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strain induced abnormal grain growth in aluminum alloy by coupling crystal plasticity and phase field methods
1
作者 Ru-xue LIU Kai LI +4 位作者 Guo-wei ZHOU Wei-qin TANG Yao SHEN Ding TANG Da-yong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873-3886,共14页
A mesoscale modeling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train induced abnormal grain growth in the annealing process of deformed aluminum alloys. Firstly,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CPFE) analysis is perfo... A mesoscale modeling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train induced abnormal grain growth in the annealing process of deformed aluminum alloys. Firstly,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CPFE)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calculate dislocation density and stored deformation energy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 modified phase field(PF) model is then established by extending the continuum field method to consider both stored energy and local interface curvature as driving forces of grain boundary migration. An interpolation mapping approach is adopted to transfer the stored energy distribution from CPFE to PF efficiently. This modified PF model is implemented to a hypothetical bicrystal firstly for verification and then the coupled CPFE-PF framework is further applied to simulating the 2D synthetic polycrystallin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annealing process of deformed AA3102 aluminum alloy.Results show that the nuclei with low stored energy embedded within deformed matrix tend to grow up, and abnormal large grains occur when the deformation is close to the critical plastic strain, attributing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recrystallized nuclei and inhomogeneity of the stored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 grain growth stored deformation energy REcrystalLIZATION crystal plasticity phase field
下载PDF
碳化硅晶圆高温磁控溅射制备铝薄膜异常结晶现象
2
作者 王川宝 默江辉 +3 位作者 朱延超 王帅 张力江 付兴中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57-161,共5页
在碳化硅表面使用高温磁控溅射法制备铝薄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斑点”现象,针对出现该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确认其主要因素为溅射温度和溅射功率,SiC表面状态和金属体系对异常现象的出现影响很小。采用白光干涉仪测定正常... 在碳化硅表面使用高温磁控溅射法制备铝薄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斑点”现象,针对出现该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确认其主要因素为溅射温度和溅射功率,SiC表面状态和金属体系对异常现象的出现影响很小。采用白光干涉仪测定正常和异常区域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结果表明“斑点”区域粗糙度明显低于正常区域,两者分别为1.7和5.6 nm。采用聚焦离子束分析技术对比剖面结构差异,发现“斑点”区域存在明显晶粒合并现象,金属表面晶界比正常区域少很多。“斑点”形成的可能原因是沉积过程温度过高,导致Al膜沉积初始成核过程中大量晶核合并、晶界消失,从而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圆 铝薄膜 磁控溅射 异常结晶 溅射温度
下载PDF
分子添加剂和材料表面改性调控病理矿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中华 孟英爽 +3 位作者 周诚 常佩 姜菡雨 姜晓滨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40,共16页
当生物体内环境偏离正常范围,或调控矿化过程的大分子无法发挥功能时,过饱和的矿物质在组织表面成核并生长,或从体液中析出并附着组织表面,引发炎症、生理组织功能损坏和血管、尿管等堵塞。医疗长期植入物如何获得生物组织甚至超越生物... 当生物体内环境偏离正常范围,或调控矿化过程的大分子无法发挥功能时,过饱和的矿物质在组织表面成核并生长,或从体液中析出并附着组织表面,引发炎症、生理组织功能损坏和血管、尿管等堵塞。医疗长期植入物如何获得生物组织甚至超越生物组织的抗污染、抗结垢能力需要被重视。以上问题的解决亟需结晶热力学和界面晶体工程的研究,具有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医学学科交叉的特点。本论文从改变体液环境和植入材料表面改性调控结晶的思路出发,介绍了病理性矿化机制,综述了病理矿化诱发的几种重要结石疾病的结晶调控方法,重点阐述了能够抑制病理矿化的小分子、大分子、纳米颗粒和聚合物表面抑制结晶机制以及设计开发策略。最后,总结了抑制病理矿化领域的主要问题,对抑制剂分子开发和生物防垢表面设计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调控 病理矿化 材料界面 纳米颗粒 分子添加剂
下载PDF
碳化工艺对细晶碳化钨粉末特性与硬质合金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4
作者 何继坤 马赛 +1 位作者 曾惠钦 陆必志 《硬质合金》 CAS 2023年第4期279-287,共9页
硬质合金异常长大晶粒是脆性断裂的断裂源。本文采用相同的钨粉原料,将其分为三组进行碳化,碳化工艺分别为1750℃保温1 h、1650℃保温1.5 h和1550℃保温2 h,制得三种细碳化钨粉,将所得碳化钨粉经相同工艺制备成WC-10%Co硬质合金,比较粉... 硬质合金异常长大晶粒是脆性断裂的断裂源。本文采用相同的钨粉原料,将其分为三组进行碳化,碳化工艺分别为1750℃保温1 h、1650℃保温1.5 h和1550℃保温2 h,制得三种细碳化钨粉,将所得碳化钨粉经相同工艺制备成WC-10%Co硬质合金,比较粉末特性以及合金组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化工艺制备的碳化钨粉末及其所制成的合金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性:1550℃保温2 h,碳化钨粉末存在W2C相,合金晶粒异常长大,最大为21μm;1650℃保温1.5 h,合金晶粒异常长大,最大为18μm;1750℃保温1 h,合金晶粒异常长大,最大为14μm。高温短时间碳化有利于获得结晶完整、亚晶尺寸大的碳化钨粉末,其制备的合金金相组织结构均匀,减少了合金晶粒异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工艺 结晶完整性 晶粒异常长大
下载PDF
APT晶型与粒度组成对碳化钨粉粒度及硬质合金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5
作者 周红翠 昝秀颀 +1 位作者 董凯林 时凯华 《硬质合金》 CAS 2023年第5期362-369,共8页
选择单晶和多晶两种晶型的APT为原料,对粒度组成进行了筛分控制,通过对比以不同晶型与粒度组成的APT为初始原料制备的WC粉的形貌与粒度、硬质合金的粗晶数量,研究了APT晶型与粒度对WC粉和硬质合金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单晶和多晶两种晶型的APT为原料,对粒度组成进行了筛分控制,通过对比以不同晶型与粒度组成的APT为初始原料制备的WC粉的形貌与粒度、硬质合金的粗晶数量,研究了APT晶型与粒度对WC粉和硬质合金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多晶APT,采用平均粒度接近的单晶APT制备的WC粉具备相对较小的平均粒度和更集中的粒度分布。同时,在不同碳含量和烧结温度下,以单晶APT为初始原料生产的WC所制备的硬质合金具备明显较少的异常长大晶粒,并且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碳含量的增加,异常长大WC晶粒数量增加显著低于多晶APT生产WC所制备的合金;另外,无论是单晶还是多晶APT粉末中,控制200目以上粗大颗粒的存在,都会明显降低WC粉的平均粒度和离散度,并获得异常长大晶粒较少的硬质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 晶型 粒度组成 硬质合金 晶粒异常长大
下载PDF
汽车用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粒子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代智鹏 杨健 +2 位作者 张庆松 白云 吴小林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8-1895,共18页
伴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汽车用齿轮钢采用的更高温度结合更短时间的渗碳工艺是目前各齿轮生产企业最为直接的降碳措施,但齿轮钢在高温渗碳生产过程中却时常发生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的问题,... 伴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汽车用齿轮钢采用的更高温度结合更短时间的渗碳工艺是目前各齿轮生产企业最为直接的降碳措施,但齿轮钢在高温渗碳生产过程中却时常发生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的问题,且渗碳温度越高混晶现象越严重.因此,各企业对齿轮钢进行微合金化,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第二相粒子产生钉扎作用来阻碍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从而需要对复杂的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粒子析出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机制及模型、第二相粒子(Nb(C,N)/AlN)对奥氏体晶界移动的钉扎作用及模型、以及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和第二相粒子钉扎作用的影响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第二相粒子的控制方法与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钉扎机制,为高质量齿轮钢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奥氏体晶粒度 异常长大 第二相粒子 混晶 钉扎力
下载PDF
PDC材料超高压烧结中聚晶金刚石晶粒异常生长及其抑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福铭 陈小华 陈启武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1年第2期5-6,9,共3页
通过非正常工艺条件下的PDC材料高压合成实验 ,考察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以及不同的金属添加剂对PDC材料烧结过程中金刚石聚晶晶粒异常生长行为的影响 ,发现添加Fe -Ti(Zr)金属系统对烧结过程中晶粒异常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认为其... 通过非正常工艺条件下的PDC材料高压合成实验 ,考察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以及不同的金属添加剂对PDC材料烧结过程中金刚石聚晶晶粒异常生长行为的影响 ,发现添加Fe -Ti(Zr)金属系统对烧结过程中晶粒异常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认为其抑制作用的实质就是控制金刚石从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晶体生长 重结晶 烧结 PDC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反常折射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弼勤 顾培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中产生反常折射的原因 ,根据波向量图对光在其中传播的方式做了定性的分析 根据一维光子晶体中具有波频率与波向量之间明确解析表达式的特点 ,指出利用此关系式能方便地对光在其中的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 利用这... 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中产生反常折射的原因 ,根据波向量图对光在其中传播的方式做了定性的分析 根据一维光子晶体中具有波频率与波向量之间明确解析表达式的特点 ,指出利用此关系式能方便地对光在其中的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 利用这种方法 ,文中分析了光在其中传播的一些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反常折射 波向量图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的折射谱线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超 耿继国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2-55,共4页
利用光子晶体的完全色散关系,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一维光子晶体,在第一能带内,存在反常折射现象。当频率越接近能带边缘,且入射角越接近敏感区时,折射角对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越敏感。而且,敏... 利用光子晶体的完全色散关系,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一维光子晶体,在第一能带内,存在反常折射现象。当频率越接近能带边缘,且入射角越接近敏感区时,折射角对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越敏感。而且,敏感区随频率的增大具有向小角度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反常折射 能带
下载PDF
固相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从籽晶诱导到无籽晶生长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民红 倪双阳 +4 位作者 姚小玉 李文迪 李德东 许亚萍 饶光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5-978,共14页
文章综合概述了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在陶瓷烧结与冶金工艺中经常出现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对固相法晶体生长工艺和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固相法晶体生长... 文章综合概述了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在陶瓷烧结与冶金工艺中经常出现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对固相法晶体生长工艺和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叙述。然后,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固相晶体生长技术——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技术。对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技术在无铅铁电压电晶体—铌酸钾钠基晶体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将该方法与常规的高温熔体法和籽晶诱导固相法晶体生长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在介绍当前关于固相法晶体生长机理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机制模型,力图解释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的机理。对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异常长大 固相晶体生长 无籽晶固相晶体生长 铌酸钾钠无铅压电晶体 生长机理
下载PDF
金属型球铁磨球凝固时偏聚物和夹杂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梅瑛 胡在矶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2-706,共5页
金属型球铁磨球凝固时存在非平衡异晶相。它不参与柱状晶成形,以自身晶相形态结晶,一部分被柱状晶偏聚到最后凝固区(LTF)的夹杂团块上。非平衡溶质La偏析在局部晶界上,而多数La汇集成夹杂团块。偏聚物和夹杂团块最后分布在柱状晶-等轴... 金属型球铁磨球凝固时存在非平衡异晶相。它不参与柱状晶成形,以自身晶相形态结晶,一部分被柱状晶偏聚到最后凝固区(LTF)的夹杂团块上。非平衡溶质La偏析在局部晶界上,而多数La汇集成夹杂团块。偏聚物和夹杂团块最后分布在柱状晶-等轴晶间的过渡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型 球铁磨球 非平衡异晶 偏聚物 最后凝固区(LTF)
下载PDF
超声跟踪反常铌酸锂声光器件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学林 徐介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8,共5页
介绍将超声跟踪反常器件的新设计思想应用于铌酸锂声光器件的设计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方法来减化优化过程.设计结果表明,在Bragg损耗不均匀度确定为1.5dB的情况下,此类器件声光相互作用长度可达到传统设计器件的3~4倍,这不但使其衍射... 介绍将超声跟踪反常器件的新设计思想应用于铌酸锂声光器件的设计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方法来减化优化过程.设计结果表明,在Bragg损耗不均匀度确定为1.5dB的情况下,此类器件声光相互作用长度可达到传统设计器件的3~4倍,这不但使其衍射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也改善了其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器件 铌酸锂晶体 超声跟踪
下载PDF
单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二次取向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金乾 李嘉荣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8,90,共6页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单晶高温合金二次取向试样,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实验等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二次取向对单晶高温合金DD6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760、980℃温度下,单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具有...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单晶高温合金二次取向试样,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实验等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二次取向对单晶高温合金DD6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760、980℃温度下,单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具有二次取向效应。随着二次取向偏离度的增大,抗拉强度具有降低的趋势。在760℃温度下,二次取向效应最为显著,在980℃温度下,二次取向效应最弱。二次取向偏离较大时,反常屈服行为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二次取向 拉伸性能 DD6 反常屈服
下载PDF
彩色金相在金属型磨球凝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在矶 梅瑛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2-726,共5页
利用彩色金相对过共晶和亚共晶球铁磨球五组试样进行了试验对比。对金属型球铁磨球高温凝固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晶组织的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平衡结晶组织与非平衡结晶组织的差异,探讨了金属型球铁磨球非平衡凝固的特性。
关键词 彩色金相 非平衡结晶 金属型磨球
下载PDF
称重法生长 BGO 晶体时的反常行为
15
作者 路治平 赵天德 +1 位作者 洪慧聪 仲维卓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从晶体生长的称重理论出发,分析了 BGO 晶体的称重偏差,计算了 BGO 熔体的材料常数及反常区的深度和宽度,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反常现象,并对反常区的克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称重法生长 晶体 BGO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的折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耿继国 王振东 马传涛 《泰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利用光子晶体的完全色散关系,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一维光子晶体,在第一能带内,存在反常折射现象.当频率越接近能带边缘,且入射角越接近敏感区时,折射角对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越敏感.而且,敏感区... 利用光子晶体的完全色散关系,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一维光子晶体,在第一能带内,存在反常折射现象.当频率越接近能带边缘,且入射角越接近敏感区时,折射角对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越敏感.而且,敏感区随频率的增大有向小角度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反常折射 能带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图案化金属铜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苏江滨 李星星 +1 位作者 王红红 蒋美萍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系统研究工艺参数对图案化金属铜膜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产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通过改变薄膜厚度、衬底偏压和衬底温度等工艺参数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图案化金属铜膜。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工艺参... 为了系统研究工艺参数对图案化金属铜膜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产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通过改变薄膜厚度、衬底偏压和衬底温度等工艺参数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图案化金属铜膜。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图案化金属铜膜的晶体结构和光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晶体结构方面,图案化金属铜膜具有良好的Cu(111)择优取向,并且衍射峰强度随薄膜厚度、衬底温度的增加而增强,随衬底偏压的增加而减弱。在光学性质方面,图案化金属铜膜在630-660nm红光波段出现反常光学吸收。而且,吸收峰的强度、峰位和半高宽可以通过调节薄膜厚度、衬底偏压和衬底温度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入射角沉积 图案化金属铜膜 晶体结构 反常光学吸收
下载PDF
钛酸根基无铅压电陶瓷预制体单晶化研究
18
作者 江民红 李文迪 +4 位作者 秦林峰 姚小玉 倪双阳 李林 韩胜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66-372,共7页
为了研究LiBiO 3(LB)掺杂量和生长温度对Bi 0.5(Na 0.5 K 0.5)TiO 3(BNKT)基陶瓷预制体向单晶体转化的影响,采用无籽固相晶体生长技术,制备了系列微量LB掺杂的BNKT实验样品,同时研究了BNKT基陶瓷预制体向单晶体转化的机理。研究表明,通... 为了研究LiBiO 3(LB)掺杂量和生长温度对Bi 0.5(Na 0.5 K 0.5)TiO 3(BNKT)基陶瓷预制体向单晶体转化的影响,采用无籽固相晶体生长技术,制备了系列微量LB掺杂的BNKT实验样品,同时研究了BNKT基陶瓷预制体向单晶体转化的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在BNKT中引入微量LB,可实现BNKT基陶瓷预制体向单晶体的转化,条状单晶在其长度方向上以一维堆积方式生长,在径向方向则以二维层状堆积方式生长。单晶具有四方相钙钛矿结构,晶体中各元素分布较为均匀,个别元素挥发较严重;在生长温度和保温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LB掺杂量的增加,总体上BNKT基陶瓷基体中生长出更多的细条状BNKT基单晶;当LB掺杂量一定时,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细条状BNKT基单晶尺寸略有增加,但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过高的生长温度使陶瓷基体发生严重变形、起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根 钛酸铋钠-钛酸铋钾 无籽固相晶体生长 晶粒异常长大 陶瓷预制体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的频率转换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立肖 侯蓝田 +3 位作者 韩颖 崔海燕 庞辉 闫志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利用自制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飞秒激光脉冲传输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功率、不同输入波长下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频率转换现象。当输入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800nm处时,输出光谱向短波方向展宽,其产生的... 利用自制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飞秒激光脉冲传输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功率、不同输入波长下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频率转换现象。当输入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800nm处时,输出光谱向短波方向展宽,其产生的反斯托克斯波强度随输入功率增强逐渐增强;当输入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在反常色散区不同波长下时,光纤的频率转换效率不同,越接近零色散波长,转换效率越大,当输入脉冲中心波长为760nm时,产生的反斯托克斯波的中心波长为465nm,其强度是抽运波剩余强度的8.1倍,转换效率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飞秒激光脉冲 零色散波长 反常色散区 频率转换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38CrA螺栓断裂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全琼蕊 谢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5-248,252,共5页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38CrA螺栓断口的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及现场工艺复查,研究了38CrA螺栓故障件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表面应力集中,在螺纹底部产生微裂纹;第一次错误镀锌工序中,异常镉元素沿晶界渗入基体内部,导...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38CrA螺栓断口的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及现场工艺复查,研究了38CrA螺栓故障件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表面应力集中,在螺纹底部产生微裂纹;第一次错误镀锌工序中,异常镉元素沿晶界渗入基体内部,导致失效螺栓断口存在大量镉元素;后续的除氢工序中熔融态镉原子靠其表面的自扩散向裂纹尖端沿晶扩散,使得晶界弱化,最终导致螺栓沿晶脆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A螺栓 微裂纹 异常镀镉 除氢 沿晶脆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