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Using Sewage to Cultivate Navicula tenera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夏芫 李环 韦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and thu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vicula tenera. [Metho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ewage to cultivate Na... [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and thu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vicula tenera. [Metho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ewage to cultivate Navicula tenera was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series of cul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nutrient source of nitrogen(N), phosphorus(P), iron(Fe), silicon( Si ) and the salinity in medium for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design.[Resul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Navicula tenera using sewage are as follows: the water from Xiaoerlou Artificial Lak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basic solvent; 360 mg/L urea; 150 mg/L N2HPO4 · 12H2O; 50 mg/L ferric citrate; 2 000 mg/L Na2SiO3 · 9H2O; 2.0 mol/L salinity. Navicula tenera was strongly adaptive to sewage and could well uptake the nutrient sources in the sewage.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culture cost decreased, and meanwhil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reached 4. 766 g/L which is 3.57 multiples over original medium and 1.9 multiples over optimized medium No. 1.[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in large scale and sewag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cula tenera SEWAGE Culture condition Nutrient source Orthogonal design
下载PDF
四种营养盐对舟形藻(Navicula)BT001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维发 王雪梅 +1 位作者 王义琴 储成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以I.A.M.收集的培养基Ⅱ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子和L16(45)正交设计法,进行了舟形藻BT001对N、P、Fe、Si四种营养盐最适需求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尿素对正交优化组合的影响以及以尿素作为氮源对正交优化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N、P... 以I.A.M.收集的培养基Ⅱ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子和L16(45)正交设计法,进行了舟形藻BT001对N、P、Fe、Si四种营养盐最适需求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尿素对正交优化组合的影响以及以尿素作为氮源对正交优化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N、P、Fe、Si四种营养盐最佳单因子水平为:KNO3,300mg/L;Na2HPO4·12H2O,40mg/L;FeCl3,4mg/L;Na2SiO3·9H2O,200mg/L。四种营养盐正交组合水平为:KNO3,150mg/L;Na2HPO4·12H2O,40mg/L;FeCl3,4mg/L;Na2SiO3·9H2O,200mg/L。在正交组合水平基础上,添加16mg/LCO(NH2)2,可更好的促进该藻的生长和繁殖。在8天的培养中,最大细胞相对生长率可达0.1577。在等摩尔氮源的条件下,以CO(NH2)2代替正交优化水平组合中的KNO3对舟形藻BT001进行11天的培养。结果表明,以CO(NH2)2为氮源的藻细胞最大生长密度可达2.69×105cell/ml,明显地高于硝酸钾作为氮源培养的藻细胞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BT001 营养盐 正交实验 优化组合水平
下载PDF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growth conditions for four species of Navicula
3
作者 ZHAO Xiaobo PANG Shaojun +2 位作者 LIU Feng SHAN Tifeng LI J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11-118,共8页
Four species in the genus Navicula were isolated using the serial dilution method.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sequence comparisons of two segments of genes (small ribosomal subunit and large s... Four species in the genus Navicula were isolated using the serial dilution method.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sequence comparisons of two segments of genes (small ribosomal subunit and large subunit of Rubisco), th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sNavicula perminuta,N. pseudacceptata,N. vara, andN. rhynchocephala.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culture trials,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N. perminutaandN. vara. Growth of these species was evaluated using measurements of optical density at 680 nm (OD680)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25°C, 50-100 μmol photons m-2 s-1, pH 8.0, and salinities from 25 to 30. However, the favor-able salinity forN. perminuta was surprisingly high at 35. Nutrient requiremen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growth ofNavicula depend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SiO32-. Their relative growth rates (RGR) peaked at the highest tested level (0.25 mmol/L).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NO3-and PO43- were 3.6 mmol/L and 0.18 mmol/L, respectively. Culture of theseNavicula species for abalone or sea cucumber aquaculture should take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cula SSU RBCL culture conditions
下载PDF
德国舟形藻(Navicula germanopolonica)-中国硅藻新纪录种
4
作者 李聪 张曼 +4 位作者 吕绪聪 高云霓 董静 周传江 李学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藻类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直接反映池塘生态健康水平,影响养殖产量与品质。2019年开展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养殖池塘藻类调查过程中,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西关村图登农场的养殖池塘中,... 藻类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直接反映池塘生态健康水平,影响养殖产量与品质。2019年开展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养殖池塘藻类调查过程中,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西关村图登农场的养殖池塘中,采集并鉴定了硅藻的中国新记录种-德国舟形藻(Navicula germanopolonica Witkowski&Lange-Bertalot)。藻类样品经离心、酸化、灼烧和洗涤得到硅藻外壳标本,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分析其形态和结构特征,参照Lange-Bertalot等建立的分类系统,并与国内外水域发现的相似属种比较后,将其鉴定为中国新纪录种-德国舟形藻。该物种主要鉴定特征是壳面为椭圆披针形,中央区明显,近壳缝端略膨大呈珠状,远壳缝端呈钩状,中部线纹呈辐射状且末端略汇聚。本文还分析了该物种的生境特征。该种的发现丰富了我国硅藻种类多样性,为该属种类的世界地理分布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舟形藻属(navicula) 新纪录种 中国
下载PDF
航天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Navicula tenera)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素珍 张小平 +1 位作者 郑维发 李加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KNO3、Na2HPO4、FeC l3和Na2S iO3对通过“神舟5号”飞船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生长的影响,确立了适合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经搭载后舟形藻生...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KNO3、Na2HPO4、FeC l3和Na2S iO3对通过“神舟5号”飞船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生长的影响,确立了适合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经搭载后舟形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组合发生了变化。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适合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含300 mg.L-1KNO3、60 mg.L-1Na2HPO4.12H2O、24 mg.L-1FeC l3和700 mg.L-1Na2S iO3.9H2O的F/2培养基;适合非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含600 mg.L-1KNO3、60 mg.L-1Na2HPO4.12H2O、12mg.L-1FeC l3和700 mg.L-1Na2S iO3.9H2O的F/2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 营养盐 航天搭载 生长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半裸舟形藻的优化培养及在仿刺参养殖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笑月 王旭达 +5 位作者 刘卫东 谢玺 宋广军 李石磊 董颖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底栖硅藻营养丰富,是仿刺参养殖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分离获得单株底栖硅藻半裸舟形藻,并对影响其生长的pH、光照度、氮磷比、玉米素等环境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 8.0,最佳光照度2500 lx,玉米素的最适添加质量浓... 底栖硅藻营养丰富,是仿刺参养殖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分离获得单株底栖硅藻半裸舟形藻,并对影响其生长的pH、光照度、氮磷比、玉米素等环境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 8.0,最佳光照度2500 lx,玉米素的最适添加质量浓度1.0 mg/L,最佳氮磷比12.5。在此条件下,半裸舟形藻的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相对最高,积累的生物量最多。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半裸舟形藻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设3组,分别为商业饲料处理组、筒柱藻处理组和半裸舟形藻处理组。饲养试验共持续30 d,每10 d取样测定仿刺参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结果表明,与筒柱藻和商业饲料相比,半裸舟形藻不但能够促进仿刺参生长,还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仿刺参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这表示饲喂半裸舟形藻对仿刺参的益生效果更明显,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仿刺参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应答,抑制氧化损伤,提高磷酸酶响应能力和机体防御能力。试验结果可为底栖硅藻的培养和在仿刺参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裸舟形藻 仿刺参 生长表现 酶活性
下载PDF
盐度和pH对平凡舟形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信宏颖 梁金燕 +4 位作者 王馨彤 刘妍 范亚文 陆欣鑫 隋丰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为研究盐度和pH对淡水硅藻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对一株分离自野外采集水样中的平凡舟形藻(Navicula trivialis)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盐度0、0.03、0.06、0.12、0.18和0.24 mol/L和不同pH 4.5、6.0、7.5、8.5、9.5和10.5进行胁迫,测定... 为研究盐度和pH对淡水硅藻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对一株分离自野外采集水样中的平凡舟形藻(Navicula trivialis)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盐度0、0.03、0.06、0.12、0.18和0.24 mol/L和不同pH 4.5、6.0、7.5、8.5、9.5和10.5进行胁迫,测定各处理对平凡舟形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油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为0.12 mol/L、pH 7.5时,平凡舟形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盐浓度为0.24 mol/L、pH 7.5时,总脂含量最高,分别为34.93%和33.5%。结果表明,平凡舟形藻对不同盐度和pH的适应性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长和油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 生长 总脂含量 平凡舟形藻
下载PDF
舟形藻生物膜诱导下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的变态及其蛋白质组学响应
8
作者 徐筱琰 杜美荣 +5 位作者 蒋增杰 姜娓娓 夏苏东 秦晓芳 严瑾 吕建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0-966,共7页
为深入了解舟形藻(Navicula sp.)生物膜诱导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附着变态的机制,选用舟形藻和虾夷扇贝幼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浓度梯度舟形藻液(1A、10A、100A和1000A)下虾夷扇贝幼虫附着变态率以及幼虫响应舟形... 为深入了解舟形藻(Navicula sp.)生物膜诱导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附着变态的机制,选用舟形藻和虾夷扇贝幼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浓度梯度舟形藻液(1A、10A、100A和1000A)下虾夷扇贝幼虫附着变态率以及幼虫响应舟形藻生物膜诱导的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表明,稀释10倍后的藻液(1366 ind./mm^(2))所形成的生物膜对幼虫诱导率最高为45%,与空白组(13%)差异极显著(P<0.01),过高或过低浓度都导致诱导率降低。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4D 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比较舟形藻生物膜和对照组幼虫发现,经舟形藻生物膜诱导后共316个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或下调。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织蛋白酶K、组织蛋白酶L、NAD(P)H氧化酶(形成H2O2)、软骨基质蛋白、胶原蛋白和铁蛋白等。以上这些差异蛋白表达的上下调均与贝类幼虫在附着变态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舟形藻生物膜诱导虾夷扇贝幼虫附着变态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幼虫体内的凝集素检测到舟形藻生物膜表面的多糖后,特异性与多糖结合,最终诱导幼虫完成附着和变态。研究结果可为虾夷扇贝人工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 舟形藻生物膜 变态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2种珍珠贝的外套膜同工酶及粘液蛋白的电泳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梅芳 余祥勇 +2 位作者 刘永 包丽舂 冯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通过对企鹅珍珠贝、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及粘液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离 ,分析这 2种珍珠贝的粘液蛋白和外套膜的SOD、MDH、EST、LDH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 ,2种珍珠贝同工酶的表达 ,既呈现出明显差异 ,又有一些相似的... 通过对企鹅珍珠贝、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及粘液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离 ,分析这 2种珍珠贝的粘液蛋白和外套膜的SOD、MDH、EST、LDH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 ,2种珍珠贝同工酶的表达 ,既呈现出明显差异 ,又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对比粘液的蛋白谱带和其同工酶谱带 ,发现主要的蛋白带具有明显的SOD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马氏珠母贝 同工酶 粘液蛋白 电泳
下载PDF
仿甲鱼壳织构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及其防污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子飞 许季海 +3 位作者 赵文杰 奉若涛 乌学东 薛群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5,共6页
借鉴海洋生物表皮具有天然的防污特性,通过"生物原样-PDMS模板-目标涂层"的制备过程,实现了表面具有甲鱼壳仿生织构正负形貌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系统考察了仿甲鱼壳正负形貌织构涂层的表面形貌、润湿性、对蛋白... 借鉴海洋生物表皮具有天然的防污特性,通过"生物原样-PDMS模板-目标涂层"的制备过程,实现了表面具有甲鱼壳仿生织构正负形貌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系统考察了仿甲鱼壳正负形貌织构涂层的表面形貌、润湿性、对蛋白质的抗吸附能力、对舟形藻和新月藻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仿甲鱼壳正负形貌织构化涂层表面存在类似颗粒状的突起,表面疏水性增强,与空白涂层相比,可使蛋白质、舟形藻和新月藻的附着量分别降低58%、69%、50%和46%、52%、53%,由此可以看出,正负形貌涂层对蛋白质和2种藻类的防污效果略有差异。仿甲鱼壳涂层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究其原因,与其表面存在的微观形貌有着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织构 舟形藻 新月藻 牛血清蛋白 防污
下载PDF
盐度和营养限制对盐田底栖硅藻披针舟形藻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美荣 李朋富 +2 位作者 陈丽 孟飞飞 刘志礼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从台南盐场藻垫中分离得到底栖硅藻披针舟形藻(Navicula lanceolata),该藻生长的最适盐度是1.6%NaCl。在最适盐度之上,随着盐度增大,藻细胞生长受到轻微抑制。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氮营养限制比磷营养限制对... 从台南盐场藻垫中分离得到底栖硅藻披针舟形藻(Navicula lanceolata),该藻生长的最适盐度是1.6%NaCl。在最适盐度之上,随着盐度增大,藻细胞生长受到轻微抑制。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氮营养限制比磷营养限制对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高盐度和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胞外多糖(EPS)产率都明显增加,氮营养限制比磷营养限制对EPS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表明在盐田高盐和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产生更多的EPS,有利于藻垫的形成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田 底栖硅藻 披针舟形藻 胞外多糖 盐度 营养限制
下载PDF
HgCl_2对太湖不同季节优势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易凤姣 姜霞 +3 位作者 金兰淑 陈春霄 赵铮 任家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11,共6页
为探讨HgCl2对不同季节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太湖不同季节优势藻——舟形藻(冬季)和惠氏微囊藻(夏季)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2对2种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及2种藻对HgCl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舟形藻对HgCl2暴露刺激比惠氏微囊藻更为敏... 为探讨HgCl2对不同季节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太湖不同季节优势藻——舟形藻(冬季)和惠氏微囊藻(夏季)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2对2种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及2种藻对HgCl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舟形藻对HgCl2暴露刺激比惠氏微囊藻更为敏感,在c(HgCl2)为1×10-9~1×10-7molL的范围内,HgCl2对惠氏微囊藻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而对舟形藻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c(HgCl2)的升高而更加明显.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惠氏微囊藻对HgCl2的吸附率为88.4%~98.8%,舟形藻为87.1%~97.5%,并且吸附率和吸附量均随着c(HgCl2)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说明这2种藻对HgCl2都有极高的吸附效应.吸附了HgCl2的藻成为一个潜在的汞蓄积库,可对水环境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氏微囊藻 舟形藻 毒性 吸附
下载PDF
长刺溞对两种单细胞藻类牧食力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洪玉 周小河 姚维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用直接计数法和叶绿素a测定法评估了长刺氵蚤对不同密度的小球藻、舟形硅藻及其混合藻液的牧食力。结果表明 :当小球藻密度在 5 .2 0 0mg/L~ 12 .688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细胞 /氵蚤&... 用直接计数法和叶绿素a测定法评估了长刺氵蚤对不同密度的小球藻、舟形硅藻及其混合藻液的牧食力。结果表明 :当小球藻密度在 5 .2 0 0mg/L~ 12 .688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细胞 /氵蚤·h)则逐渐降低 ,小球藻密度为 3 .4 3 2ml/L~ 5 .2 0 0ml/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及摄食速度都明显降低。当舟形硅藻密度为 7.885mg/L~ 63 .3 65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逐渐降低。长刺氵蚤的摄食使浮游植物产氧量降低。在混合藻液中 ,长刺氵蚤选择性摄食舟形硅藻 ,选择指数S =0 .0 86。长刺氵蚤对舟形硅藻、小球藻为代表的中小型藻类具有较强的牧食力 ,证实了用长刺氵蚤等大型枝角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刺sou 小球藻 舟形硅藻 牧食力 单细胞藻类
下载PDF
5种营养盐对富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祥 王金荣 +1 位作者 丁潇 蔡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668,共3页
为了优化舟形藻最佳生长条件,以水生硅藻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基中N、P、Si、C、Mg5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16(45)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舟形藻的最适氮源为尿素,5种营养盐的最佳质量浓度为:尿素50 mg/L... 为了优化舟形藻最佳生长条件,以水生硅藻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基中N、P、Si、C、Mg5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16(45)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舟形藻的最适氮源为尿素,5种营养盐的最佳质量浓度为:尿素50 mg/L,K2HPO4.3H2O 40 mg/L,Na2SiO3.9H2O 200 mg/L,NaHCO310 mg/L,MgSO4.7H2O 70 mg/L,因此在后续试验中均以此培养基配方进行藻体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 营养盐 培养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兴安岭舟形藻科(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妍 范亚文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5-839,共5页
在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过程中,对采自大兴安岭的600余号标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共观察到舟形藻科中国新记录植物1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其中类缝藻属1种:粗脉肋缝藻;长篦藻属3种:大长篦藻、细尖长篦藻、双型长篦藻;舟形... 在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过程中,对采自大兴安岭的600余号标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共观察到舟形藻科中国新记录植物1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其中类缝藻属1种:粗脉肋缝藻;长篦藻属3种:大长篦藻、细尖长篦藻、双型长篦藻;舟形藻属1种:乌普萨拉舟形藻;辐节藻属5种:两头辐节藻、河生辐节藻、细长辐节藻、豆形辐节藻、地中海辐节藻。本文对这些种类的分类学特征及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科 类缝藻属 长篦藻属 舟形藻属 辐节藻属 中国新记录
下载PDF
温度和起始密度比对舟形藻和小球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莉 陶玲 +2 位作者 代梨梨 彭亮 李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起始密度比[小皮舟形藻(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为1∶10、1∶1、1∶0.1]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起始密度比[小皮舟形藻(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为1∶10、1∶1、1∶0.1]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种培养中,10~15℃小皮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3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为0.50×10^(6)个·mL^(−1),35℃时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10~15℃小球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止,20~35℃细胞生长迅速,最大值为14.15×10^(6)个·mL^(−1),适宜生长温度为35℃。混合培养中小皮舟形藻生长速率均高于单种培养,且随小球藻接种比例增加逐渐升高,在适宜温度下,混合培养的细胞峰值显著高于单种培养;混合培养中小球藻的接种密度越小生长速率则越大,1∶0.1组显著高于单种培养组,1∶10组则显著低于单种培养组。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作用较小,混合培养中,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随温度升高和小球藻密度增加而增大,小皮舟形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随温度和小皮舟形藻比重增加而增大。2种微藻能够稳定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皮舟形藻 小球藻 温度 起始密度比 生长速率 种间竞争
下载PDF
舟形藻生长、品质特性及转化筛选标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小力 赵东华 +3 位作者 马忠岩 李环 贾红华 韦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了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细胞表型和积累模式,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总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分析,并研究了舟形藻对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草胺膦(PPT)、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遗传霉素... 研究了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细胞表型和积累模式,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总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分析,并研究了舟形藻对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草胺膦(PPT)、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遗传霉素(G418)、潮霉素(Hyg)以及氯霉素(Cm)这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舟形藻细胞以沉积底部的生长模式积累;其总油脂含量占其干物质重量的8.31%,脂肪酸种类主要有C16∶0,C16∶3(n-4)和C20∶5(n-3)(EPA),分别占总脂肪酸的64.13%、15.87%和19.62%;舟形藻对Cm和G418非常敏感,对Hyg较敏感,而对不同浓度的Amp、Kan、Gen、Str以及PPT极不敏感。为舟形藻基因工程筛选标记的确立,进而建立其遗传转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 油脂 脂肪酸 抗生素 筛选标记
下载PDF
舟形藻在假单胞菌菌膜上的附着及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方 翟晓凡 +2 位作者 段继周 张杰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3-608,共6页
为了揭示海洋微藻在菌膜上的附着规律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究舟形藻在铜绿假单胞菌菌膜条件下的附着,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菌膜存在与舟形藻附着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 为了揭示海洋微藻在菌膜上的附着规律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究舟形藻在铜绿假单胞菌菌膜条件下的附着,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菌膜存在与舟形藻附着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着前期菌膜抑制舟形藻的附着,后期则促进舟形藻的附着。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舟形藻的存在增大了316L不锈钢的腐蚀倾向,并使腐蚀速率增大;而菌膜的附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舟形藻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 电化学阻抗谱 舟形藻 铜绿假单胞菌PAO1 316L不锈钢
下载PDF
舟形藻的污水培养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夏芫 李环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14-3417,共4页
[目的]提高舟形藻培养的生物量,为实现该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域特点对利用污水培养舟形藻的可行性进行初探,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一系列主要培养条件(N、P、Fe、Si营养源和培养基盐度)对该藻生长的影响。[结果... [目的]提高舟形藻培养的生物量,为实现该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域特点对利用污水培养舟形藻的可行性进行初探,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一系列主要培养条件(N、P、Fe、Si营养源和培养基盐度)对该藻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合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南京工业大学小二楼人工湖水为培养基基础溶剂、尿素360 mg/L、Na2HPO4.12H2O 150 mg/L、柠檬酸铁50 mg/L、Na2SiO3.9H2O 2 000 mg/L、盐度2.0 mol/L;舟形藻适应污水能力较强,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污水中的营养源,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既降低了培养成本,也使该藻最高生物量干重达4.766 g/L,是原始培养基的3.57倍和优化培养基1号的1.90倍。[结论]该研究为舟形藻的室外大规模培养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形藻 污水 培养条件 营养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广盐性硅藻披针舟形藻在高盐和低盐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焉婷婷 周亚维 +1 位作者 李朋富 刘志礼 《盐业与化工》 CAS 2010年第5期15-19,24,共6页
有关藻类耐盐的抗氧化响应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少,披针舟形藻(Navicula lanceolata)是从盐场分离到的广盐性硅藻,文章研究了其在长期高盐及低盐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与对照组(1.6%NaCl)相比,在低盐(0%,0.5%,0.8%,1.0%NaCl)及高盐(3.2%,4.8%... 有关藻类耐盐的抗氧化响应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少,披针舟形藻(Navicula lanceolata)是从盐场分离到的广盐性硅藻,文章研究了其在长期高盐及低盐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与对照组(1.6%NaCl)相比,在低盐(0%,0.5%,0.8%,1.0%NaCl)及高盐(3.2%,4.8%,6.4%,8.0%,9.6%NaCl)胁迫条件下,披针舟形藻的生长受到抑制,胞内膜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藻细胞内出现了氧化损伤。在高盐及低盐胁迫下,胞内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均增强,非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均增加。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披针舟形藻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及非酶抗氧化剂的含量来应对长期盐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是藻耐受长期盐胁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舟形藻 广盐性 抗氧化 盐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