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之创新性诗学实践
1
作者 蒲若茜 石俏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 20世纪80年代至今,“X一代”亚裔美国诗人一直活跃在美国诗坛,积极进行诗歌形式与风格的创新,丰富了当代英语诗歌的语言表征和美学表达。本文聚焦于“X一代”亚裔美国诗歌中的创新性诗学实践,考察亚裔美国诗歌的语言创新、碎片化叙事,以及“空白”的视觉呈现。这些实践突破了既定的语言规范,革新了诗歌的视觉效果,既再现了亚裔美国人复杂的移民历史和族裔经验,又挑战了美国社会固有的权力关系,为亚裔美国诗歌发展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一代” 亚裔美国诗歌 词语游戏 碎片化叙事 “空白”
下载PDF
走向自主创新:美国诗歌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研究
2
作者 罗良功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起于清末,在五四运动时期始成规模。本文梳理了美国诗歌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史,重点清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史,认为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上半叶的模仿与...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起于清末,在五四运动时期始成规模。本文梳理了美国诗歌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译介与传播历史,重点清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史,认为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上半叶的模仿与化用、20世纪末期的学习与成长、21世纪之初的借鉴与对话到新时代的中美并行与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在美国诗歌译介与研究方面坚持为己所用的文化传统,也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学术已然走进了文化自信与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译介 研究 中国学术
下载PDF
论寒山诗在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跨文化接受
3
作者 徐畔 苏靖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二战后,在美国物欲横流与思想高压的社会氛围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促生了美国自然文学的形成,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在外来视野中寻找情感宣泄。寒山诗的跨文化接受肇始于宋代,寒山文化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产生了思想共振。在跨境旅行的过程... 二战后,在美国物欲横流与思想高压的社会氛围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促生了美国自然文学的形成,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在外来视野中寻找情感宣泄。寒山诗的跨文化接受肇始于宋代,寒山文化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产生了思想共振。在跨境旅行的过程中,寒山诗拓宽了美国文学的人文视野,被美国自然文学作家视为乌托邦与精神家园,在大洋彼岸的文学作品中建构起寒山文化空间。在多元化时代,作为和合文化载体的寒山诗历久弥新,在中西方文化交往与对话中被赋予当代价值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诗 精神家园 寒山文化空间 美国自然文学
下载PDF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比较视角与跨学科考察——董洪川教授访谈录
4
作者 林萍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本文是对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的学术访谈。董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事现代主义诗歌研究30多年的历程,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英美诗歌研究的比较视角出发,董教授立足本土现代文学经验,以T.S.艾略特为案例深入阐释了... 本文是对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的学术访谈。董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事现代主义诗歌研究30多年的历程,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英美诗歌研究的比较视角出发,董教授立足本土现代文学经验,以T.S.艾略特为案例深入阐释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是如何传播的,中国学者和诗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西方诗学资源推进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建设。董教授指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研究既要关注本土文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又要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过滤现象。他认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具有审美形式创新的意义,而且是对西方现代性历史进程的回应、反思和批判,具有介入和批评西方社会现实的人文价值和认知价值。因此,从现代性这一跨学科视角切入,运用历史化方法还原历史语境,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进行跨学科考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董教授就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青年学者提出治学建议与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比较视角 跨学科 人文关切
下载PDF
美国当代诗歌的视觉诗学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良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6,112,共8页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深刻改变了诗歌文本的质地与观念,颠覆了传统诗学观和语言观,突破了既有的诗歌艺术范式和阅读模式,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美学意义;而且对美国当代文化转向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回应与反思,彰显了强烈的时代性和文化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当代诗歌 视觉诗学 视觉转向 诗歌文本 视觉文本
下载PDF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
6
作者 郭英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不是仅论及美国诗歌和中国书写这么简单。本质上讲,该话题涉及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对话。尤其从形象学角度探讨中国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形象塑造时,“我”/“自我”“他者”“异国形象”与“读者”... 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不是仅论及美国诗歌和中国书写这么简单。本质上讲,该话题涉及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对话。尤其从形象学角度探讨中国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形象塑造时,“我”/“自我”“他者”“异国形象”与“读者”之间会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该关系网中,“读者”的角色往往被遮蔽和忽略。从“读者”的角度看,“我”/“自我”建构的“他者”和“异国形象”会被革命性地解构。解构的发生,意味着读者有必要从本土视阈,对西方所主观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性认识和解读。从该理念出发,会发现西方文化语境中关于中国形象建构的各种论著以及文献资料里面,有五大类作品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值得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诗歌 中国书写 异国形象 读者 他者
下载PDF
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创建
7
作者 刘东霞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43-5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治互渗、中西互鉴与中国自主相结合的历史编纂观,在美国文学史框架下的诗歌史、诗歌专题史和诗歌专门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和话语,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创建提供了注脚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代 美国诗歌史研究 历史编纂观 中国知识创建
下载PDF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选择——以英美诗歌名篇赏析课程为例
8
作者 陈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73,共4页
课程思政是一项高等院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创新举措。英美诗歌名篇赏析课程积极探索英美文学赏析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作为通识类英语课程,围绕思政建设路径与实施步骤,探寻思政元素同诗歌内容的主要契合点,引... 课程思政是一项高等院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创新举措。英美诗歌名篇赏析课程积极探索英美文学赏析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作为通识类英语课程,围绕思政建设路径与实施步骤,探寻思政元素同诗歌内容的主要契合点,引领学生进行诗歌艺术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独立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人文价值与育人功能的高度融合,对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英美诗歌 文学赏析 人文素养
下载PDF
跨界与创新: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论
9
作者 邓琴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2023年10月21-22日,“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围绕“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跨艺术诗歌研究”“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诗歌的民族、国家与共同体想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展示了诗歌理论探索和... 2023年10月21-22日,“第九届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围绕“诗歌的多维文本批评”“跨艺术诗歌研究”“诗歌的跨文化译介与传播”“诗歌的民族、国家与共同体想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展示了诗歌理论探索和跨界批评的方法与范式新突破,促进了中外诗歌研究的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诗歌诗学学术研讨会 诗歌理论创新 诗歌跨界批评 批评方法与范式
下载PDF
乔治·霍尔顿简论
10
作者 刘旎媛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乔治·霍尔顿是首位出版诗集的美国非裔诗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以霍尔顿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自由主题、奴隶与诗人的身份矛盾、艺术特征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分析霍尔顿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霍尔顿的诗歌以自由主题为核心... 乔治·霍尔顿是首位出版诗集的美国非裔诗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以霍尔顿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自由主题、奴隶与诗人的身份矛盾、艺术特征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分析霍尔顿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霍尔顿的诗歌以自由主题为核心,他是非裔诗人抗议奴隶制的先驱。对于自由的追求使霍尔顿深入思考奴隶与诗人的身份矛盾,这种矛盾在他的诗歌艺术理想中得到舒缓。他的诗歌兼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他的诗歌创作在美国非裔诗歌的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霍尔顿 美国非裔诗歌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英美诗歌研究的多维视野——吴笛教授访谈录
11
作者 赵燕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1-11,F0004,共12页
吴笛教授在欧美诗歌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成果斐然。本文是对吴笛教授就跨学科视角开展英美诗歌研究与翻译的访谈录。在访谈中,吴笛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英美诗歌翻译与研究实践,分析了跨学科意识对诗歌研究及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从... 吴笛教授在欧美诗歌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成果斐然。本文是对吴笛教授就跨学科视角开展英美诗歌研究与翻译的访谈录。在访谈中,吴笛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英美诗歌翻译与研究实践,分析了跨学科意识对诗歌研究及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从“生态伦理批评”“文学法律批评”以及“文学跨媒介批评”等视角阐释了英美诗歌研究的多维视野,进而强调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加强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致力于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吴笛教授还阐释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研究的意义所在,强调了诗歌翻译在语言、语义及结构等方面理应坚守的翻译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诗歌 多维视野 跨学科意识 翻译研究
下载PDF
后殖民视域下《在我爱你的这座城》中的饥饿感分析
12
作者 张惠婵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6-102,116,共8页
饥饿线索贯穿了华裔美国诗人李立扬的经典诗集《在我爱你的这座城》。这份饥饿不仅是对食物的贪馋,还囊括了对家园的冀求和对表达的渴望,从遍布诗集的食物书写、流散主题与超验主义元素中便可见一斑。饥饿感长期无法缓解,于是转化为贪... 饥饿线索贯穿了华裔美国诗人李立扬的经典诗集《在我爱你的这座城》。这份饥饿不仅是对食物的贪馋,还囊括了对家园的冀求和对表达的渴望,从遍布诗集的食物书写、流散主题与超验主义元素中便可见一斑。饥饿感长期无法缓解,于是转化为贪婪吃下可食与不可食之物、爱与恨、自我与他者的炽烈狂怒。诗人吞噬一切,由饥肠辘辘至暗蓄气力,而后爆破;从沉默不语到呼吼高歌出反抗仇外情绪与种族主义的最强音,又凭诗歌这一“音节”,呐喊其对包罗万象之宇宙心灵矢志不渝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扬 《在我爱你的这座城》 饥饿 家园 宇宙心灵 华裔美国诗歌
下载PDF
中国“十五”期间美国诗歌与戏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雪岚 丁晓君 肖静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共11页
“十五”期间,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出现了研究的新走向。本文通过对国内五年间(2000-2004年)和国外十年间(1995-2004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出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十五”期间,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出现了研究的新走向。本文通过对国内五年间(2000-2004年)和国外十年间(1995-2004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出我国美国诗歌、戏剧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美国诗歌、戏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期间 美国诗歌 戏剧研究 2004年 中国 研究领域 研究与发展 研究成果 改进建议 新走向
下载PDF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 被引量:32
14
作者 朱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9,共6页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在范围、形式、影响和理论探索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在西方汉学领域确立了坚实的地位。从历史发展与现状、主要译作简介、译文评析、对现代美国诗学与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在范围、形式、影响和理论探索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在西方汉学领域确立了坚实的地位。从历史发展与现状、主要译作简介、译文评析、对现代美国诗学与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20世纪中国与西方在文学文化的译介与交流方面的重要活动与成就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美国文坛 翻译与接受 交流与影响
下载PDF
现代性的诉求——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用词的创新 被引量:3
15
作者 祝朝伟 张柏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5,共5页
庞德以前的浪漫主义诗人痛恨城市文明,摒弃城市题材,其诗歌辞藻华丽,且华而不实。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主动而自觉地完成了诗歌主题的转变,他摒弃了古旧词语的使用,运用日常口语词汇精确地再现诗性体验,将现代城市文明等诗歌题材纳... 庞德以前的浪漫主义诗人痛恨城市文明,摒弃城市题材,其诗歌辞藻华丽,且华而不实。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主动而自觉地完成了诗歌主题的转变,他摒弃了古旧词语的使用,运用日常口语词汇精确地再现诗性体验,将现代城市文明等诗歌题材纳入诗歌领域,在诗歌主题与用词等方面表现出对现代性的强烈诉求,实现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诗歌用词的创新,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自由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华夏集 美国诗歌 现代性
下载PDF
中国诗、诗学的民族原创及其对于美国现代诗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维廉 冯国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国诗、诗学的原创性贡献应从语言系统开始,从发生生态、作品文本、创作思维、接受批评系统地进行总结。中国诗、诗学给了美国现代诗以重要影响,尤其是道家美学的物自性、无言独化、去语障、解心囚,恢复到活泼泼的整体的生命世界,给了... 中国诗、诗学的原创性贡献应从语言系统开始,从发生生态、作品文本、创作思维、接受批评系统地进行总结。中国诗、诗学给了美国现代诗以重要影响,尤其是道家美学的物自性、无言独化、去语障、解心囚,恢复到活泼泼的整体的生命世界,给了西方现代思潮走出困境以重要启迪。道家美学与中国诗的开放式的语言更直接导致了庞德领衔的美国意象派现代诗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 原创性 道家美学 美国现代诗
下载PDF
伯恩斯坦与美国语言诗的诗学观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玉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首先对美国语言诗产生的背景和特征作了简要论述,并对伯恩斯坦暨语言诗的诗学观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语言诗的诗学观主要由自足的语言观和动力诗学观构成。自足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自足的,它不指向客观现实,诗歌应该突出语言的中心... 本文首先对美国语言诗产生的背景和特征作了简要论述,并对伯恩斯坦暨语言诗的诗学观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语言诗的诗学观主要由自足的语言观和动力诗学观构成。自足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自足的,它不指向客观现实,诗歌应该突出语言的中心地位;动力诗学观包括异质性、速度性、即兴性、读者文本互动性等特征。这两种诗学观点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中又都有很强的政治性。最后,本文还对语言诗的另几个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伯恩斯坦 美国语言诗 诗学观
下载PDF
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董洪川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8,共5页
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倡导者和促进者。本文从他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倡导、对诗歌新人的鼓励与提携、对现代主义刊物成长和现代派作品出版的促进及其现代主义诗歌自身示范性创作等诸多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他对英美现代主... 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倡导者和促进者。本文从他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倡导、对诗歌新人的鼓励与提携、对现代主义刊物成长和现代派作品出版的促进及其现代主义诗歌自身示范性创作等诸多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他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形成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贡献 文学评论 文学风格
下载PDF
论黑人音乐与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艺术创新 被引量:24
19
作者 罗良功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4,共7页
兰斯顿·休斯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黑人诗人之一 ,其突出的诗歌成就在于他创造性地将美国黑人音乐引入诗歌中 ,形成了他理想中的“美国黑人诗歌”的基本模式。本文力图对休斯基于黑人音乐的诗歌创新的思想文化根源、表现形式及其... 兰斯顿·休斯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黑人诗人之一 ,其突出的诗歌成就在于他创造性地将美国黑人音乐引入诗歌中 ,形成了他理想中的“美国黑人诗歌”的基本模式。本文力图对休斯基于黑人音乐的诗歌创新的思想文化根源、表现形式及其意义和影响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斯顿·休斯 黑人音乐 美国黑人诗歌
下载PDF
“道非道”:美国垮掉派诗人与佛禅 被引量:8
20
作者 耿纪永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佛禅在二战后的美国风靡一时,垮掉派诗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一面介绍、倡导,一面潜心修习,甚至不远万里到东方“取经”。作为诗人,他们都将佛禅的“不立文字”的神秘经验设法以“不离文字”的方式写成诗歌,或取其虚静,或取其狂放自... 佛禅在二战后的美国风靡一时,垮掉派诗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一面介绍、倡导,一面潜心修习,甚至不远万里到东方“取经”。作为诗人,他们都将佛禅的“不立文字”的神秘经验设法以“不离文字”的方式写成诗歌,或取其虚静,或取其狂放自由,或追寻正统,形态各异,从而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派 佛禅 美国诗歌 禅诗 “道非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