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顶叶皮层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抑制延髓NLG-1和PSD-95的表达
1
作者 李明明 何梁超 +3 位作者 李天雨 鲍岩 徐祥 陈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0-966,共7页
目的研究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对延髓神经元形态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rmTBI组(n=24)。使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建立rmTBI模型,打击后存活小鼠为rmTBI存活组(rmTBI-S),打击后死亡... 目的研究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对延髓神经元形态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rmTBI组(n=24)。使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建立rmTBI模型,打击后存活小鼠为rmTBI存活组(rmTBI-S),打击后死亡小鼠为rmTBI死亡组(rmTBI-D)。使用神经损伤评分、翻正反射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神经功能障碍,使用苏木素-伊红及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病理形态改变,使用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连接蛋白1(NLG-1)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结果SHAM组小鼠无死亡,rmTBI组死亡率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SHAM组相比,rmTBI-S组小鼠神经损伤评分降低(P<0.001)、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01)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增加,神经元尼氏小体消失、肿胀坏死;延髓NLG-1(P<0.05)和PSD-95(P<0.05)表达水平降低;和rmTBI-S组相比,rmTBI-D组NLG-1(P<0.01)和PSD-95(P<0.01)表达水平降低。rmTBI-D组小鼠延髓神经纤维扭曲水肿,神经元密度降低。结论延髓突触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可能与rmTBI导致的死亡及神经功能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延髓 神经连接蛋白-1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血清miR-30c-5p和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欧洋 王泽军 +2 位作者 田雾 杨维敏 潘俞霖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0c-5p(miR-30c-5p)和神经角质蛋白1(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根据患者术后12...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0c-5p(miR-30c-5p)和神经角质蛋白1(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根据患者术后12个月内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组(n=28)和未复发组(n=84);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92例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miR-30c-5p、NLGN1 mRN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0c-5p、NLGN1 mRNA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miR-30c-5p与NLGN1 mRNA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iR-30c-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LGN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miR-30c-5p水平显著降低(P<0.05),NLGN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未复发组与复发组的组织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NLGN1 mRNA水平升高为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miR-30c-5p水平升高为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30c-5p、NLGN1 mRNA及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AUC为0.823、0.823、0.902,联合预测显著优于miR-30c-5p(Z=2.031,P=0.042)、NLGN1 mRNA(Z=2.239,P=0.025)单独预测;miR-30c-5p与NLGN1 mRNA水平具有负相关性(r=-0.436,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miR-30c-5p水平降低,NLGN1 mRNA水平升高,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辅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30c-5p 神经角质蛋白1 结直肠肿瘤 联合检测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Abund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neuroligin-1 and glutamate in Hirschsprung's disease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 Wang Hao Du +4 位作者 Ya-Ru Mou Jian-Yi Niu Wen-Tong Zhang Hong-Chao Yang Ai-Wu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3期7172-7180,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undance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uroligin-1 and glutamate(Glu) in 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METHODS: Ninety children with HSCR and 50 children without HSCR matched f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undance and potenti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uroligin-1 and glutamate(Glu) in 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METHODS: Ninety children with HSCR and 50 children without HSCR matched for similar nutritional status, age and basal metabolic index were studied.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neuroligin-1 and Glu were assessed using double-labeling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longitudinal muscles with adherent myenteric plexus from the surgically excised colon of children with HSCR. Western blot analysi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abundance of neuroligin-1 and Glu in different HSCR-affected segments(ganglionic, transitional, and aganglionic segment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and compare serum Glu levels in the long-segment HSCR, short-segment HSCR and non-HSCR samples.RESULTS: Neuroligin-1 and Glu were co-expressed highest to lowest in the ganglionic, transi tional and aganglionic segments based on Western blot(neuroligin-1: 0.177 ± 0.008 vs 0.101 ± 0.006, 0.177 ± 0.008 vs 0.035 ± 0.005, and 0.101 ± 0.006 vs 0.035 ±0.005, P < 0.005; Glu: 0.198 ± 0.006 vs 0.115 ± 0.008, 0.198 ± 0.006 vs 0.040 ± 0.003, and 0.115 ± 0.008 vs 0.040 ± 0.003, P < 0.005) and q RT-PCR(neuroligin-1: 9.58 × 10-5 ± 9.94 × 10-6 vs 2.49 × 10-5 ± 1.38 × 10-6, 9.58 × 10-5 ± 9.94 × 10-6 vs 7.17 × 10-6 ± 1.12 × 10-6, and 2.49 × 10-5 ± 1.38 × 10-6 vs 7.17 × 10-6 ± 1.12 × 10-6, P < 0.005). Serum Glu level was the highest to lowest in the non-HSCR, short-type HSCR and long-type HSCR samples based on ELISA(in nmol/μL, 0.93 ± 0.31 vs 0.57 ± 0.25, 0.93 ± 0.31 vs 0.23 ± 0.16, and 0.57 ± 0.25 vs 0.23 ± 0.16, P < 0.005).CONCLUSION: Neuroligin-1 and Glu may represent new markers of ganglion cells, whose expression may correlate with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r classification of H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ligin-1 Hirschsprung's disease GLUTAMATE GANGLION cells Pathogenesis
下载PDF
氯胺酮下调神经连接蛋白-1在创伤后应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丹 廖燕凌 +2 位作者 邱丽丽 纪木火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是否可改善创伤后应激功能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生理盐水组(CN组)、对照+氯胺酮组(CK组)、PTSD+生理盐水组(PN组)、PTSD... 目的观察氯胺酮是否可改善创伤后应激功能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生理盐水组(CN组)、对照+氯胺酮组(CK组)、PTSD+生理盐水组(PN组)、PTSD+氯胺酮组(PK组),每组15只。采用幽闭+足底电击法(IFS)建立PTSD模型。建模30 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5mg/kg,连续注射14d。在建模后第14天,每组取12只大鼠开始行条件性恐惧实验和水迷宫实验;另外3只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GN-1)含量。结果条件性恐惧实验中,PN组僵直反应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CN组和PK组(P<0.01)。水迷宫实验中,训练第2、3、4、5天PN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CN组(P<0.05);训练第2、4、5天PK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PN组(P<0.05)。PN组海马内NLGN-1含量明显高于CN组和PK组(P<0.05)。结论 PTSD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恐惧记忆增强及海马相关的空间学习障碍,可能与海马中NLGN-1含量明显增加有关,氯胺酮可能通过降低海马中NLGN-1表达而减弱PTSD大鼠的恐惧记忆及提高海马相关的空间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氯胺酮 认知功能 神经连接蛋白-1
下载PDF
神经连接蛋白-1与突触可塑性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晓妹 张明 吕诚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75-78,共4页
神经连接蛋白-1(NL1)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上的一种神经黏附分子,参与了突触可塑性的调控和学习记忆的形成。NL1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内出现异常的表达和功能障碍,提示NL1可能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1与突触可塑性、AD关系的具体... 神经连接蛋白-1(NL1)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上的一种神经黏附分子,参与了突触可塑性的调控和学习记忆的形成。NL1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内出现异常的表达和功能障碍,提示NL1可能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1与突触可塑性、AD关系的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连接蛋白-1 突触可塑性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麦芽酚铝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连接蛋白1与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玲 付雪莹 +1 位作者 聂继盛 牛侨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亚慢性染铝对大鼠海马中神经连接蛋白1(NL1)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结合的影响,以及相关结合对大鼠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 目的探讨亚慢性染铝对大鼠海马中神经连接蛋白1(NL1)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结合的影响,以及相关结合对大鼠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大鼠予剂量为1 m L/kg体质量的0.9%氯化钠溶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质量浓度为0.41、0.81和1.62 mg/kg体质量的麦芽酚铝溶液,隔日腹腔注射,分别染毒1、2和3个月。染毒结束后,进行大鼠海马CA1区在体LTP测定;取大鼠海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与NL1结合的NMDAR1、NMDAR2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LTP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LTP分别低于溶剂对照组和低、中剂量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铝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中与NL1结合的NMDAR1、NMDAR2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2个月时间点的大鼠海马中与NL1结合的NMDAR1、NMDAR2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同剂量组1个月时间点(P<0.01)。各剂量组3个月时间点大鼠海马中与NL1结合的NMDAR1和NMDAR2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同剂量组1、2个月时间点(P<0.01)。结论麦芽酚铝可阻碍大鼠海马中NL1与NMDAR1和NMDAR2B的正常结合,进而影响NMDAR1和NMDAR2B对LTP的调节使其幅值下降,导致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酚铝 神经连接蛋白1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长时程增强 海马 大鼠
原文传递
慢性铝染毒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淑惠 张慧芳 +3 位作者 徐义荣 王姗姗 赵宇卿 牛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1-626,共6页
[背景]铝抑制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功能,表明铝可能损伤突触可塑性。神经连接蛋白1(NLGN1)能通过募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等影响树突棘的发育、成熟。[目的]探讨慢性铝染毒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N... [背景]铝抑制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功能,表明铝可能损伤突触可塑性。神经连接蛋白1(NLGN1)能通过募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等影响树突棘的发育、成熟。[目的]探讨慢性铝染毒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NLGN1表达的影响,揭示NLGN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清洁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铝染毒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μmol/kg麦芽酚铝溶液,采用染5 d停2 d模式腹腔注射麦芽酚铝溶液建立慢性铝染毒模型,染毒时长3个月。染毒周期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反映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用LTP实验记录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 EPSP)。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态和数量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LGN1、NMDAR-2A、NMDAR-2B以及PSD-95的表达。[结果]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对照组及铝染毒组大鼠潜伏期用时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kg和40μmol/kg染铝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检测中潜伏期明显延长(第2、3、4天分别延长19.67、5.96、6.49 s和21.77、10.20、9.91 s,P <0.05),穿越平台的次数分别减少了2.14次和3.93次(P <0.05)。30 min高频刺激后,20μmol/kg及40μmo.l/kg染铝组大鼠fEPSP分别为1.15±0.03、1.10±0.06,60 min高频刺激后则下降为1.03±0.18、098±0.22,均低于对照组(1.41±0.05、1.47±0.11,P <0.0.5)。与对照组[(.1.302±0.111)/μm]相比,20μmol/kg及40μmol/kg染铝组大鼠树突棘密度[(0790±0.056)、(0725±0.152)/μm]明显降低(P <0.05)。慢性铝染毒后,与对照组(1.00±0.00)相比,20μmol/kg铝染毒组(0.80±0.07)、40μmol/kg铝染毒组(0.55±0.05)NLGN1表达降低(P <0.05);与对照组(1.00±0.00)相比,20μmol/kg铝染毒组NMDAR-2A(0.58±0.08)、NMDAR-2B(0.56±0.04)、PSD-95(0.76±0.01)表达降低(P <0.05)。[结论]慢性铝染毒可能通过下调NLGN1、NMDAR-2A、NMDAR-2B以及PSD-95蛋白表达水平损伤海马突触功能,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铝染毒 长时程增强 树突棘 海马 神经连接蛋白1
原文传递
截短型神经连接蛋白-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步治疗效果
8
作者 苏晓男 毕鹏翔 +4 位作者 李超 黄青 于欣洋 吴丹 郭艳芹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7-1325,共9页
目的克隆并构建5种截短型神经连接蛋白-1(tneuroligin-1,tNL-1)可溶性细胞外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重组GST-tNL-1融合蛋白,初步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 目的克隆并构建5种截短型神经连接蛋白-1(tneuroligin-1,tNL-1)可溶性细胞外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重组GST-tNL-1融合蛋白,初步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NL-1细胞外片段设计5个截短片段(tNL⁃1①~⑤),以NL-1细胞外片段1-69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构建pGEX-6P1-tNL⁃1原核表达载体,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后,表达重组tNL-1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制备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寡聚体,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将体外培养的人SHSY-5Y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模型组(40μg/mL Aβ处理24 h)、实验组(Aβ与20、40、60μg/mL tNL-1②共处理24 h),MTT法检测tNL-1②对Aβ诱导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NL-1有12个蛋白修饰位点,预测其中有8个修饰位点两两相关联,据此关联设计了5个截短体。质粒pGEX-6P1-tNL⁃1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最佳诱导条件为:37℃培养2 h,A600为0.8时降温至16℃,加入0.1 mmol/L IPTG诱导12 h。表达及纯化的重组tNL-1①~⑤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8000、90000、66000、53000和62000,大小均与预期相符,且可被抗体特异性识别。制备的Aβ寡聚体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000和12000处条带明显,主要以单体和三倍体形式存在。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生存率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Aβ对SHSY-5Y细胞存在毒性作用,制备的tNL-1能缓解Aβ对SHSY-5Y细胞模型的的增殖抑制作用。后续会将tNL-1蛋白应用于更多体内外试验中,为A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型神经连接蛋白-1 阿尔兹海默症 原核表达 纯化 突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