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对化学镀Ni-Fe-Co-P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贾瑛 冯程 张颖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确定化学镀Ni-Fe-Co-P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往镀液中加入硝酸铈,在涤沦织物上制备Ni-Fe-Co-P-Ce合金镀层。讨论了硝酸铈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等的影响,得出其最佳的质量浓度为0.4g/L。
关键词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Fe—Co—P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法优化化学镀Ni-Fe-Co-P工艺的研究
2
作者 徐虎 贾瑛 +1 位作者 冯程 王幸运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提出利用碳纤维化学镀Ni-Fe-Co-P的实验数据。在工艺参数范围内,将神经网络与正交实验结合,采用小步长搜索的方法优化了化学镀Ni-Fe-Co-P工艺,并对该网络的预测能力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化学镀工... 提出利用碳纤维化学镀Ni-Fe-Co-P的实验数据。在工艺参数范围内,将神经网络与正交实验结合,采用小步长搜索的方法优化了化学镀Ni-Fe-Co-P工艺,并对该网络的预测能力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化学镀工艺进行预测及优化的方法可行,构建的神经网络所反映的化学镀工艺参数和沉积速率的映射关系基本准确,程序计算的目标值与实测数据的线性相关性好,训练结果可靠,同时也说明该神经网络在工艺优化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化学镀 BP神经网络 ni-fe-co-p合金
下载PDF
纳米稀土CeO2掺杂对Ni-Fe-Co-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傅秀清 段双陆 +2 位作者 林尽染 沈莫奇 王清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5-2103,共9页
利用喷射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Fe-Co-P-CeO2复合镀层。通过SEM、XRD、EDS等测试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物相结构和组成成分,同时,表征了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能,探究和分析了纳米稀土CeO2颗粒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利用喷射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Fe-Co-P-CeO2复合镀层。通过SEM、XRD、EDS等测试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物相结构和组成成分,同时,表征了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能,探究和分析了纳米稀土CeO2颗粒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元复合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随着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均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为1 g/L时,复合镀层的表面均匀致密,其HV0.1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5982 MPa,且具有最优的耐磨和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电沉积 ni-fe-co-p-CeO2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纳米碳纤维化学镀镍-铁-钴-磷合金镀层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瑞霞 谢广文 柳木桐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铁片试样上研究了化学镀Ni-Fe-Co-P合金镀层的工艺,利用此工艺在经过敏化、活化处理后的纳米碳纤维表面沉积出Ni-Fe-Co-P合金镀层。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分析得出镀层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镀层形貌。结果表明,镀层的... 在铁片试样上研究了化学镀Ni-Fe-Co-P合金镀层的工艺,利用此工艺在经过敏化、活化处理后的纳米碳纤维表面沉积出Ni-Fe-Co-P合金镀层。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分析得出镀层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镀层形貌。结果表明,镀层的沉积速率随镀液中氯化镍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硫酸钴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控制镀液中c(Co2+)/c(Ni2+)的比值,可控制沉积速率及镀层中镍、钴元素的相对含量;镀后的纳米碳纤维分散性好,获得了连续、均匀的Ni-Fe-Co-P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纤维 化学镀 ni-fe-co-p合金 能量色散X射线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镀层形貌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P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程 贾瑛 徐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1年第10期15-18,共4页
介绍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Ni-Fe-Co-P的工艺流程,探讨了碳纤维的去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化学镀Ni-Fe-Co-P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观察了碳纤维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研究了碳纤维增重率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0... 介绍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Ni-Fe-Co-P的工艺流程,探讨了碳纤维的去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化学镀Ni-Fe-Co-P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观察了碳纤维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研究了碳纤维增重率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0°C灼烧30min,可去胶完全。本工艺得到的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碳纤维 ni-fe-co-p合金
下载PDF
涤纶织物表面化学镀Ni-Co-Fe-P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新超 杨文彬 +2 位作者 周元林 雷刚 董发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6-1628,共3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涂覆一层Ni-Co-Fe-P四元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组分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镀层表面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镀层中铁钴含量约24%,但铁的...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涂覆一层Ni-Co-Fe-P四元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组分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镀层表面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镀层中铁钴含量约24%,但铁的含量明显较钴高,属非正常沉积,磷含量仅3.2%,属低磷镀层;对镀层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会有Ni2P、FeNi3等新相生成,且温度越高生成的新相越多;镀层有一定的导电能力,且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其导电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涤纶织物 Ni-Co—Fe-P合金 表征 导电性能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La-P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秦秀兰 黄英 +1 位作者 杜朝锋 岳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6,共6页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La能明显提高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改善镀层形貌和降低施镀温度;但随着镀液中La含量的增加,镀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率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镀液中La化合物浓度达到1.1 g.L-1时,镀液的稳定性达到了最大值,同时沉积速率也达到了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Co-Fe-La-P合金
下载PDF
电沉积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兰芳 林绿波 戴品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N 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了合金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份.采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N 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了合金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份.采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晶N i-40.41%Co-6.16%Fe-1.63%P合金镀层的晶粒尺寸为8.3 nm,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明显高于不含P的N i-Co-Fe镀层;适当温度退火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镀层的耐磨性与其硬度成正相关,且随着硬度的提高,镀层的磨损机理由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共同作用转变为磨粒磨损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纳米晶 Ni-Co-Fe-P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兰芳 戴品强 林绿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法研究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合金成分;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方法测定合金镀层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随...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法研究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合金成分;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方法测定合金镀层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随着P加入导致合金镀层晶粒细化,并随P含量的增加镀层从纳晶向非晶转变;纳晶Ni-40.41%Co-6.16%Fe-1.63%P合金镀层经600℃退火1h后,其平均晶粒尺寸从8.3nm长大至160.8nm。合金镀层的点蚀抗力随着镀层中P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合金镀层的腐蚀速率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存在典型的晶粒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纳米晶 Ni—Co—Fe—P 腐蚀特性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P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时刻 黄英 +2 位作者 廖梓 朱峰 祖恩峰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P合金,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Co-Fe-P化学镀液中Fe2+/(Ni2++Co2++Fe2+)摩尔比和镀液pH值对化学沉积镀速、镀层成分以及镀层电阻率等影响。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结构,镀... 在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P合金,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Co-Fe-P化学镀液中Fe2+/(Ni2++Co2++Fe2+)摩尔比和镀液pH值对化学沉积镀速、镀层成分以及镀层电阻率等影响。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结构,镀层Ni61.3Co19.2Fe9.1P10.4的晶化过程为:非晶态→Ni→Ni+Ni5P2→Ni+Ni3P+FeNi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玻璃纤维 Ni-Co-Fe-P 工艺 结构
下载PDF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兰芳 林绿波 戴品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显微硬度计等测试方法研究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晶Ni-40.41%Co-6.16%... 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Ni-Co-Fe-P合金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显微硬度计等测试方法研究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晶Ni-40.41%Co-6.16%Fe-1.63%P合金镀层的晶体结构为单一面心立方结构,其平均晶粒尺寸仅为8.8 nm,并具有(111)织构。该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在300和450℃之间达到最大值,之后随退火温度的继续提高而逐步降低。在450℃退火后,晶粒长大到35.1 nm;600℃退火后,晶粒长大到160.8 nm,达亚微米级。在晶粒长大过程中伴有结构的转变,镀层由(111)织构向(200)织构转变。在升温速率为20 K/min的DSC曲线中,该镀层在474.4℃开始放热,并出现明显的放热峰,峰值温度为499.1℃,放热焓为9.086 J/g;通过Kissinger方程式求出该镀层晶粒长大的激活能为369.3 kJ/mol,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纳米晶 Ni-Co-Fe-P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涤纶织物化学镀Ni-Co-Fe-P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颖 贾瑛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基于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Co-Fe-P处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沉积速率高、稳定性好的工艺配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形貌、组分进行表征,... 基于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Co-Fe-P处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沉积速率高、稳定性好的工艺配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形貌、组分进行表征,并对镀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缓冲剂的质量浓度为14 g/L,镀覆时间为30 min的基础上,影响镀层金属沉积速率的顺序为:pH值〉还原剂〉温度〉主盐的质量浓度比〉配位剂。最佳工艺配方为:硫酸钴10.5 g/L,硫酸亚铁8 g/L,硫酸镍25 g/L,次磷酸钠30 g/L,柠檬酸钠25 g/L,硫酸铵14 g/L,pH值9.0,90℃,30 min。镀层表面微粒均匀、堆积致密,镀层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镍约78%,钴约9.8%,铁约8.7%,磷仅为3.3%,属于低磷镀层;在2 250~2 650 MHz范围内,镀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可达6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Fe-P合金 涤纶织物 沉积速率 表征
下载PDF
化学镀镍-钴-铁-磷镀层的结构和磁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森林 战俊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采用H3BO3为缓冲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在弱碱性体系中化学沉积Ni-Co-Fe-P合金,运用能谱分析仪(EDS)、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镀液pH值对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增大,镀层中Fe和Co含量呈增加趋势而Ni和P含... 采用H3BO3为缓冲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在弱碱性体系中化学沉积Ni-Co-Fe-P合金,运用能谱分析仪(EDS)、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镀液pH值对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增大,镀层中Fe和Co含量呈增加趋势而Ni和P含量趋于减少;镀层表面圆形颗粒呈密堆积,且随着镀液pH值的增加,圆形颗粒的粒径减小;镀态镀层呈非晶态结构。镀层在266.9℃晶化产生Fe-Co(Pm3m)相,在389.6℃生成亚稳相Ni8P3(R3C)和Co3Fe7(Pm3m)相,随后在500℃进一步晶化形成Ni3P(I-4)和Ni(Fm3m)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Fe-P合金 化学沉积 热处理 磁性能
下载PDF
ICF玻璃靶丸化学镀磁性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
14
作者 杨文彬 魏明 +5 位作者 王超 胡小平 唐小红 王洋 付艳艳 周元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99-2602,共4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ICF玻璃靶丸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磁性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能量衍射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ICF玻璃靶丸表面化学镀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的形貌、组成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ICF玻璃靶丸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磁性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能量衍射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ICF玻璃靶丸表面化学镀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的形貌、组成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镀Ni-Co-Fe-P四元合金涂层的ICF玻璃靶丸,表面由平均直径为50 nm的细小颗粒组成,表面粗糙度小,磁性能高,可望用于磁悬浮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玻璃靶丸 化学镀 Ni-Co-Fe-P 磁性涂层 磁悬浮
下载PDF
共沉积晶态Ni-P-W-Nb_2O_5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治 陈焕铭 +4 位作者 潘凤春 吕琼 王琴 林雪玲 席丽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7,共4页
利用晶态镀液在钕铁硼磁性材料基体表面共沉积Ni-P-W-Nb2O5复合镀层,对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共沉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及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晶态镀液中Nb2O5颗粒的质量浓度为5-15 kg/m3时,共沉积Ni-P-W-Nb2O5复合镀... 利用晶态镀液在钕铁硼磁性材料基体表面共沉积Ni-P-W-Nb2O5复合镀层,对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共沉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及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晶态镀液中Nb2O5颗粒的质量浓度为5-15 kg/m3时,共沉积Ni-P-W-Nb2O5复合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及其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随镀液中Nb2O5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镀液中Nb2O5颗粒的质量浓度由15 kg/m3增加到20 kg/m3时,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及其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有所下降。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共沉积Ni-P-W-Nb2O5复合镀层的硬度随着镀液中Nb2O5颗粒浓度的增加呈单调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共沉积 Ni-P-W-Nb2O5 镀层性能
下载PDF
铁、钴、镍/磷二元团簇离子的形成与光解
16
作者 韩春英 邢小鹏 +2 位作者 张霞 高振 朱起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8-824,共7页
利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了铁、钴、镍/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份和激光光解规律.质谱研究表明,铁、钴、镍易与磷结合成簇,而且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大尺寸团簇离子的生成.当形成的团簇离子中... 利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了铁、钴、镍/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份和激光光解规律.质谱研究表明,铁、钴、镍易与磷结合成簇,而且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大尺寸团簇离子的生成.当形成的团簇离子中含金属原子数目较少时,磷原子数目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其中、、、(M=Fe、Co、Ni,n=2、3、4)团簇离子均具有较高的丰度;随着金属原子数目的增加,磷原子数目的变化范围相应地变窄,铁/磷趋向于形成原子数目比接近1∶1的团簇正离子,钴/磷则易形成富磷的团簇正离子,镍/磷团簇正离子中镍原子数远多于磷原子数,而这三种金属与磷形成的负离子团簇随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由富金属簇向富磷簇转化.对部分团簇正离子的紫外激光光解表明,铁/磷团簇正离子中P4或P2光解时易剥落;而钴/磷、镍/磷团簇正离子的主要光解通道或是P4、P2的剥离,或是中性MnPm(m为偶数)碎片的失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团簇离子 激光光解 激光溅射
下载PDF
特种钨合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锦 陈治良 +3 位作者 杨志 雷小丽 梅现均 刘菊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8期1-5,共5页
介绍特种钨合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采用V型混合器加合金球球磨、高压机械压制、氧化铝填料埋烧等工艺,制备一系列钨合金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样品的不同部位取样测定,用F检验法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标准物质样品均... 介绍特种钨合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采用V型混合器加合金球球磨、高压机械压制、氧化铝填料埋烧等工艺,制备一系列钨合金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样品的不同部位取样测定,用F检验法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标准物质样品均匀性良好。经过54个月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标准物质样品稳定性良好。8家实验室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4324方法进行定值分析,确定了该系列标准物质中Ni、Fe、Co、Mn、Mo、P、Si、Mg、Ca、Al 10种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质量分数分别为1.19%~7.80%,0.402%~4.40%,0.062%~0.973%,0.0081%~0.147%,0.049%~0.243%,0.0051%~0.012%,0.0036%~0.0092%,0.0029%~0.0091%,0.0036%~0.0087%,0.0039%~0.0082%。对标准物质样品成线性及与国内同类标准物质一致性进行考察,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系列标准物质适用于类似钨合金材料的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下载PDF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del of Liquid Binary Alloy(Ⅱ)─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18
作者 樊成才 王俭 +1 位作者 李文超 钱嘉裕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6-271,共6页
Some 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e were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coordination number, the accordination numbers of Cu-Zr , Fe-B, Ni-B, Co-... Some parameters of liquid binar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e were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coordination number, the accordination numbers of Cu-Zr , Fe-B, Ni-B, Co-P, Fe-P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ose in literature and in experiments of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Chemical short range order Coordina-tion number Cu-Zr Fe-B Ni-B CO-P Fe-P
下载PDF
ICP-AES测定多目标水地球化学普查样品中的14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泽 阿拉木斯 +1 位作者 苏金华 谭玉娟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采用IRIS Intrepid II SXP ICP光谱仪,对地球化学普查水样中Ba、Be、Cd、Co、Cr、Cu、Fe、 Mn、Mo、Ni、P、Pb、Sr和Zn等元素的测量条件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实验条件,进行了大批量实际样品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采用IRIS Intrepid II SXP ICP光谱仪,对地球化学普查水样中Ba、Be、Cd、Co、Cr、Cu、Fe、 Mn、Mo、Ni、P、Pb、Sr和Zn等元素的测量条件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实验条件,进行了大批量实际样品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地球化学普查水 BA Bo Cd Co Cr Cu Fe Mn MO Ni P Pb Sr Z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less Ni-Co-Fe-P coating on stainless steel
20
作者 GENG Shujiang and LI Junwei School of Materials &Metallurgy,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S1期41-,共1页
Cr_2O_3-forming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as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 interconnects.However,the evaporation of chromia scale might migrate to and poison the cath... Cr_2O_3-forming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as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 interconnects.However,the evaporation of chromia scale might migrate to and poison the cathode,leading to degradation of the cell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Ni-Co-Fe-P coatings were deposited on the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by means of a cost-effective technique of electroless method.They are expected to be converted into(Ni,Co,Fe)_3O_4 spinel with a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CTE match with stainless steel,which can block the evaporation of chromia formed on steel substrate exposed to the cathode environment of the SOFC. The effects of pH,mass ratio of FeSO_4/(FeSO_4 + NiSO_4 + CoSO_4) and temperature of solution on the deposition rate,compositions,surface morpholog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Ni-Co-Fe-P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posi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when pH was lower than 9 and then reduced when pH was higher than 9.The deposi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hen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80℃and then decreased when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80℃.The deposition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mass ratio of FeSO_4/(NiSO_4 + CoSO_4 + FeSO_4).The coatings consisted of Ni,Co,Fe and P.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as amorph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ess coating Ni-Co-Fe-P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