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9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i-Fe/γ-Al2O3催化CO甲烷化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武瑞芳 王宁 +2 位作者 周翔 王永钊 赵永祥 《工业催化》 CAS 2020年第12期22-27,共6页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i/γ-Al2O3、Fe/γ-Al2O3和Ni-Fe/γ-Al2O3催化CO甲烷化反应。结果表明,CO和CO-H2混合气在Ni/γ-Al2O3和Ni-Fe/γ-Al2O3催化剂上均存在化学吸附,且Ni-Fe/γ-Al2O3对CO和CO-H2混合气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γ-...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i/γ-Al2O3、Fe/γ-Al2O3和Ni-Fe/γ-Al2O3催化CO甲烷化反应。结果表明,CO和CO-H2混合气在Ni/γ-Al2O3和Ni-Fe/γ-Al2O3催化剂上均存在化学吸附,且Ni-Fe/γ-Al2O3对CO和CO-H2混合气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γ-Al2O3催化剂,但在Fe/γ-Al2O3上未发生化学吸附。CO-H2混合气吸附时,Ni/γ-Al2O3表面以镍羰基氢化物吸附为主,而Ni-Fe/γ-Al2O3表面则以镍多氢羰基氢化物为主,特别是桥式镍多氢羰基氢化物。与镍羰基氢化物相比,镍多氢羰基氢化物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氢原子,其较强的给电子作用提高了Ni中心对CO分子反键π轨道反馈电子的能力,导致Ni-C键增强,C-O键削弱。因此,与Ni/γ-Al2O3催化剂相比,Ni-Fe/γ-Al2O3催化剂上CO分子的C-O键更易断裂进而加氢进行甲烷化反应,推测这是Ni-Fe/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更高催化活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Co甲烷化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Ni/γ-al2o3 ni-fe/γ-al2o3 羰基氢化物
下载PDF
Ni-Fe/γ-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甲烷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宁 孙自瑾 +2 位作者 王永钊 高晓庆 赵永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和Ni/γ-Al2O3、Fe/γ-Al2O3单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CO甲烷化催化活性,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H2-TPD和TPS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和Ni/γ-Al2O3、Fe/γ-Al2O3单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CO甲烷化催化活性,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H2-TPD和TPS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中Ni、Fe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还原后催化剂中形成Ni-Fe合金,对氢气吸附量显著增加。在CO体积分数为0.5%、空速5000 h-1、常压的反应条件下,Ni-Fe/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高的甲烷化活性,220℃时将CO完全转化为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ni-fe/γ-al2o3 Co甲烷化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Ni-Fe/γ-Al_2O_3催化剂一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18期158-160,共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Ni-4%Fe/γ-Al2O3催化剂,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下进行焙烧,利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的CO低温甲烷化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H2-TPD和CO-TPD表征。结果表明,与其他焙烧温度相比,400℃焙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Ni-4%Fe/γ-Al2O3催化剂,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下进行焙烧,利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的CO低温甲烷化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H2-TPD和CO-TPD表征。结果表明,与其他焙烧温度相比,400℃焙烧的催化剂CO的完全转化温度为220℃,CO甲烷化活性更高;TPR,H2-TPD和CO-TPD表征发现,400℃焙烧的催化剂更易还原,对H2、CO吸附量更多,因而表现出更高的甲烷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ni-fe/γ-al2o3催化剂 焙烧温度 Co甲烷化
下载PDF
载体织构对Ni-Fe/γ-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甲烷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军 孟凡会 +2 位作者 钟朋展 吉可明 李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γ-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Ni-Fe/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和H2-TPR等表征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面微观结构分析,并考察了其低温浆态床催化CO甲烷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载体γ-Al2O3的表...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γ-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Ni-Fe/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和H2-TPR等表征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面微观结构分析,并考察了其低温浆态床催化CO甲烷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载体γ-Al2O3的表面织构性质对Ni-Fe/γ-Al2O3催化剂活性物质Ni的分布和甲烷化活性影响较大。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92m2/g和5.8nm的γ-Al2O3载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浆态床CO甲烷化活性,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且与γ-Al2O3表面作用较强的β-NiO含量较多,还原后活性物质Ni晶粒较小,形成的活性中心数量多,甲烷化活性及稳定性较好,CO的平均转化率和CH4平均选择性分别达到97.0%和89.0%。而以比表面积较大的高硅γ-Al2O3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游离态α-NiO含量较多,还原过程中容易迁移和团聚,形成较大的Ni晶粒,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差,CO的初始转化率为85.5%,反应17h后活性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镍基催化剂 γ-al2o3 低温浆态床 一氧化碳 甲烷化
下载PDF
Ni-Fe/Al2O3催化剂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毛丽萍 吕功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16-320,共5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Ni-Fe/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表征。以乙醇水蒸气重整(SRE)反应为探针,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Fe/Al2O3较Ni,Fe单独担载的Ni...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Ni-Fe/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表征。以乙醇水蒸气重整(SRE)反应为探针,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Fe/Al2O3较Ni,Fe单独担载的Ni/Al2O3,Fe/Al2O3选择性高,低温活性好,Ni是主要活性组分,Ni,Fe配比影响活性和选择性,其中Ni10Fe5性能最佳。400℃时,乙醇转化率可达100%,H2,CO和CO2选择性分别55.4%,0.86%和82.18%;450℃时,乙醇转化率为100%,H2,CO和CO2选择性分别67.18%,4.30%和91.01%,且反应温度影响SRE反应系统中各相关反应在系统中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Al2o3 乙醇 水蒸气重整 制氢 浸渍法
下载PDF
高致密Ni-Fe/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闰 李合琴 秦晓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47-750,共4页
为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该文采用机械-化学法(Mechano-chemcialMethod)合成出高分散的Ni-Fe/Al2O3纳米复合粉体,并采用高温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高致密、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氧化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热压块体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Ni... 为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该文采用机械-化学法(Mechano-chemcialMethod)合成出高分散的Ni-Fe/Al2O3纳米复合粉体,并采用高温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高致密、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氧化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热压块体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Ni-Fe晶粒大小为100~500nm。断裂韧性从单相α-Al2O3的4.75MPa·m1/2提高到6.24MPa·m1/2,φ(Ni-Fe/Al2O3)=19%。通过对材料微结构的表征,讨论了纳米Ni-Fe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a-al2o3 ni-fe合金 热压烧结 断裂韧性
下载PDF
Ni-Fe/Al_2O_3催化剂上3-羟基丙醛加氢工艺条件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叶林 赵毅 《河南化工》 CAS 2012年第18期12-13,共2页
考察了Ni-Fe/Al2O3催化剂上HPA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压力高于4 MPa时,HPA转化率维持不变;随温度的升高HPA转化率逐渐增加,60℃时HPA转化率达到80%;空速也是影响HPA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在实验范围内(0.8~2.8 h-1)呈线性下降... 考察了Ni-Fe/Al2O3催化剂上HPA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压力高于4 MPa时,HPA转化率维持不变;随温度的升高HPA转化率逐渐增加,60℃时HPA转化率达到80%;空速也是影响HPA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在实验范围内(0.8~2.8 h-1)呈线性下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Al2o3 3-羟基丙醛 加氢 1 3-丙二醇 工艺条件
下载PDF
Ni-Fe/Al_2O_3催化剂3-羟基丙醛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毅 胡叶林 《河南化工》 CAS 2012年第18期16-17,共2页
通过将Fe引入Ni/Al2O3制备了Ni-Fe/Al2O3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3-羟基丙醛(HPA)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物种后,NiO的可还原性能显著提高,经还原后金属Ni分... 通过将Fe引入Ni/Al2O3制备了Ni-Fe/Al2O3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改性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3-羟基丙醛(HPA)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物种后,NiO的可还原性能显著提高,经还原后金属Ni分散度明显增加,催化剂表现出高的加氢活性。在反应温度60℃,反应压力5 MPa,催化剂用量100 mL,原料进料量2 mL/min条件下,1,3-丙二醇转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Al2o3 3-羟基丙醛 加氢 1 3-丙二醇
下载PDF
CuO/γ-Al_2O_3和CuO-CeO_2-Na_2O/γ-Al_2O_3催化吸附剂的脱硝性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清森 孙路石 +4 位作者 向军 石金明 王乐乐 殷庆栋 胡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7,共6页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2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2类催化...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2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2类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发现NH3在高于400℃下急剧氧化生成N2、NO和N2O,是脱硝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CuO/γ-Al2O3催化剂能将NO氧化生成N02,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对脱硝过程有重要作用。改进的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剂能使NH3在高温400℃下不被氧化,也促进了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效率。催化反应的机理为N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吸附态的NO2,再与吸附催化剂上的NH3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Uo/γ-al2o3 Cuo—Ceo2-Na2o/γ-al2o3 NH3 No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α-Al_2O_3的晶体结构与价电子结构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谭训彦 王昕 +3 位作者 尹衍升 刘英才 张金升 孟繁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8-23,共6页
对α Al2 O3 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各种立体插图 ,对比分析了α Al2 O3 的菱面体晶胞和六方晶胞 ,并对每种晶胞中各种原子的排列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 ,确定了某一具体位置的O2 -或Al3 + 与其它离子之间的主要键距 ,最后根据... 对α Al2 O3 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各种立体插图 ,对比分析了α Al2 O3 的菱面体晶胞和六方晶胞 ,并对每种晶胞中各种原子的排列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 ,确定了某一具体位置的O2 -或Al3 + 与其它离子之间的主要键距 ,最后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EET)”计算出了α Al2 O3 晶体的价电子结构 ,并以图示的方式把主要的键及键距标示在图中 ,使能直观地看到α Al2 O3 晶体中最强键及次强键等在晶体中的方位 ,便于分析α Al2 O3 的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al2o3 晶体结构 价电子结构
下载PDF
TiO_2和α-Al_2O_3晶体的生长习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汶军 郑燕青 +2 位作者 施尔畏 陈之战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8-976,共9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实验观察到金红石、锐钛矿和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采用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合理地解释了TiO2和а-Al2O3的生长习性.其主要结果为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为平板{0001},其各晶... 通过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实验观察到金红石、锐钛矿和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采用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合理地解释了TiO2和а-Al2O3的生长习性.其主要结果为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为平板{0001},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V{0001}<V{1123}<V{0112}=V{1120}<V{0110}。金红石的生长习性为柱状,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V<110><V<100>< V<101>< V<001>< V<111>;锐钛矿的生长习性为四面体,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K<010>=V<001>>V<010>>V<111>.而PBC理论很难合理地解释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Α-al2o3 生长习性 水热法 晶体生长
下载PDF
钡改性的Ni/γ-Al_2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越 叶季蕾 +1 位作者 段华超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0-754,共5页
800℃、80 000h-1、CH4/O2/N2=14/7/79下比较了质量分数20%的N i/-γA l2O3和Ba改性的N i/-γA 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Ba的添加提高了镍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BET和XRD表明,Ba的加入有利于高温... 800℃、80 000h-1、CH4/O2/N2=14/7/79下比较了质量分数20%的N i/-γA l2O3和Ba改性的N i/-γA 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Ba的添加提高了镍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BET和XRD表明,Ba的加入有利于高温焙烧下抑制大颗粒的N iA l2O4的形成,保持了高比例的活性镍组分,提高了催化剂催化活性。常压下,xCH4接近100%,sCO、sH2达到92.2%和98.1%,催化剂15h内活性稍微下降。Ba的加入使A l2O3的晶型转化温度由800℃提高到900℃,提高了载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BA 活性 NiAl2o4 Ni/γ-al2o3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13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下载PDF
Ni^(2+)在γ-Al_2O_3上的分散状态及负载型Ni/γ-Al_2O_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活性(英文) 被引量:15
14
作者 任世彪 邱金恒 +3 位作者 王春燕 许波连 范以宁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1028,共8页
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DRS)、程序升温还原(TPR)、CO化学吸附和微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i2+在γ-Al2O3上的分散状态和负载型Ni/γ-Al2O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i2+负载量远低于其在γ-Al2O3... 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DRS)、程序升温还原(TPR)、CO化学吸附和微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i2+在γ-Al2O3上的分散状态和负载型Ni/γ-Al2O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i2+负载量远低于其在γ-Al2O3载体表面分散容量时,Ni2+优先嵌入载体表面四面体空位,随着Ni2+负载量的增加,嵌入载体表面八面体空位Ni2+的比例增大。由于八面体Ni2+易被还原为金属态Ni0,NiO/γ-Al2O3样品的还原度随Ni2+负载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地增加,经氢还原所得Ni/γ-Al2O3催化剂的CO吸附量和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大幅度增加。对La2O3助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在γ-Al2O3上的La3+物种可阻止Ni2+嵌入γ-Al2O3表面四面体空位,增大了八面体Ni2+物种所占比例,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度,故Ni-La2O3/γ-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于Ni/γ-Al2O3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γ-al2o3茹Nio/γ-al2o3 分散状态 催化加氢 Α-蒎烯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uO/γ-Al_2O_3和CeO_2-CuO/γ-Al_2O_3催化剂NO还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顾立军 谢颖 +2 位作者 刘宝生 陈小平 王乐夫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CuO γ Al2O3催化剂和CeO2改性的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和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CeO2的添加量对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结... 用浸渍法制备了CuO γ Al2O3催化剂和CeO2改性的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和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CeO2的添加量对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500℃的焙烧温度范围内,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小;在500℃~800℃的焙烧温度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急剧下降,由XRD物相测定结果可知,归因于对反应表现惰性的尖晶石CuAl2O4相的生成。当焙烧温度为500℃时,CeO2的添加对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小;当焙烧温度为800℃时,CeO2的添加对CuO γ Al2O3催化剂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当Ce和Cu的摩尔比为1∶10时,NO转化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CUo/γ-al2o3 CEo2 SCR No
下载PDF
碳酸铝铵低温热分解制备α-Al_2O_3超细粉末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杨晔 吴玉程 +1 位作者 李勇 崔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9,共5页
利用硫酸铝铵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的沉淀反应制备碳酸铝铵前驱体,通过在碳酸铝铵中同时添加Al2O3籽晶和硝酸铵, 使得相的转变温度从1150oC降低到950oC, 获得了尺寸均匀、团聚较小、平均粒径为90 nm的球形Al2O3超细粉末. 相变过程为:无定... 利用硫酸铝铵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的沉淀反应制备碳酸铝铵前驱体,通过在碳酸铝铵中同时添加Al2O3籽晶和硝酸铵, 使得相的转变温度从1150oC降低到950oC, 获得了尺寸均匀、团聚较小、平均粒径为90 nm的球形Al2O3超细粉末. 相变过程为:无定型→g→g+→,并没有出现高温过渡型相q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超细粉末 碳酸铝铵 制备 相变
下载PDF
P改性NiW/γ-Al_2O_3的低温焦油芳烃组分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佟瑞利 王永刚 +4 位作者 张旭 张海永 戴谨泽 林雄超 许德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1-1469,共9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添加量的负载型NiW加氢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加氢装置,对模型化合物萘和低温焦油富集的芳烃组分进行了催化加氢。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H2-TPR、XPS以及NH3-TPD的方法进行表征,加氢产物采用GC-MS...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添加量的负载型NiW加氢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加氢装置,对模型化合物萘和低温焦油富集的芳烃组分进行了催化加氢。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H2-TPR、XPS以及NH3-TPD的方法进行表征,加氢产物采用GC-MS和GC×GC-TOF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助剂能够扩大催化剂的孔径并促进活性金属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当P含量为1.0%1.5%时,能够促进Ni-W-O混合相生成,并提高催化剂表面弱酸的含量;萘加氢反应的转化率和十氢萘的选择性也在添加1.0%的P时达到最高,分别为80%和50%左右;低温焦油芳烃组分的催化加氢结果显示,芳烃饱和加氢反应占优,绝大部分芳烃转化为环烷烃,且催化剂具有显著的脱除杂原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γ-al2o3 P助剂 芳烃 加氢作用
下载PDF
SO_3/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结构与酸性表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姚瑞平 张铭金 +5 位作者 杨俊 易德莲 徐君 邓风 岳勇 叶朝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用酸中和法制备了活性γ-Al2O3,并在其表面负载SO3得到固体酸催化剂SO3/γ-Al2O3,用XRD,TG-DTA,FT-IR,NMR,NH3-TPD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酸性研究.结果表明:在SO3/γ-Al2O3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少量的Al2(SO4)3,同时SO3与γ-Al2O3表面上的羟基... 用酸中和法制备了活性γ-Al2O3,并在其表面负载SO3得到固体酸催化剂SO3/γ-Al2O3,用XRD,TG-DTA,FT-IR,NMR,NH3-TPD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酸性研究.结果表明:在SO3/γ-Al2O3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少量的Al2(SO4)3,同时SO3与γ-Al2O3表面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强的Br?nsted酸位,根据H/27Al双共振(TRAPDOR)MASNMR与FT-IR实验1结果提出了Br?nsted酸结构模型.SO3/γ-Al2O3表面存在两种不同强度的酸中心,其酸强度大于分子筛HZSM-5,但弱于传统的固体超强酸SO24/γ-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3 γ-al2o3 固体酸催化剂 制备 FT-IR 固体超强酸 分子筛 酸性 NH3-TPD NMR
下载PDF
CuO/CeO_2-Al_2O_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原位XRD、Raman和TPR表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迈 方萍 +3 位作者 谢冠群 谢云龙 闫宗兰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从表层向CeO2内层迁移.处于内层的CuO部分以晶相形式存在,部分与Al2O3载体反应生成CuAl2O4.高温有利于表层CuO向CeO2内层迁移,同时促进CuAl2O4生成.结果表明结合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eo2-al2o3 XRD RAMAN TPR Cuo迁移 固相反应
下载PDF
VOCs催化燃烧催化剂Mn/γ-Al_2O_3和CuMn/γ-Al_2O_3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黄海凤 陈银飞 +1 位作者 唐伟 卢晗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负载型的Mn/y-Al2O3和Cu-Mn/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同时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用常压气体流动评价装置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负载型的Mn/y-Al2O3和Cu-Mn/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同时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用常压气体流动评价装置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催化燃烧性能.发现负载型的催化剂转化率达到99%时的反应温度比非负载型的降低30~40℃C,其中Cu-Mn/γ-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低温活性,催化燃烧反应的速率明显提高.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以高度分散状态存在和催化剂高的比表面积是性能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催化燃烧 Cu-Mn复合氧化物 γ-al2o3载体 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