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
1
作者 陈叔阳 何云峰 +3 位作者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以及动态生产资料,对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断控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层级划分;基于层级划分,通过地震资料属性提取与转换、深度学习、基于目标示性点过程模拟以及离散裂缝网络模拟(DFN)等方法...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以及动态生产资料,对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断控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层级划分;基于层级划分,通过地震资料属性提取与转换、深度学习、基于目标示性点过程模拟以及离散裂缝网络模拟(DFN)等方法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模型进行油气储量和油藏数值模拟,将拟合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断控型储层按层级由大到小分为走滑断裂影响带、断控体、类洞穴、类洞穴内簇充填和裂缝带共5个层级。(2)走滑断裂影响带受应力差异影响具有分段性,可细分为挤压段、拉分段和平移段;断控体在拉分段发育断裂交会型、单支走滑型,在平移段发育双断裂交错型和两断裂交会型,在挤压段发育双断裂扭曲型和双断裂交会型,共有6种平面组合样式;类洞穴在地震剖面上呈串珠状反射特征;类洞穴内部分为栅体与栅间(基岩),其中栅体又可进一步分为簇(角砾带)、簇间(裂缝带),整体表现为栅状结构,簇的物性更好;裂缝带为类洞穴的主要储集空间,在簇内部比簇间更发育,在一间房组比鹰山组更发育,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均以发育高角度裂缝为主,在两者连接处则以发育水平缝为主。(3)地质模型预测的油气储量与地质分析储量误差为1.75%,模型模拟的生产井地层压力及累产液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度较高,拟合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 断控体 类洞穴 碳酸盐岩储层 三维地质建模 深度学习 奥陶系 顺北1号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辽中1号走滑断层内部结构识别及其控藏作用——以锦州A构造为例
2
作者 张明升 王冰洁 +2 位作者 王鑫 戴建芳 薛明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锦州A构造的发现是辽东湾海域走滑断裂带内调节断层欠发育区的首个勘探突破,为弄清该构造成藏的主控因素,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锦州A构造段辽中1号走滑断层及其内部结构开展研究,并明确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锦州A构造的发现是辽东湾海域走滑断裂带内调节断层欠发育区的首个勘探突破,为弄清该构造成藏的主控因素,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锦州A构造段辽中1号走滑断层及其内部结构开展研究,并明确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振幅、纵波速度在走滑断层附近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范围可以代表走滑断层内部结构发育的规模,从浅到深辽中1号走滑断层内部结构的发育规模变大。利用多井横向对比常规测井的密度、中子孔隙度和声波时差资料以及偶极声波远探测技术,可以识别走滑断层内部结构,随着距离走滑断层的接近,密度资料会出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中子孔隙度和声波时差资料则会出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代表从围岩到断层破碎带再到断层核的发育趋势。锦州A构造段辽中1号走滑断层发育由断层破碎带和断层核组成的二元结构,断层破碎带孔渗性好,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断层核孔渗性差,有利于油气的侧向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层内部结构 油气成藏 辽中1 锦州A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与控储控藏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秀香 赵锐 赵腾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沿走滑断裂带展布的特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通过三维地震断裂精细解释,综合钻井、测井、试采等资料对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及分段内部储集体结构差异性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优选出有利的储集体...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沿走滑断裂带展布的特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通过三维地震断裂精细解释,综合钻井、测井、试采等资料对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及分段内部储集体结构差异性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优选出有利的储集体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顺北1号断裂带由8个几何分段斜列叠置而成,每个几何分段形成一套独立的储集单元,单个储集单元的内部缝洞结构基本一致,但相邻储集单元的内部缝洞结构差异明显,且彼此间油气藏不连通。(2)几何分段的内部缝洞结构由走滑构造的活动强度控制,据此可以划分出内洞外缝结构、双重洞-缝结构与大型“均质”储集体等内部储集体结构类型,其中大型“均质”储集体发育多套缝洞体,缝洞尺寸大、数量多、内部连通性强,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层 走滑断层分段 储集体 油藏连通性 顺北1号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简牍账簿所见中国古代上计制度的流变
4
作者 陈敏 周若冲 李柔萱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受历史材料限制,会计史学界对上计制度的认识与研究基本停留在文献典籍之中,为此,以出土简牍账簿为研究材料,考察上计制度发展的主要时期秦汉至三国两晋上计文书、上计内容、上计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计文书形式不断丰富进步,上计内... 受历史材料限制,会计史学界对上计制度的认识与研究基本停留在文献典籍之中,为此,以出土简牍账簿为研究材料,考察上计制度发展的主要时期秦汉至三国两晋上计文书、上计内容、上计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计文书形式不断丰富进步,上计内容以及上计时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农耕社会封建国家治理重心的转移。这为揭示上计制度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提供了新的史料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账簿 上计制度 会计史
下载PDF
秦汉简牍算书“径田术”新探
5
作者 周序林 马永萍 龙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径田术”是秦汉简牍算书中的一种简便算法,用于计算广、纵均大于或者广、纵之一大于240步的矩形田面积.此术目前见于四种秦汉简牍算书文献,学界对“径田术”有过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中有合理成分,但由于部分术文晦涩难懂等客观原因,这... “径田术”是秦汉简牍算书中的一种简便算法,用于计算广、纵均大于或者广、纵之一大于240步的矩形田面积.此术目前见于四种秦汉简牍算书文献,学界对“径田术”有过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中有合理成分,但由于部分术文晦涩难懂等客观原因,这些结论还有可商榷之处.分析学界对“径田术”几种代表性观点,指出其中的合理成分和可商榷之处,在分析术文文意的基础上提出理解“径田术”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算书 径田术 简便算法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5 位作者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作用 右行走滑作用(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下载PDF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萌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李宗杰 甄素静 杨素举 田亚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q...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构造,东段则表现为盖层滑脱型。加里东中期(Ⅲ幕)基底走滑断裂已开始活动;海西早期,走滑断裂再次活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厚层泥岩起到滑脱层的作用,基底走滑断裂剪切引起的盖层变形,在志留系发育伴生雁列正断层及其地堑、地垒组合;海西末期,挤压应力沿NE走向释放减弱而出现构造分异,基底走滑断裂西段再次复活,并与雁列正断裂上下贯通构成"负花状"构造;之后在印支期持续活动,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等。海西末期―印支期,基底卷入型走滑断裂油气运移通道的开启、志留系等构造圈闭的定型与主成藏期具备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走滑断裂附近可发育奥陶系岩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1井区 塔中北坡
下载PDF
百年简牍研究主题流变考:基于时间维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文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通过对简牍研究的学术文献进行穷尽式检索,构建完整的简牍研究文献数据集,并建立一个覆盖全部研究文献的类目体系,提取其中的参考点,就百年以来简牍研究主题流变的时序特征进行深入揭示是很有必要的。研究发现,从研究主题的角度看,建国... 通过对简牍研究的学术文献进行穷尽式检索,构建完整的简牍研究文献数据集,并建立一个覆盖全部研究文献的类目体系,提取其中的参考点,就百年以来简牍研究主题流变的时序特征进行深入揭示是很有必要的。研究发现,从研究主题的角度看,建国以来简牍研究已形成了一个整体稳定但随时间变化的主题研究框架;从时间的角度看,迄今为止的简牍研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研究特征,而简牍研究的分期也具有其内在独特属性。这一研究表明,简牍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根基已经基本铸就,但简牍研究的主题具有动态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研究主题 演化特征 历时性分析
下载PDF
百年简牍研究主题流变考:基于地域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文玉锋 刘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4,共13页
基于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文献,研究者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以简牍文献出土的地域为切入点,深入比较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简牍研究的主题特征,就会发现,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由于不... 基于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文献,研究者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以简牍文献出土的地域为切入点,深入比较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简牍研究的主题特征,就会发现,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由于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的研究侧重点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的简牍研究地域与主题分布的画卷。这一发现可望为简牍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中,将不同地域特征纳入其中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研究主题 出土地点 地域特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超压成因与盖层封闭能力 被引量:12
10
作者 鲁雪松 张凤奇 +4 位作者 赵孟军 卓勤功 桂丽黎 于志超 刘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6-675,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典型的高压—超压含油气区,明确超压成因机制以及强超压条件下油气保存机制,对于认识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有利勘探区十分重要。从高探1井超压油藏特征及其勘探成果出发,在分析高探1井超压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对超压系统中...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典型的高压—超压含油气区,明确超压成因机制以及强超压条件下油气保存机制,对于认识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有利勘探区十分重要。从高探1井超压油藏特征及其勘探成果出发,在分析高探1井超压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对超压系统中盖层水力破裂动态封闭的烃柱高度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超压为多种成因,其中构造挤压增压占51.03%,超压传递占14.94%,欠压实增压占34.03%,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冲断—侧向挤压应力是深层异常高压的主要诱因。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泥岩盖层厚度大,排替压力大,封闭能力强,超压系统盖层水力破裂和先存断层重新滑动动态控制了盖层能承受的最大超压和能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和侏罗系头屯河组为2套独立的压力系统,清水河组压力系数为2.32,接近先存断层滑动的临界压力条件,推测盖层破裂前能够动态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为200 m。高泉背斜中—上侏罗统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层系,河道—三角州前缘砂体可为优质储集层,构造-岩性油气藏可能是下一步勘探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高探1 超压成因 盖层 封闭能力 烃柱高度 水力破裂 断层滑动
下载PDF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渊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1,共5页
1977年 ,安徽阜阳双古堆 1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 ,其中有 3枚木牍。 1号木牍应是一本单独的书 ,从内容上看 ,应是思孟学派纪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著作 ,其时间当在《荀子》之前。《孔子家语》与 1号木牍关系密切。
关键词 阜阳双古堆 1号木牍 思孟学派 《孔子家语》
下载PDF
检测GPS载波相位中周跳的R+1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爱生 欧吉坤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提出一种检测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相位信号中周跳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同步观测序列中选出R个连续历元的观测作为正常观测,也叫拟准观测,使用拟准检定法检测相邻历元的观测值中的周跳。如果发现周跳,随即对该周跳进行修复,然后移动一... 提出一种检测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相位信号中周跳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同步观测序列中选出R个连续历元的观测作为正常观测,也叫拟准观测,使用拟准检定法检测相邻历元的观测值中的周跳。如果发现周跳,随即对该周跳进行修复,然后移动一个历元继续探测和修复。还提出了两种初始化的方案:多项式拟合法和最小二乘平差法。模拟试验表明R+1法可以用来检测和修复发生在一个观测序列中单个的或连续的周跳,也可以检测和修复同时发生在多个观测序列中的周跳,还可以检测发生在基准星上的周跳,对于双差载波相位,可以检测到小至1周的周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相位 周跳 拟准检定 R+1
下载PDF
敦煌悬泉置遗址F13出土简牍文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裕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0,共4页
敦煌悬泉置遗址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掘的,其中F13是悬泉置遗址坞院内靠北墙的一间小房子,共出土简128枚,有明确纪年的11枚,最早为建武27年即公元51年,最晚为永初元年即公元108年。其中3枚简与东汉早期历史密切相关,笔者对其作了... 敦煌悬泉置遗址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掘的,其中F13是悬泉置遗址坞院内靠北墙的一间小房子,共出土简128枚,有明确纪年的11枚,最早为建武27年即公元51年,最晚为永初元年即公元108年。其中3枚简与东汉早期历史密切相关,笔者对其作了一点初步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置遗址 小浮屠 简牍文书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21~25简补正及其文化探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祯 王亚丽 殷世鹏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40-43,共4页
对《武威汉代医简》21~25简所脱失文字进行补正,探究八卦、九野、九宫、太一,并比较"黄帝治病神魂忌"与《黄帝虾蟆经·年神舍九部法》,指出"黄帝治病神魂忌"针灸禁忌内容与古代如九野、九宫、九部等"九"数有关的文化现象有着... 对《武威汉代医简》21~25简所脱失文字进行补正,探究八卦、九野、九宫、太一,并比较"黄帝治病神魂忌"与《黄帝虾蟆经·年神舍九部法》,指出"黄帝治病神魂忌"针灸禁忌内容与古代如九野、九宫、九部等"九"数有关的文化现象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简 补正 天人合一 九宫 九部 太一
下载PDF
印文誊录与汉代地方行政:基于简牍公文书的讨论
15
作者 沈刚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汉代简牍文书誊录了一些印文内容,在文书作业的不同环节,各有特色。文书传行环节多数照实抄录,但有时简写印文或简述印文,比如机构和官称的省写,也有对印章责任人所做的描述性誊录,这些都以能准确辨识发文者为原则。西北地区简牍的收文... 汉代简牍文书誊录了一些印文内容,在文书作业的不同环节,各有特色。文书传行环节多数照实抄录,但有时简写印文或简述印文,比如机构和官称的省写,也有对印章责任人所做的描述性誊录,这些都以能准确辨识发文者为原则。西北地区简牍的收文记录则几乎完全照录印文,而长沙东汉简牍中的收文记录则由发文者事先写就,比印文内容更翔实。传的印文也会被关吏忠实记录下来。汉代公文书印文誊录,反映了地方行政事务责任落实到人,秉承灵活务实原则,其流程不断优化,更加简洁、高效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简牍 印文 地方行政
下载PDF
居延汉简中的陕西地名研究
16
作者 孙启祥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3,92,共9页
居延汉简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地名。考查这些地名,对研究古代政区因革、地名存废,乃至文化演进、制度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载有陕西地区地名的39枚简牍中的39则简文,蕴含大量的汉代历史和文化信息。它记录了一些县名在书写时使用通假字的... 居延汉简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地名。考查这些地名,对研究古代政区因革、地名存废,乃至文化演进、制度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载有陕西地区地名的39枚简牍中的39则简文,蕴含大量的汉代历史和文化信息。它记录了一些县名在书写时使用通假字的史实(如祋祤写作带羽,云阳写作霣阳);大量的里名为今人提供了已经消失的古地名线索。里名大都具特定含义,有描述性的,亦有记述性的,许多里名还被赋予道德引领的价值理念。众多地名和戍卒档案资料显示,汉代陕西地区除上郡外大量向河西地区征调戍卒,这与史家所谓“戍卒大部分是关东人,少数是本郡人”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简文中有关法律和戍卒身份、职衔、装备的史料,有的可弥补史书记载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陕西 县名 里名
下载PDF
秦汉简牍所见“长沙”县考
17
作者 赵堉燊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63-69,171,共8页
里耶秦简、华远秦牍、益阳兔子山汉简均见地名“长沙”,表明秦代延续楚国的建置设有长沙县,该县作为苍梧郡的郡治,一直延续至汉初。秦长沙县故城在今长沙市五一广场及周边地区,汉初临湘县的城址可能在北津城,疑吴氏长沙国的国都可能曾... 里耶秦简、华远秦牍、益阳兔子山汉简均见地名“长沙”,表明秦代延续楚国的建置设有长沙县,该县作为苍梧郡的郡治,一直延续至汉初。秦长沙县故城在今长沙市五一广场及周边地区,汉初临湘县的城址可能在北津城,疑吴氏长沙国的国都可能曾由北津城迁至“临湘故城”,迁置后原长沙县改名为临湘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 长沙 临湘 县址
下载PDF
从画像石、简牍看秦汉的拜谒行为——兼论“二重证据法”与史料之间的“多重关联性”
18
作者 赵悦 祁萌 《出土文献》 2024年第2期128-141,173,共15页
在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对于历史学研究至关重要,“二重证据法”即被认为主要强调了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古代拜谒行为为考察对象,探究画像石中的拜谒形象和名谒的呈现方式、出土文献中的名谒与“君前臣... 在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对于历史学研究至关重要,“二重证据法”即被认为主要强调了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古代拜谒行为为考察对象,探究画像石中的拜谒形象和名谒的呈现方式、出土文献中的名谒与“君前臣名”表达的意义、历史文献中对于拜谒场景的多元叙述,试图将图、物、文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搭建起血肉丰满的拜谒历史场景。在继承“二重证据法”研究理念的同时,试图展现史料之间更为立体的“多重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证据法” 拜谒 画像石 简牍 历史文献
下载PDF
乌程汉简涉医木牍研究
19
作者 章婧雯 丁媛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浙江湖州出土的乌程汉简是两汉时期乌程县署遗留的实物,其中有3枚涉医木牍。利用“二重证据法”对简牍进行考证,推测简270中的“疾温”,可能是具有传染性的温病。简177是一封吕广写给家人的信牍,据内容显示,当时扬州地区可能发生疫病,... 浙江湖州出土的乌程汉简是两汉时期乌程县署遗留的实物,其中有3枚涉医木牍。利用“二重证据法”对简牍进行考证,推测简270中的“疾温”,可能是具有传染性的温病。简177是一封吕广写给家人的信牍,据内容显示,当时扬州地区可能发生疫病,吕广是巡行的官员或者医生。简269为一首医方,其中药物多达26味,但未记载主治病证。以方测症,再结合《素问》《后汉书》中相关记载,推测此方可能是东汉元初六年(119)四月会稽大疫时使用过的医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程汉简 医方木牍 疫病
下载PDF
汉代遣册名物“䈕”与“缯方缇”合证
20
作者 范常喜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2期3-14,124,共13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所记名物“䈕”不应读作“箪”,当照本字“䈕”解为竹器,与墓中出土盛放泥“半两”钱的竹篓相对应。这种竹器因附有两耳用于提挈,故名为“䈕”。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所记“盛粟䈕”之“䈕”亦是此物。江苏连云港尹湾...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所记名物“䈕”不应读作“箪”,当照本字“䈕”解为竹器,与墓中出土盛放泥“半两”钱的竹篓相对应。这种竹器因附有两耳用于提挈,故名为“䈕”。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所记“盛粟䈕”之“䈕”亦是此物。江苏连云港尹湾六号西汉墓出土遣册木牍所记“缯方缇”之“缇”也应当读作“䈕”,指盛放墓主人生前所用文具的竹器。由于此处的“缇(䈕)”为方形,与一般的圆形“䈕”有别,同时其外又裱有一层缯帛,故以“缯方缇(䈕)”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遣册 尹湾汉墓 缯方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