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俊秀 刘效华 +5 位作者 王世红 柳娜 张雪婷 杨长刚 郭莹 杨文雄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074.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02%。2020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582.6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8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株型紧凑,抗旱,抗倒伏,中抗条锈和白粉病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旱地春麦区以及类似生态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43号 选育
下载PDF
高产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耀辉 王伟 +2 位作者 汪石俊 宋建荣 郭丹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22-225,共4页
为选育适宜甘肃陇南麦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的抗病、丰产且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高代品系00127-2-2-3作母本、周麦22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多点连续鉴定选择,培育成了抗条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 为选育适宜甘肃陇南麦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的抗病、丰产且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高代品系00127-2-2-3作母本、周麦22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多点连续鉴定选择,培育成了抗条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天选79号。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437.9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6.87%。2021—2022年度参加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910.3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25%。该品种株高78.4 cm,穗长8.0 cm,每穗粒数40.96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6.31 g,有效穗数570万穗/hm^(2)。具有抗条锈、稳产、抗倒伏、籽粒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天水渭河川道区及陇南麦区低海拔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天选79号 选育
下载PDF
基于GT双标图对小麦新品系的分类评价
3
作者 孙宪印 牟秋焕 +9 位作者 米勇 吕广德 亓晓蕾 孙盈盈 尹逊栋 王瑞霞 吴科 钱兆国 赵岩 高明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4,共11页
为了从产量、品质方面准确评价旱肥地试验小麦新品系,以2020—2021年连续2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多点比较试验的26份新品系为材料,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大田条件下2年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26份品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 为了从产量、品质方面准确评价旱肥地试验小麦新品系,以2020—2021年连续2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多点比较试验的26份新品系为材料,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大田条件下2年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26份品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2年变异系数分别为2.0%~74.2%和2.1%~95.1%,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单位面积产量>容重;相关分析表明,2年产量与品质性状存在负相关关系,稳定时间均与蛋白质含量、吸水量正相关,稳定时间与产量负相关,其中稳定时间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均较高。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2年中26份小麦参试品系聚为4类,并在主成分品种、性状(genotype by trait,GT)双标图(biplot)和聚类图中进行展示,聚类结果与新品系的实际表现一致,其中‘泰科麦4835’‘洛旱35’‘农大162’‘山农611436’连续2年划为同一类型,表现为产量较高、品质优良。该研究结果可为参试新品系的合理评价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系 主成分分析 GT双标图 聚类分析 产量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旱地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选育报告
4
作者 刘自成 杨虓 +3 位作者 孟建军 施万喜 张成 李丹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170.5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2.20%。2019—202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4300.3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6.30%。该品种冬性,生育期274 d,株高97.5 cm。穗型近纺锤形,长直芒、白壳,红粒、角质。穗数528.00万穗/h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35.15 g。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免疫(0),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混合菌均表现中感,但严重度和普遍率比较低,具有慢条锈特性。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8.9 g/kg、湿面筋(14%湿基)347 g/kg,吸水率587 mL/kg,容重823 g/L,面团稳定时间2.0 min。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平凉及宁夏固原等地山塬旱地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育12号 抗旱抗寒 慢病性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5
作者 虎梦霞 王万军 +5 位作者 曹世勤 贾秋珍 张勃 黄瑾 孙振宇 李玲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为明确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抗条锈性基因类型及其数量,为该品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应用提供支撑。2022年对小麦遗传群体(铭贤169/陇鉴9828)的F1、F2单株及其双亲材料的幼苗分别接种CYR34、CYR32及新菌系ZS的单孢菌系,进行抗条锈性遗传... 为明确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抗条锈性基因类型及其数量,为该品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应用提供支撑。2022年对小麦遗传群体(铭贤169/陇鉴9828)的F1、F2单株及其双亲材料的幼苗分别接种CYR34、CYR32及新菌系ZS的单孢菌系,进行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陇鉴9828苗期对条锈菌CYR34、CYR32表现中抗,对条锈菌新菌系ZS表现高抗,铭贤169表现高度感病。分别接种条锈菌CYR34、CYR32后,F1代表现感病,F2代单株抗感表现分离,符合1R:3S的分离比值;接种条锈菌新菌系ZS后,F1代表现抗病,F2代植株抗感表现分离,符合3R:1S的分离比值。说明陇鉴9828对条锈菌CYR34、CYR32的苗期抗条锈性均由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对条锈菌新菌系ZS的苗期抗病性由1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可对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在生产和育种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鉴9828 条锈病 遗传分析 苗期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生产性能评价
6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3 位作者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贾瑞丽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01-704,共4页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3.25%、9.90%;银春11号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2016、2017年高稳系数分别为102.82、100.06,均高于对照品种西旱2号的90.90;银春11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16、2017年适应度分别为80%、60%,在各试验点中增产点率为90%。综上,银春11号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新品种 银春11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2009—2018年新疆南疆审定小麦品种特性及推广情况分析
7
作者 范贵强 方辉 +8 位作者 丁银灯 赛都拉·玉苏甫 高永红 黄天荣 周琰 张叶亭 张洋军 尚亚伟 刘梅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通过明确新疆南疆冬小麦产区21世纪以来审定品种的品种特性,可为区域内品种审定及引进提供参考。对2009—2018年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区域试验并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的产量、部分农艺性状、抗病性及推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 通过明确新疆南疆冬小麦产区21世纪以来审定品种的品种特性,可为区域内品种审定及引进提供参考。对2009—2018年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区域试验并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的产量、部分农艺性状、抗病性及推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审定的小麦品种单位面积产量水平集中在450~500 kg/667 m^(2),审定品种较对照增产幅度显著增加。农艺性状方面,暂无较对照新冬20号早熟的特早熟品种,株高、千粒质量较新冬20号增加,穗粒数、容重较对照新冬20号减少。6个品种在审定后得以推广,2个品种年度播种面积超过6万hm^(2),1个品种年播种面积达到6.67万hm^(2)。现有引进审定品种推广度低,故需要结合区域需求引进品种,并增加引进品种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现有品种审定流程已基本完备,但品质指标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农艺性状 推广
下载PDF
小麦耐盐基因TaHKT1的新单倍型及其耐盐性评价
8
作者 钮力亚 邹景伟 +5 位作者 王伟伟 王志 张玉杰 罗政辉 赵振杰 于亮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3,共13页
本研究利用0.5%盐胁迫对275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芽期耐盐性鉴定,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及根冠比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个指标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4.35%。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和隶属函数分析进... 本研究利用0.5%盐胁迫对275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芽期耐盐性鉴定,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及根冠比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个指标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4.35%。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和隶属函数分析进一步将3个主成分简化为综合评价值(D)。根据D值的大小,利用聚类分析法将275份小麦品种(系)划分为高耐盐、中耐盐、耐盐、盐敏感和盐高敏感共5个等级,筛选出高耐盐种质11份、中耐盐107份、耐盐60份,累计占比64.7%。通过对13个小麦品种(系)进行TaHK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T∶T新单倍型与耐盐性相关。利用KASP标记对275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有98份小麦品种(系)为新单倍型,占35.64%;新单倍型小麦品种(系)在各省份中所占比例不同。将小麦品种(系)的TaHKT1基因T∶T单倍型与耐盐性D值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aHKT1基因T∶T单倍型与小麦芽期耐盐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TaHKT1基因 新单倍型
下载PDF
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长刚 柳娜 +4 位作者 张雪婷 王世红 杨文雄 袁俊秀 刘效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38-542,I0004,共6页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为8263.8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2%;生产试验产量达8753.9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0%。节水指数达1.203~1.276,节水级别为2级。成株期田间表现慢锈性,中抗白粉病。品质达中强筋小麦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类型区种植,也可在西北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44号 节水 中强筋 选育
下载PDF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会宁2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斌 周玉梅 +3 位作者 刘宏胜 薛俊武 吴兵 李映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52-554,共3页
为了促进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小麦抗旱、抗病、丰产、稳产,以定西35号为母本、甘春2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会宁22号。该品种生育期107 d,株高115 cm,穗粒数31粒,千粒重48.8 g。在2019—202... 为了促进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小麦抗旱、抗病、丰产、稳产,以定西35号为母本、甘春2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会宁22号。该品种生育期107 d,株高115 cm,穗粒数31粒,千粒重48.8 g。在2019—2020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会宁22号平均折合产量3772.8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58%;在2021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733.0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9%。该品种中熟,籽粒含蛋白质(干基)131.3 g/kg、湿面筋(14%水分基)301.0 g/kg,降落数值339 s,Zeleny沉淀值20.8 mL,吸水率63.6%,容重804 g/L。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适宜在甘肃中部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春麦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尤其适合旱山塬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会宁22号 选育
下载PDF
基于遗传解析新模式的小麦寡分蘖QTL的鉴定和验证
11
作者 张智源 周界光 +11 位作者 刘家君 王素容 王同著 赵聪豪 尤佳宁 丁浦洋 唐华苹 刘燕林 江千涛 陈国跃 魏育明 马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3-1383,共11页
有效分蘖数可直接影响小麦的成穗数,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挖掘小麦分蘖数相关数量性状位点,解析分蘖数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可为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提出和建立了“多个环境评价-单个性状深入-综合性状兼顾-友... 有效分蘖数可直接影响小麦的成穗数,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挖掘小麦分蘖数相关数量性状位点,解析分蘖数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可为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提出和建立了“多个环境评价-单个性状深入-综合性状兼顾-友好标记开发-不同背景验证”的遗传解析新模式。进一步利用该模式,以寡分蘖自然变异植株msf和川农16(CN16)构建的F6代重组自交系群体(MC群体)为实验材料,以多年多点的有效分蘖数作为表型数据,借助基于16K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成功定位和验证了寡分蘖遗传调控位点。QTL定位结果显示,1A、5A和6D染色体上有4个控制寡分蘖的QTL。其中Qltn.sau-MC-1A为稳定主效的寡分蘖QTL,解释了13.39%~60.40%的表型变异,其正效应位点来源于msf。表型分析发现,携带Qltn.sau-MC-1A正效应位点株系的有效分蘖数显著少于携带Qltn.sau-MC-1A负效应位点株系的有效分蘖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分蘖数和株高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千粒重、每穗粒数、每穗粒重、旗叶宽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有效分蘖数与旗叶长、开花期之间无显著相关。遗传分析结果表明,Qltn.sau-MC-1A正效应位点显著增加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和千粒重,但推迟开花期。不同遗传背景下的验证结果表明,携带Qltn.sau-MC-1A正效应位点的株系确实能降低有效分蘖数。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遗传解析新模式,并基于此模式解析、定位和验证了一个控制寡分蘖的主效QTL Qltn.sau-MC-1A,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了解分蘖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解析新模式 16K SNP芯片 QTL 寡分蘖 产量
下载PDF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
12
作者 吉福鑫 张爰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65-166,16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和静县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对引进的新春20号、新春44号、粮春1201、粮春1354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粮春1201实收产量最高,为777.0 kg/667 m^(2);粮春1354次之,实收产量为667.1 kg/667 m^(2)。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引进 试验示范 推广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咸麦519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13
作者 王彬龙 李瑞国 +1 位作者 魏艳丽 蒋会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阐述了小麦新品种咸麦519的选育背景和过程,并从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等方面总结了其品种特性。根据咸麦519特征特性及栽培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期播量、播种质量、灌溉、病虫害预防... 阐述了小麦新品种咸麦519的选育背景和过程,并从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等方面总结了其品种特性。根据咸麦519特征特性及栽培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期播量、播种质量、灌溉、病虫害预防和收获等方面技术内容,以期为该品种在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咸麦519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平麦20’的适宜种植区分析及栽培推广建议
14
作者 王二伟 贾真真 +2 位作者 耿若飞 张慧敏 黄雅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为有效评估新品种‘平麦20’的适应性及稳产高产性,本文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对平麦20在河南省不同种植区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平麦20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增产,尤其在平顶山、许昌、鹿邑... 为有效评估新品种‘平麦20’的适应性及稳产高产性,本文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对平麦20在河南省不同种植区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平麦20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增产,尤其在平顶山、许昌、鹿邑、洛阳这四个地区,在所有测试年份均增产且平均增产率均超过5%,表明该品种适宜在以上地区推广种植。此外,本文详细阐述了平麦20的品质、抗病性、栽培特性等,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麦20 小麦新品种 河南省 适宜种植区
下载PDF
中强筋春小麦品种西优麦1号选育报告
15
作者 王建兵 牟丽明 +5 位作者 程小虎 白键 程永龙 张海杰 姚兰 严明春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为实现甘肃小麦新品种改良,将优质强筋和高产结合起来育种,以固82-68为母本、Z0022-5-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有性杂交选育、系谱选育以及高世代结合高分量麦谷蛋白检测等多种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春小麦新品种西优麦1号。在2021—2022... 为实现甘肃小麦新品种改良,将优质强筋和高产结合起来育种,以固82-68为母本、Z0022-5-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有性杂交选育、系谱选育以及高世代结合高分量麦谷蛋白检测等多种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春小麦新品种西优麦1号。在2021—2022年进行的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西优麦1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532.9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81%。在2023年进行的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品种生产试验中,西优麦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3054.0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84%。该品种属春性,生育期102 d,株型紧凑,田间长相清秀,熟相好,成穗数295.5万穗/hm^(2),穗粒数35.7粒,千粒重为35.8 g,容重为769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72.7 g/kg,湿面筋(14%湿基)395.0 g/kg,商品性好,品质达到国家优质中强筋小麦标准。田间表现中感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及生态条件类似的西北雨养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西优麦1号 选育
下载PDF
小麦植物新品种权的价值评估研究
16
作者 骆飞 徐海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69-873,共5页
小麦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随着小麦品种交易的日益增多,开展小麦品种权价值研究对种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淮麦植物新品种权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内涵、特征和其价值评估的特殊性等角度进行... 小麦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随着小麦品种交易的日益增多,开展小麦品种权价值研究对种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淮麦植物新品种权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内涵、特征和其价值评估的特殊性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植物新品种权价值的因素,构建了小麦品种权的价值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收益法对小麦品种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成功指导淮麦705转让交易。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方便快捷的小麦新品种价值评估方法,能为小麦新品种交易提供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法和依据,对提高小麦新品种种子成果的成功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权 价值 评估 小麦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选育报告
17
作者 何蔷薇 张援文 +3 位作者 宛亮 李忠英 周敏 赵小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20-622,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陇南地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条锈病在小麦生产上带来的影响,选育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 为进一步提高陇南地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条锈病在小麦生产上带来的影响,选育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500.2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7.77%;2021—2022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7133.6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23%。该品种生育期237 d,株高89 cm,穗长6.5 cm,穗粒数43粒,千粒重40 g,具有抗病性好、丰产、稳产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川地冬麦品种类型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武都24号 抗条锈病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陇麦671的选育及思考
18
作者 任根深 王亚翠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旱、寒、多病”等问题,创制适应逆境环境的“抗旱节水、耐冻抗病、高产优质”兼容性的小麦品种,以平凉43号为母本、中41-42为父本杂交,经水旱交替胁迫、多点穿梭,选育出冬小麦品种陇麦671。在2018—2... 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旱、寒、多病”等问题,创制适应逆境环境的“抗旱节水、耐冻抗病、高产优质”兼容性的小麦品种,以平凉43号为母本、中41-42为父本杂交,经水旱交替胁迫、多点穿梭,选育出冬小麦品种陇麦671。在2018—2020年进行的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该品种2 a 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981.5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2.2%;在2020—2021年度进行的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6889.5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22.4%。陇麦671具有高产优质、抗旱节水、抗病耐冻、矮秆抗倒等优良特性,该品种株高85.2 cm,穗粒数33.4粒,千粒重33.0 g,容重789~802 g/L,抗旱指数0.975;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62.0 g/kg、赖氨酸(干基)3.6 g/kg、湿面筋(14%水分基)374.0 g/kg,沉淀值(14%水分基)44.0 mL。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地区旱塬地、川台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麦671 水旱胁迫穿梭 选育 思考
下载PDF
来安县2022—2023年度优质小麦新品种对比筛选试验
19
作者 王丽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筛选出几个适宜来安县栽培的小麦品种优良组合。[方法]精选20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比其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结果]宁麦资126、镇麦18、科麦1007、华麦11、宁麦27、日辉1510、扬麦29、扬麦39、华麦8号、华麦10号... [目的]筛选出几个适宜来安县栽培的小麦品种优良组合。[方法]精选20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比其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结果]宁麦资126、镇麦18、科麦1007、华麦11、宁麦27、日辉1510、扬麦29、扬麦39、华麦8号、华麦10号、亿麦9号、华麦7号、扬麦28、宁麦资166和扬麦30这15个品种不但高产、优质,而且抗逆性好;宁麦资218、镇麦10号、科麦1608、日辉麦22和瑞华麦596产量和对照品种镇麦10号相近,除部分品种轻感纹枯病和倒伏程度有轻微斜倒外,总体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结论]宁麦资126、镇麦18、科麦1007等15个品种可以作为来安县的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宁麦资218、镇麦10号、科麦1608、日辉麦22和瑞华麦596可以在来安县搭配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对比 来安县
下载PDF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会芳 齐红志 +5 位作者 孙岩 冯晓 杨翠苹 卓文飞 燕照玲 齐学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1,共13页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9份小麦中,南片、北片各有84、25个品种,分别占比77.1%、22.9%。强筋、中强筋小麦分别占比11.9%、16.5%,合计占比28.4%。12个性状变异系数在1.66%~76.64%,平均为11.37%,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容重的最小。12个性状的H′在1.50~4.65,平均为3.78,基本苗的H′最小,其余均在3.00以上。北片小麦12个性状的H′均高于南片,增幅为24.7%~188.6%,生育期的增幅最小,基本苗的最大。在平方欧氏距离10.0处,黄淮冬麦区109个小麦被聚为六大类,大部分小麦按来源地聚在同一大类。不同来源地的小麦容重、生育期、穗数、吸水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南片比北片分别低0.9%、3.5%、11.0%、4.1%。不同来源地小麦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差别较小,南片为80.25%,北片为83.33%。不同来源地综合得分均表现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北片小麦性状的丰富度、均匀性高于南片,进化潜力较高,穗数、穗粒数、容重、蛋白质含量、吸水率5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南片小麦应积极改良品种,注重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拓宽遗传基础,生育期、穗数、产量、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6个性状可用于评价小麦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新品种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