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江健三郎《感化院少年》的个体叙事与主体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兰立亮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年第4期45-49,64,共6页
作为大江健三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感化院少年》承继了作家创作初期“书写日本人的监禁生存状态”这一主题。通过对该作叙事视点、叙事空间的主题建构功能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体现了小说“凝视与反凝视”的权力对抗关系... 作为大江健三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感化院少年》承继了作家创作初期“书写日本人的监禁生存状态”这一主题。通过对该作叙事视点、叙事空间的主题建构功能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体现了小说“凝视与反凝视”的权力对抗关系;封闭的山谷村庄这一空间设置呈现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构图。小说关于逃亡的创伤叙事暗示着对中心文化浸淫的封闭异托邦的逃离,体现了作家力求利用“边缘”这一隐形结构来构建时代整体性的伦理指向。《感化院少年》的个体叙事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对小说叙事的积极探索,表现了作家对战争这一疯狂暴力的批判和对战后主体性回归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感化院少年》 个体叙事 主体建构
下载PDF
色彩词在塑造《拔芽击仔》“外面”世界特质中的功用分析
2
作者 马永平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大江健三郎在《拔芽击仔》中构建了“我们”和“外面”两个世界,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日本战败前夕一群感化院儿童的悲惨遭遇。其中,“我们”主要由感化院孩子组成,而“外面”则由感化院教员、宪兵、村长等构成,是当时... 大江健三郎在《拔芽击仔》中构建了“我们”和“外面”两个世界,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日本战败前夕一群感化院儿童的悲惨遭遇。其中,“我们”主要由感化院孩子组成,而“外面”则由感化院教员、宪兵、村长等构成,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和象征。小说中的“外面”世界不但罔顾事实,处处排斥、打击“我们”,而且千方百计想要消灭“我们”,充分显示了其虚伪、偏执、极端、冷酷和野蛮的性格特质。作者在塑造“外面”世界的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色彩词,色彩词在表现“外面”世界的性格特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拔芽击仔》 “外面”世界 色彩词 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