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525驱动板的推挽式非隔离型变压器DC-DC升压设计
1
作者 嵇志腾 汪志成 +4 位作者 罗雅孜 陈经纬 李云翔 李紫微 纪荣焕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248-252,305,共6页
设计了一种非隔离型推挽式变压器DC-DC升压方式,给出了推挽式升压主要电路模块参数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尖峰吸收电路、MOS管外围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桥。通过3525驱动板实现变压器输出电压非隔离反馈调节与MOS管驱动。通过设计发现在... 设计了一种非隔离型推挽式变压器DC-DC升压方式,给出了推挽式升压主要电路模块参数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尖峰吸收电路、MOS管外围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桥。通过3525驱动板实现变压器输出电压非隔离反馈调节与MOS管驱动。通过设计发现在推挽式升压中:RC尖峰吸收电路,RC参数值与电路寄生电容电感、MOS管结电容以及电路整体谐振有关,并当电阻值固定时,电容越大尖峰吸收效果越好;MOS管需用NPN型,并考虑输入信号的阻抗平衡以及NMOS的安全与性能;变压器设计中需注意磁通不平衡和磁饱和引起的变压器短路,磁通不平衡可通过调节MOS管驱动信号使MOS管导通时间基本一致实现,磁饱和可通过对磁心开气隙使磁心磁饱和强度增加的方式进行调节;整流桥设计要点是考虑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器件耐电压耐电流的值。通过3525驱动板的1、2以及9引脚和电阻电容实现非隔离电压采集,成本更低,并设计简单,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挽式 变压器 dc-dc 3525驱动板 非隔离型
下载PDF
基于DSP28335的双向非隔离DC-DC变换器系统设计
2
作者 赵帅 董秀萍 《开封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F28335的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系统设计方法。经过对样机的功能调试和相关测试分析,验证了变换器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智能控制 非隔离
下载PDF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俊萍 毛光华 +8 位作者 史天良 杨晓玲 肖艳 张丽彬 冯慧晶 韩亚萍 智婷 王江涛 贾林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1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过继免疫细胞治疗 化疗
下载PDF
基于图论的S^(1)D^(1)L^(2)C^(1)型DC-DC变换器可编程拓扑搜索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虹 王文财 +3 位作者 李亚敏 曾洋斌 苏文哲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670-5682,共13页
随着各种工业民用电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供电的多样化,对DC-DC变换器拓扑的需求愈加丰富,DC-DC变换器拓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基于图论,提出一种S^(1)D^(1)L^(2)C^(1)型DC-DC变换器可编程拓扑搜索算法,其中S^(1)D^(1)L^(2)C^... 随着各种工业民用电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供电的多样化,对DC-DC变换器拓扑的需求愈加丰富,DC-DC变换器拓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基于图论,提出一种S^(1)D^(1)L^(2)C^(1)型DC-DC变换器可编程拓扑搜索算法,其中S^(1)D^(1)L^(2)C^(1)表示拓扑结构中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的数量分别为1、1、2、1。所提出的搜索算法由非同构图的构建、环路搜索、环路电气特性筛选3部分组成,可搜索出S^(1)D^(1)L^(2)C^(1)型所有可正常工作的DC-DC变换器拓扑。这种拓扑搜索方法既不受限于特定开关网络单元,又能克服现有拓扑构造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可以显著节约新拓扑研究的时间成本。最后,利用提出的搜索算法得到包括Cuk、Sepic等经典拓扑在内的32种拓扑,其中包括9种首次提出的新拓扑和5种首次发现的开关网络单元,从而验证了基于图论的S^(1)D^(1)L^(2)C^(1)型DC-DC变换器可编程拓扑搜索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可编程拓扑搜索 非隔离dc-dc变换器 拓扑综合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悦 李兴德 +3 位作者 韩立杰 朱中成 王明 李宝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了解该治疗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免疫治... 目的:通过对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了解该治疗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免疫治疗组、同步放化疗序贯DC-CIK免疫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免疫水平以及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以及临床有效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细胞免疫治疗以及同步放化疗序贯DC-CIK细胞免疫治疗均能够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水平。此外,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降低单纯同步放化疗导致的粒细胞水平降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但可能导致患者发热的发生。结论:同步放化疗交替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较单纯同步放化疗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玉岗 代少杰 +1 位作者 赵若冰 万冬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8期1-13,85,共14页
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介绍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交错并联技术的基础上,引出电力电子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首先介绍了各种非隔离型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 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介绍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交错并联技术的基础上,引出电力电子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首先介绍了各种非隔离型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接着比较了内燃机、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三种交错并联技术;最后指出当前我国对于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并不落后,但人们对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建议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展望未来,电力电子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将像内燃机和电力系统的交错并联技术一样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且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交错并联 磁集成 非隔离/隔离 dc-dc变换器
下载PDF
DC/DC升压变换器自适应-PID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忠 史永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13-1016,共4页
为获得良好的电压控制性能,抑制模型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影响,可使DC/DC升压变换器工作在电流控制模式下,采用串级结构的控制器,组成串级控制系统。系统的外环采用基于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内环则采用一种特殊的PI... 为获得良好的电压控制性能,抑制模型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影响,可使DC/DC升压变换器工作在电流控制模式下,采用串级结构的控制器,组成串级控制系统。系统的外环采用基于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内环则采用一种特殊的PID控制算法,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此种自适应-PID串级控制器不但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不需确知负载电阻、电容、电感、输入电压等参数的信息,对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鲁棒性。对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非最小相位 自适应控制 串级控制
下载PDF
DC-DC变换器负调电压产生机理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皇金锋 刘树林 董锋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68-175,共8页
针对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中的右半平面零点导致系统输出电压产生负调以及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提出了抑制负调电压的变换器参数设计原则。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感电流连续且电感完全供能模式(CCM-CISM)情况下负调电压产... 针对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中的右半平面零点导致系统输出电压产生负调以及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提出了抑制负调电压的变换器参数设计原则。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感电流连续且电感完全供能模式(CCM-CISM)情况下负调电压产生的机理,将非最小相位系统占空比发生突变的暂态过程分为负调和超调两个阶段,根据负调电压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感和电容对负调电压的影响,给出了抑制负调电压的电感和电容设计原则,对提高非最小相位系统暂态和稳态性能具有指导意义。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抑制负调电压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非最小相位系统 负调电压 机理 负调抑制
下载PDF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9
作者 何佳 李靖 莫明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8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62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DC-CIK联合NP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NP化疗。治疗两个疗程,... 目的:观察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62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DC-CIK联合NP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NP化疗。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变化、免疫功能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瘤体变化有效率45.16%,与对照组的32.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瘤体稳定率83.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29%(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应用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瘤体,保护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NP化疗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邾玢鑫 任路路 吴袭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0,共6页
在不间断电源、新能源发电等应用场合中,高增益DC/DC变换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两相传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两相电感电流自动均流、开关和二极管电压应力... 在不间断电源、新能源发电等应用场合中,高增益DC/DC变换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两相传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两相电感电流自动均流、开关和二极管电压应力低、升压能力高等特点,适用于输入输出电压比大且无需电气隔离的应用场合。本文首先对所提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理论推导其主要性能特点,最后通过一台功率为400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前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 高增益 dcdc变换 电压应力
下载PDF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洁清 陈志军 +1 位作者 王海峰 寇小格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NSCLC患者,其中实验组术后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43例,对照组术后未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47例。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9. ...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NSCLC患者,其中实验组术后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43例,对照组术后未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47例。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9. 3%,对照组为30. 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76,P=0. 184)。实验组术后3年的复发率为30. 2%,对照组为53. 2%,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 85,P=0. 028);实验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95. 3%,对照组为89. 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12,P=0. 289);实验组术后3年的生存为86. 7%,对照组为70. 2%,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 54,P=0. 033)。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给予DC-CIK生物治疗可以延缓肿瘤复发,改善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喻存俊 王峻 +3 位作者 徐小峰 戴宏宇 夏春伟 陈文萍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4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单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比较单药化疗组(A组)...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单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比较单药化疗组(A组)、DC-CIK联合单药化疗组(B组)、DC-CIK治疗组(C组)、最佳支持治疗组(D组)间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SSR),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4组患者OR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B组及C组均显著高于D组(P<0.05),但3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DCR有显著性差异,其中B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TTP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B组较其他3组明显延长(P<0.05)。D组SSR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B组SSR高于C组,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单药化疗能安全、有效地延长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免疫疗法 化学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DC/DC升压变换器PI-自适应串级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忠 丑武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344-347,共4页
为克服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 ,可把 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对电感电流的控制 ,并采用串级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的内环采用基于电感和输入电压估计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 ;外环则采用 PI... 为克服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 ,可把 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对电感电流的控制 ,并采用串级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的内环采用基于电感和输入电压估计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 ;外环则采用 PI控制算法 ,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此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 ,而且对负载电阻、电容、电感、输入电压等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鲁棒性。对 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 ,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非最小相位 自适应控制 串级控制
下载PDF
自体DC-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6
14
作者 彭大为 李建旺 +4 位作者 元建华 刘英平 于伟玲 孟娟 罗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8-651,656,共5页
目的:观察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细胞(DC)及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65~79岁)晚期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7例,2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细胞(DC)及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65~79岁)晚期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7例,2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应用自体外周血进行CIK细胞及DC细胞扩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IK/DC-CIK表型,然后采取静脉回输方法,进行自体CIK细胞及DC细胞联合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治疗,静脉滴注,第1天;23例单纯化疗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单药500 mg/m2治疗,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临床获益率(疾病控制率)分别是66.67%和56.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3个月和8.7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是27.6%和25.4%(P>0.05)。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及乏力,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Ⅰ~Ⅱ度:9.05%vs 19.09%,P<0.05,Ⅲ~Ⅳ度:2.52%vs 9.27%,P<0.05);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Ⅰ~Ⅱ度:6.29%vs 15.09%,P<0.05;Ⅲ~Ⅳ度:2.76%vs 8.91%,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但联合治疗组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及更少的不良反应,并且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二钠 CIK细胞 dc细胞 过继免疫疗法
下载PDF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威威 张海萍 +1 位作者 吴敏 王林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9期2900-2904,共5页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设为对照组(41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体力状态(Karnofsky评分法)、免疫功能变化、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生存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7.50%,对照组为2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疾病控制率、体力状态总提高率观察组为87.50%、90.00%高于对照组的75.61%、73.17%(χ2=5.374、10.957,P〈0.05)。截止到随访日期,观察组40例患者,死亡30例,存活10例,其中位无瘤生存期7.5个月(95%CI为5.16-8.95),中位生存期14.5个月(95%CI为10.05-17.95);对照组41例患者,死亡35例,6例存活,其中位无瘤生存期4.5个月(95%CI为3.17-6.92),中位生存期11.5个月(95%CI为9.11-14.87);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χ2=6.557,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5)。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接近(t=1.395,P〉0.05;t=1.864,P〉0.05;t=1.64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t=5.627,P〈0.05;t=5.974,P〈0.05;t=6.057,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t=1.412,P〉0.05;t=1.967,P〉0.05;t=1.75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t=12.367,P〈0.05;t=13.574,P〈0.05;t=10.324,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率高于对照组χ2=6.549,P=0.032);2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脱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P〉0.05;χ2=1.247,P〉0.05;χ2=1.954,P〉0.05;χ2=1.358,P〉0.05;χ2=1.657,P〉0.05;χ2=1.028,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肿瘤 化疗 dc-CIK细胞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限幅控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皇金锋 刘树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5,共7页
针对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中的右半平面零点引起系统不稳定,输出电压产生负调,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控制策略-限幅控制。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右半平面零点对系统暂态和稳态性能的影响。讨论占空比对系统非最... 针对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中的右半平面零点引起系统不稳定,输出电压产生负调,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控制策略-限幅控制。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右半平面零点对系统暂态和稳态性能的影响。讨论占空比对系统非最小相位的影响以及对电路工作安全性的影响,给出占空比幅值限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DC-DC变换器采用限幅控制,解决了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减小了系统的负调,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非最小相位系统 负调 右半平面零点 限幅控制
下载PDF
直流微网中高降压比软开关DC-DC变换器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晋斌 火彩玲 +1 位作者 屈克庆 李芬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传统单级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构成的DC 380 V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降压比特性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中间电感和输出侧电感的分压特性,较好地实现了高降压比转换,并利用钳位电容的作用实现了电... 针对传统单级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构成的DC 380 V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降压比特性的新型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利用中间电感和输出侧电感的分压特性,较好地实现了高降压比转换,并利用钳位电容的作用实现了电路的软开关动作.在分析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定死区时间内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比介绍了该变换器的优势.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非隔离 高压降 软开关
下载PDF
基于DC-SAM液位识别模型的非满管流量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禾 苟林 梁海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9,共9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超声流量计凭借非接触测量、适用多种流体介质等优点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超声流量检测抗干扰能力差,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式识别的四声道非满管超声流量计;该系统通过带浮点运算的高性能ARM处理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超声流量计凭借非接触测量、适用多种流体介质等优点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超声流量检测抗干扰能力差,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式识别的四声道非满管超声流量计;该系统通过带浮点运算的高性能ARM处理器进行FFT运算,求出四声道的综合流速;配合边缘计算芯片来识别出管道的液位,并基于液位修正模型提升识别稳定性。在液位识别模型中利用特征提取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来提取有效特征,使用随机森林进行液位分类。实验结果表明,DC-SAM算法相对于其他模型更快收敛,准确率达到96.6%;该系统在流量实验中,对比标定流量计能达到96.5%的准确度,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可以准确识别液位和流量,在保持较高测量精度的同时满足检测的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满管测量 dc-SAM 超声流量计 液位识别
下载PDF
一种双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国庆 张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低、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双输入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在2个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关电容电路,实现了高电压增益,且两输入源可以单独或同时向负载供电。分析该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低、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双输入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在2个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关电容电路,实现了高电压增益,且两输入源可以单独或同时向负载供电。分析该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出了3种供电模式下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表达式以及主要开关器件电压应力,给出了两路同时供电时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后,搭建了一台100W的实验样机,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控制简单、可以灵活供电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非隔离 BOOST型直流变换器 高增益 双输入
下载PDF
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综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颜伟鹏 田书欣 +2 位作者 张永鑫 钟莉娟 杨喜军 《通信电源技术》 2010年第6期1-5,15,共6页
光伏阵列电池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一般需要通过高增益、高效率DC-DC变换器升压后,才能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DC-DC变换器升压方案。文中按照非隔离变换器、隔离变换器顺序,先后分析了11种DC-DC升压变换... 光伏阵列电池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一般需要通过高增益、高效率DC-DC变换器升压后,才能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DC-DC变换器升压方案。文中按照非隔离变换器、隔离变换器顺序,先后分析了11种DC-DC升压变换器电路,并简要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dc-dc变换器 非隔离变换器 隔离变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