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之创新性诗学实践 |
蒲若茜
石俏杨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走向自主创新:美国诗歌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研究 |
罗良功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4 |
0 |
|
3
|
论寒山诗在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跨文化接受 |
徐畔
苏靖雯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比较视角与跨学科考察——董洪川教授访谈录 |
林萍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24 |
0 |
|
5
|
美国当代诗歌的视觉诗学 |
罗良功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 |
郭英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创建 |
刘东霞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3 |
0 |
|
8
|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选择——以英美诗歌名篇赏析课程为例 |
陈冰
|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
2023 |
0 |
|
9
|
跨界与创新: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论 |
邓琴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3 |
0 |
|
10
|
乔治·霍尔顿简论 |
刘旎媛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3 |
0 |
|
11
|
英美诗歌研究的多维视野——吴笛教授访谈录 |
赵燕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23 |
0 |
|
12
|
后殖民视域下《在我爱你的这座城》中的饥饿感分析 |
张惠婵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3
|
中国“十五”期间美国诗歌与戏剧研究 |
刘雪岚
丁晓君
肖静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4
|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 |
朱徽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2
|
|
15
|
现代性的诉求——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用词的创新 |
祝朝伟
张柏然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6
|
中国诗、诗学的民族原创及其对于美国现代诗的影响 |
叶维廉
冯国荣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6
|
|
17
|
伯恩斯坦与美国语言诗的诗学观 |
林玉鹏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8
|
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 |
董洪川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9
|
论黑人音乐与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艺术创新 |
罗良功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24
|
|
20
|
“道非道”:美国垮掉派诗人与佛禅 |
耿纪永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