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Ni Zan's landscape painting style --Taking "Map of a fishing village in an autumn sunny day after the rain" as an example
1
作者 KONG Xiaof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The paintings in the Yuan Dynasty, because of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ave made a deep and superexcellent track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among which the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s r... The paintings in the Yuan Dynasty, because of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ave made a deep and superexcellent track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among which the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s represented the subject of the paintings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in the literati paintings, Ni Zan's paintings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n and ink in his works is concise and thinly scattered,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s cold and desolate. In this paper, with "Map of a fishing village in an autumn sunny day after the rain"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s Ni Zan's painting style and the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zan landscape painting painting style causes of the painting style
下载PDF
倪瓒山水画对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涵容
2
作者 王力 孙斐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元代的文化思想与士人心态与魏晋时代具有内在审美的“同构”特质,而魏晋之风是在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与思辨中形成的。处此语境中的倪瓒,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士气”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在继承马夏“极简化”绘画艺术风格的同时,... 元代的文化思想与士人心态与魏晋时代具有内在审美的“同构”特质,而魏晋之风是在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与思辨中形成的。处此语境中的倪瓒,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士气”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在继承马夏“极简化”绘画艺术风格的同时,在构图中又强调隔字,不仅隔出了近景和远山,也隔断了观赏者的感官经验,凸显了“被抛”在世的生命困境,形成了“萧疏荒寒”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正是倪瓒从精神及思想上对老庄思想“绝圣弃智”“离形去知”的续接,也因此完成了对“古意”的涵容以及“形简而意丰”的美学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圣弃智 倪瓒 山水画 美学思辨
下载PDF
诗画互证:倪瓒山水画“有”“无”相生的哲学精神
3
作者 黄家庭 崔海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71-75,共5页
倪瓒山水画的内容和特点首先可以“无”字来概括,一则技法上以无法为有法;二则内容空寂,惯于表达无人之境;三则可以道家的“无”来表达其思想渊源。但是在倪瓒的诗文中,又清晰可见其自始至终修奉儒学,对民生充满关怀,只是满腔抱负无法施... 倪瓒山水画的内容和特点首先可以“无”字来概括,一则技法上以无法为有法;二则内容空寂,惯于表达无人之境;三则可以道家的“无”来表达其思想渊源。但是在倪瓒的诗文中,又清晰可见其自始至终修奉儒学,对民生充满关怀,只是满腔抱负无法施展,故一生充满忧患,此可以儒家的“有”来概括。故以诗入画,诗画互证,可以窥见倪瓒的山水画不仅深含“中和”的意蕴之美,而且寄托了他对圣贤的自许和对理想社会的殷殷期盼,达到了“有”“无”辩证的儒道精神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道家 儒家 中和
下载PDF
清閟阁雅集的品格与倪瓒的诗学观
4
作者 左东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192,193,共11页
倪瓒的清閟阁雅集与顾瑛的玉山雅集显示出诸多不同特点,诸如不追求盛大场面与轰动效应,雅集成员多为性情相投的知己好友,雅集内容多为清赏山水景致与论诗品画,雅集目的乃是为了获取朋友间的情感慰藉与审美愉悦,这与顾瑛玉山雅集的追求... 倪瓒的清閟阁雅集与顾瑛的玉山雅集显示出诸多不同特点,诸如不追求盛大场面与轰动效应,雅集成员多为性情相投的知己好友,雅集内容多为清赏山水景致与论诗品画,雅集目的乃是为了获取朋友间的情感慰藉与审美愉悦,这与顾瑛玉山雅集的追求场面豪华与感官快适形成鲜明区别。清閟阁雅集的这种特点,是倪瓒坚持其个人操守与高雅艺术品格所决定的。如此的操守品格也决定了其诗学观念的内涵,即融“性情之正”与“冲淡闲逸”于一体,从而展现出“逸品上”的独特诗学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集 倪瓒人格 气节操守 诗学观念
下载PDF
论倪瓒文艺思想的演变
5
作者 左东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104,共14页
倪瓒的文艺思想既有横向的立体丰富性,也有纵向发展的过程性。在其青年的形成期受到家庭及师辈张雨的影响,体现为进取受压抑的愤懑与向往超脱的闲适两种倾向;在其中年的转折期经历战乱漂泊的遭遇,呈现为慷慨激烈的情感宣泄与交游唱和的... 倪瓒的文艺思想既有横向的立体丰富性,也有纵向发展的过程性。在其青年的形成期受到家庭及师辈张雨的影响,体现为进取受压抑的愤懑与向往超脱的闲适两种倾向;在其中年的转折期经历战乱漂泊的遭遇,呈现为慷慨激烈的情感宣泄与交游唱和的轻松放达两个侧面,并逐渐由前者向后者转换;在其晚年的成熟期则是将风骨气节的展现与空灵洒脱的书写相结合,形成倪瓒独特的“逸品上”的格调与境界。此乃倪瓒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也是元明易代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文艺思想 逸品境界
下载PDF
倪瓒绘画的程式研究——以《渔庄秋霁图》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凯 徐子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绘画的程式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归纳总结、独创出的规范化的、类型化的形式技巧,画家艺术个性的形成正是因为自我艺术程式的存在。倪瓒的绘画在树法、石法、构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程式,这些程式组成了倪瓒画面疏朗清雅、空荡冷寂、超逸... 绘画的程式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归纳总结、独创出的规范化的、类型化的形式技巧,画家艺术个性的形成正是因为自我艺术程式的存在。倪瓒的绘画在树法、石法、构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程式,这些程式组成了倪瓒画面疏朗清雅、空荡冷寂、超逸萧疏的意境。《渔庄秋霁图》是其很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中树、石、构图、书法落款等程式的分析,可以深入体会倪瓒的绘画艺术程式,有利于对倪瓒的绘画进行更好的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渔庄秋霁图》 程式 构图
下载PDF
水不流花不开的寂寞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良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2,共11页
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中国画在中唐五代以来追求寂寥的境界,而至元倪瓒而臻于成熟,并在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认为,寂寥境界的创造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真实;水不流花不开的寂然不动,是为了去除遮蔽,让世界活泼展现;虽然... 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中国画在中唐五代以来追求寂寥的境界,而至元倪瓒而臻于成熟,并在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认为,寂寥境界的创造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真实;水不流花不开的寂然不动,是为了去除遮蔽,让世界活泼展现;虽然不记述具体的人的活动,但却具有深层的人生感和历史感;在寂寥中所产生的幽深静穆的境界,具有独特的宇宙感。寂寥境界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气质的方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寂寞 倪瓒 艺术精神 无生智慧 美学意义
下载PDF
从世界英语理论看中国古诗文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以倪瓒诗文英译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海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许多英语变体,世界英语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世界英语理论认为,英语输出应向标准英语看齐,输入则应能接纳不同的英语变体。以这一理论指导倪瓒诗文翻译实践发现:中国古代诗文的翻译,尤其是其中的文化负... 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许多英语变体,世界英语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世界英语理论认为,英语输出应向标准英语看齐,输入则应能接纳不同的英语变体。以这一理论指导倪瓒诗文翻译实践发现:中国古代诗文的翻译,尤其是其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可以有两种策略,即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注重源语情志的表达,以更好地引起目标语读者的情感共鸣;散文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则可更多使用带源语文化特色的英语变体,以传达源语的文化身份为主。这也恰好符合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文化理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英语 翻译 文化负载词 倪瓒
下载PDF
倪瓒与元末题画诗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彭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其画作意境大多表现为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其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质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 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其画作意境大多表现为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其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质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元末 题画诗
下载PDF
正统之路:渐江与董其昌语境中的师古与师造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4,I0001,共6页
渐江在明亡之前主要师法古人,自武夷归歙以后,巧妙地将倪瓒的皴法与黄山一带的实景风貌相结合,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画面面貌。因为时代的契机,渐江的绘事经历无意中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董其昌的一些论述,由此渐江似乎走上了一条师古人而后... 渐江在明亡之前主要师法古人,自武夷归歙以后,巧妙地将倪瓒的皴法与黄山一带的实景风貌相结合,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画面面貌。因为时代的契机,渐江的绘事经历无意中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董其昌的一些论述,由此渐江似乎走上了一条师古人而后师造化的“绝近画中山”的“正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倪瓒 董其昌 黄山图册 “正统”之路
下载PDF
渐江与倪瓒取法传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对渐江与倪瓒对传统的取法作了翔实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并着重阐述了渐江承传传统中对倪瓒的取法。
关键词 渐江 倪瓒 取法传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由“法”到“意”的飞跃——倪瓒山水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国山水画至此进入画家自我表现的真正原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狷介 构图 笔墨 意境
下载PDF
论倪瓒思想中的儒道佛因素及其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少卿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8-73,共6页
倪瓒一生的思想嬗变过程,受元代士人整体性退避风尚影响,"弃家"是其前后思想嬗变的一个契机和分界点,由前期的"道"为主变为后期的以"佛道并存"且"以佛为重"。这种思想上的变化对他山水画风的... 倪瓒一生的思想嬗变过程,受元代士人整体性退避风尚影响,"弃家"是其前后思想嬗变的一个契机和分界点,由前期的"道"为主变为后期的以"佛道并存"且"以佛为重"。这种思想上的变化对他山水画风的形成和加强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山水画 风格 思想嬗变
下载PDF
元代画家倪瓒书画交游考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少卿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5-35,共11页
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的交游与他的思想、心态关系极大,对他的画风亦存在着重大影响。其中以与黄公望、王蒙以及江浙一带文士书画家交游为主。这种相互交往,对于巩固他们的隐逸心态和形成他们独具个性而又相互统一的元季逸格典型山水画风极... 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的交游与他的思想、心态关系极大,对他的画风亦存在着重大影响。其中以与黄公望、王蒙以及江浙一带文士书画家交游为主。这种相互交往,对于巩固他们的隐逸心态和形成他们独具个性而又相互统一的元季逸格典型山水画风极为重要。与一些僧道中人的交往,对于倪瓒诗文书画风格的成熟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书画风格 交游 考略
下载PDF
荒寒人生 空寂心怀——论倪瓒诗、词、画的不同风格及其成因
15
作者 王晓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63-67,共5页
元末明初的倪瓒不仅以书画留名青史,他的诗词创作也颇多佳作。倪瓒的诗、词、画有着一以贯之的基调,即对人生荒寒本质的认识和寂寥心境的表现,但是由于他对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即词以抒情,诗以言志,画则写胸中逸气,其风格和境界... 元末明初的倪瓒不仅以书画留名青史,他的诗词创作也颇多佳作。倪瓒的诗、词、画有着一以贯之的基调,即对人生荒寒本质的认识和寂寥心境的表现,但是由于他对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即词以抒情,诗以言志,画则写胸中逸气,其风格和境界就有着诸多不同。简而言之,画境超逸,诗境平淡,词境沉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画家以天真坦诚之心,体味和超越人生的过程,其中有痛苦的挣扎,有理性的约束,也有对理想化境界的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下载PDF
梦幻空花、苔痕梦影——解读倪瓒艺术中的形与神
16
作者 曾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4-36,共3页
倪瓒作为元四家的代表画家之一,有着重要的坐标性地位。通过对他的代表作《六君子图》的解读来探寻中国传统绘画中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形与神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倪瓒 《六君子图》 天真幽淡 不求形似 逸笔草草
下载PDF
飘逸与疏野——倪瓒与汪野亭山水画境之比较
17
作者 高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依据新批评的审美视角,运用谢赫的绘画"六法",观照元代画家倪瓒与民国瓷绘家汪野亭的山水画作,从"经营位置"与"气韵生动"两个方面,比较倪、汪二人的山水画作,借引《二十四诗品》的"飘逸","... 依据新批评的审美视角,运用谢赫的绘画"六法",观照元代画家倪瓒与民国瓷绘家汪野亭的山水画作,从"经营位置"与"气韵生动"两个方面,比较倪、汪二人的山水画作,借引《二十四诗品》的"飘逸","疏野"两种美学风格加以总结,比较二人的绘画风格,发现山水画的真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汪野亭 飘逸 疏野 以诗喻画
下载PDF
倪瓒诗文考析
18
作者 杨洲 孙文莲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3-55,共3页
列出画史上"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诗文集的7个主要版本.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云林画谱... 列出画史上"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诗文集的7个主要版本.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云林画谱》为倪瓒所作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诗文集 云林画谱
下载PDF
“逸笔”“逸气”“逸格”——蠡测倪瓒绘画中“逸”的内蕴关联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99-101,共3页
倪瓒一生虽无关于画学的理论专著问世,但偶见于其诗文、画跋中那只言片语"逸"的言说,加之萧疏简淡、独创性灵的"高逸"画风,却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风范。文章梳理倪瓒绘画中"逸气&quo... 倪瓒一生虽无关于画学的理论专著问世,但偶见于其诗文、画跋中那只言片语"逸"的言说,加之萧疏简淡、独创性灵的"高逸"画风,却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风范。文章梳理倪瓒绘画中"逸气""逸笔""逸格"之间的关系脉络,蠡测其"逸"诸因素之间的内蕴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逸笔 逸气 逸格
下载PDF
元代画家倪瓒绘画风格成因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文静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倪瓒善画山水、枯木、竹石、墨竹,其笔法挺拔,疏朗有致,师法自然,崇尚疏简画法,以天真幽淡为趣,形成了萧散超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倪瓒的绘画风格是承接在元以前的文人画传统之上,是文人画发展到元代由元代特殊的社会形态等客观因... 倪瓒善画山水、枯木、竹石、墨竹,其笔法挺拔,疏朗有致,师法自然,崇尚疏简画法,以天真幽淡为趣,形成了萧散超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倪瓒的绘画风格是承接在元以前的文人画传统之上,是文人画发展到元代由元代特殊的社会形态等客观因素和倪瓒独特的性格特征、美学思想等主观因素共同造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画家 倪瓒 艺术风格 绘画技法 超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