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改变的累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以屠呦呦诺贝尔奖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屹 林周周 +1 位作者 李新 雷家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共5页
青蒿素研发获得诺贝尔奖,标志着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大突破。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初始条件—远离平衡态—偏差放大—分形"的思路,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蒿素研发全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成果产生的... 青蒿素研发获得诺贝尔奖,标志着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大突破。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初始条件—远离平衡态—偏差放大—分形"的思路,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蒿素研发全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成果产生的原理。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原始创新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原始创新 诺贝尔奖 复杂系统
下载PDF
从“诺贝尔奖情结”看我国大学的科研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宏泰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4期19-28,共10页
科技成果产出的制约因素很多,就其关键点而言,既有科研过程本身的问题,如项目运作、研究模式、学术风气乃至社会风习等等,又有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与成熟度、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等问题,更有科技成果的管理尤其是价值取向、衡量标准等,还有... 科技成果产出的制约因素很多,就其关键点而言,既有科研过程本身的问题,如项目运作、研究模式、学术风气乃至社会风习等等,又有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与成熟度、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等问题,更有科技成果的管理尤其是价值取向、衡量标准等,还有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因素、民族的特点、传统习惯等。可以说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多面体。但究其重点,仍是管理及科学研究观念的现代化。本文从"诺贝尔奖情结"的视角对中国科研的"冷"思考,意在引导学术本位的形成,呼唤加强科研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本位 科研管理 学术腐败 科技成果 诺贝尔奖情结
下载PDF
对中国科技研究的冷思考
3
作者 牛宏泰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5-60,共6页
科技研究与成果产出的制约因素很多,就其关键点而言,既有科技研究本身的问题,如研究项目选择运作、研究模式、研究条件、成果质量与成熟度、创新点、核心技术先进性等问题,更有科技成果的管理尤其是价值取向、衡量标准、民族特点、... 科技研究与成果产出的制约因素很多,就其关键点而言,既有科技研究本身的问题,如研究项目选择运作、研究模式、研究条件、成果质量与成熟度、创新点、核心技术先进性等问题,更有科技成果的管理尤其是价值取向、衡量标准、民族特点、传统习惯等。可以说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多面体。但就管理而言,其关键点仍是管理及科学研究观念的现代化。本文对中国科技研究的“冷”思考,意在引导学术本位和学术精神的形成,呼唤中国新一代科技管理大师的成长和科学的科研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本位 科研管理学术腐败 科技成果 诺贝尔奖情结
下载PDF
中国文学性写作在世界格局的困境及对策——从文坛“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谈起
4
作者 张喜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从“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入手 ,将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所隐藏的意蕴和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不满、希冀等心理意蕴作了较为清晰的分析 ,并结合中国文学性写作的现状、特点进行比较 ,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学性写作在世界格局中的困... 本文从“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入手 ,将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所隐藏的意蕴和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不满、希冀等心理意蕴作了较为清晰的分析 ,并结合中国文学性写作的现状、特点进行比较 ,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学性写作在世界格局中的困境 ,为寻求对话与出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中国 文学创作 理想主义 文化交流 人类命运
下载PDF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蕾 陈忠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作为结点,在有知识交流的两位得主间添加一条连接,由此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知识交流网络。本文对此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的结构具有一般社会网络共有的Scale-free、度协调、负相关特征,而直径... 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作为结点,在有知识交流的两位得主间添加一条连接,由此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知识交流网络。本文对此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的结构具有一般社会网络共有的Scale-free、度协调、负相关特征,而直径较一般社会网络大,聚集系数则明显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 网络结构 复杂网络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载PDF
复杂性科学的机遇及挑战——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6
作者 雷前坤 邱洋 +1 位作者 李苍龙 陈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3-689,共7页
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因“建立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 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因“建立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共同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了3位科学家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展望了复杂性科学的机遇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气候模式 无序系统 自旋玻璃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载PDF
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浅析理论和计算化学发展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8-21,共4页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artin Karplus、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以表彰他们对"发展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的贡献。3位获奖者的研究建立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发展基础之上,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论化学研究对...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artin Karplus、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以表彰他们对"发展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的贡献。3位获奖者的研究建立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发展基础之上,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论化学研究对理论化学工作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据此本文做了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 复杂化学模型 理论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