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enon-enhanced CT assessment of cerebral blood flow in stroke-in-progress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被引量:2
1
作者 Zhen-Ni Guo Ge Yang +3 位作者 Hong-Wei Zhou Jing Wang Jiang Wu Yi Y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93-700,共8页
Carotid or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resulting in low perfu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ischemic stroke.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hemodynamic features in each patient undergoing a stroke-in-progress(SIP) and the correlati... Carotid or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resulting in low perfu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ischemic stroke.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hemodynamic features in each patient undergoing a stroke-in-progress(SIP)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gression and cerebral blood flow(CBF) status would help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dividual patients.We used xenonenhanced CT(Xe-CT) to examine cerebral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SIP(30 patients/group),recruited from October 2009 to October 2010.Only SIP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stenosis in the internal 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ere recruited.The occurrence of watershed infarction was higher in the SIP group than in the non-SIP group(P &lt;0.05).In the SIP group,larger hypoperfused areas were found around the lesions than in the non-SIP group.In the SIP group,the CBF values in the ipsilateral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rresponding regions on the contralateral side.CBF values in the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IP group than in the non-SIP group.In SIP patients,infarctions were surrounded by larger hypoperfused areas than in non-SIP patients.These larger hypoperfused areas may result in pathological damage to the brain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gression of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blood flow stroke in progress artery stenosis xenon-enhanced ct hypoperfusion
原文传递
CBCT测量解剖参数在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种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磊 张蕊 +1 位作者 何晓彤 赵晶 《医学综述》 CAS 202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解剖参数在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种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且拍摄CBCT的89例患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缺失侧、缺失时间上颌第一磨牙... 目的探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解剖参数在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种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且拍摄CBCT的89例患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缺失侧、缺失时间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残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的差异,并观察患者上颌窦外侧壁血管分型。结果不同年龄、缺失侧、缺失时间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残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残余牙槽嵴的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缺失男性患者残余牙槽嵴的宽度大于女性患者[(9.0±2.7)mm比(7.5±2.0)mm](P<0.01);在89例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的178侧上颌窦中,69.10%(123/178)的上颌窦外侧壁存在血管,其中骨内型占比最高,为70.73%(87/123)。结论CBCT可用于测量残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以及评估上颌窦外侧壁血管分型,可为种植术提供相关的术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缺失 锥形束ct 残余牙槽嵴的高度 残余牙槽嵴的宽度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剖特征
3
作者 吕绍茂 蓝佐珍 +2 位作者 吴文雪 池金澄 段少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45-4551,共7页
背景:枢椎发育演变过程复杂,研究报道较少。CT成像可以显示枢椎的正常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发育变异与畸形,明确枢椎骨化中心出现与骺板闭合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基于CT影像展示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 背景:枢椎发育演变过程复杂,研究报道较少。CT成像可以显示枢椎的正常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发育变异与畸形,明确枢椎骨化中心出现与骺板闭合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基于CT影像展示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颈部扫描的732例0-15岁儿童CT图像。观察指标包括枢椎齿状突、双侧椎弓、椎体骨化中心,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椎弓、齿突基底部及后正中骺板,以及枢椎发育变异或畸形。分析与比较各项指标在不同年龄下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类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732例研究对象包括枢椎正常发育718例(98.1%),畸形或发育异常14例(1.9%);(2)枢椎5个骨化中心,其中双侧椎弓及齿突、椎体骨化中心在出生时已出现;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出现的中位年龄是5.7岁,年龄四分位差(IQR)是4.1-7岁,最早出现的为8个月22 d,最迟未出现的为12岁10个月;(3)齿突尖骺板融合的中位年龄是6岁,IQR是5-8岁,未融合最大年龄是8岁9个月,融合的最小年龄是4岁3个月;(4)双侧椎弓骺板闭合的中位年龄约3.8岁,IQR约2.9-4.6岁,闭合的最小年龄是2岁3个月,未闭合的最大年龄是6岁;(5)齿突基底部骺板闭合的中位数5.2岁,IQR为3.5-6.8岁,闭合最小年龄是2岁6个月,最晚未闭合年龄是9岁6个月;(6)后正中骺板闭合年龄中位数为1.5岁,IQR为1.0-2.1岁,最晚未闭合2例分别为2岁5个月、14岁,最早闭合为6个月20 d;(7)枢椎畸形或发育异常,包括出现副骨化中心及副骺板7例、枢椎游离骨化小骨3例、后正中骺板不闭合2例、无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2例及枢椎齿突骨化中心未出现1例;(8)提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可以完整显示枢椎的解剖结构,评估其正常发育变异及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骨化中心 骺板 发育与变异 ct影像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下载PDF
光谱CT不同单能量图像在头部CT检查患者的应用及对比
5
作者 司武杰 何韬 +1 位作者 陈萍 张家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光谱CT不同单能量图像在头部CT检查患者的应用并进行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06—2024-01因头晕、晕厥、头痛等临床症状就诊的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光谱CT头部检查。根据CT检查方法分为单能量组(n=51)和混合能量组(n=47)。... 目的探讨光谱CT不同单能量图像在头部CT检查患者的应用并进行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06—2024-01因头晕、晕厥、头痛等临床症状就诊的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光谱CT头部检查。根据CT检查方法分为单能量组(n=51)和混合能量组(n=47)。单能量组采用单能量图像(40~120keV),根据编入不同的管电压情况,以5 keV为间隔增量,重建为17组不同单能量图像,混合能量组采用常规混合能量图像。比较单能量组和混合能量组脑血管CT值(Willis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不同解剖平面下的噪声(胼胝体干部、四叠体池层面、鞍上池层面、垂体层面)、图像硬化伪影区域[CT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噪声比(CNR)],以及不同单能量图像的图像硬化伪影区域参数。结果单能量组关于Willis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参数值均高于混合能量组(P<0.05)。单能量组关于胼胝体干部、四叠体池层面、鞍上池层面、垂体层面解剖平面下的噪声参数值均低于混合能量组(P<0.05)。单能量组关于硬化伪影区域CT值高于混合能量组,SD、SNR和CNR值低于混合能量组(P<0.05)。在40~120 keV单能量图像中,120 keV图像硬化伪影区域的CT值高于40 keV,SD、SNR、CNR参数值低于40 keV。结论光谱CT可提高头部CT检查患者图像脑血管CT值,降低图像噪声,尤以120 keV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单能量图像 混合能量图像 头部 ct 图像噪声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柴清华 杨瑞 +1 位作者 刘继伟 弓莉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 分析研究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选择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机开展胸部平扫和肺动脉期、肺静脉期双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选择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机开展胸部平扫和肺动脉期、肺静脉期双期动态增强CT扫描,分析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以综合评定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双期动态增强CT扫描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发现,41例患者诊断为肺栓塞,能精确发现145处栓子,其中13处为左右肺动脉主干,57处为叶动脉,55处为段动脉,18处为亚段动脉,2处为亚亚段动脉。50例患者经综合评估,结果为阳性48例,阴性2例,双期动态增强CT扫描检查结果为阳性46例,阴性4例。双期动态增强CT扫描检查敏感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100.00(2/2),准确度为96.00%(48/50)。结论 临床诊断肺栓塞时采用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具有显著的检测和诊断效果,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度均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多层螺旋ct 双期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DSA及CTPI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高灌注脑出血术前风险预测
7
作者 丁奇 王立忠 王翀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 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及脑CT灌注成像(CTPI)预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高灌注脑出血(HICH)的术前风险。方法 选取153例经支架植入(CAS)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其中,5例发生了HICH(HICH组),... 目的 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及脑CT灌注成像(CTPI)预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高灌注脑出血(HICH)的术前风险。方法 选取153例经支架植入(CAS)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其中,5例发生了HICH(HICH组),148例未发生HICH(非HICH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CTPI及脑动脉侧支循环代偿状态;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结果 HICH组和非HICH组各指标比较:患者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21 d(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P<0.05),rMTT、rTTP(P<0.001);侧支循环未开放、Ⅲ级侧支循环开放(P<0.05)。结论 临床基线数据(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21 d)、CTPI指标(MTT、TTP、rMTT、rTTP)、脑动脉侧支循环代偿状态(Ⅲ级侧支循环开放、侧支循环未开放)可作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植入高灌注脑出血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 高灌注脑内出血 DSAⅢ级侧支循环 ct灌注成像 风险预测
下载PDF
锥形术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的骨量
8
作者 蔡尧昊 郎律 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2-1577,共6页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准确测量并且个性化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成为一部分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采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测量分析,为优化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术CT影像,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并将剩余牙槽嵴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类(Ⅱ、Ⅲ、Ⅳ类剩余牙槽嵴为骨量不足),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宽度、形态频数分布,不同性别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顶宽度的差异,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剩余牙槽嵴底宽度的相关性,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平均为(12.14±2.96)mm,其中<12 mm者占43.41%(89/205),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牙槽嵴顶宽度平均为(6.80±1.65)mm,其中<6 mm者占26.34%(54/205);②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宽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和剩余牙槽嵴底宽度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呈正相关(P<0.05),与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剩余牙槽嵴形态Ⅰ类占58.05%(119/205),Ⅱ类占9.27%(19/205),Ⅲ类占20.49%(42/205),Ⅳ类占12.19%(25/205),其中多数为Ⅲ类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剩余牙槽嵴类型个性化设计最佳的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剩余牙槽嵴形态 锥形术ct 种植修复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劈开术 骨移植术 短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种植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与胸部CT表现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王利娟 李华 魏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新冠患者TBNK淋巴细胞亚群与肺部定量CT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评估疾病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的指标,为临床早期评估及治疗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165例患者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CD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新冠患者TBNK淋巴细胞亚群与肺部定量CT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评估疾病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的指标,为临床早期评估及治疗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165例患者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中各细胞的计数及占比,并采用数字肺软件工作系统计算肺部病变体积、占比、密度、质量及磨玻璃体积百分比(PGV)、实性体积百分比(PCV)、半实性体积百分比(PSV)的值,并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免疫功能与肺部病变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疾病越严重年龄越大(P<0.001),合并的基础疾病越多(P<0.05),其中脑梗死和高血压的占比更高(P<0.05);危重型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计数与其他组相比明显减低(P<0.001);危重型患者的肺部病变体积、肺部病变体积占比、病变密度、病变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P<0.001);除了NK细胞外,其余淋巴细胞亚群与疾病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P<0.001);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计数与全肺病变体积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计数与PGV呈正相关,与PSV、PCV呈负相关。结论 与非危重型新冠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更低、肺部病变占比更大,免疫功能与肺部病变明显相关,早期评估TBNK淋巴细胞亚群、肺部病变占比对临床指导治疗和改善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肺部定量ct
下载PDF
巴西龟代谢性骨病CT诊断病例报告
10
作者 孙嘉徐 甘靖宇 +2 位作者 江蓝 刘波 俞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代谢性骨病(MBD)是一种因钙缺乏或维生素D 3摄入不足引起的骨骼代谢障碍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骨折、脊椎异常、难产、脱垂等症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兽医临床中应用的逐渐增加为龟、鳖类MBD提供了新的诊断方式。该病例中红耳巴西龟血检... 代谢性骨病(MBD)是一种因钙缺乏或维生素D 3摄入不足引起的骨骼代谢障碍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骨折、脊椎异常、难产、脱垂等症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兽医临床中应用的逐渐增加为龟、鳖类MBD提供了新的诊断方式。该病例中红耳巴西龟血检结果提示其肾脏、肝脏功能损害,钙磷代谢异常。CT扫查提示患龟全身组织大面积矿化、背甲凹陷,定量测量患龟背椎骨、神经骨和胸膜骨3处的骨骼密度远低于正常龟,诊断患龟有严重的MBD。治疗方案为对症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同时对该龟补充维生素D 3。该病例报告系统陈述了龟鳖MBD的诊疗流程,同时表明了CT扫查可为龟鳖MBD精确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骨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密度
下载PDF
PET-CT与增强CT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11
作者 高毅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中的效能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疑似淋巴瘤并且接受PET-CT、增强CT检查以及...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中的效能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疑似淋巴瘤并且接受PET-CT、增强CT检查以及病理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对比单纯应用以及联合应用PET-CT和增强CT对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应用增强CT检测淋巴瘤患者阳性49例,阴性21例;PET-CT检测淋巴瘤患者阳性50例,阴性20例;联合应用PET-CT联合增强CT检测淋巴瘤患者阳性52例,阴性18例。PET-CT及PET-CT联合增强CT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及约登指数均显著高于增强CT诊断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PET-CT,以及PET-CT联合增强CT阳性的患者与病理检测阳性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以及Ann-Arbor分期资料结果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CT患者对Ann-Arbor分期为Ⅰ期的检出率为25.71%,高于其他组别检出率,Ⅱ~Ⅳ期的检出率则低于其他组别。结论联合应用增强CT和PET-CT有诊断淋巴瘤有助于提升诊断效能,从而为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PET-ct 增强ct 临床诊断效能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在肺部磨玻璃结节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志磊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在肺部磨玻璃结节(GGN)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检查并进行靶重...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在肺部磨玻璃结节(GGN)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检查并进行靶重建。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单独螺旋CT平扫及其结合靶重建技术的检查结果,分析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对GGN性质的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GGN的CT相关参数。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78例患者中良性结节20例,恶性结节58例;螺旋CT平扫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23例,恶性结节55例;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56例。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诊断GGN性质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0.91%,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35),均优于单一螺旋CT平扫诊断。恶性GGN的CT值、大小、最大直径/有效直径、面积、体积均大于良性GGN(均P<0.05)。结论螺旋CT平扫结合靶重建技术在GGN性质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GGN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平扫 靶重建技术 肺部磨玻璃结节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应用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
13
作者 刘芳芳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病因学诊断中,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例应用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研究样本均进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以DSA检... 目的探究病因学诊断中,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例应用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研究样本均进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的诊断情况,同时评估其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的价值。结果两种方式诊断自发性脑出血疾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A敏感度为96.25%(77/80),特异度为75.00%(9/12)。CTA预测血肿扩大方面,斑点征阳性的准确率为84.62%;在CTA预测血肿未扩大方面斑点征阴性的准确率为97.50%。结论CTA在诊断自发性脑出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明确脑出血的病因,且对血肿扩大具有预测价值,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自发性脑出血 病因学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马家骐 黄波 柴丽敏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CT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 目的探讨CT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DWI、DCE-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DWI、DCE-MRI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比较肝内良、恶性病变灌注参数。结果CT平扫、DWI、DCE-MRI联合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5.74%、特异度为97.22%、准确性为96.39%、阳性预测值为97.83%、阴性预测值为94.59%,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27),均高于各项单一检查。恶性病变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均高于良性病变,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低于良性病变(均P<0.05)。结论CT平扫、DWI、DCE-MRI联合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优于各项单独检查,且准确性较高。同时,DCE-MRI的灌注参数可提供区分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成像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莹莹 张珂 +3 位作者 何辰宇 孙宏亮 王蕾 谢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针对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质量及血管节段的可诊断性进行主观评估,观察40、45、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的自动去骨能力。结果40~80 keV范围内,随keV升高,各动脉在图像中的CT值、SD值、SNR及CNR均逐渐降低。相比100 kVp,腘动脉(PA)及其近端动脉的CT值、CNR及SNR均在40~55 keV图像中升高(P均<0.05);50~55 keV图像中SD值升高(P均<0.05),而60 keV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及60 ke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动脉节段数与100 k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以远节段的SNR及CNR在各单能量图像及100 kVp图像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CT值在40~45 keV图像中、SD在40 keV图像中均高于100 kVp(P均<0.05),但SD在45 keV与100 kVp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图像中,PA以远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节段数均高于60 keV及100 kVp(P均<0.05)。40 keV图像对9例(9/30,30.00%)、45 keV图像对6例(6/30,20.00%)不能自动去骨,50及60 keV、100 kVp对30例(30/30,100%)均可自动去骨。结论行双下肢动脉能谱CTA时,对PA及其近端节段以6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对其以远或双下肢全程则以5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 ct血管成像 能谱ct
下载PDF
基于岩石CT扫描的冻融作用对花岗岩细观结构及力学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圣山 何箫 +6 位作者 孟宪森 陈亮 冯振 刘明学 李昂 郭长宝 吉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2-472,共11页
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西部高原地区的季节性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特性及强度劣化性质研究对指导西部寒区基础工程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 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西部高原地区的季节性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特性及强度劣化性质研究对指导西部寒区基础工程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观察,获取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微结构;接着利用CT扫描技术,对冻融后的花岗岩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层利用阈值分割进行二值化处理,堆叠得到样品内外结构的高分辨3D数据及影像;结合分形理论计算图像计盒维数并由此对图像复杂度做出量化判断,由此对冻融循环对花岗岩内部结构演化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强度演化规律,探究结构演化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偏光显微镜下,岩石呈块状构造,具有似斑状粗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局部见交代蠕虫结构。似斑晶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其他矿物粒径0.25~4.0 mm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碱性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绿帘石,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黄铁矿等,镜下鉴定为似斑状粗粒不等粒黑云二长花岗岩。CT扫描显示,冻融循环效应在影响花岗岩细观结构时,会导致花岗岩内部孔隙率的整体上升,但岩石渗透性变化不大,岩石渗透率仅上升0.003×10^(-3)μm^(2);内部孔隙发育不均匀,试样整体结构改变以萌生较多新的微孔隙为主。冻融循环后岩石内部结构复杂度有所下降,但岩石整体完整性仍然较好,分形维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形研究显示,20次冻融循环并未导致花岗岩的结构复杂度发生较大变化,同时试样整体力学特性出现下降,黏性增加以及长期强度出现较大幅度的衰减,进入蠕变试验阶段的应变阈值提高。在评价此类原生结构较致密的岩石的安全性时,仅从结构上进行考量与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偏差,应结合必要的强度指标综合评估。岩石在经历冻融循环后,在强度更低的同时会发生更大的变形。该研究可为分形理论在岩石细观结构演化方面的应用及岩石细观结构与强度演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对高寒地区工程施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阈值分割 ct模型 分形维数 结构演化 长期强度
下载PDF
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远 王浩 +1 位作者 朱杰 宋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评估多期CT血管成像显示的侧支循环情况,侧支循环不良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小于对侧1/2,侧支循环良好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大于对侧1/2。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性能,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较低入院NIHSS评分和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是AIS患者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AUC分别为0.72(0.65~0.79)和0.75(0.68~0.81)。两者联合时AUC可达0.79,显著高于单一预测因素(DeLong检验,均P<0.05)。结论: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和较低入院NIHSS评分是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ct血管成像 预后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承峰 叶旺全 +7 位作者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CT图像表征存在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数字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实现了CT扫描图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和4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和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进行了形态表征。由于南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有孔虫壳体,水合物主要占据有孔虫壳体内部空间并堵塞了空隙间的连通喉道,显著降低了沉积物的气、水渗透能力;然而,水合物未能全部占据整个孔隙空间,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和水残留,气体则主要分布于水合物颗粒内部,而水则主要分布在水合物颗粒表面,上述实验结果对地震、测井等现场勘探数据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赋存特征 超分辨率重建 ct图像
下载PDF
基于CT技术的黄原胶加固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劣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瑾 车文越 +6 位作者 郝社锋 马晓凡 喻永祥 王颖 陈志昊 李婉婉 钱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1126,共8页
干湿循环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CT扫描技术和力学测试,对加入不同含量黄原胶(0%,0.5%,1.5%)加固的黏土在经历不同次数(0,1,4,8,12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劣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1)黄原胶能够有效... 干湿循环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CT扫描技术和力学测试,对加入不同含量黄原胶(0%,0.5%,1.5%)加固的黏土在经历不同次数(0,1,4,8,12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劣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1)黄原胶能够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和耐干湿循环效果。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强度损失逐渐减小,当循环次数从0次增加到4次时,对于加入黄原胶含量分别为0%,0.5%,1.5%的试样,抗压强度分别损失了42.75%,17.2%,14.04%。(2)加固土的抗压强度与干湿循环次数之间保持指数下降的关系,当循环次数达到4次后,随着循环次数的进一步增加,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波动。(3)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黄原胶加固土的孔隙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连通孔隙不断扩展,而孤立孔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随着试样的干燥,黄原胶在土颗粒间形成网状基质,提高土体的强度和耐干湿循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 黄原胶 抗压强度 ct扫描 微观结构 劣化机制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