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洁 张瑜 +1 位作者 李苹苹 帖彦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血流感染”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和“bloodstream infe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病例,复习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该例69岁男性患者肝门部胆管癌术后6个月,腹胀、发热、无腹泻,血培养检测出霍乱弧菌,经质谱、VITEK 2XL和16S rRNA基因鉴定均为霍乱弧菌,血清学确认为非O1/非O139群。使用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通过文献复习发现26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大多数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道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急性腹泻、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80.77%患者好转出院,15.38%死亡,主要因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及时血培养检查和准确鉴定对其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流感染
下载PDF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流感染1例
2
作者 李红森 赵越 张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后,继续使用当前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由3 g q12h改为3 g q8h治疗。10 d后患者无发热,血培养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阴性,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非O1 非O139 霍乱弧菌 败血症
下载PDF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诊疗及防控2例报告
3
作者 马天驰 白露 +3 位作者 解柔刚 周柯 孙菲 田克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 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 血流感染 血清学分型 抗菌药物敏感性 感染防控
下载PDF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肝腹水患者感染败血症 被引量:12
4
作者 冉宝才 刘晶波 +1 位作者 胡仁静 胡锡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血清毒力鉴别用玻片凝集法确定.结果经过系列试验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均敏感.结论细菌为不产霍乱毒素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培养 败血症
下载PDF
异育银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秦蕾 徐静 张晓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致,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也是与霍乱弧菌相聚类,两者16S 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93%。综合表型特征与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株应归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株霍乱弧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以及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 非O139群霍乱弧菌 异育银鲫 表型特征 16SrD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PER-1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分析了解ESBL基因两侧的结构。结果 ESBL表型确证试验确认菌株RJ354为产ESBL菌株,接合试验证实ESBL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PCR、反向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blaPER-1,该基因上游序列为ORF513,下游为gst-like基因。结论本研究国际上首次在从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检出了PER-1型ESBL,而且首次发现该酶基因与一种新的基因元件ISCR1相连,后者可能介导前者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 非O139型霍乱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PER-1 ISCR1
下载PDF
血液感染非O1群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1例的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单劲红 张雨超 +2 位作者 高艳 尹美玲 黄颖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对某医院1例肝硬化病史患者血液培养中分离培养出的菌株进行细菌鉴定,质谱分析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梅里埃ATB-NEW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霍乱弧菌,鉴定编码为016052符合率为97.9%,T值1.0,由梅里埃VITEK?MS质谱仪鉴定为霍乱弧... 对某医院1例肝硬化病史患者血液培养中分离培养出的菌株进行细菌鉴定,质谱分析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梅里埃ATB-NEW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霍乱弧菌,鉴定编码为016052符合率为97.9%,T值1.0,由梅里埃VITEK?MS质谱仪鉴定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置信度99.9。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为非O1群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群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菌血症
下载PDF
胶质瘤患者血培养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丽霞 刘晓熹 肖建香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54-156,共3页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个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NOVC菌血症在NOVC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报道数量有所增加。然而,部分临床医生对NOVC菌血症知之甚少。本文报道了1例脑肿瘤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到1株NOVC,这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个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NOVC菌血症在NOVC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报道数量有所增加。然而,部分临床医生对NOVC菌血症知之甚少。本文报道了1例脑肿瘤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到1株NOVC,这种现象在NOVC感染病例中非常罕见,且患者的感染途径不明。现将病例相关资料整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胶质瘤
下载PDF
3例肝硬化患者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病例报道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巧 肖寒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1217-1219,共3页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肝硬化患者感染霍乱弧菌报道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肝硬化患者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肝硬化患者感染霍乱弧菌报道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肝硬化患者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肝硬化患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需重视血培养与大便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流感染
下载PDF
广西百色地区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鉴定
10
作者 刘纯宏 易雪丽 +5 位作者 陆玉兰 庞晓霞 陆贞溶 荆钰鑫 杨树琳 王春芳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918-925,共8页
目的对一株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标准的霍乱弧菌鉴定方法对该病原菌的培养特性、形态学特征、生化鉴定、蛋白质谱分析、血清学鉴定及荧光PCR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的菌株培养特... 目的对一株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标准的霍乱弧菌鉴定方法对该病原菌的培养特性、形态学特征、生化鉴定、蛋白质谱分析、血清学鉴定及荧光PCR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的菌株培养特性、形态学特征、生化鉴定、蛋白质谱分析(在4279m/z、4367m/z、5123m/z、6165m/z、6277m/z、6453m/z和7160m/z采集到特征性质谱峰)、血清学鉴定及荧光PCR(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基因均为阴性)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广西百色地区首次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 霍乱弧菌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血流感染
下载PDF
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1
作者 蔡远凤 贾城壹 王光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89-192,204,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Hcp),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霍乱弧菌Hcp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28a-hcp转化E.coil BL21(DE3)中,进行表达条...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Hcp),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霍乱弧菌Hcp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28a-hcp转化E.coil BL21(DE3)中,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及表达形式鉴定。获取可溶性Hcp蛋白行Ni-NTA柱纯化,纯化的Hcp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以评估其免疫原性。再以Western blot法分析抗体对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识别。结果重组载体pET28a-hcp的酶切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hcp基因序列一致,成功构建pET28a-hcp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相对分子量为28kD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纯化后获得较纯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可获得效价为1∶512000的抗Hcp多克隆抗体(anti-Hcp);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anti-Hcp具有识别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获得可溶形式表达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的抗Hcp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Hcp蛋白在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T6S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溶血素共调节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道利 张萍 +10 位作者 王多春 陈谨 喻佰启 程险峰 刁保卫 周海健 朱明 胡万富 詹圣伟 景怀琦 阚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 目的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霍乱弧菌特异基因、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包括ompW、ctx、tcpA、toxR、hlyA、zot、ace、rstR和gⅢ^(CTX),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分子型别。结果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腹泻病例6株菌株为非01/非0139霍乱弧菌,均产生B溶血;14种药物中有12种属于全部敏感;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ompW均为阳性,ctx、tcpA、zot、ace、rstR和gⅢ^(CTX基因均为阴性,toxR、hlyA基因有5株菌扩增阳性,1株菌(1001434446)为阴性;PFGE显示6株菌带型均不相同,但有2株非常相似,分离株与霍乱弧菌产毒株相似性很低。结论6例感染非产毒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发病虽相对集中,但属于散发病例,在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提示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O1 非O139 荧光PCR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国民 邓时铭 +3 位作者 邹利 程小飞 李传武 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10,共5页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株XHL-03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其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新霉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切片显示,感染病原的湘华鲮肝胰脏细胞出现坏死,有急性胰腺炎和肠炎综合症状。本研究为湘华鲮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急性细菌性肠炎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 药敏实验 病理组织
下载PDF
广州海珠地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状况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少洪 李映霞 +4 位作者 李少彤 吴琪 孙凤琪 黄芳 曾爱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产品、市售熟食等外环境标本764份、健康人群标本189份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标本3398份,共计4351份标本进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定.结果 4351份标本共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01株,总检出率为2.32%;其中有66株可分型,分属于26个血清型,分型率为65.3%;VBO9、VBO38和VBO76为优势菌.外环境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9株同型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关联.结论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的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外环境中该类菌群广泛存在,对人群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非O1 弧菌 霍乱 非O139 流行病学 分子 血清分型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霍乱弧菌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际娟 闫平平 +5 位作者 于珂 于兵 麻丽丹 高世光 黄晓蓉 谢明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以54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检测.在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采集水样310份,以PCR-DHPLC和常规分离培养进行了比较,对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感染状况进行了检测,并对分离株进行了ompW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310份水样中经PCR-DHPLC检测出58株霍乱弧菌的分菌株,阳性率为19%,与常规分离培养比较,符合率为100%.分离株的ompW序列与Genbank中的存在1%~3%的差异.这种检验方法特异性强,简便快捷,为霍乱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PLC 霍乱弧菌O1 霍乱弧菌O139 霍乱弧菌非O1非O139 外膜蛋白基因 (ompW) 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
下载PDF
浙江省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快速检测与毒力基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芸 叶菊莲 +3 位作者 金大智 张政 王复甦 徐宝祥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并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海水产品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及其携带毒力基因开展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三糖斜面、氧化酶实验、粘丝实验、无盐胨水等简单生化进行初筛,对全部结果阳性的菌株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并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海水产品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及其携带毒力基因开展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三糖斜面、氧化酶实验、粘丝实验、无盐胨水等简单生化进行初筛,对全部结果阳性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外膜蛋白OmpW以及毒力基因ctxA、hlyA和toxR。结果按照方法用三糖斜面初筛后共有504份样本阳性,其中氧化酶、粘丝和无盐胨水全部为阳性的有434份;有388份样本OmpW PCR结果为阳性,其中ctxA结果均为阴性,toxR阳性hlyA阳性的有225株。结论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提高了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出率,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浙江省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海水产品中广泛存在,应对其致病性提高警惕,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O1、非O139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肝病合并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败血症患者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茆海丰 金丹婷 +2 位作者 左春磊 刘洪书 赵勇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09-212,共4页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血清群超过200种,其中只有血清群O1和O139可以引起致死性腹泻.霍乱,并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 vibrato cholerae,NOVC)虽然会...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血清群超过200种,其中只有血清群O1和O139可以引起致死性腹泻.霍乱,并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 vibrato cholerae,NOVC)虽然会导致水样腹泻,但其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比典型霍乱温和,主要和肠道外感染有关,如血流、伤口感染和耳、呼吸道和泌尿道等一些少见部位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非O1 弧菌 霍乱 非O139 肝疾病 败血症
原文传递
2018-2021年湖南省人源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及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迪 陈家良 +6 位作者 贺子翔 戴志辉 夏昕 周海健 张红 逄波 湛志飞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间湖南省从病例分离到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选取2018—2021年间湖南省腹泻病例肠道标本分离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4株和非腹泻病例血液标本分离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间湖南省从病例分离到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选取2018—2021年间湖南省腹泻病例肠道标本分离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4株和非腹泻病例血液标本分离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3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及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其药物敏感性及基因组特征。结果3株血液样品分离株对氨苄西林、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头孢噻肟、萘啶酸、环丙沙星全部敏感,1株对四环素中介,1株对氯霉素耐药;4株粪便样品分离株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全部敏感,1株对四环素、氯霉素中介,1株对氯霉素耐药,2株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其中1株对氨苄西林、萘啶酸、环丙沙星二重耐药;1株对氨苄西林、萘啶酸、环丙沙星、氯霉素多重耐药。7株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基因组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但是部分菌株在核心基因组和泛基因组都高度相似。基因组序列中均未检出ctxAB基因、VPI-1和VSPII基因组岛。分离自粪便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是4~8个,分离自血液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是1~2个。结论湖南省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基因组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需加强腹泻病例、食品及环境水体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型别变异及药物敏感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基因组序列
原文传递
肝胆管炎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报道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海滨 林杰 +2 位作者 陈爱平 陈建辉 杨劲松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对基层医院送检的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分离和系统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ompW、rtxC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采用K-B纸片法,选择21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目的对基层医院送检的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分离和系统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ompW、rtxC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采用K-B纸片法,选择21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对奈啶酸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链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诊断除了常规生化血清学诊断外更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胆管炎 血液
原文传递
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科伕 张磊 +1 位作者 吴金菊 尤恩情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02-406,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合肥市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置过程,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和病人呕吐物;对食堂及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卫生及... 目的回顾分析合肥市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置过程,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和病人呕吐物;对食堂及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卫生及水质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和采集相关样本,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病91人,96.7%患者以腹泻为主,潜伏期在7~48h,在2份留样食品、11名患者、2名食堂A员工粪便/肛拭和1份餐具等涂抹样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食堂A是危险因素,OR95%CI为2.77~5.33,且发病与到食堂A就餐次数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9.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月29日中餐、30日早餐和中餐是可疑餐次。结论该起事件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原因可能为学校食堂员工污染食物和餐具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食源性疾病 霍乱弧菌 非O1/非O13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