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诗百年家国书写的现代回望与当代反思 |
张翼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论王易的文学研究及学术史贡献 |
史一辉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3
|
穆旦“新的抒情”实践及其诗学意义 |
陈彦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4
|
诗与歌的“合流”——论现代歌词与新诗的关联 |
罗振亚
侯平
|
《文学与文化》
|
2015 |
4
|
|
5
|
对抗“古典”的背后——论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
罗振亚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6
|
论穆旦创制“新的抒情”的历程 |
杨四平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7
|
词的运思结构对新诗的影响 |
陈玉兰
骆寒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新的抒情”与穆旦抗战时期的诗学主张 |
子张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9
|
当代诗歌的“钢铁诗学”——读龚学敏的《钢的城》 |
王学东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0
|
能“歌”的诗与“诗”性的歌——中国现代歌诗刍议 |
孙良好
鲍良兵
|
《美育学刊》
|
2011 |
3
|
|
11
|
论白居易曲词写作的词体发生史意义 |
木斋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4
|
|
12
|
论元代乐府诗的入乐问题 |
王辉斌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3
|
梁启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 |
张冠夫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新世纪贵州诗歌抒情主体变迁探析 |
颜同林
彭冠龙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5
|
“春蜂乐会”及其歌曲创作考 |
刘建东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6
|
新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 |
张哲俊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诗歌与城市漫谈 |
魏天无
魏天真
|
《文化发展论丛》
|
2017 |
0 |
|
18
|
新时期散文抒情艺术探微 |
祝德纯
祝渭波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9
|
强度 厚度 力度——新时期政治抒情诗的浪漫主义特质 |
石兴泽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20
|
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与嬗变 |
冯汉江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