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0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1
作者 张建军 王祥宇 +1 位作者 蔡龙俊 施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147例N...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147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L-10、SII单独及联合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0及SII与NM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NMIBC患者IL-10、SII无复发生存曲线;分析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4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1~51个月,平均(35.60±7.80)个月,其中6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1.50%(61/147)。IL-10、SII单独及联合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789、0.85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肿瘤分级、IL-10及SII是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0及SII是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考虑作为临床上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白细胞介素-10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复发
下载PDF
PK-ERBT、TURBT和绿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焦湘 黄雪强 王文浩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5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膀胱瘤整块切除术(bipolar plasma kinetic en-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PK-ERBT)、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和绿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剜除(green-light laser en ... 目的探讨等离子膀胱瘤整块切除术(bipolar plasma kinetic en-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PK-ERBT)、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和绿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剜除(green-light laser en bloc enucleation of bladder tumors,GLE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10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K-ERBT组(35例)、TURBT组(34例)和GLEBT组(35例)。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1年肿瘤预后标志物(P53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3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BT组与PK-ERBT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LEBT组、PK-ERBT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TURBT组(P<0.05);GLEBT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少于PK-ERBT组(P<0.05)。3组术后1年肿瘤预后标志物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ERBT组、GLEBT组P53蛋白、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K-ERBT组、GLEBT组P53蛋白、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TURBT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K-ERBT组、GLEBT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K-ERBT组、GLEBT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URBT组(P<0.05)。3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ERBT组、GLEBT组复发率均低于TURBT组(P<0.05),但PK-ERBT组、GLEBT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GLEBT相比PK-ERBT、TURBT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推荐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ERBT 绿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剜除 TURBT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排尿功能、血清YKL-40、BLCA-1、PON-1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梁峰 丁俊 +2 位作者 孙建鸣 刘俊强 张超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Te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人排尿功能、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膀胱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CA-1)、对氧磷酶-1(PON-1)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NMIBC病...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Te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人排尿功能、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膀胱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BLCA-1)、对氧磷酶-1(PON-1)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NMIBC病人74例,抽签法随机分为TeURBT组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每组各37例。比较两组病人肿瘤有效清除率及手术、排尿功能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血测定病人血清YKL-40、BLCA-1、PON-1水平,随访12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人膀胱肿瘤有效切除率均为100.00%。TeURBT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TURBT组(P<0.05),术中失血量、导尿管留置/膀胱冲洗/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两组排尿量、每秒最大尿流量较术前均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4天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YKL-40、BLCA-1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ON-1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YKL-40、PO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URBT组术后12个月血清YKL-40、BLCA-1水平均低于TURBT组,PON-1水平高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URBT组术后能准确诊断分期,术后病理分期中Ta期24例,T1期13例,TeURBT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1年累积复发率均为5.40%,低于TURBT组的24.32%、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URBT与TURBT治疗NMIBC肿瘤有效切除率相当,均能有效改善病人排尿功能,下调血清YKL-40、BLCA-1水平,上调PON-1水平,TeURBT相对TURBT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降低复发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 排尿功能 甲壳质酶蛋白40 膀胱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 对氧磷酶-1
下载PDF
TURBT术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NMIBC患者血清IGF-1、IGFBP-3、尿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
4
作者 任艳军 岳永俊 +1 位作者 晋瑞娜 尉永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手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手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高危NMIBC患者136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TURBT加术后0.9%氯化钠溶液持续膀胱冲洗7 d,观察组患者行TURBT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IGFBP-3、尿NMP22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对比分析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尿NMP22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184.56±33.12)ng/mL、(4.37±0.98)μg/mL,高于对照组[(171.56±33.15)ng/mL、(4.03±0.87)μg/mL],尿NMP22水平为(13.51±1.46)U/mL,低于对照组[(18.99±3.6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5.59±4.56)%、(39.46±4.12)%、1.98±0.22,高于对照组[(40.78±4.78)%、(36.98±5.46)%、1.56±0.22],CD8^(+)水平为(21.26±2.16)%,低于对照组[(24.15±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9.12%(13/68),对照组复发率为30.887%(21/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6/6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8/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疗法可升高IGF-1、IGFBP-3水平,降低尿NMP22水平,显著改善高危NMIBC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对患者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吉西他滨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尿核基质蛋白22 复发率
下载PDF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志华 叶云林 +3 位作者 卞军 赖德辉 郑伏甫 戴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况,所有膀胱癌患者术后均予表柔比星或沙培林膀胱灌注,详细记录肿瘤复发、进展的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PD-L1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不表达0(0/1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阳性率为56.5%(74/131),P=0.000。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相关,p Ta、p T1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35.1%(13/37)、60.6%(57/94),P=0.008。PD-L1阳性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进展率均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8%和12.3%,进展率分别为10.8%和3.5%(P<0.05);PD-L1阳性的患者术后灌注表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疗效优于沙培林,复发率分别为28.8%和51.7%,进展率分别为6.5%和17.2%(P<0.05);而PD-L1阴性患者表柔比星和沙培林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复发率分别为9.6%和15.4%,进展率分别为3.2%和3.8%(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根据PD-L1的表达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PD-L1 膀胱灌注治疗 肿瘤免疫逃逸
下载PDF
PK-TURBT联合羟喜树碱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平 夏荣妍 +5 位作者 王亮 王庆堂 杨航 李沙丹 张契敏 刘吉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硬腰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TURBT,术后定期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硬腰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TURBT,术后定期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膀胱镜1次。结果 6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 min。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32个月,7例复发,再次行PK-TURBT,术后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切除术 羟喜树碱 膀胱灌注
下载PDF
TUR-BT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蒋光亮 王彬 +7 位作者 王卉 丁炜宏 苟元成 孙传玉 陈忠清 徐可 夏国伟 丁强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3-18,23,共7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收治的30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4例)和对照...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收治的30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4例)和对照组(117例),治疗组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未行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与肿瘤复发风险相关(HR=2.564,P<0.0001),但与肿瘤进展风险无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24小时内行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吡柔比星 即刻膀胱灌注 预后
下载PDF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欧阳威 张文元 +1 位作者 赵俊 杨彦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尿FD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尿F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可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化疗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贾洪亮 卢强 +2 位作者 杨旭 李嘉成 李强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为了探究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另外5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随后依照患者2年内的复发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复发组(n=19)和非复发组(n=81),分析其复发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复发组与复发组患者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数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损伤程度较低,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另外,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影响的独立因素,因此对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给予重视,并尽量选择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UR-BT术后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俞 李煜罡 +3 位作者 洪健 李伟明 郑少波 吴凯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膀胱热灌注化疗(HIVE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膀胱热灌注化疗(HIVE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TUR-BT术,术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行膀胱热灌注化疗,对照组37例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2年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8.1%,对照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51.4%,治疗组术后2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6.55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0,P=0.233)。结论膀胱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2年复发率,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热灌注化疗 2年复发率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9、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环氧合酶-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爽 曹敏 席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E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疗效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诊治的150例NMIB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E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疗效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诊治的150例NMIB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分别给予E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清MMP-9、Rock-2、Cox-2水平、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首次下地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及术后3 d两组间血清MMP-9、Rock-2、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BT可降低血清MMP-9、Rock-2、Cox-2水平,其治疗NMIBC的效果与TURBT相当,但该术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金属蛋白酶-9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解读--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篇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通 梁丹丹 +3 位作者 黄瑞秀 曾宪涛 靳英辉 王行环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5期44-49,共6页
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目前常对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预测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一直是焦点问题。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在2017年3月发布了的关于... 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目前常对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预测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一直是焦点问题。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在2017年3月发布了的关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新指南并于2018年3月修订了部分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对指南的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部分进行解读。诊断内容涉及初步诊断、影像学、尿细胞学及尿分子标志物检测、内镜检查、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等多个方面。复发与进展内容包括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评分系统及西班牙泌尿肿瘤治疗组(CUETO)评分系统两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 诊断 复发 进展 指南解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金光 张凯忠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接受TUR-BT手术的68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接受TUR-BT手术的68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随访1.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状况、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无复发生存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1.42±10.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5±8.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在NMIBC患者TUR-BT术后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并减少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热灌注化疗 吉西他滨 表柔比星
下载PDF
血清IL-10、VEGF水平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秀君 顾朝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9期5448-545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URBT...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115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将其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调查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IL-10、VEGF水平,分析血清IL-10、VEGF水平对NMIBC患者TURBT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11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复发)27例,占23.48%(27/11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10、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0、VEGF过表达是NMIBC患者TURBT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子(OR>1,P<0.05)。结论血清IL-10、VEGF过表达提示NMIBC患者TURBT治疗预后不良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白细胞介素-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微小RNA-138、微小RNA-14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张刚 任衢军 成泽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6-90,94,共6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中微小RNA-138(miR-138)、微小RNA-143(miR-143)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同时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离病灶约3 cm)。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中微小RNA-138(miR-138)、微小RNA-143(miR-143)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同时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离病灶约3 cm)。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MIBC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38、miR-143表达水平。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NMIBC患者的预后情况,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χ^(2)检验比较miR-138、miR-143不同表达量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NMIBC组织中miR-138与miR-143表达的一致性。结果NMIBC组织中miR-138、miR-143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T_(1)期、肿瘤直径≥3 cm、多发肿瘤、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UPC)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miR-138高表达、miR-143高表达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miR-138、miR-143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与累积生存率均高于miR-138、miR-143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pa检验结果提示,NMIBC组织中miR-138表达与miR-143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NMIBC组织中miR-138、miR-143表达均下调,而miR-138、miR-143表达降低可增加NMIBC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降低无瘤生存率与累积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 微小RNA-138 微小RNA-143 危险因素 无瘤生存
下载PDF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俞 李煜罡 +4 位作者 洪健 王远东 李伟明 罗晓君 周宇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目的探讨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每周灌注1次,8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灌注速度200 ml/min,灌注时间为1 h,治疗温度为43℃。化疗药物选择盐酸吡柔比星(THP)30 mg,灌注液总量1500 ml,灌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TUR-BT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 8例患者膀胱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灌注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其中2例患者出现排尿刺热感,多饮水症状可缓解。结论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能够实现恒温持续循环灌注,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热灌注化疗 复发
下载PDF
P63、CK2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李洋 于汝通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7期722-725,共4页
目的 探讨P63、CK2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中的表达及其与NMIBC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做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NMIBC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P63、CK2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中的表达及其与NMIBC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做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和分级患者的P63、CK20阳性表达率。分析P63、CK20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和分级的相关性以及P63与CK20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的P63阳性表达情况将其分为P63阳性组(56例)和P63阴性组(23例);根据患者的CK20阳性表达情况将其分为CK20阳性组(65例)和CK20阴性组(14例)。分析P63、CK20阳性表达情况与NMIBC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T1期患者的P63阳性表达率和CK20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a期患者(P<0.05)。高危患者的P63阳性表达率和CK20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6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12.453,P<0.05;r=8.103,P<0.05);CK2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4.355,P<0.05;r=15.964,P<0.05);P63与CK20呈显著正相关(r=6.395,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63阳性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P63阴性组(P<0.001);CK20阳性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CK20阴性组(P<0.001)。结论 P63、CK20的阳性表达与NMIBC的分期、分级和复发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免疫组化 肿瘤分期 肿瘤分级 复发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多才 周术奎 +2 位作者 张桂银 刘磊 廖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复发高危人群,预防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初次TURBT治疗的NMIBC患者197例,随访24~77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8例)和非复发组(14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URBT术后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复发组初治时有肉眼血尿、二次电切、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占比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吸烟史、肿瘤大小及后续膀胱内灌注化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为NMIBC患者初次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数目、是否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以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为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的评估
19
作者 印胡滨 李庭浩 +3 位作者 陈俊睿 冯真维 苟欣 何卫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信息...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信息,分析原发性和复发性膀胱癌样本中ACTA2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56例膀胱癌样本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ime-depend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tdROC)。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α-SMA作为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的可行性。结果:GSE13507、GSE120739和GSE128959数据集复发组中ACTA2的表达均高于原发组(P<0.05)。IHC结果显示,α-SMA蛋白定位在肿瘤间质,复发组中α-SMA阳性/强阳性占比56.52%,而在原发组中占比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α-SMA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分级、肿瘤数量和大小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α-SMA高表达组患者术后RFS较低表达组患者明显缩短[风险比(hazard ratio,HR)=2.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1~6.30,P=0.016]。多变量Cox分析显示,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95%CI=1.02~5.97,P=0.045)。tdROC曲线提示α-SMA对复发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临床因素。结论:肿瘤间质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复发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附7例报告)
20
作者 唐芮鹏 易正金 +5 位作者 肖川 王树斌 罗云 魏绪磐 朱光强 万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攀钢集团总医院...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攀钢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单发NMIBC患者临床资料。利用专用膀胱黏膜注射针经膀胱镜于肿瘤基底部注射吉西他滨(20 mg/mL)形成局部水肿后行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ladder tumor 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BT-ESD)。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估算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复查膀胱镜,统计复发率。结果:7例患者顺利完成BT-ESD,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改为其他手术方案。术后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止血,未发生创面膀胱穿孔,术中无输血。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肿瘤最大径0.7~2.0 cm,平均(0.9±0.4) cm,肿瘤均为菜花状,带蒂,位于膀胱侧壁2例,右侧输尿管脊2例,左侧输尿管脊2例,三角区1例。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1.40±2.67) min。术中出血量1~5 mL,平均(2.24±1.46) mL。术后住院时间1~2 d。手术后病理结果为低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复查膀胱镜,未见复发、进展。结论: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1470 nm半导体激光 膀胱黏膜下注射 吉西他滨 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