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自交系茎秆显微结构及其与茎节抗折强度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穆春华
张发军
+2 位作者
李文才
孙琦
孟昭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通过测定黄淮海地区22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玉米茎节抗折强度(节折强度,NSS),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茎节显微结构,对维管束各项显微指标与节折强度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玉米节折强度与茎秆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间...
通过测定黄淮海地区22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玉米茎节抗折强度(节折强度,NSS),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茎节显微结构,对维管束各项显微指标与节折强度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玉米节折强度与茎秆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间节折强度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各自交系维管束显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单个维管束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5.06%,其次是维管束数目,为19.97%;茎节维管束数目增多不利于节折强度的提高(r=-0.54**,r=-0.55**),单个维管束面积增大有助于节折强度的提高(r=0.48*,r=0.43*)。通径分析表明,抽雄后6 d及15 d两个测定时期均为维管束个数对节折强度的直接效应最大,单个维管束面积效应次之;在花后6 d,维管束最小直径、平均直径等指标对于节折强度的贡献也主要通过维管束数目的间接效应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茎节抗折强度
显微结构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玉米自交系茎秆显微结构及其与茎节抗折强度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穆春华
张发军
李文才
孙琦
孟昭东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课题(2006AA10010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2006YCX00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06YBS020)
文摘
通过测定黄淮海地区22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玉米茎节抗折强度(节折强度,NSS),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茎节显微结构,对维管束各项显微指标与节折强度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玉米节折强度与茎秆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间节折强度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各自交系维管束显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单个维管束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5.06%,其次是维管束数目,为19.97%;茎节维管束数目增多不利于节折强度的提高(r=-0.54**,r=-0.55**),单个维管束面积增大有助于节折强度的提高(r=0.48*,r=0.43*)。通径分析表明,抽雄后6 d及15 d两个测定时期均为维管束个数对节折强度的直接效应最大,单个维管束面积效应次之;在花后6 d,维管束最小直径、平均直径等指标对于节折强度的贡献也主要通过维管束数目的间接效应起作用。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茎节抗折强度
显微结构
相关关系
Keywords
Maize
Inbred line
node snap strength (nss)
Microstructure
Correlation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自交系茎秆显微结构及其与茎节抗折强度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穆春华
张发军
李文才
孙琦
孟昭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