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uspension training on neuromuscular function, postural control, and knee kinematics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patients 被引量:4
1
作者 Dong-Dong Huang Liang-Hua Chen +4 位作者 Zhe Yu Quan-Jun Chen Jie-Nuan Lai Hai-Hong Li Gang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10期2247-2258,共12页
BACKGROUND Suspension training(SET)is a method of neuromuscular training that enables the body to carry out active training under unstable support through a suspension therapy system.However,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 BACKGROUND Suspension training(SET)is a method of neuromuscular training that enables the body to carry out active training under unstable support through a suspension therapy system.However,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ET to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patients.It is not clear what aspects of the patient's function are improved after SE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T on the neuromuscular function,postural control,and knee kinematics of patients after ACLR surgery.METHODS Forty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to an SET group or a control group.The SET group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a SET protocol over 6 wk.The control group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a traditional training protocol over 6 wk.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of the quadriceps and hamstrings,static and dynamic posture stability test,and relative translation of the injured knee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RESULTS The relative peak torque of the quadriceps and hamstrings in both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01),and the SET group increased by 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quadriceps:P=0.004;hamstrings:P=0.011).After training,both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tatic and dynamic posture stability(P<0.01),and the SET group had a greater chan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relative translation of the injured knee was observed after training in either group(P>0.05).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ET promotes great responses in quadriceps and hamstring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function in ACL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spension training neuromuscular function Postural control Knee kinematics REHABILITATION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LLOFERIN ON NEUROMUSCULAR FUNCTION IN MYASTHENIA PATIENTS UNDERGOING THYMECTOMY
2
作者 罗霞 叶铁虎 +2 位作者 罗爱伦 任洪智 金永芳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6-58,共3页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are hypersensitive to nondepolarizing relaxants, such as alcuronium, an intermediate-long nondepolarizing agent. This study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alcuronium treatment in myasthenia gravis ...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are hypersensitive to nondepolarizing relaxants, such as alcuronium, an intermediate-long nondepolarizing agent. This study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alcuronium treatment in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non-MG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 Ten MG patients (Ossermann class I - IV, scheduled for thymectomy) and 10 non-MG patients (ASA class I-Ⅱ, scheduled for operation) were selected. An induction dose of alcuronium 0. 2 mg/kg and thiopental 4-6 mg/kg was given , followed by intubation and ventilation with 50% nitrous oxide in oxygen and 0.5-1. 5% ethrane.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was monitored using an accelerogragh and degrees of neuromuscular function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recorde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ffect of alloferin in the MG group was quicker and deeper.This study also found a relation between MG class and the recovery of respiration: Respiratory recovery was quicker in classes I-Ⅱthan in classes Ⅲ-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muscular function myasthenia gravis alcuronium
下载PDF
Early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interfering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and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3
作者 Zhenhui Jiang Siyi Yin Na Bi Xiang He Fang Q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8-189,共2页
BACKGROUND: Temperature of axilla could be affected due to motor dysfunction of limbs and neural changes of vessel after ischemic strok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 BACKGROUND: Temperature of axilla could be affected due to motor dysfunction of limbs and neural changes of vessel after ischemic strok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 (PNES) on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of limbs and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DESIGN: Randomized grouping and controlled observation SETT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Chinese PLA PARTICIPANTS: Sixt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selected from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Chinese PLA from January to June 2003. All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criteria of ischemic stroke established by the Fourth 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ovasular Disease and CT examination and received 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 (N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30 in each group. METHOD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ly neurological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Except routine therapy, patients suffered from NES at 48 hours after hospitalization. NMT-91 NES equipment was used to stimulated injured limbs with low frequency once 30 minutes a day in total of 10 times a course, especially extensor muscle of upper limb and flexor muscle of lower limb. Prescription of hemiplegia was internally decided by equipment with the output frequency of 200 Hz. Intensity of electric output could cause muscle contraction. The therapy needed two or three courses. Temperature of bilateral axilla was measured every day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formula of (temperature of axilla on the injured side - temperature of axilla on the healthy side).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was measured with FugI-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t 2 and 4 hours after hospitalization. Among 90 points, upper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was 54, equilibrium function 10, sensory function 10, and motion of joint 16. The higher the scores were, the better the function was. Correlation of data was dealt with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MAIN OUTCOME MEASURES : Assessment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and motor function of injured limb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t 2 and 4 weeks after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All 6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involv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①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2 and 4 weeks after hospitaliz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at just hospitalization [treatment group: (0.056±0.000), (0.024±0.003) ℃; control group: (0.250±0.001), (0.131 ±0.001)℃; hospitalization; (0.513±0.001) ℃, P 〈 0.05-0,01]. ② FMA scores: Scores of 2 and 4 weeks after hospitaliz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at just hospitalization [treatment group; (43.50±15.09), (67.97 ±18.21) points; control group: (33.33 ±13.54), (40.87±19.34) points; hospitalization: (26.43 ±11.87) points, P 〈 0.05-0.01]. ③ Correlation: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FMA scores (c=- -0.255 1, P 〈 0.05). CONCLUSION: ① PNES can accelerat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and decrease temperature of axilla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② The lower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is, the better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 Early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interfering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and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axilla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孙韫頔 程露露 +3 位作者 万海丽 常赢 熊雯娟 夏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5-1952,共8页
目的:神经肌肉训练是近年来较新的一种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尚存在争议。此次研究通过系统Meta分析评价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 目的:神经肌肉训练是近年来较新的一种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尚存在争议。此次研究通过系统Meta分析评价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和Embase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神经肌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神经肌肉训练组(试验组)使用神经肌肉训练或以神经肌肉训练为主要干预方式;对照组为空白组或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局指标包括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行走计时、膝关节稳定性、30 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确定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样本量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WOMAC疼痛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SMD=0.38,95%CI:0.08-0.69,P=0.01);②膝关节稳定性和30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SMD=0.57,95%CI:0.23-0.92,P=0.001;30 s内膝关节最大弯曲次数:SMD=0.35,95%CI:0.05-0.65,P=0.02);两组均可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走速度,改善行走能力,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行走计时:SMD=-0.22,95%CI:-0.48-0.03,P=0.09);③WOMAC身体功能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SMD=-0.79,95%CI:-1.30至-0.28,P=0.002)。结论: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促进功能恢复,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功能 神经肌肉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等长发力率及与功能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奇 高明威 +4 位作者 李世浩 褚晓蕾 李亚杰 丁宁 刘敏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36-5543,共8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的恢复通常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最近的研究认为还应考虑神经肌肉功能,比如肌肉等长发力率,即在肌肉等长收缩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目的:阐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等长发力率的研...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的恢复通常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最近的研究认为还应考虑神经肌肉功能,比如肌肉等长发力率,即在肌肉等长收缩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目的:阐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等长发力率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分析术后不同时间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发力率的缺陷程度;等长发力率对术后患者功能表现的影响,为优化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减少患者二次损伤以及降低膝骨关节炎发生率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发力率”为中文检索词,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rate of torque development”为英文检索词,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9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大多数研究发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半年内患者双侧肌肉等长发力率存在缺陷,双侧腘绳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即肌肉收缩100 ms时间段内任意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在半年后有显著改善,但双侧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长期缺陷,表明术后股四头肌神经肌肉功能长期受损。(2)有关晚期等长发力率(肌肉收缩100 ms后时间段内任意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的相关研究较少,无法得出确切结论。(3)关于着陆运动(跳跃落地和侧切等)和日常生活活动(走、跑),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比等长峰值力矩相关性更强,运动过程中生物力学的异常改变被认为是患者二次损伤以及创伤性膝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积极改善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可能会降低二次损伤以及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4)目前仅有很少的证据表明,全身振动训练能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建议今后在术后早期阶段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而在术后晚期阶段实施爆发力、高阻力训练,这可能会改善患者等长发力率。(5)短时间产生足够的肌肉力量才能有效保护前交叉韧带,而腘绳肌等长发力率与功能表现的关系尚不清楚,这可能会提供有关预防患者二次损伤的信息。(6)作者建议将等长发力率作为指导康复以及恢复运动的评估指标之一,除了关注对称性的改善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还要考虑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力量的比值,合适的比值范围才能保证肌肉快速发力时的平衡,这可能会降低再次损伤的发生,但比值的正常范围尚不清楚。(7)未来研究要考虑移植物类型和膝关节屈曲角度对等长发力率的影响,以尽可能找出患者存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力率 等长收缩 前交叉韧带重建 神经肌肉功能 功能表现 二次损伤 股四头肌 综述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朱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PNF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上肢肌力、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肌力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MA-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MAS-上肢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BI)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PNF技术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的提升,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刺激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上肢功能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肌松恢复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箫 张子洲 王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肌松恢复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镇江三院、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全麻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肌松恢复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镇江三院、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于全麻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麻醉诱导和术中全麻维持方案相同,使用肌松监测仪(TOF)监测肌松。手术结束后,TOF计数≥2时,A组静脉推注新斯的明(2 mg/kg)、阿托品(0.5 mg/kg)逆转肌松药,B组静脉推注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推注肌松拮抗药后5、15、30 min时肌松残余率。观察注射罗库溴铵后5 min(T0)、推注肌松拮抗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时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A组给予肌松拮抗药5、15 min后肌松残余率明显高于B组(100.00%vs 13.95%,65.12%vs 0.00%)(χ^(2)=64.939、41.517,P<0.01)。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TT、APTT、PT、FIB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3.8±1.1)min]短于A组[(13.9±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22,P<0.001);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A组(0.00%vs 11.63%)(χ^(2)=5.309,P=0.021)。结论舒更葡糖钠注射液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可快速拮抗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降低肌松残余发生率,缩短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舒更葡糖钠 残余肌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E2、6-keto-PGF1ɑ的影响
8
作者 蔡瑞 袁堂坤 吴礼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8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6-酮前列腺素F1ɑ(6-keto-PGF1ɑ)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6-酮前列腺素F1ɑ(6-keto-PGF1ɑ)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性指标、脑静息态低频振幅(ALEF),治疗前后神经肌肉功能、血清硬骨素(SO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GE2及6-keto-PGF1ɑ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寒肢凉、肢体麻木、局部固定刺痛和肢体紫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JOA评分、抬腿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坐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肌背群平均积分肌电值和平均肌电均方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ST、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6-keto-PGF1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左侧枕中回和右侧枕中回ALEF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PGE2、6-keto-PGF1ɑ含量,减轻痛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脑静息态ALEF,同时增强神经肌肉功能,减少SOST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温阳活血通络汤 经皮穴位电刺激 神经肌肉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的效果
9
作者 尹潇媛 李琪 +1 位作者 李晓霞 尚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79-81,8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和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1/53),低于对照组的13.2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瘫 吞咽障碍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物理治疗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尹贻锟 徐刚 孙君志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研究目的:比较Maitland关节松动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招募FAI受试者30例,将受试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松组(n=15)、PNF组(n=15)。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肌力+平衡训练)... 研究目的:比较Maitland关节松动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招募FAI受试者30例,将受试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松组(n=15)、PNF组(n=15)。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肌力+平衡训练),关松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aitland关节松动,PNF组此基础上增加等张组合训练和稳定性反转训练,每周3次,连续8周。干预前后进行患侧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肌肉力量、姿势控制能力、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CAIT)评估两组受试者平衡、肌力、姿势控制、踝关节功能。研究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平衡、肌力、姿势控制、踝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关松组SEBT-A、SEBT-C明显优于PNF组,其中PNF组背屈、跖屈肌力增加高于关松组,其中关松组频率、振幅、摆动系数优于PN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关节松动和PNF训练干预后FAI患者平衡能力、肌力、姿势控制均有所改善,平衡能力和下肢姿势控制能力方面关节松动更具有优势,踝周围肌肉力量增强方面,PNF训练则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tland关节松动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11
作者 范玉红 牛桂森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ACI患者,入组者均行常规治疗,根据“电刺激”疗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行NMES治疗,研究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联合rTMS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吞咽功能、脑血流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后、2周后及4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液流速(Average Blood Flow Rate,Vm)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rTMS联合NMES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吞咽功能改善,并改善脑血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新宇 徐磊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研究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NF等张组合、节律性稳定及动态反转技术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训练,改善患者膝关节控制及下肢运动功能。两组患者通过测量膝关节伸展角度判断治疗有效率,以及采用FMA-L评分量表、BBS评分量表和计算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步长结果来评价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在膝过伸角度、FMA-L评分、BBS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和平均步长评估指标中分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PNF等张组合、节律性稳定及动态反转技术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控制能力,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芷棋 周汶龙 +1 位作者 孔翎宇 张秋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该类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可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和肌肉功能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该类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可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和肌肉功能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是一种专注于核心稳定性的康复技术,不少研究探究了这种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疗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系统总结了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表明,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腹肌活动、步态和平衡有着积极影响;DNS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康复策略,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何泽祥 王莉莉 +1 位作者 庄惠红 张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与常规疗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使用...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与常规疗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热疗、超声、牵伸以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NF训练。治疗6周后,评估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分数。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ADI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增加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疼痛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斯炎 卢琦 毛会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步长、步幅、步速)水平及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BBS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维度的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步长、步幅、步速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步态,并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肢功能 康复训练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神经肌肉功能训练应用于预防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杜培洁 芦劼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237-240,共4页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运动中十分常见,神经肌肉功能作为机体运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影响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神经肌肉功能训练在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预防应用进展的基础上,研究其...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运动中十分常见,神经肌肉功能作为机体运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影响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神经肌肉功能训练在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预防应用进展的基础上,研究其在研究和应用中常见的训练方案、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功能训练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 运动损伤 损伤预防
下载PDF
神经肌肉激活联合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修玉静 孟琳琳 白媛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6期3025-3028,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激活联合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病人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激活联合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病人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激活联合疗法,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神经肌肉激活联合疗法能促进脑梗死后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神经肌肉激活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
下载PDF
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18
作者 郑慧君 陈浩波 +1 位作者 马大正 潘鸿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湿热瘀结型女性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湿热瘀结型女性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盆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盆腔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盆腔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FSF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MPPS女性患者,较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能够更好地减轻盆腔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湿热瘀结证 加味桃核承气汤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手法按摩 性功能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拮抗不同程度肌松和气腹压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孙梽均 张益维 黄长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1968-1973,2008,共7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不同程度肌松和气腹压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肌松低气腹压组、...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不同程度肌松和气腹压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肌松低气腹压组、深肌松常规气腹压组、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每组各28例。术中深肌松低气腹压组维持二氧化碳(CO_(2))气腹压10 mmHg(1 mmHg=0.133 kPa),强直刺激后计数(PTC)1~2个,深肌松常规气腹压组维持CO_(2)气腹压14 mmHg,PTC 1~2个,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则维持CO_(2)气腹压14 mmHg,四个成串刺激计数1~2个;术后深肌松低气腹压组、深肌松常规气腹压组患者采用舒更葡糖钠拮抗,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则使用新斯的明拮抗。比较3组患者入手术室后(T_(0))、插管后5 min(T_(1))、气腹开始后5 min(T_(2))、气腹后30 min(T_(3))、气腹后1 h(T_(4))、气腹结束5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n),以及术后血气分析指标(pH、PaO_(2)、PaCO_(2))、拔管时间、肌松恢复时间、拔管后麻醉复苏室(PACU)发生呼吸不良事件、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MAP、HR均较麻醉前有明显降低(均P<0.05)。深肌松低气腹压组患者在T_(2)、T_(3)、T_(4)时点的Pplat、Ppeak较深肌松常规气腹压组、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低,而Cdyn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3组患者在T_(2)、T_(3)、T_(4)时点的Pplat、Ppeak均较T_(1)、T_(5)时点高,Cdyn较T_(1)、T_(5)时点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肌松低气腹压组、深肌松常规气腹压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肌松恢复时间较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短,PACU呼吸不良事件较中度肌松常规气腹压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3组患者在术后血气分析指标、PPCs、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深肌松低气腹压技术可以降低术中气道压,提高Cdyn,术后采用舒更葡糖钠拮抗,可以缩短术后肌松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并减少PACU呼吸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钠 深肌松 低气腹压 呼吸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手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顾彬 王文帅 +2 位作者 诸桥直纪 黄富表 刘静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反复促通疗法(RFE)联合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反复促通疗法(RFE)联合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在FMA-UE、STEF和MBI评分上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01);且试验组在三项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可改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反复促通疗法 偏瘫 手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