用手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严重程度手机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4.762,3.755,2.412,2.079,3.461,5.565,4.519;P<0.05);在社会支持各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的各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2,0.259,0.165,0.141,0.195,0.334,0.288;P<0.01),与社会支持各因素可能没有相关;3生活事件中的其他、人际关系、受惩罚、学习压力4个因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t=5.134,2.428,-3.902,2.512;P<0.05)。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有关,与社会支持关系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成瘾倾向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及对其孤独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安明 惠秋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1)随着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加入了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整体孤独程度较低,他们的社会孤独倾向尤其不明显;(3)手机媒体使用对降低大学生孤独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媒体 手机世代 手机使用状况 孤独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手机依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1 位作者 刘勇 阿拉坦巴根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疏离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存在显著... 为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疏离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存在显著负向相关,与网络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疏离感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存在显著负向相关;手机依赖与疏离感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疏离感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手机依赖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有8.3%-11.9%的变异量是通过疏离感对手机依赖产生的影响;以疏离感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拟合较好。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来改善大学生的疏离感,进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人际信任 手机依赖 疏离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社交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红坡 刘俊岐 +4 位作者 张丹丹 李俊芝 王晓艺 郭彦霞 高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究网络社交、网络社会支持、心理素质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和预防手机依赖。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法,使用网络社交量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心理素质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8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 目的:探究网络社交、网络社会支持、心理素质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和预防手机依赖。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法,使用网络社交量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心理素质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8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社交可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42,P<0.001);(2)网络社会支持在网络社交与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3)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受到心理素质的调节(高心理素质组β=0.04,SE=0.04,95%bootstrap CI=[-0.04,0.12]),低心理素质组β=0.14,SE=0.04,95%bootstrap CI=[0.06,0.22])。结论:网络社交能够通过获取网络社会支持增加手机依赖风险、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缓解上述变量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 网络社会支持 心理素质 手机依赖
下载PDF
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与支持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处在困境这一现状,从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和制约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因素入手,提出借助政府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的系统合力,使农民工找到走出健身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 农民工 全民健身 社会价值 社会制约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