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急性加重期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晓峰 刘弢 +2 位作者 李宏飞 张海霞 陈鸿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106-107,132,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WBC、N%水平在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7项感染指标在肿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宇晴 徐优慧 +1 位作者 邹学森 喻信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44-447,452,共5页
目的评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比例(MON)、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与肿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细菌培养及临床判定为细菌感染且肝功... 目的评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比例(MON)、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与肿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细菌培养及临床判定为细菌感染且肝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并设置无细菌感染的肿瘤患者作为无细菌感染组,收集其WBC、NEU、NLR、MON、CRP、DD及FIB的检测结果。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BC、NEU、NLR、MON、CRP、DD及FIB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0.5);无论WBC是否升高,CRP、DD、NLR和NEU水平都明显升高,且白细胞升高时相对白细胞正常时以上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CRP、DD、NLR和NEU变化可作为并发细菌感染时较为准确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杰 陶静 +1 位作者 朱伟 余小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害及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且12 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186例,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分析NLR与心肌损伤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害及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且12 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186例,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分析NLR与心肌损伤及功能障碍参数之间的关联强度。结果在所有患者中NLR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正线性回归(r=0.238,P<0.0001),NL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r=-0.216,P<0.0001)或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呈负线性回归(r=-0.223,P<0.0001)。当NLR>2.74时CK-MB、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酐(CREA)明显升高,LVEF和FS明显降低(P均<0.05),NLR与CK-MB间无相关性(r=0.076,P=0.234),与LVEF和FS仍显著相关(r=-0.125,P=0.037;r=-0.227,P=0.001)。Logisti回归分析仍提示NLR为EF、FS降低的危险因素(OR=3.13,95%CI:2.78~8.85,P<0.001;OR=2.58,95%CI:1.78~9.58,P<0.001)。结论NLR可能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障碍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感染性荨麻疹腹痛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俊玲 齐焕英 班慧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21-823,82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在合并感染及无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与急性荨麻疹腹痛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100例,按患者有无感染,... 目的分析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在合并感染及无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与急性荨麻疹腹痛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100例,按患者有无感染,分为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组(感染组)和非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组(非感染组),每组50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荨麻疹不伴腹痛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的hs-CRP、NLR、PLR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hs-CRP水平、NLR、PLR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用于感染性荨麻疹腹痛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最佳诊断值为13.56mg/L,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80%。NLR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ROC曲线下AUC为0.843,最佳诊断值为17.67,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8%。PLR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ROC曲线下AUC为0.974,最佳诊断值为224.85,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92%。结论 hsCRP、NLR和PLR水平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荨麻疹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比值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楠 朱华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目前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其可能对医疗资源的消耗及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目前多采用评分系统预测CAP... 社区获得性肺炎目前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其可能对医疗资源的消耗及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目前多采用评分系统预测CAP患者的预后,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当前多项研究表明,多种血清标志物在CAP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针对CAP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有影响价值的相关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D_Dimer)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P)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白-细胞介素-6(IL-6)
下载PDF
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晓峰 孟庆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分为...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动脉栓塞组,n=30)、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组(动脉血栓形成组,n=24)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静脉血栓形成组,n=22)。比较各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后即刻测定的静脉血D-dimer及WBC、N%。结果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三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及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三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延长、D-dimer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肠系膜动脉栓塞及动脉血栓形成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比较,静脉血栓形成组N%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D-dimer 3.0μg/ml为截值,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三组>3.0μg/ml患者分别占23.3%、16.7%和77.3%。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肠系膜动脉栓塞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与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较肠系膜动脉闭塞患者明显滞后,D-dimer>3.0μg/ml可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或静脉闭塞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临床特征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晓峰 孟庆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06~2011—05收治的69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将患者分为肠系膜动脉闭塞组和肠系膜静脉闭塞组。总结其临床特征,并...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06~2011—05收治的69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将患者分为肠系膜动脉闭塞组和肠系膜静脉闭塞组。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别记录两组肠坏死例数、发病至就诊的间隔时间及入院后即刻测定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D-二聚体(D—dimer)数值。结果①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患者初次就诊时均有腹痛表现,其中超过70%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组(r=6.683,P=0.010);长期吸烟在诱发AMVO中具有重要意义;②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组就诊时发生的肠坏死率显著高于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组(χ2=10.177,P〈0.01);③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组发病至就诊的间隔时间明显低于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组[(47.1±39.0)hvs(154.6±62.6)h,P〈0.01];N%、WBC均数水平高于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组,其中N%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89±0.08vs0.73±0.19,P〈0.01),而两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高限,但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组明显低于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组[(2.4±3.0)μg/mLvs(10.8±7.2)μg/mL,P〈0.01]。以D—dimer水平3.0μg/mL为截值鉴别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和静脉闭塞有较高的敏感性(82.0%)和特异性(78.9%)。结论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间存在差异,检测D—dimer有助于急性肠系膜动脉与静脉闭塞间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 急性肠系膜静脉闭塞 CT血管造影 肠坏死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D-二聚体
下载PDF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海燕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给予抗炎、抗...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给予抗炎、抗病毒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hs-CRP及G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涕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咽部红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水平及G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水平及GR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CRP、IL-10、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胜堂 张秀卿 宋滨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IL-10、N%水平在WBC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IL-10、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崔建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9-132,1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3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n=31例)和存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3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n=31例)和存活组(n=102例);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方式、肺功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两者间此值(NLR)、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指标,并应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LR预测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132例老年AECOPD患者中死亡31例,病死率为23.39/6;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中合并肺心病及接受机械通气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CRP水平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ALB)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老年AE-COPD患者住院死亡呈现独立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老年AECOPD患者住院死亡的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787(95%CI=0.536~0.927,P〈0.05),最佳的诊断截点值为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4%和74.5%;以NLR的截点值7.3为分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NLR≥7.3组及NLR〈7.3组),NLR≥7.3组患者住院时间、CRP水平及病死率高于NLR〈7.3组(P〈0.05)。结论:NLR是老年AECOPD患者住院死亡的高危因素,早期检测NLR水平对于评估老年AE-COPD近期预后进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预后
下载PDF
NLR、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东 苏斌儒 +1 位作者 冼云开 牛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80例,记作ACI组。另取同期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以及NLR、hs-CRP水平。将ACI患者按照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44例与稳定斑块组36例,比较两亚组血脂指标以及NLR、hs-CR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ACI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LR、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CI不稳定斑块组LDL-C、NLR、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NLR、hs-CRP均是影响ACI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LR、hs-CRP及LDL-C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相关,随着上述指标水平的不断升高,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覃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比例(N%)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值检查。结果 CRP高浓度(CRP>50 mg/L)的感染组,以及各感染组CRP、...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比例(N%)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值检查。结果 CRP高浓度(CRP>50 mg/L)的感染组,以及各感染组CRP、NEU比例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低浓度(10 mg/L)<CRP<50 mg/L)的感染组的WB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WBC正常例数,及各感染组CRP、WBC、NEU比例值上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感染组WBC下降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RP与WBC、NEU比例值呈一定的正相关。CRP低浓度(10 mg/L)<CRP<50 mg/L)的感染组WBC正常率大于上升率,与CRP高浓度(CRP>50 mg/L)的各感染组相反。结论 在感染情况下,特别是感染程度较轻时,CRP检测优于WBC、NEU比例值,三者结合检查有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 炎症 感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俊平 陈婷婷 +2 位作者 宋文华 杨国栋 马文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2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NLR结果分为NLR≥3组与NLR<3...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2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NLR结果分为NLR≥3组与NLR<3组,分析NLR与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NLR水平与患者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在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NL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NLR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偏头痛发作期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月 王金兰 +2 位作者 高晨皓 孟云 李庆生 《系统医学》 2019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发作时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发现偏头痛发作期的炎症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7月于郑州大... 目的观察偏头痛发作时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发现偏头痛发作期的炎症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偏头痛发作患者为实验组,同期搜集7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WBC、N、L、PLT、NLR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WBC [(7.90±1.29)×10~9/L vs(6.92±1.31)×10~9/L,t=4.749,P=0.000]、N[(5.47±1.08)×10~9/L vs(4.20±1.04)×10~9/L, t=7.262,P=0.000]、NLR[(2.49±0.35)vs (1.36±0.74), t=6.389,P=0.000]高于对照组,L [(2.23±0.50)×10~9/L vs (2.54±0.92)×10~9/L,t=-2.388,P=0.018]、PLT[(273.54±38.63)×10~9/L vs(246.73±46.80)×10~9/L,t=3.993,P=0.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N、NLR可以作为偏头痛发作期的重要炎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 血小板计数 中性粒细胞数 淋巴细胞数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博文 刘迎新 +1 位作者 金永德 金玉莲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369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频下降型82例,高频下降型37例,平坦下降型105例,全聋型145例;男性...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369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频下降型82例,高频下降型37例,平坦下降型105例,全聋型145例;男性145例,女性224例;平均年龄(50.2±10.5)岁.按照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分型统计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NLR,分析其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结果]全聋型、平坦型、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7.0×10^9/L组与≤7.0×10^9/L组痊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7.0×10^9/L组与≤7.0×10^9/L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为无效与有效、显效、治愈3种疗效患者NL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低频下降型与其他3种类型NLR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突发性聋患者4种听力曲线类型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LR均可反映预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LR高则预后好,支持炎症理论在突发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其中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均较其他3种听力曲线类型高,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是评估突发性聋预后的可靠指标,在评估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时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中性粒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东东 魏丰贤 +2 位作者 张宇浩 张浩东 徐小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总结临床上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血常规相关预测指标及预测系统。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常规相关指标对AP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看,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目的总结临床上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血常规相关预测指标及预测系统。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常规相关指标对AP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看,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等独立血常规指标和部分血常规相关计算指标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T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与PLT计数比值(RP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乘积等对AP的严重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价值;此外,血常规指标联合部分血清学指标或其他评分系统等多种预测模式也可用于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总体来看,NLR、IG%及HCT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得到了研究者的一致认可,然而关于PLT计数、PLR及RPR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的相关研究结论仍有较大争议。结论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血常规相关预测指标用于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然而其预测价值各异,仍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分布宽度 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EOS、NLR及氧合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伟 张庆龙 +3 位作者 刘同胜 刘亚冲 邵政 王新存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LA)、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32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轻症组(73例)和重症组(59例),...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LA)、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32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轻症组(73例)和重症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LA、EOS、NLR及OI水平;经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LA、EOS、NLR及OI水平与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重症组患者28 d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两亚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亚组患者入院时血清LA、EOS、NLR、OI水平。结果重症组患者LA、NLR水平高于轻症组,EOS、OI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LA、NLR与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EOS、OI与PSI评分呈负相关(P<0.05)。59例重症肺炎患者于观察期(28 d)内死亡23例,生存36例。生存组LA、NLR水平低于死亡组,EOS、OI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LA、EOS、NLR及OI水平异常与重症肺炎的发病及病情进程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重症肺炎的临床诊疗、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乳酸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氧合指数
原文传递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降钙素原结合MCTSI评分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庆 夏婷婷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分析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降钙素原(PCT)及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病情及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亳州市第二中医院... 目的分析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降钙素原(PCT)及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病情及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亳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07例AB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血清CRP、PCT及血浆IG、NLR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不同并发症发生情况者检测结果差异及MCTSI评分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评估患者病情、预测并发症风险的效能。结果107例胆源性ABP患者中,轻中度69例、重度38例;21例发生全身并发症、57例发生局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2.90%(78/107)。轻中度组IG、CRP、NLR、PCT及MCTSI评分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IG、CRP、NLR、PCT及MCTSI评分均低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SI评分及IG+CRP+NLR+PCT(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的准确率分别为71.96%、78.50%(P<0.05),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的灵敏度、特异性略高于MCTSI评分。MCTSI评分及综合评估预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准确率分别为79.44%、85.05%(P<0.05),综合评估预测患者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性略高于MCTSI评分。结论ABP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均伴随着MCTSI评分,以及IG、CRP、NLR、PCT水平的上升,血液指标变化评估患者病情、预测并发症的效能略高于MCTS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降钙素原 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
原文传递
外周血细胞参数对川崎病的诊断效能
19
作者 叶蓓 陈妙月 蔡春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3期4639-464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常见指标以及衍生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川崎病(KD)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6月于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KD儿童的资... 目的探讨血常规常见指标以及衍生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川崎病(KD)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6月于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KD儿童的资料(KD组),收集30例体检健康儿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对照组)。收集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等血常规常见指标及衍生指标NLR、PLR、LMR并进行比较。通过秩和检验确定KD的相关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变量的预测效能。结果KD组WBC[13.6(10.1,16.1)×10^(9)/L]、NEU[8.7(6.6,11.0)×10^(9)/L]、MONO[0.8(0.5,1.2)×10^(9)/L]、PLT[329.0(272.7,447.2)×10^(9)/L]、CRP水平[68.4(37.0,110.0)mg/L]、NLR[2.8(1.8,4.8)]、PLR[118.7(85.7,168.7)]均高于对照组[6.5(6.0,7.3)×10^(9)/L、3.2(2.5,3.8)×10^(9)/L、0.4(0.3,0.4)×10^(9)/L、264.5(238.7,305.0)×10^(9)/L、0.6(0.0,0.8)mg/L、1.1(0.9,1.6)、99.7(100.6,125.0)],LMR[3.3(2.4,5.3)]低于对照组[6.4(5.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WBC、NEU、MONO、PLT、CRP、NLR、LMR、PLR预测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5、0.943、0.838、0.709、1.000、0.855、0.826、0.618,AUC大于0.850的指标为WBC、NEU、CRP、NLR。结论通过血常规中WBC、NEU、CRP及NLR可简易快速评估KD患儿炎症反应变化,且对KD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