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部位评估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宇 贾红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对带状疱疹的发生部位、皮损面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部位评估图谱进行综述,以期为准确评估疼痛、精确评价治疗护理效果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 评估 图谱 综述
下载PDF
止痛如神汤在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勇 陈胜男 岳思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在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彭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在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彭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口服止痛如神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2,P=0.003)。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4周、12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4周、12周两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治疗顺利,治疗期间无过敏、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脾虚湿蕴)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止痛如神汤,具有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对睡眠质量改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如神汤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脾虚湿蕴 疼痛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3
作者 朱芳 漆涛 吴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634-1640,1646,共8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rualgia,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3例PHN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rualgia,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3例PHN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其中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最终88例完成试验,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疼痛持续时间积分、疼痛间隔时间积分]、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疼痛介质[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持续时间积分、疼痛间隔时间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X-2、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OX-2、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NP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SP、NP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PHN能减轻疼痛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其机制推测与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抑制疼痛介质释放,调节免疫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加味 穴位贴敷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 气虚血瘀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4
作者 朱梅 张玉珍 刘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6例PH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组(60例)、中度疼痛组(46例)和重度疼痛组(30例),探究影响PH... 目的探讨影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6例PH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组(60例)、中度疼痛组(46例)和重度疼痛组(30例),探究影响PHN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干预对策。结果3组性别、年龄、前驱期疼痛、糖尿病史、带状疱疹分型、皮损面积、初始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前驱期疼痛、糖尿病、皮损面积>5%均为影响PHN患者疼痛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始治疗时间<3 d为影响PHN患者疼痛加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前驱期疼痛、糖尿病史、皮损面积>5%是影响PHN患者疼痛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初始治疗时间<3 d是保护因素,应加强对上述类型患者的干预,以减轻PHN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程度 相关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0水平与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迪丽白尔·塔力甫江 谢仁古丽·阿皮孜 王德全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水平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水平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IL-10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分析IL-10等指标水平与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联,按脱落处理,最终纳入患者101例,其中轻中度组75例,重度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t=28.408,23.888,2.726,9.381;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前好转,但轻中度组患者Hs-CRP及IL-10水平仍显著低于重度组患者(t=4.342,5.96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705,0.209,0.739,0.481;均P<0.001);线性回归示,治疗前IL-10及Hs-CRP水平与患者疼痛持续程度显著相关(t=5.240,5.026;均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可成为患者预后的可靠预测因子,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白介素-10 疼痛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麻春英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调查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发生现状,为临床预防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资料调查表、疼痛灾... 目的调查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发生现状,为临床预防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调查。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得分为(26.68±8.67)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为(4.65±1.47)分;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灾难化与疼痛得分呈正相关(r=0.537,P<0.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疼痛灾难化可独立解释TN患者术后疼痛变异的14.7%。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更容易发生疼痛灾难化,并对真实疼痛状况产生影响,应提高对疼痛灾难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疼痛灾难化 疼痛程度 护理
下载PDF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的影响
7
作者 杨秀环 梁华杰 +3 位作者 李泉 林宗航 苏适夷 李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治疗A组予以伐昔洛韦治疗,治疗B组则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治疗A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B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β-内啡肽(β-EP)指标明显高于治疗A组,血浆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指标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A组,而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发生的头晕、胃肠不适及皮肤瘙痒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血清疼痛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神经阻滞 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睡眠质量 疼痛介质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文 张喜维 +2 位作者 何明伟 孙海燕 庞金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灾难化(PC)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得分、住院...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灾难化(PC)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得分、住院期间治疗措施、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筛查量表(PHQ-9)得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究PC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303例PHN患者的调查数据,PCS得分为(30±10)分,其中有65例患者的PCS得分≥38分,占21.5%;164例(54.1%)患者的PHQ-9得分≥5分;176例(58.1%)患者的GAD-7得分≥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未接受椎旁神经阻滞和止痛药物治疗、GAD-7和PHQ-9得分≥5分患者PCS得分更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旁神经阻滞和止痛药物治疗、PHQ-9得分和GAD-7得分是PHN患者PCS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HN患者中出现PC的比例较高,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外,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可能是减轻PC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抑郁和焦虑的严重程度也需要被重视,因为它们可能与PC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疼痛灾难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首次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后再行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鸿昊 蒋宗滨 +3 位作者 吕旌 赵鹏 岳侃 何睿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同,对于首选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介入... 目的: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同,对于首选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介入治疗和射频热凝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接受PBC在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03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接受PBC治疗的患者49例(PBC组),RT术后疼痛复发接受PBC治疗的患者54例(RT+PBC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球囊容积、压迫时长,术后第1天(T1)、第7天(T2)、第14天(T3)、1个月(T4)、3个月(T5)、1年(T6)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疼痛复发情况等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复发情况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一般资料、术前疼痛评分、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T1~T3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T+PBC组比较,PBC组球囊充盈容积较小,T4~T6的疼痛评分较低,疼痛复发例数较少(均P<0.05),疼痛复发情况与T2~T6的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r=0.306、0.482、0.831、0.876、0.887,均P<0.01)。结论:PTN患者首次介入治疗建议选择PBC,在治疗效果和疼痛复发情况等方面均优于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选择PB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压迫术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治疗效果 疼痛复发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复发临床分析
10
作者 樊宝华 吴祎炜 张文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20-06—2023-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MC组(110例)和RFT组(110... 目的分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20-06—2023-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MC组(110例)和RFT组(110例),比较2组疗效、疼痛情况[数字疼痛评分(NRS)]、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PMC组NRS评分低于RFT组(t=6.717、4.184,P<0.05)。术后3 d,PMC组血清TNF-α、IL-1β、IL-6低于RFT组(t=5.876、5.932、6.289,P<0.05)。术后24 h,PMC组血清NE、Cor低于RFT组(t=4.962、7.224,P<0.05)。PMC组咬肌无力发生率高于RFT组(χ^(2)=7.952,P<0.05)。2组面部麻木、口面部疱疹、角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C和RFT均为TN的有效治疗方法,PMC在改善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术 射频热凝术 术后疼痛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复发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静仪 李宜航 +1 位作者 李正弈棋 邹望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TN可由面部或口内的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洗脸、咀嚼、刷牙等动作,这严重降...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TN可由面部或口内的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洗脸、咀嚼、刷牙等动作,这严重降低了TN患者的生活质量。T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TN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三叉神经根进入区的微血管压迫有关。此外,周围神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口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基于目前有关TN潜在病因的假说,已有多种模拟TN发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包括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疼痛模型、外周炎性痛模型、中枢致痛模型等。然而,国内外尚未能建立一种公认的能完全模拟TN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TN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TN动物模型在动物品系、材料与操作方法、效果观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提供TN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的相关信息。未来有待开发更符合人类TN特点的动物模型,以期助力TN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矩阵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秋平 刘涛 张雪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2-880,共9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均被认为参与了PHN,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脑网络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阐明,限制了临床镇痛药物及其他干预策略的研究。近年来,疼痛矩阵相关脑网络的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均被认为参与了PHN,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脑网络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阐明,限制了临床镇痛药物及其他干预策略的研究。近年来,疼痛矩阵相关脑网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疼痛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但PHN疼痛矩阵的研究报道较少。现就近年关于PHN疼痛矩阵的研究进行综述,回顾性分析疼痛相关具体脑区的功能及结构变化,旨在为探索高效靶向的镇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矩阵 脑区 中枢神经系统 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电针对紫杉醇诱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13
作者 欧阳杰 赵海倩 +3 位作者 孔云 牛钦 陈莹 思永玉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EA)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KCC1、KCC2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组(Vehicle组)、紫杉醇组(PTX组)、紫杉醇+电针组(PTX+EA组)、紫杉醇+假电针组(PTX+Sha... 目的观察电针(EA)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KCC1、KCC2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组(Vehicle组)、紫杉醇组(PTX组)、紫杉醇+电针组(PTX+EA组)、紫杉醇+假电针组(PTX+Sham EA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PTX的方法建立PTX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动物模型,建模完成后,PTX+EA组给予“足三里”、“阳陵泉”电针刺激,连续7 d。于紫杉醇注射前2 d和注射后第1、3、5、7、14、21天进行机械撤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痛行为学测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组织中钠钾氯联合转运蛋白1(NKCC1)、钾氯联合转运蛋白2(KCC2)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比较,PTX组大鼠出现双后足机械和热痛觉过敏,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表达升高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增加。与PTX组比较,PTX+EA组大鼠在第14、21天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得到显著改善,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和Iba1表达量降低,4组间KCC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紫杉醇 神经痛 脊髓背角 小神经胶质细胞 钠钾氯化物协同转运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欣泽 赵凤华 王田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组间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温针灸 龙胆泻肝汤 疼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PKC/TRPV1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病理作用
15
作者 吴贝贝 沈莲 +1 位作者 王元银 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疼痛(TN)中的病理作用。方法采用眶下神经慢性收缩术(ION-CCI)来创建大鼠TN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CCI+DMSO组、CCI+GF109203X(...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疼痛(TN)中的病理作用。方法采用眶下神经慢性收缩术(ION-CCI)来创建大鼠TN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CCI+DMSO组、CCI+GF109203X(双吲哚马来酰亚胺,一种PKC抑制剂)组。使用Von Frey毛刷检测大鼠的机械痛阈。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节(TG)内PKC和TRPV1表达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TG的病理变化。结果CCI组大鼠机械痛阈降低(P<0.05),大鼠TG内的磷酸化的PKC(p-PKC)和TRPV1表达显著增加(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观察到TG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神经细胞肿胀等变化。注射GF109203X后降低了大鼠TG内PKC的磷酸化和TRPV1的表达,大鼠机械痛阈升高(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TG内细胞肿胀和炎症细胞有所减少。结论PKC/TRPV1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的三叉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 TRPV1 TG 三叉神经痛 机械痛阈
下载PDF
疼痛护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杜长虹 冯娟元 +1 位作者 孟萍萍 冷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加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90/92),高于对照组的85.87%(7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3,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缓解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程度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小珍 林道强 +2 位作者 李仕妹 王春晓 陈之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和汤剂组(常规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及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汤剂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组的74.36%(2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后升高,且汤剂组治疗后更高(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PSQI评分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调节β-EP、5-HT、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羟色胺 疼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18
作者 张姗姗 杨光宇 +1 位作者 王静 贾红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常规临床干预)和观察组(n=90,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常规临床干预)和观察组(n=90,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价两组的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6.793,-6.22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Z=6.255,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对照组(Z=8.369,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明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7.461,7.348;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7.120,P<0.05)。结论:对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心理干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情绪状态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刘美静 张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分析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加... 目的分析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研究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简版麦吉尔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ID疼痛量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ID疼痛量表、SF-MPQ2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疼痛明显减轻,且具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20
作者 王海洋 孟凡超 张丽霞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用巴氯芬治疗,观察组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用巴氯芬治疗,观察组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减轻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普瑞巴林 巴氯芬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