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ngthening integrated research of geography and accepting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celebrating the 90th birthday of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1
作者 ZHENG Du(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celebrating the 90th birthday of Strengthening integrated research of geography and accepting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下载PDF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established three new research departments
2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1年第4期302-302,共1页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XJE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CAS),established three new research departments in 2011.They are Department of Geology Mineralization and Mineral Resources,Department o...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XJE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CAS),established three new research departments in 2011.They are Department of Geology Mineralization and Mineral Resources,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and Department of 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Now, there are a total of eight research departments in XJEG, 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established three new research departments CAS
下载PDF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现实困境与纾困之道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萍 潘泓宇 郭鸣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产业协同集聚视角分析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剖析当前的现实困... 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产业协同集聚视角分析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剖析当前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纾困之道。研究认为,区域体育产业协同集聚是集聚力和扩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应通过有效刺激集聚而避免扩散来促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要素流动壁垒有待破除、产业政策体系亟待优化、市场发展存在短板、数字体育建设滞后等多重现实困境。为此,提出打破制约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健全区域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区域体育有效市场以及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的纾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产业协同集聚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地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协同育人路径探索——以自然资源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引鸽 张永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181-184,共4页
基于新时代下自然资源学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理念,构架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框架,从时间、空间、标题等多维度分析思政元素内涵挖掘与协同育人路径,培养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价值观及实践应用能力,实现自然资源... 基于新时代下自然资源学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理念,构架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框架,从时间、空间、标题等多维度分析思政元素内涵挖掘与协同育人路径,培养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价值观及实践应用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学思政元素的应用,爱国情怀、世界观的培养,达到专业课程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协同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地理专业 思政元素挖掘 育人路径 自然资源学 新时代
下载PDF
国家重点产业规划、地方政府博弈与市场分割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古 罗聪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73,共22页
国家重点产业规划是政府协调资源配置的重要“指挥棒”,但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同质化竞争可能会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市场分割的威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引入博弈论的分析范式,建立了在国家重点产业规划下地方政府... 国家重点产业规划是政府协调资源配置的重要“指挥棒”,但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同质化竞争可能会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市场分割的威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引入博弈论的分析范式,建立了在国家重点产业规划下地方政府间策略选择的竞争模型,并对博弈假设、核心结论和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国家重点产业规划的盲目追随会引发地方政府间的同质化竞争,进而可能加剧市场分割;设置“高墙”是地方政府的绝对占优策略,能否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与区域间技术交流及交易成本密切相关;地方保护与本地整体产能间呈现倒U形关系,持续高涨的区域壁垒不利于产能红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产业规划 地方政府博弈 市场分割 统一大市场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媒介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网红消费空间感知与建构——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为例
6
作者 梁璐 焦瑛 +2 位作者 李九全 甘雅婷 杨晚月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13,223,共10页
媒介地理学通过探讨“人—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互动规律为分析媒介情境中的城市空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智媒时代下,媒介成为建构和传播城市空间形象的关键角色,媒介的空间实践开辟了人们感知空间的新方式,促使形成新的时空关... 媒介地理学通过探讨“人—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互动规律为分析媒介情境中的城市空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智媒时代下,媒介成为建构和传播城市空间形象的关键角色,媒介的空间实践开辟了人们感知空间的新方式,促使形成新的时空关系和社会关系。文章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为例分析消费者的空间感知,探究媒介在城市网红消费空间表征与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消费者对街区的空间感知主要集中在实体空间、唐风文化、空间主体、个人体验和网络媒介5个维度。(2)不同空间主体的共同参与完成了街区的空间建构,媒介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媒介在增强空间“可见性”的同时弱化了“真实性”,消费者过度模仿的空间实践可能会将空间异化为拍照的背景板,使部分空间失去原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红消费空间 媒介地理学 消费者 新媒体 感知 空间建构 空间生产
原文传递
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
7
作者 张古 张珂涵 安虎森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44,共18页
技术创新模式正由传统的线性和链式形态向多元主体共享合作的网络模式转变,企业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构建了用于讨论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 技术创新模式正由传统的线性和链式形态向多元主体共享合作的网络模式转变,企业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思想,构建了用于讨论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微观互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运用2011—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决策受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二者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正向的循环累积效应;人力资本结构存在最优配置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创新绩效;地理区位、本地创新资源禀赋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等外部市场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和创新水平。研究表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协同人才结构优化策略,开创科技发展新格局,不仅是新时代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网络 人力资本结构 企业创新绩效 熊彼特创新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开放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薛领 张天骄 +1 位作者 张晓林 赵威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城市群是提高地区经济增长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本文尝试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基于agent计算经济学对多重异质性下城市差异化对企业和人口的空间演化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企业生产效率与规模、居民... 城市群是提高地区经济增长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本文尝试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基于agent计算经济学对多重异质性下城市差异化对企业和人口的空间演化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企业生产效率与规模、居民工资等多重异质性的两区域空间经济模型对城市间人口和企业迁移进行动态模拟以研究空间经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无论是否存在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小城市内部工业产品的差异性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和人口向小城市迁移,企业和人口倾向于分散。但是存在市场机制能提高城市内产品差异化对人口和企业迁移的吸引力。(2)城市群中小城市要更多的企业和人口,需要继续鼓励创新生产差异化产品,使城市内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3)为了使城市内产品差异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个地区需要更加健全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机制,使得有利可图的资本可以进入市场,同时亏损的企业能够退出市场或者转型升级和改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 城市群 “新”新经济地理学 ACE
下载PDF
企业异质、地区异质与多要素流动
9
作者 何雄浪 姚雨霜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40,共21页
本文将企业异质、地区异质与多要素流动统一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发展了企业异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满足产业集聚的强条件时,企业分布异质性的增强强化了产业集聚的“黑洞条件”,反之,则会强化产业的分散力;区... 本文将企业异质、地区异质与多要素流动统一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发展了企业异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满足产业集聚的强条件时,企业分布异质性的增强强化了产业集聚的“黑洞条件”,反之,则会强化产业的分散力;区域间异质性增大导致区域均衡发展越来越困难。如果区域间的初始禀赋条件相同,则对称结构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结构,这时对称结构稳定对应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最宽。反之,如果区域间的初始禀赋条件不同,这时内部一般非对称结构可能成为一种稳定均衡结构,但这时对应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有所变窄;在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内部非对称结构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结构,当地区同质时,该内部非对称结构就会演变为对称稳定均衡结构,并且,存在多重稳定均衡结构的现象。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集聚是可能的,也是渐进的,这一过程会变得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 地区异质 多要素流动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黔村行记》:行记文体与描摹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
10
作者 刘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当代知名作家欧阳黔森的新著《黔村行记》,以创新性的行记文体,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大历史决策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代成果予以真实记录,勾画出一幅呈现新时代山乡巨变、描摹贵州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在文体层面,《黔村行记... 当代知名作家欧阳黔森的新著《黔村行记》,以创新性的行记文体,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大历史决策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代成果予以真实记录,勾画出一幅呈现新时代山乡巨变、描摹贵州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在文体层面,《黔村行记》带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征,具有对地方志书写传统作传承赓续与文学地理学的意义。作历史与现实融合的中国叙事,是新时代话语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在现实性的、非虚构的纪实文体意义之上,同时具备回溯黔地抗击外侮的历史、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的意义维度,现实性意义的行记与作家对红色革命历史作书写的创作史也构成互文性考察的意义。虽是纪实类、非虚构文体,《黔村行记》深蕴柳青文学精神和周立波写作传统并有创新:对由脱贫致富和创新所驱动的创业主题的表现、对乡村振兴新人形象的塑造与呈现、对新时代文学当中新人民性的表达等,其所形成的创作旨趣、写作原则和文学经验都具有可供参鉴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村行记》 乡村振兴 文学地理学 创业主题 新人民性
下载PDF
技术溢出、贸易成本与经济地理新均衡——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新拓展
11
作者 何雄浪 陈贤青 《开发研究》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认为固定成本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与技术溢出有关的内生变量,企业会因为技术溢出的正向外部性减小固定生产成本而获得更多收益。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对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新拓展,与原始中心-外围模型相... 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认为固定成本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与技术溢出有关的内生变量,企业会因为技术溢出的正向外部性减小固定生产成本而获得更多收益。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对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新拓展,与原始中心-外围模型相比,得出有特色的研究结论主要有本地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会促进产业的集聚,而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会促使产业空间分布趋向分散。与原始中心-外围模型相比,技术溢出导致对称结构稳定均衡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更窄,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均衡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更宽;当贸易自由度较大、本地技术溢出效应较大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较小时,市场拥挤效应可能不存在,此时市场拥挤效应转化为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突破点既可以小于持续点也可以等于持续点或大于持续点,由此,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不仅可以表现为突变的特征,也可以表现出渐变的特征。驼峰状集聚租金曲线是存在的,即使在完全贸易自由度条件下,集聚租金也不会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溢出 贸易成本 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试论北宋熙宁年间东南诸路的增设新县现象
12
作者 陈晓珊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王安石变法期间,北方的河北、河东、永兴军等路为节省地方行政成本,裁撤了大量县,而东南各路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后来陈瓘指称王安石对北方和南方采取双重标准,即主张在北方大量撤县的同时,却在南方析置新县。经过考察可知,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期间,北方的河北、河东、永兴军等路为节省地方行政成本,裁撤了大量县,而东南各路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后来陈瓘指称王安石对北方和南方采取双重标准,即主张在北方大量撤县的同时,却在南方析置新县。经过考察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东南各路的新设县数量很少。而自五代宋初以来,东南各路却多有新设县。北宋在东南各路增设新县,一方面是平定南方各政权后,在新纳土地上调整行政区;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地方事务增多所致。王安石的判断实际反映了当时东南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和地方事务急剧增加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政区地理 王安石变法 东南地区 析置新县 县域经济
下载PDF
新时间地理学视角下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框架与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鲁豫 谢波 王嵩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运用新时间地理学理论,从微观时空行为视角出发,聚焦“家—社区”地方秩序体系,揭示多维复杂情境下老年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企划—活动系统及制约因素,构建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框架体系。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围绕时空行为与空间资源的精准... 运用新时间地理学理论,从微观时空行为视角出发,聚焦“家—社区”地方秩序体系,揭示多维复杂情境下老年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企划—活动系统及制约因素,构建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框架体系。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围绕时空行为与空间资源的精准适配,从交通系统适应性与适老化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精准配置及联合布局、公共空间均衡化与组合嵌套布局、混龄及全龄社区建设与住房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提出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为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龄友好城市 新时间地理学 老年友好社区 适老化规划
下载PDF
近10年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竑 陈宁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共8页
世纪交替之际"批判"社会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杂志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杂志已成为展示国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 世纪交替之际"批判"社会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杂志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杂志已成为展示国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本文对《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2000—2010年刊发的516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载文量变化、研究案例地分布和研究领域的关注度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期刊设立的22个研究议题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为国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者把握国际最新研究趋势,提升自身研究水平、拓展研究新领域,以及加强与国际研究的融合和促进自身发展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新文化地理 批判社会地理学 学科启示和国际融合
下载PDF
产业随人才走:异质性人才集聚影响区域产业格局的微观机制
15
作者 凌英凯 王君慧 +1 位作者 古恒宇 沈体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169,共12页
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塑造了产业空间格局,“产业随人才走”成为新趋势新现象。但对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因果逻辑未能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二者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仍然是一个理论“黑箱”。该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自由企业家模型进行... 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塑造了产业空间格局,“产业随人才走”成为新趋势新现象。但对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因果逻辑未能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二者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仍然是一个理论“黑箱”。该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自由企业家模型进行拓展,放松人才和企业同步流动的强假设,纳入新空间经济学的地方品质驱动效应以及人才异质性,建立一般性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探讨了异质性人才集聚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低技能人才总是比高技能人才更容易产生集聚激励,是引发和维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先驱力。当贸易成本较高时,低技能人才集聚会对高技能人才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弱化产业集聚格局;在贸易成本较低时,低技能人才集聚会对高技能人才产生引致效应,从而强化产业集聚格局。由于异质性人才面临的集聚门槛不同以及二者分布的相互影响,经济体中并非一定形成对称均衡和核心-边缘结构,也会出现低技能人才集聚、高技能人才分散、产业分散分布的内点均衡。人才的类型分布异质性对于区域产业格局是一种分散力,人才的效率异质性对于区域产业格局是一种集聚力。建议地方政府重视人才先行,以才引产,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层次人才引进战略,着力推进贸易一体化建设,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此外,政府应当重视和完善面向低层次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增长渠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集聚 异质性 产业格局 贸易成本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特色小镇的理论剖析及其政策分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晓辉 林潭晨 +1 位作者 张天尧 张旭亮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特色小镇是当前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政策抓手和落地路径。它强调地方专业化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外部性,侧重通过政府支持引导来激发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以此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区域内生发展... 特色小镇是当前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政策抓手和落地路径。它强调地方专业化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外部性,侧重通过政府支持引导来激发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以此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区域内生发展能力。然而,特色小镇的政策引导和扩散具有显著的“自上而下”性,使得地方实践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文章以浙江省134个省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2017—2022年多次实地访谈、线上问卷和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结合演化经济地理和集聚经济理论,对特色小镇的历史基础、产业属性和发展目标进行识别分析,归纳出具有类型差异的特色小镇,并提出相应政策干预建议。结果显示:浙江省特色小镇可大致分3类,第一类为政府主导的、面向新产业塑造的科技园区型小镇;第二类为企业主导的、面向传统产业升级的专业化市场型小镇;第三类为基于地方特有自然或社会文化资源的、面向旅游业发展的景区型小镇。最后,建议将演化经济地理思想纳入特色小镇发展实践中,重视历史、空间与地方作用,避免标准化、指标化的“一刀切”政策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 集聚经济 演化经济地理 分类政策 浙江省
下载PDF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7
作者 孙明松 许培源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12,共22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资本积累,随着知识资本集聚,城市知识生产(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进而促使知识资本更为内生地集聚,如此循环反复,最终促进了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2)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是创新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城市群不同地区知识资本本地溢出和跨地溢出存在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创新中心—边缘城市”结构;(3)城市群创新互动在于创新中心知识溢出巩固了“群”结构,边缘城市的承接作用使得“中心”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福利水平;(4)在长三角城市群,本地市场效应和知识资本溢出效应促进了创新中心的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打造城市群创新中心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文章为解决中心城市虹吸、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设城市群创新体系、培育城市群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积累 知识空间溢出 城市群创新中心 新经济地理
下载PDF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18
作者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大趋势,进而对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传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心和外围地区为基础的经济地理模型,涵盖了非能源、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三个不同部门,同时考虑了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三个要素,并将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分散力。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大小会影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资本收益率差异的长期均衡效用水平,并且可再生能源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心地区的影响力趋于减弱;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贸易自由度变化对产业空间均衡分布的影响,发现提高零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后,在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所呈现的“中心-外围”形式中,中心地区的集聚力趋于弱化,外围地区的分散力得以强化;以零碳能源为要素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使得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并推动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可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产业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推动能源生产结构由垄断集中向扁平分散化方向转移的动能,从而提速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加速转轨别离化石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能源转型 产业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下载PDF
数字孪生城市空间地理数字底座构建及应用
19
作者 王光耀 曾玲方 顾建祥 《北京测绘》 2024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数字孪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路径以及实践模式,数字底座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基底。通过数字孪生空间地理数字底座建设,最大限度采集生产数字孪生模式下的空间地理数据,可以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根据上海智慧... 数字孪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路径以及实践模式,数字底座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基底。通过数字孪生空间地理数字底座建设,最大限度采集生产数字孪生模式下的空间地理数据,可以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根据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从分析城市数字孪生以及空间地理数字底座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以数字孪生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建设、数字孪生智能中枢构建以及时空数据服务体系建立为核心的城市数字孪生空间地理底座构建的技术架构和构建途径,并结合服务三维(3D)规划审批、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公安等具体应用场景,为城市空间地理数字底座在城市治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孪生城市 新型测绘 实景三维 空间地理 数字底座
下载PDF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20
作者 张天骄 孙铁山 薛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学为视角,可以结合ABM构建一个基于垄断竞争、集聚与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市场一体化的多区域空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模拟不难发下如下四点:第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疏解,但存在“门槛效应”,跨过“门槛”才能实现有效疏解;第二,提高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连通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疏解效果;第三,通过创新提升本地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多样程度,并建立市场的开放制度,通过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高质量的疏解与集聚;第四,通过企业和人才补贴,可以短期内提升中小城市的市场规模,促进企业和人口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 新经济地理学 核心-边缘结构 中小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