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sound-Guided Dorsal Scapular Nerve Blockade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eck Pain
1
作者 Alena Boros Paul J. Ryan Dominic C. Harmon 《Pain Studies and Treatment》 2023年第2期9-14,共6页
Neck pain is common and has multiple sources, but correct diagnosis and matched treatment provide the best outcomes.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dorsal scapular nerve blockade using a single-shot local ... Neck pain is common and has multiple sources, but correct diagnosis and matched treatment provide the best outcomes.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dorsal scapular nerve blockade using a single-shot local anesthetic techniqu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ck pain is reported. A 38-year-old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neck pain, and the history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strongly suggested myofascial pain affecting the middle scalene muscle. The pain had been unresponsive to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r physiotherapy. After identifying the dorsal scapular nerve (DSN) in the body of the middle scalene muscle, an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was performed using a single injection of local anesthetic t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pain.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dorsal scapular nerve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neck and effectively blocked using ultrasound guidance. This technique has the potential to assist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ck pain originating from the middle scalene mus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que ultrasound neck Pain Middle Scalene Muscle Dorsal Scapular Nerve
下载PDF
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超声特征分析
2
作者 周辉红 陈倩倩 +3 位作者 袁方 孙晶晶 田臻 熊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总结头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超声特征,并阐明其诊断要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头颈部CD患者7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1例,女6... 目的:总结头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超声特征,并阐明其诊断要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头颈部CD患者7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1例,女6例),平均诊断年龄31.4岁(7~60岁)。所有病例均为透明血管型CD。超声检查显示,3例(42.9%)病变位于腮腺,4例(57.1%)位于颈部。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孤立、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无钙化。1例(14.3%)回声强度为显著低回声,6例(85.7%)为低回声。7例患者中,4例(57.1%)为含有线性回声分隔的异质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所有病变的血管分布均呈混合模式。结论:头颈部CD通常表现为显著低回声或低回声病变,血流模式呈现混合型。肿瘤可能以肿块内线性回声分隔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头颈部 超声特征
下载PDF
Ultrasound-Guided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Hydrodis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 A Case Report
3
作者 Paul J. Ryan Dominic C. Harmon 《Pain Studies and Treatment》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We describe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of ultrasound-guided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GON) hydrodis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 and occipital neuralgia. A 35-year-old female presented to the pain clinic ... We describe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of ultrasound-guided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GON) hydrodis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 and occipital neuralgia. A 35-year-old female presented to the pain clinic with severe chronic cervicogenic headache impacting her sleep, work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had failed to adequately resolve her pain. Ultrasound-guided suboccipital hydrodissection of th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was performed with the patient in the prone position. After skin sterilization, the linear ultrasound transducer was oriented in a transverse orient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C2-C3 vertebrae. The needle was advanced from medial to lateral “in-plane” under direct ultrasound visualization, until the needle was positioned at the C2 lamina. After confirming the needle tip position, 10 ml of hydrodissection fluid was injected with good visualization of distribution of the solution. The patient described immediate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er symptoms. She reported a sustained decrease in pain scores when followed up in the pain clinic at six and twelve weeks respectivel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hydrodissection of the GON for cervicogenic headache. It offers a novel,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to ai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 common pain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ogenic Headache neck Pain Occipital Nerve HYDRODISSECTION ultrasound
下载PDF
The Role of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and Sestamibi Scintigraphy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 Review of Literature
4
作者 Daniel Margain Rodrigo Arrangoiz +10 位作者 Adrian Legaspi Vanitha Vasudevan Amit Sastry Frank De La Cruz Jeronimo Garcialopez De Llano Jennifer Fernandez Loisani Galindo Noah Llaneras Matthew Farrell Gonzalo Fernandez-Christlieb Fernando Corde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2年第2期91-105,共15页
Backgroun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ease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ypercalcemia. Since routine laboratory testing,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has increased fro... Backgroun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ease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ypercalcemia. Since routine laboratory testing,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has increased from 0.1% to 0.4% worldwide. The only curative treatment is parathyroidectomy. Nowadays,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studies have become standard befor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first stage imaging methods are cervical ultrasonography (US) and/or Sestamibi scintigraphy.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accuracy of US and Sestamibi for detection of hyperfunctioning parathyroid adenomas pre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pHPT from our medical institution. Result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a prospectively kept database that included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the confirmed diagnosis of pHPT clinically and biochemically. The average age was 57.8 years old. Preoperative US and surgery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a sensitivity of 51%. Preoperative Sestamibi and surgery findings were compared resulting in a sensitivity of 71%. Both imaging methods combined, resulted in a sensitivity of 80%.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HPT, Sestamibi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localizing parathyroid pathology preoperatively, but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can be high. US tends to have a wider range explained by the operator-dependent factor. The combination of US and Sestamibi reduces the rate of false negatives, as reported i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It is important to mention that these studies cannot be used as a confirmatory test for this disease. It should only be used as an adjunct to help plan th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thyroid Glands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arathyroid Adenoma Parathyroid Hyperplasia PARATHYROIDECTOMY Cervical ultrasound Sestamibi Scintigraphy Limited neck Exploration
下载PDF
“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激痛点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婕 李银 +2 位作者 夏秋雅 张海滨 沈卫东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激痛点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激痛点针刺组(治疗组)及牵引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观察和比较... 目的:观察“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激痛点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激痛点针刺组(治疗组)及牵引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降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曲度改善情况治疗组优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对比,除右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结论:“项八针”结合超声引导下针刺能显著减轻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增加颈椎活动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八针 超声引导 激痛点 颈型颈椎病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超声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志燕 徐伟 +3 位作者 唐文成 冯小凤 常小霞 葛环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 分析产后6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结合临床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进行规范化产检、分娩及产后6周复查盆底超声的15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 目的 分析产后6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结合临床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进行规范化产检、分娩及产后6周复查盆底超声的15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SUI分为SUI组(64例)和非SUI组(88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盆底超声参数和临床因素的不同,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探索产后S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UI组和非SUI组在产次、妊娠期漏尿症状、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肛提肌裂孔面积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膀胱颈移动度(OR=1.284,95%CI:1.134~1.454,P<0.001)、尿道内口漏斗形成(OR=5.475,95%CI:1.335~22.459,P=0.018)和妊娠期漏尿症状(OR=8.838,95%CI:2.229~35.037,P=0.002)是产后6周女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6周女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和妊娠期漏尿症状,临床应尽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预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内口漏斗形成 漏尿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崔前辉 郭元勋 +1 位作者 杨帆 袁国胜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比较斑块检出率、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斑块检查参数及诊断价值。结果320例脑梗死患者中共检出CAS斑块251例(78.44%);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CAS斑块检出率(98.41%)高于常规超声(87.65%)、颈部超声弹性(94.42%)、超声造影(94.82%);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和超声造影对软斑块检出率(98.11%、95.60%)高于常规超声和颈部超声弹性成像(86.16%、89.31%);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硬斑块检出率(97.22%)显著高于常规超声(77.78%);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均小于不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单项及联合诊断脑梗死CAS不稳定性斑块的AUC分别为0.888、0.973、0.774、0.995,发现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均可诊断脑梗死CAS,同时其检查参数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可有效评估脑梗死CAS斑块稳定性,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部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的准确性评价
8
作者 董颖 李静 徐冬冬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与联合诊断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狭窄检出情况。结果心脏超声检出真阳性121例、真阴性36例,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出真阳性149例、真阴性46例。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03%(149/152)、特异度为95.83%(46/48)、准确度为97.50%(195/200),高于心脏超声检查的79.61%(121/152)、75.00%(36/48)、78.50%(15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52、8.362、34.185,P均<0.05)。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金标准,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出的狭窄程度符合率均高于心脏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诊断 老年 冠心病
下载PDF
脑颈一体化超声结合血清NSE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苗蔚 张松 +4 位作者 唐思远 朱林芳 全恒宇 周子昂 唐毅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92-39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脑颈一体化超声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207例ACI患者和20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颈一体化超声检查,测量相关血流参数和颈动脉特征,并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脑颈一体化超声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207例ACI患者和20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颈一体化超声检查,测量相关血流参数和颈动脉特征,并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通过随访统计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颈一体化超声、血清NSE对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ACI患者的脑颈一体化超声参数显著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多个指标上表现不佳。联合使用脑颈一体化超声和血清NSE提高了对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性。结论:脑颈一体化超声结合血清NSE是预测AC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贡献: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ACI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预测工具,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同时,该研究也丰富了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颈一体化超声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预后
下载PDF
颈部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马金龙 刘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就诊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就诊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DUS、CTA检查。比较CDUS、CTA检出结果、诊断效能、阴性组与阳性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2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结果,并对其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经DSA检查后,确诊为阳性者21例,阴性49例。经CDUS检查阳性30例,阴性40例,其中仅有17例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病变;经CTA检查,阳性27例,阴性43例,其中仅有20例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病变。CTA检查的准确度更高于CDUS;经比较发现,CTA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CD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别49例、21例,阳性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V)均高于阴性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arterial pulsation index,PI)、平均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Vm)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DUS,CTA检测准确性较高,具备一定应用优势,但需注射对比剂,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局限。CDUS准确性相对较低,但同时具备重复性良好、无创等优势,还可对患者脑部血流状态学进行检测。CTA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但斑块分型准确性不高。2种检查方式均具备独特优势,临床应用时可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病变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造影 脑部血流状态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颈部年轻化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岳晓彤 付林 +1 位作者 周小程 庄淑波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颈部年轻化的光电仪器及注射材料研究近些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微聚焦超声、射频仪器、溶脂药物、神经调节剂、填充物注射已经逐渐替代手术及剥脱性激光用于治疗颈部年轻化。本文就以上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证、不良反应和联合应用... 颈部年轻化的光电仪器及注射材料研究近些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微聚焦超声、射频仪器、溶脂药物、神经调节剂、填充物注射已经逐渐替代手术及剥脱性激光用于治疗颈部年轻化。本文就以上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证、不良反应和联合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年轻化 射频微针 聚焦超声 非手术 注射填充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崔玉梅 李华林 张全美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的87例产妇,其中30例产后膀胱膨出产妇为膀胱膨出组,57例无产后膀胱膨出的产妇为参照组。... 目的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产后膀胱膨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的87例产妇,其中30例产后膀胱膨出产妇为膀胱膨出组,57例无产后膀胱膨出的产妇为参照组。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膀胱膨出组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膀胱颈移动度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4.20%。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的AUC为0.811,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70%、87.70%。结论经会阴盆腔超声检查可有效、直观地观察盆腔脏器变化,可为产后膀胱膨出提供诊断依据,并辅助明确膨出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产后膀胱膨出 膀胱颈移动度 肛提肌裂孔面积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三维超声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丽群 赵慧燕 +2 位作者 高洁 姚锐 许群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65-470,共6页
目的:分析单胎初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产后6~8周盆底三维超声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产后6~8周的初产妇96例,其中SUI 52例为观察组,非SUI 44例为对照组。对2组盆底三... 目的:分析单胎初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产后6~8周盆底三维超声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产后6~8周的初产妇96例,其中SUI 52例为观察组,非SUI 44例为对照组。对2组盆底三维超声指标进行比较,筛选有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膀胱颈漏斗形成率、膀胱颈移动度(BND)、静息状态盆膈裂孔面积(LHA)和Valsalva状态LHA、LHA变化量(△LHA)、两种状态前后径(LH-L)和LH-L变化量(△LH-L)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膀胱颈漏斗发生率(OR=10.714,95%CI=2.269~50.603,P=0.003)和△LH-L(OR=1.013,95%CI=0.897~1.145,P=0.031)是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单胎初产SUI患者中,膀胱颈漏斗形成、增大的△LH-L是产后SUI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 膀胱颈漏斗
下载PDF
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对面颈部衰老患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刘海燕 张二伟 王新杰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对面颈部衰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于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治疗... 目的探究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对面颈部衰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于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状态、面部年轻化程度与疼痛程度及皮肤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皮肤状态及面部年轻化程度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皮肤油脂与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面颈部衰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促进面部年轻化,提升皮肤屏障功能,且对患者造成的痛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衰老 面部吸脂 埋线提升 超声炮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对顺产初产妇膀胱颈漏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吴丽群 赵慧燕 +3 位作者 王美霞 高洁 姚锐 许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7期26-30,共5页
目的对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6~8周盆底三维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膀胱颈漏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4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就诊的单胎顺产初产妇108例,根据有无膀胱颈漏斗形成分为观察组... 目的对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6~8周盆底三维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膀胱颈漏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4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就诊的单胎顺产初产妇108例,根据有无膀胱颈漏斗形成分为观察组(膀胱颈漏斗形成,n=40)和对照组(无膀胱颈漏斗形成,n=68),比较两组单胎顺产初产妇的临床数据和盆底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单胎顺产初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istance,BND)、Valsalva状态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PUA)、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levator hiatus area,LHA)、盆膈裂孔前后径(levator hiatus length,LHL)及LHL变化量(ΔLHL)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UI和阴道前壁脱垂是膀胱颈漏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分别为11.255和3.643;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LHA、LHL及ΔLHL也是膀胱颈漏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发现,SUI和阴道前壁脱垂诊断膀胱颈漏斗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4和0.615;超声指标中,当Valsalva状态LHL>63.5mm时,AUC为0.706;联合指标1(静息状态LHA+Valsalva状态LHA)诊断敏感度为95.0%;联合指标2(Valsalva状态LHL+ΔLHL)诊断特异性为80.9%。结论在单胎顺产初产妇中,SUI、阴道前壁脱垂的发生和增大的LHA、LHL和ΔLHL是形成膀胱颈漏斗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指标1预测价值敏感度高,联合指标2预测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颈漏斗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三维超声 盆膈裂孔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诊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魏艳伟 张军 刘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诊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患者颈动脉血管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01月-2023年05月就诊的45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及数字剪影血...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诊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患者颈动脉血管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01月-2023年05月就诊的45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DSA)检查,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诊断老年TIA患者颈动脉血管异常及狭窄中的价值。结果 45例老年TIA患者单侧颈动脉(45条颈动脉)行DSA检查。共检出40个斑块,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的总准确率为80.00%(32/40),总灵敏度为0.941(32/34),总特异度为0.909(10/11),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的Kappa值为0.825。共检出35条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狭窄的总准确率为91.43%(32/35);总灵敏度为0.933(28/30),总特异度为0.867(13/15),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为0.800。结论 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诊断老年TIA患者血管斑块及狭窄中具较高临床价值,且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可作为诊断老年TIA患者血管斑块及狭窄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血管超声 颈部血管异常 颈部血管狭窄
下载PDF
冠脉联合头颈血管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杨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6-9,13,共5页
目的浅析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造影(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检测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管腔的... 目的浅析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造影(CTA)诊断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检测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管腔的特点以及脑部血流相关指标,采用超声三分位统计,同时分析单独冠脉超声与联合冠脉超声的异质性差异。结果在患者头颈部血管管腔面积在超声三分位统计中的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最大径则第2分位与第1、第3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和第3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最小径在超声三分位统计中的3个分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管腔平均径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管腔偏心指数在3个分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管平均血流量(Q_(mean),Q_(m))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脉搏速度(P_(WV),W_(V))第2分位与第1、第3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和第3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特性阻抗(Z_(C),Z_(CV))在3个分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外周阻力(TPR,R_(V))第3分位与第1、第2分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分位与第2分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诊断检测方法的各异质性检测指标值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冠脉超声联合头颈血管CTA检查诊断异质性指标值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95、0.86和56.12,而仅采用冠脉超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仅为0.83、0.81和23.65。结论冠脉联合头颈血管CTA扫描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较仅采用冠脉超声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超声 CTA扫描 头颈部血管疾病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8
作者 沈卉君 陈晓鹏 江忠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12-01至2013-12选取115例脑梗塞患者为脑梗塞组,另选取1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血管超声测定各组颈动脉狭窄...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12-01至2013-12选取115例脑梗塞患者为脑梗塞组,另选取1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血管超声测定各组颈动脉狭窄情况(无狭窄者: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者:狭窄率≤29%;中度狭窄者:狭窄率为30%~69%;重度狭窄者:狭窄为70%~99%;完全闭塞者:狭窄为100%)、斑块形成情况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采用循环酶法测定两组血清Hcy,采用日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9.56% vs 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比,斑块发生率(73.91% vs 6.08%)、IMT水平[(1.85±0.42)mm vs(0.75±0.21)mm]、Hcy水平[(42.32±12.02)μmol/L vs(6.32±2.45)μmol/L]、高Hcy血症发生率(71.30% vs 3.63%)、甘油三酯[(4.25±1.12)mmol/L vs(1.63±0.7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96±1.36)mmol/L vs(2.32±0.82) mmol/L]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塞组患者中根据狭窄程度进一步分析可见,完全闭塞者、重度狭窄者的斑块发生率、IMT水平、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发生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狭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可知,IMT水平、血清Hcy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植入术 头颈部癌 超声
下载PDF
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月娥 吴才标 +2 位作者 李育新 郑柏 桂茂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66,共5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62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差异。运用logisic回归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年龄、是否吸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DLC(OR=0.186,95%CI:0.110~0.136,P<0.001)、ApoA1(OR=0.177,95%CI:0.107~0.292,P<0.001)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LDLC(OR=2.014,95%CI:1.372~2.954,P<0.001)是危险因素。Logisi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DLC、ApoA1、Hcy是黎族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DLC、ApoA1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龄、LDLC、Hcy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超声 血脂 黎族 斑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