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陆运河与文学交互滋养的探讨:不可忽视的平陆运河文学创作与研究
1
作者 莫海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3期11-15,共5页
平陆运河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连接东西方的商贸往来,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繁荣与兴衰。在文学作品中,平陆运河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符号,被广泛地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中,为文学作品注入了丰富的生... 平陆运河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连接东西方的商贸往来,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繁荣与兴衰。在文学作品中,平陆运河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符号,被广泛地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中,为文学作品注入了丰富的生活气息和历史底蕴。通过对平陆运河与文学作品的交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揭示出河流与文学创作之间相互滋养的关系,以及这种滋养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该文通过分析平陆运河与文学的交互联系,探讨河流在文学作品中的诗意体现,从而深入剖析这条河流对于文学创作的启示。文章还展望了运河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并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贡献。通过该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文学表达 文化认同 缺失和开辟 未来展望 运河文化
下载PDF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被引量:7
2
作者 吴雨平 方汉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4,共8页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早已暴露得相当明显。而莫莱蒂所提出的情节与风格的相互作用的论点,结合了形式主义与西方的世界体系学说所体现的历史观念,作为重构世界文学的创新性文学史观,突破了结构主义以来世界文学史共时史观及研究模式的束缚,对西方文学史观的理论更新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进化论 世界文学史重构 莫莱蒂 文学史观
下载PDF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构——对建国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奉桥 李萌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大体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即50年代的草创期和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期。这两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追求和规范,前者体现了"学科"规范,后者体现了有限度的"学理"规范。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大体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即50年代的草创期和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期。这两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追求和规范,前者体现了"学科"规范,后者体现了有限度的"学理"规范。文学史的书写呼唤着新的现代性理念,那就是建立新的历史观念,新的文学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20世纪 中国 现代文学史 建国后 历史观念 创作手法
下载PDF
论唐寅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双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唐寅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文人,他有加入官僚阶层的机会,但作为市井平民后代,唐寅加入体制的行为却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他对国家体制并无天然的归属感。当他与国家体制发生矛盾时,便表现出较强的离异倾向,并会从个... 唐寅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文人,他有加入官僚阶层的机会,但作为市井平民后代,唐寅加入体制的行为却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他对国家体制并无天然的归属感。当他与国家体制发生矛盾时,便表现出较强的离异倾向,并会从个体角度对传统观念、官僚体制、社会成规都提出尖锐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而对个体生命、日常生活则表现出强烈的家园意识。唐寅的这种人生态度对明代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对明中后期知识分子思想生活影响之大,差堪与王阳明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人生态度 个性意识 日常生活 明代文学
下载PDF
论民间戏曲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费团结 赵海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观的影响,作品以生活写实的方法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人鬼同在、魔幻神秘的艺术世界。第三,贾平凹在文化立场上也受到了民间大众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地建立了一种民间立场、民间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曲 贾平凹 长篇小说 叙事节奏 文体 民间世界观 民间立场
下载PDF
论莫泊桑的文学观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楠 杨志平 《武陵学刊》 1999年第5期72-75,共4页
莫泊桑的重要美学论文《小说》,专门探讨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情节与结构问题;语言的适用与表达;文学批评问题。莫泊桑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完整地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
关键词 莫泊桑 文学观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情节结构 语言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创作抒写自己的心”——略论鲁迅的文学创作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晓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13,共11页
:本文从总结20世纪文学创作传统的目的出发 ,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观进行了认真研究 ,围绕鲁迅对文学创作活动独特性在于其情感性的认识这一核心 ,具体分析了鲁迅有关文学创作真实性、方法特性、内容特性和技巧特性等方面的论述 。
关键词 鲁迅 文学创作观 情感性
下载PDF
对新马华文文学史撰写及其文学大系编纂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文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0,共6页
方修关于新马华文文学史的著述、《马华新文学大系》的导言以及新社编选的《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的导论等都是以现实主义文学史观观照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偏颇之处在所难免,因而有必要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作一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新马华文文学史 现实主义文学史观 回顾 反思
下载PDF
确立“多文学”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一种推进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明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在多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上,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多家民族文学研究期刊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似乎已经穷尽了所有相关话题。其实还远远不够,尤其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中较为核心的"... 在多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上,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多家民族文学研究期刊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似乎已经穷尽了所有相关话题。其实还远远不够,尤其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中较为核心的"文学"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深入的讨论。确立并深入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中的"多文学"观,是对现有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一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史观 多文学 文学观
下载PDF
回首来路,也有风雨也有晴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修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56-63,共8页
通过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 ,叙述 1930年代出生的一代学人的思想跋涉历程 ,分析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局限 ,由此说明学术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记录自己的现代文学史观念的演变 ,从自身的文学史实践中总结史学的特征 ,提出“实史”、“... 通过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 ,叙述 1930年代出生的一代学人的思想跋涉历程 ,分析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局限 ,由此说明学术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记录自己的现代文学史观念的演变 ,从自身的文学史实践中总结史学的特征 ,提出“实史”、“编史”、“历史三态”等概念和对待认识成果的应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主体性 历史本体 历史文本 历史三态
下载PDF
李大钊“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历史起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宪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首先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大钊的新文学观与陈独秀、胡适的文学革命论是有区别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首先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大钊的新文学观与陈独秀、胡适的文学革命论是有区别的。李大钊的新文学观包含了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吸纳启蒙现代性、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本位立场这三个"爱真爱美的素质"。这一个起点,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今天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史的梳理以及进行新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李大钊 新文学观 爱真爱美的素质
下载PDF
“自由”写作理念的生成与实现——20世纪西方主流文学写作理念评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广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2,共4页
20世纪西方主流文学致力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写作自由,可以说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写作理念。探其根源,"自由"写作深受自文艺复兴以来,并经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最终摆脱了西方传... 20世纪西方主流文学致力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写作自由,可以说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写作理念。探其根源,"自由"写作深受自文艺复兴以来,并经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最终摆脱了西方传统文学的美学观念的制约后逐渐生成的。文学"真实观"的更新为它搭建了名正言顺的理论基础;"表现"手法的广泛运用,不仅成就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风范,也成就了"自由"写作理念在文学创作中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写作 现代性 美学理念 真实观 表现原则
下载PDF
T·S·艾略特新批评文学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爱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1-72,共2页
T.S.艾略特新批评是对传统批评的反驳,将文学批评从作者引向文本;艾略特新批评主要观点是“非个性化”和“意象表现”;以诗歌与文论为新批评拓荒,为现代诗歌拓荒,从而成为新批评奠基人、现代诗歌先驱。
关键词 T·S·艾略特 文学观 非个性化 意象表现
下载PDF
从清末民初(1898-1919)文学观的变化看翻译文本的选择
14
作者 蒋芬 汤燕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9期150-152,共3页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视角对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功利"的文学观及其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和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与翻译文本的选择,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观的变化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翻译 文学观 文本选择
下载PDF
庸俗社会学三题
15
作者 周平远 江马益 曾晓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0-45,共6页
庸俗社会学的认识论根源 ,在于以牛顿天体力学和笛卡尔二元论为内核的经典科学观。文艺学领域的庸俗社会学既有“原发性”、“迁移性”之分 ,也有“广义”、“狭义”之别 ,它不但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学派 ,同时也存在于三民主义学派。就批... 庸俗社会学的认识论根源 ,在于以牛顿天体力学和笛卡尔二元论为内核的经典科学观。文艺学领域的庸俗社会学既有“原发性”、“迁移性”之分 ,也有“广义”、“狭义”之别 ,它不但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学派 ,同时也存在于三民主义学派。就批评理论的当下形态而言 ,重要的不在于缺少“文学性”和“审美意识” ,而在于缺少“现实性”和“问题意识”。对庸俗社会学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疏离政治淡出现实为代价。关注中国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社会学 经典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学派 文化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 现实性 问题意识
下载PDF
当前文艺创作与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逄增玉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文艺创作应坚守真正的人民性立场 ,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观念现实的关系。作家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社会良知的匮乏必然导致伪现实主义的泛滥和读者与文艺作品的情感疏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文艺创作应坚守真正的人民性立场 ,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观念现实的关系。作家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社会良知的匮乏必然导致伪现实主义的泛滥和读者与文艺作品的情感疏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二元并行论难以成立 ,那种认为创作方法可以纠正或补救世界观弊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人民性 世界观 创作方法 作家 文艺理论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下载PDF
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
17
作者 梁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运用社会分析和比较方法,对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进行了勾勒,试图梳理这两个历史阶段文学观之间的渊源关系,凸显它们的不同特点、优长与局限,并为建构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观提供借鉴。晚清梁启超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和王... 运用社会分析和比较方法,对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进行了勾勒,试图梳理这两个历史阶段文学观之间的渊源关系,凸显它们的不同特点、优长与局限,并为建构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观提供借鉴。晚清梁启超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和王国维的超功利人本文学观分别开启了"五四"时期"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学观,但这种影响却是曲折的、复杂的。"五四"时期这两种文学观缺乏晚清两大文学观的纯粹性,它们各自都具有多种文学观交相为用、看似分裂实则互补的特点,因而共同地呈现出驳杂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功利文学观 超功利人本文学观 “为人生”的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论多重困境中的五四新文学观
18
作者 赵海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80,共5页
与普遍认为的五四新文学执着于艺术美的追求相反,在其主流的文学观念建构中恰恰缺少的是“美”。存在的困境决定困境的存在。在势必面对的“新”“旧”对立中,所要抛弃的不可能仅仅是或“载道”或“游戏”的内容,而必须连带以几近纯... 与普遍认为的五四新文学执着于艺术美的追求相反,在其主流的文学观念建构中恰恰缺少的是“美”。存在的困境决定困境的存在。在势必面对的“新”“旧”对立中,所要抛弃的不可能仅仅是或“载道”或“游戏”的内容,而必须连带以几近纯熟的“美”的形式;在向未来的“为人生”抑或是“为艺术”的论争中,同样潜隐着“载道”与“游戏”的阴影。基于这些多少有点人为的二难对立中的思考本应导向或对“美”的恐惧,或对“美”的偏执,从而为所谓的艺术之“美”留一点空间,但“科学”的理想与沉重的时代都没有备下真正的艺术殿堂。“美”在激烈的论争和偏至的主张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新文学观 "五四"时期
下载PDF
“逻辑在先”与极“左”文学批评
19
作者 段平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逻辑在先”来源于哲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具有(哲学的)专业性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普遍性意义。当涉及到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时,它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因为“逻辑在先”的意义属性是关注并寻找最根本的... “逻辑在先”来源于哲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具有(哲学的)专业性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普遍性意义。当涉及到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时,它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因为“逻辑在先”的意义属性是关注并寻找最根本的问题以及最原始的观念。若将“逻辑在先”运用到文学批评,批评的原则、方法、理论等都会因为不断地追求并不断地集中于“根本属性”这一特点而使批评走向模式化、概念化,极“左”文学批评由此产生。极“左”文学批评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强调并体现了“逻辑在先”思维方式本身的重要性,而且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批评这一学科所应当有的学科意义以及由此而来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在先” 极“左”文学批评 世界观
下载PDF
论浅草-沉钟社的二元文学观
20
作者 秦林芳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41-145,共5页
浅草 -沉钟社顺应着文学多向度革新发展的要求 ,在文艺思想体系的建构中表现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鲜明的二元倾向。这种二元文学观的形成首先受制于其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特有的文化心理 ,但也与他们广泛接受中外文学... 浅草 -沉钟社顺应着文学多向度革新发展的要求 ,在文艺思想体系的建构中表现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鲜明的二元倾向。这种二元文学观的形成首先受制于其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特有的文化心理 ,但也与他们广泛接受中外文学的影响有关。将它置入时代要求和文学传统构成的语境中观照、考察 ,这种二元文学观呈现出双重意义 :其中 ,前者强烈地反映了反封建的时代要求 ,猛烈地冲击了“文以载道”的陈腐传统 ;而后者则积极地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猛烈地冲击了中国文学消闲传统以及“瞒”和“骗”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草-沉钟社 二元文学观 成因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