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学术价值再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大顺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15-23,共9页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考古新发现集中体现于辽宁西部山区的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是由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从牛河梁诸遗址点及所处环境看,其是一处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以沟通...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考古新发现集中体现于辽宁西部山区的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是由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从牛河梁诸遗址点及所处环境看,其是一处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以沟通天地神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营造出的人文融于自然的大文化景观,环境也是祭祀的组成部分。牛河梁遗址的典型器物是彩陶和玉器,由于造型高度抽象化,对各类动物形玉器的原型有一个不断认识和修正的过程。红山文化在跨进古国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东北地区渔猎文化的背景,也有同邻区主要是中原区的频繁交流,该遗址的内涵及其体现的观念信仰是中华文明起源道路与特质的反映,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文明探源
下载PDF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莫多闻 杨晓燕 +3 位作者 王辉 李水城 郭大顺 朱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本文对辽宁凌源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区的地形进行了考察 ,对建筑石料进行了鉴定 ,证明当时人类对地形和岩性的认识和利用已具有较高水平。对遗址文化层的动植物残体分析、孢粉分析及附近大凌河上游全新世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基础上 ,对... 本文对辽宁凌源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区的地形进行了考察 ,对建筑石料进行了鉴定 ,证明当时人类对地形和岩性的认识和利用已具有较高水平。对遗址文化层的动植物残体分析、孢粉分析及附近大凌河上游全新世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基础上 ,对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和红山文化晚期繁荣的原因及人地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建筑选址 环境背景 人地关系 孢粉分析
下载PDF
对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迹年代的认识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广林 翟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28-133,共6页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迹由早至晚的发展顺序应为:(1)下层灰坑阶段(N2Z4H1);(2)下层圆形冢敷石墓阶段;(3)上层圆形冢与祭坛阶段(N2Z4B、N2Z3);(4)上层方形冢阶段(N2Z4A、N2Z2、N2Z6、N2Z1);(5)后上层冢阶段(N2Z4、N2Z5)。目前对"第...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迹由早至晚的发展顺序应为:(1)下层灰坑阶段(N2Z4H1);(2)下层圆形冢敷石墓阶段;(3)上层圆形冢与祭坛阶段(N2Z4B、N2Z3);(4)上层方形冢阶段(N2Z4A、N2Z2、N2Z6、N2Z1);(5)后上层冢阶段(N2Z4、N2Z5)。目前对"第二地点中心大墓"的提法并不严谨,牛河梁第二地点积石冢各墓葬并不共时,不存在哪一座墓,足以统领其他所有墓葬的情况。传统上,红山文化祭祀以"坛、庙、冢、台"这样四类典型遗迹来概括认识,但是红山文化绵延近两千年,这四类建筑也不是共时的。红山文化祭祀传统的变迁值得再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 第二地点 遗迹年代
下载PDF
从居址到墓地: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时代变迁与功能转变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宾福 白玉川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2-139,共8页
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发表的考古材料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把牛河梁遗址历年出土的红山文化遗存统一划分为两期三段。认定牛河梁遗址的早、晚两期分别代表了"居址"和"墓地"两个... 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发表的考古材料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把牛河梁遗址历年出土的红山文化遗存统一划分为两期三段。认定牛河梁遗址的早、晚两期分别代表了"居址"和"墓地"两个不同阶段,墓地阶段的早段属于红山文化中期,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年代相当,墓地阶段的晚段属于红山文化晚期,与中原和河套地区的半坡四期文化、庙子沟文化相当。将牛河梁遗址以积石冢为代表的墓地阶段的起始年代向前推进到了仰韶时代的中期,即公元前4 000年至公元前3 500年之间。认为牛河梁遗址的存续年代实际上贯穿了整个红山文化的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时段划分 居址 墓地 功能转变
下载PDF
牛河梁遗址的易学架构与黄帝《归藏》易传说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婕 朱成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5-33,98,共10页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传说,一般认为伏羲时代施行《连山》易,黄帝时代施行《归藏》易。《归藏》易的特点是重视坤卦,坤为地、属阴,故《归藏》易是一种贵坤崇阴、重视大地和母性的易学。史前考古文化...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传说,一般认为伏羲时代施行《连山》易,黄帝时代施行《归藏》易。《归藏》易的特点是重视坤卦,坤为地、属阴,故《归藏》易是一种贵坤崇阴、重视大地和母性的易学。史前考古文化中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性器物与黄帝行《归藏》易崇阴贵坤的传说相吻合,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当地原生的以龙纹为特征的红山诸文化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文明火花。牛河梁遗址庙、坛、冢从宏观设计、局部布局、器物造型等各方面都反映出成熟的崇阴贵坤的《归藏》易特征,表现出与黄帝易学传说具有强烈的对应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易学架构 黄帝 《归藏》易
下载PDF
猪龙的象征意义——兼论牛河梁女神塑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书惠 谷颖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66-68,共3页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礼器。在上古人的观念中,龙可以致雨,猪又与雨候关系密切,猪、龙组合是人们对雨水期盼的隐喻,玉猪龙更成为祈雨仪式的道具。牛河梁遗址中的女主神具有"巫"的属性,类似殷商的巫王合一...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礼器。在上古人的观念中,龙可以致雨,猪又与雨候关系密切,猪、龙组合是人们对雨水期盼的隐喻,玉猪龙更成为祈雨仪式的道具。牛河梁遗址中的女主神具有"巫"的属性,类似殷商的巫王合一、巫政合一,她具有非凡的社会地位和宗教威望,可以主持祈雨等重要的巫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龙 牛河梁女神 象征 祈雨
下载PDF
关于牛河梁第二地点红山文化四号冢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广林 梁景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1-136,共6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四号冢区灰坑Z4H1的性质应属祭祀坑,其年代要早于该冢区的下层积石冢。这里揭露出来的所谓垫土层N2Z4BD,与叠压其上的两座圆坛式石构建筑及其所属南向拓展的梯形石构地面平台,性质均应为早期坛墠祭祀遗存,它...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四号冢区灰坑Z4H1的性质应属祭祀坑,其年代要早于该冢区的下层积石冢。这里揭露出来的所谓垫土层N2Z4BD,与叠压其上的两座圆坛式石构建筑及其所属南向拓展的梯形石构地面平台,性质均应为早期坛墠祭祀遗存,它的出现,在中国古代传统祭祀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发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四号冢 坛墠祭祀遗存
下载PDF
从白音长汗等遗址看西辽河地区史前家族组织的演进
8
作者 刘俊男 邱方利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8-57,共10页
白音长汗遗址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布局规划保存完好的大型村落遗址。根据白音长汗遗址并结合其他遗址,我们大致可将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家族组织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距今约8200~7200年为共仓共灶的伙婚制家族阶段;距今约7200~5300年处... 白音长汗遗址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布局规划保存完好的大型村落遗址。根据白音长汗遗址并结合其他遗址,我们大致可将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家族组织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距今约8200~7200年为共仓共灶的伙婚制家族阶段;距今约7200~5300年处于共仓分灶的偶婚制家族阶段;距今约5300~5000年为过渡时期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距今约5000~4000年的后红山文化时期,此地区已进入分仓分灶的专偶制家族时期;到小河沿文化时期由于气候等原因,该地区已由农耕经济过渡到游牧经济。恩格斯等的家族组织演进理论符合西辽河地区考古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长汗遗址 牛河梁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家族组织
下载PDF
红山文化包含和体现的若干文明因素
9
作者 滕海键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文字、金属器、城市曾长期被视为文明的"三要素"。关于何为"文明",学界是有不同观点和认识的。不过,就"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点而言学界有更多认同。红山文化晚期具有"高级技术能力";农... 文字、金属器、城市曾长期被视为文明的"三要素"。关于何为"文明",学界是有不同观点和认识的。不过,就"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点而言学界有更多认同。红山文化晚期具有"高级技术能力";农业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分工明显;社会分化和分层最典型的实证是牛河梁坛庙冢遗址;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权力阶层和社会管理体系;红山文化时期形成了发达的祭祀礼仪或巫术仪式,这种仪式主要是为沟通天人关系、人神关系,它是后世礼制的源头而非礼制本身,三代的礼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祭祀礼仪演变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文明 牛河梁遗址
下载PDF
牛河梁遗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分析
10
作者 崔岩勤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玉器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遗址。这些玉器主要埋藏在墓葬中,是墓主的随葬品。经鉴定,墓主性别主要是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未成年人很少。本文主要对女性墓葬出土玉器进行分析,了解红山文化晚期女性墓葬随... 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玉器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遗址。这些玉器主要埋藏在墓葬中,是墓主的随葬品。经鉴定,墓主性别主要是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未成年人很少。本文主要对女性墓葬出土玉器进行分析,了解红山文化晚期女性墓葬随葬玉器的特点及女性墓主的社会地位,认识玉器在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女性墓葬 玉器
下载PDF
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祭祀研究
11
作者 王洪志 王剑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7期9-12,共4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它应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最晚阶段建筑,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该坛建筑风格反映出它的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其坛体形制结构蕴含着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该坛可能还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当...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它应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最晚阶段建筑,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该坛建筑风格反映出它的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其坛体形制结构蕴含着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该坛可能还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当时红山人的祭祀活动呈现出集中化、专一化特点,这个建立于五千年前的三环石坛可能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日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三环石坛 太阳祭祀
下载PDF
用Stellarium软件解读牛河梁遗址第十三地点的天文设计理念
12
作者 董婕 朱成杰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3-100,共8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十三地点是该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与第一地点女神庙遥相呼应,构成遗址群的主体建筑架构.自从它被考古发现以来,其设计理念和功能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谜团.把第十三地点的建筑结构平面图与应用模拟天文软件St...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十三地点是该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与第一地点女神庙遥相呼应,构成遗址群的主体建筑架构.自从它被考古发现以来,其设计理念和功能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谜团.把第十三地点的建筑结构平面图与应用模拟天文软件Stellarium模拟当时北极天区的天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建筑三层圆环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北斗绕极天象的天文观测,建筑外圆、中圆和内圆分别与天璇、天权和开阳三星的绕极轨迹吻合,从而使建筑的外环堆石带和中环石台阶分别与斗魁四星和斗柄三星绕极旋转的区域对应,内圆夯土区与北斗内星(开阳)绕极旋转的北极中心天区对应.这个发现不仅与中国汉代文献记载的关于北斗七星命名的古老依据相契合,而且将中国古人进行准确天文观测的历史推进到5500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 红山文化 第十三地点 北斗七星
下载PDF
牛河梁遗址的设计理念与彝族历法的关联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成杰 董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佚羲女娲阴阳八卦文...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佚羲女娲阴阳八卦文化的发源地。学界认为八卦脱胎于彝族十月历,伏羲是彝族祖先。晚期红山文化是当地原生古文化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说明,牛河梁遗址群的设计理念应该有更古老的易学传统,与古羌族的历法以及伏羲文化相关联,从而成为中国易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对后世的易道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牛河梁申遗的核心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设计理念 易学传统 彝族历法 关联思考
下载PDF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文本的汉英翻译——以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为例
14
作者 张鑫浩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69-,共1页
博物馆文本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翻译文本为例,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分析博物馆文本翻译中遵从的三大原则中的连贯原则,并从中总结翻译方法。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文本翻译
下载PDF
牛河梁遗址与热河生物群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可行性与价值评估
15
作者 鲁昊 陈智艺 +2 位作者 柴珺 李佳镛 曲哲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5期3-16,共14页
牛河梁遗址是大型祭祀类遗址,距今5000~5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遗址群中发现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标志性建筑是红山文化研究的重点。热河生物群是重要的中生代陆地湖泊相生物群,是世界级的化石宝库,为现生生物... 牛河梁遗址是大型祭祀类遗址,距今5000~5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遗址群中发现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标志性建筑是红山文化研究的重点。热河生物群是重要的中生代陆地湖泊相生物群,是世界级的化石宝库,为现生生物界的主要类群,如哺乳动物、鸟类及被子植物等起源或早期演化分异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该群落在牛河梁地区有广泛的地层分布。文章通过分析牛河梁遗址发掘保护现状、热河生物群研究与化石产地保护情况,初步阐释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与热河生物群的遗产价值,认为这一地区同时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价值,牛河梁遗址和热河生物群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有可能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热河生物群 遗产价值 联合申遗
下载PDF
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西南建筑群发掘简报
16
作者 贾笑冰 郭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地区,是一处由多个功能不同的遗址点组成的遗址群,遗址区面积50余平方公里"。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认红山文化遗址点有16处(N1~16,图一)。
关键词 辽宁凌源市 牛河梁遗址 第一地点 西南建筑群 台基址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笑冰 王轩龙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6,共5页
虽然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地处史书记载的中心之外,活跃在这一区域的红山文化的重要特征却显示其不仅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精神内涵的贡献者,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从古代礼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建筑特征与规范... 虽然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地处史书记载的中心之外,活跃在这一区域的红山文化的重要特征却显示其不仅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精神内涵的贡献者,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从古代礼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建筑特征与规范两个方面入手,结合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收获,以新的考古资料论证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直根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牛河梁遗址新的考古发现显示,红山社会对祭祀礼仪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完善的礼制雏形;第一地点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是传统大型礼仪建筑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直根系 牛河梁遗址 红山社会 礼制 礼仪建筑
原文传递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 被引量:22
18
作者 索秀芬 李少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2-61,共10页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年代在距今6000~5000年。一期和二期时有红山文化先民居住。二期时出现了早期积石冢;用坑祭祀;墓葬无等级差别,有土坑墓和立砌石板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玉器。三期坛、庙、冢齐备,有中心大...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年代在距今6000~5000年。一期和二期时有红山文化先民居住。二期时出现了早期积石冢;用坑祭祀;墓葬无等级差别,有土坑墓和立砌石板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玉器。三期坛、庙、冢齐备,有中心大墓,等级差别明显,新出现了平砌石棺墓;随葬品以玉器为主,罕见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分期 年代
原文传递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组”陶器的辨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星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81,共11页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三期分期方案外尚有一组遗存缺乏直接层位关系。该组遗存出土陶器的形制具有关联性,或与现有三期遗存中的同类器有区别,或不见于现有三期遗存。这组遗存年代应在下层积石冢和上层积石冢之间,可命名为"女神庙...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三期分期方案外尚有一组遗存缺乏直接层位关系。该组遗存出土陶器的形制具有关联性,或与现有三期遗存中的同类器有区别,或不见于现有三期遗存。这组遗存年代应在下层积石冢和上层积石冢之间,可命名为"女神庙"组。据此,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的三期分期方案也应改为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女神庙”组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鸿篇力作——读《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栾丰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学术界翘首以盼的牛河梁遗址群发掘报告于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当年12月中旬在沈阳召开的“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拿到沉甸甸的三大本《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下文简称《牛河梁》)之后,许多人连夜... 学术界翘首以盼的牛河梁遗址群发掘报告于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当年12月中旬在沈阳召开的“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拿到沉甸甸的三大本《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下文简称《牛河梁》)之后,许多人连夜翻阅,先睹牛河梁遗址群的全面发掘成果为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明起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