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知识分子的灵魂——以倪吾诚与文仲形象之比较为例
1
作者 汪粤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章从探讨知识分子主体性的视角切入,来对《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和《侏儒》中的文仲进行比较。两者都是由于缺乏主体性而造成悲剧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倪吾诚根本无法意识到悲剧的根源,文仲意识到自身悲剧性却无法挣脱命运的裁判。... 文章从探讨知识分子主体性的视角切入,来对《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和《侏儒》中的文仲进行比较。两者都是由于缺乏主体性而造成悲剧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倪吾诚根本无法意识到悲剧的根源,文仲意识到自身悲剧性却无法挣脱命运的裁判。而主体性的缺失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知识分子主体性的书写对于当下文坛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也有所启示:追问自身和追寻主体性,无论对哪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都是严肃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吾诚 文仲 知识分子主体性
下载PDF
论郁达夫与王蒙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以《沉沦》中的“他”与倪吾诚为例
2
作者 冯毓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多余人"形象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后就一直在不断发展。"五四"时期,郁达夫发展和丰富了"多余人"的形象,造就出了属于那一时代的"零余者";20世纪80年代,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也丰... "多余人"形象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后就一直在不断发展。"五四"时期,郁达夫发展和丰富了"多余人"的形象,造就出了属于那一时代的"零余者";20世纪80年代,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也丰富和发展了"零余者"形象,同时融合了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不同时代的"零余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王蒙 “零余者” 《沉沦》 倪吾诚 多余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