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板件波速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圣奎 柴华友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2期51-53,共3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瞬时冲击荷载作用下,应力波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传播过程,模拟分析混凝土板在冲击荷载下的波场响应特征,从而更加直观地研究冲击后混凝土板内波的传播特性,主要从波速测试影响因素以及波速测试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瞬时冲击荷载作用下,应力波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传播过程,模拟分析混凝土板在冲击荷载下的波场响应特征,从而更加直观地研究冲击后混凝土板内波的传播特性,主要从波速测试影响因素以及波速测试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在不同激振位置和不同冲击持续时间下对波速变化的影响,以及通过反射法、透射法和瑞利波速法来预估纵波速的方法来讨论不同方法的差异性、优缺点,并提出一套合理的纵波波速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振位置 冲击持续时间 反射法 透射法
下载PDF
落石冲击下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变形及荷载传递机制
2
作者 马书文 卢谅 +2 位作者 王宗建 王经天 李蓝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9-809,共11页
针对偏远山区素填土公路在落石冲击下易产生大面积凹陷破坏的问题,提出运用预应力加筋土路堤解决的方法。为了探究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在落石冲击下的变形性能、力学响应规律和荷载传递机制,设计并实施了落石冲击作用下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和... 针对偏远山区素填土公路在落石冲击下易产生大面积凹陷破坏的问题,提出运用预应力加筋土路堤解决的方法。为了探究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在落石冲击下的变形性能、力学响应规律和荷载传递机制,设计并实施了落石冲击作用下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和素填土路堤对比模型试验。试验发现:预应力加筋土路堤中形成的凹坑尺寸明显小于素填土路堤,体现了预应力加筋土路堤良好的抗冲击变形性能;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路堤刚度逐渐增加,导致路堤内部冲击附加应力时程曲线逐渐由“抛物线型单峰”转变为“双峰”分布,且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工况中“双峰”的出现早于素填土路堤;落石在预应力加筋土路堤中的冲击力持续作用时间小于其在素填土路堤中的持续作用时间,且分布更趋均匀,更有利于冲击荷载的扩散;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内部冲击力传递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筋材变形规律一致。结合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得到了关于凹坑尺寸和冲击次数的预测方法,可为预应力加筋土路堤在崩塌灾害多发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为工程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冲击 预应力加筋土路堤 冲击变形 附加应力 冲击持续时间 冲击力传递率
下载PDF
Optimal energy efficiency capacity under joint design of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system 被引量:1
3
作者 LI Huang-yu XU Xiao-dong WU Bao-xue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13年第6期1-8,41,共9页
Due to its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capability, cognitive radio (CR) has been proposed as 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ectrum scarcity and in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icensed... Due to its opportunistic spectrum sharing capability, cognitive radio (CR) has been proposed as 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ectrum scarcity and in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icensed spectrum. In CR system (CRS), to efficiently utilize the spectrum resource, one important issue is to allocate the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 reasonably. In this paper, the evaluation metric of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represented the total number of bits that were delivered with per joule of energy consumed,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scheme. We study a joint design of energy efficient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s to maximize energy efficiency capacity (EEC) of CRS. The tradeoff between EEC and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s are formuliz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under constraints on target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secondary users (SUs) and toleration interference threshold of primary users (PUs). To obtain the optimal solution, optimizing sensing duration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 will be first performed separately. Then, a joint optimization iterative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earch the optimal pair of sensing and transmission durations.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unique duration pair where the EEC is maximized, and that the EEC of the proposed joi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at of existed algorithms.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low complexity iterative algorithm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exhaustive search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spectrum sensing EEC sensing duration transmission duration joint oplimizalion
原文传递
一种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吴斌 侯国栋 +1 位作者 张新 曹传杰 《科技资讯》 2023年第23期109-111,共3页
主要基于康乐—三阳Π入赤兴变110kV线路工程项目及阳池—临川Π入桐源变220kV线路工程在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线路长、跨度大、山地道路崎岖等原因,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头脑风暴,提出研制便携式接地引下线加工装置。投入小,操作简单,... 主要基于康乐—三阳Π入赤兴变110kV线路工程项目及阳池—临川Π入桐源变220kV线路工程在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线路长、跨度大、山地道路崎岖等原因,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头脑风暴,提出研制便携式接地引下线加工装置。投入小,操作简单,轻巧方便运输,加工的接地引下线符合规范要求,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采取一种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进行接地安装,通过合理化的施工程序,明显提高接地装置安装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 工期 线路工程 输电杆塔 引下线 装置
下载PDF
确定风电场群功率汇聚外送输电容量的静态综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71
5
作者 穆钢 崔杨 严干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风电大规模集中并网是实现风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于风电电源具有输出易变、能量密度低等特点,在进行风电外送配套输电系统的容量规划时,必须考虑风电功率整体波动特性的影响。对多个风电场汇聚成风电场群后的功率波动特性进... 风电大规模集中并网是实现风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于风电电源具有输出易变、能量密度低等特点,在进行风电外送配套输电系统的容量规划时,必须考虑风电功率整体波动特性的影响。对多个风电场汇聚成风电场群后的功率波动特性进行量化分析,以风电场群的持续出力曲线描述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风电场群功率汇聚外送输电容量的静态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诸如电网输电收益、输电工程建设成本以及可能的阻塞造成弃风损失等因素对风电外送输电工程综合收益的影响。算例表明该方法与以风电场群总装机容量来规划外送输电容量的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输电工程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外送 风电场群汇聚效应 风电持续出力特性 输电容量 静态优化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流模糊预测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策略 被引量:27
6
作者 高楷 孙国强 +2 位作者 卫志农 孙永辉 袁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98-2504,共7页
为抑制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换相失败的发生,可采用直流电流预测控制方法,但直流电流预测设定值计算公式中参数k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为此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流预测设定值,并提出直流电流模糊预测控制策略。设置了控制时长T,并通过仿... 为抑制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换相失败的发生,可采用直流电流预测控制方法,但直流电流预测设定值计算公式中参数k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为此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流预测设定值,并提出直流电流模糊预测控制策略。设置了控制时长T,并通过仿真测试选取合适的T值,克服了原有方法引起的系统电流恢复缓慢的不足。最后通过CIGRE HVDC标准模型的PSCAD-Matlab联合调用仿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直流电流控制 模糊控制 预测控制 控制时长
下载PDF
基于风电场群汇聚演变趋势的场群持续功率特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穆钢 杨修宇 +1 位作者 严干贵 安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2-38,共7页
大规模开发、集中外送是我国风电开发的特有模式。由于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及低功率密度等特性,在进行大规模风电联网规划时,易造成输电通道配置过度或不足的问题。持续功率曲线能够有效表征风电场群输出功率的长期波动规律性,... 大规模开发、集中外送是我国风电开发的特有模式。由于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及低功率密度等特性,在进行大规模风电联网规划时,易造成输电通道配置过度或不足的问题。持续功率曲线能够有效表征风电场群输出功率的长期波动规律性,准确把握规划目标年风电场集群持续功率特性是科学配置外送输电容量的关键。为此,该文通过深入分析不同规模风电场群功率变化趋势,揭示了风电场群汇聚过程中'装机容量–功率'的关联关系,进而构建风电场群的汇聚演变模型,实现了已知未来风电场群总装机容量的条件下,规划目标年风电场群持续功率特性的准确预测。最后,分别应用东北、西北两大风电基地历史实测数据对预测方法进行校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易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风电持续出力特性 汇聚演变趋势 预测 输电网规划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用户的一种协作传输策略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建白 郑宝玉 +1 位作者 褚御芝 池新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32-1438,共7页
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主用户和次用户,次用户的通信行为必须在不影响主用户数据传输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保证次用户的传输连续性并改善次用户Qos,研究人员提出了次用户间相互协作传输的策略,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双... 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主用户和次用户,次用户的通信行为必须在不影响主用户数据传输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保证次用户的传输连续性并改善次用户Qos,研究人员提出了次用户间相互协作传输的策略,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双中继协作传输方案并对所提方案次用户的无冲突传输时间及误比特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双中继协作传输策略能在单中继协作传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次用户的无冲突传输时间并减小误比特率,双中继协作传输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通信 双中继 无冲突传输时间 等增益分集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协作传输策略 被引量:20
9
作者 褚御芝 郑宝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6,共7页
认知无线网络中在保证主用户数据有效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节点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次用户的数据吞吐能力,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以满足不同无线业务的通信要求.通过认知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放... 认知无线网络中在保证主用户数据有效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节点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次用户的数据吞吐能力,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以满足不同无线业务的通信要求.通过认知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放大转发协作传输方案,并且对所提方案的无冲突传输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非协作和协作传输模式下的无冲突传输时间的解析表达式。数值和仿真实验表明,协作传输的无冲突传输时间明显优于非协作传输,在多个认知中继共存的条件下,基于最佳中继选择方案相对单个中继转发方案所获得的时间增益更加明显,证明了次用户协作为认知无线网络带来可观的性能增益,并随着协作节点数的增大性能得到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协作传输 无冲突传输时间 放大转发 最佳中继选择
下载PDF
协调大规模风电汇聚外送的火电容量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侯婷婷 娄素华 +1 位作者 张滋华 吴耀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5-261,共7页
针对风电基地风电外送的形势,提出了一种风电汇聚外送配套火电容量优化方法。针对风电的随机性,定义了输电通道的持续STC曲线,来分析输电通道输送风电后火电可用容量空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外送配套火电容量优化模型,模型考... 针对风电基地风电外送的形势,提出了一种风电汇聚外送配套火电容量优化方法。针对风电的随机性,定义了输电通道的持续STC曲线,来分析输电通道输送风电后火电可用容量空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外送配套火电容量优化模型,模型考虑了输电线路、配套火电的费用及输送电量收益,在风电优先外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输电通道,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并采用两层优化策略对模型进行求解。应用本文模型对一个算例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电价和火电煤价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基地 风电汇聚外送 配套火电容量优化 持续STC曲线
下载PDF
交通事故持续期内行程时间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玲娟 刘海旭 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6-382,共7页
为研究交通事故影响下路网性能的随机性,定义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为路网在交通事故持续期内平均行程时间小于预定阈值的概率.假定事故持续时间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将给定的事故持续时间离散化为相同长度的子时段,综合运用Logit路... 为研究交通事故影响下路网性能的随机性,定义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为路网在交通事故持续期内平均行程时间小于预定阈值的概率.假定事故持续时间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将给定的事故持续时间离散化为相同长度的子时段,综合运用Logit路径选择准则和路段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Monte-Carlo法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度模拟算法.用一个测试网络来验证算法,其事故持续时间均值为8~20 min、方差为0.5~5.0 min,子时段出行需求为4.0和4.5辆,时间阈值为事故前走行时间的2.0和2.2倍.研究结果表明:路网行程时间可靠度均随事故持续时间均值的增大而减小;当出行需求为4.5辆、时间阈值为事故前走行时间2.0倍时,行程时间可靠度随着事故时间方差的增大而增大;当需求小于4.5辆、时间阈值大于2.0倍时,可靠度随着时间方差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持续时间 行程时间可靠性 路段传输模型 Monte—Carlo算法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管理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文举 刘华勇 +2 位作者 崔荣 唐文左 胡泽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随着用电负荷的增长和输电走廊的日趋紧张,需求侧管理已成为减小或延缓电源和电网投资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持续负荷曲线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对高峰负荷功率的影响,提出了在输电网扩展规划中对需求侧管理的建模方法,然后提出了考虑需求侧... 随着用电负荷的增长和输电走廊的日趋紧张,需求侧管理已成为减小或延缓电源和电网投资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持续负荷曲线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对高峰负荷功率的影响,提出了在输电网扩展规划中对需求侧管理的建模方法,然后提出了考虑需求侧管理和投资成本约束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优化软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对电网规划方案的影响,验证了采用需求侧管理对降低输电网扩展规划投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输电网扩展规划 投资成本 持续负荷曲线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及参数标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姬杨蓓蓓 张小宁 孙立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3-615,666,共4页
有效的交通事件管理应基于精确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交通事件持续时间包括4个部分:事件发现时间,事件响应时间,事件清除时间和交通恢复时间。提出了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模型以及参数标定方法。实测数据和仿真数... 有效的交通事件管理应基于精确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交通事件持续时间包括4个部分:事件发现时间,事件响应时间,事件清除时间和交通恢复时间。提出了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模型以及参数标定方法。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事件恢复时间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元胞传输模型 交通事件 持续时间 参数标定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协作传输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褚御芝 郑宝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9-514,共6页
在不干扰主用户数据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使认知无线网络获得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该文针对主次用户共存,主用户交替转移信道忙闲状态的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协... 在不干扰主用户数据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使认知无线网络获得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该文针对主次用户共存,主用户交替转移信道忙闲状态的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协作传输方案,当主用户存在时机会的使用中继节点转发数据,并且对所提方案的无冲突传输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非协作传输和协作传输模式下的无冲突传输时间的解析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协作传输方案的无冲突传输时间明显优于非协作传输方案,次用户协作为认知无线网络带来可观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传输 无冲突传输时间 放大转发
下载PDF
周期性协作频谱感知机制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云玮 刘全 高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了提高检测性能和频谱资源利用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周期性协作频谱感知机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衰落信道环境,通过引入有效传输时长比例和干扰时长比例作为次用户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给出了集中式协作感知下的检测时长、数据... 为了提高检测性能和频谱资源利用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周期性协作频谱感知机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衰落信道环境,通过引入有效传输时长比例和干扰时长比例作为次用户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给出了集中式协作感知下的检测时长、数据传输时长以及协作用户数量等参数的最优选取方法,从而获得最高的信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取最佳的协作感知机制参数,可在保证系统检测性能和干扰容限要求的同时,显著提高次用户在空闲信道的有效传输时长比例,实现了频谱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协作感知 感知机制 检测时长 传输时长
下载PDF
FLCHS:面向车联网中的簇头产生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争 尚光龙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61-2165,共5页
车辆的快速移动、拓扑动态变化,给车联网VANETs(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的数据传输提出了挑战。分簇是有效解决VANETs数据传输问题之一。利用分簇技术将车辆划分不同的簇,每个簇产生1个簇头,簇头负责簇间通信,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效... 车辆的快速移动、拓扑动态变化,给车联网VANETs(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的数据传输提出了挑战。分簇是有效解决VANETs数据传输问题之一。利用分簇技术将车辆划分不同的簇,每个簇产生1个簇头,簇头负责簇间通信,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为此,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簇头产生FLCHS(Fuzzy Logic based Cluster Head Selection)算法。利用车辆的速度、密度和链路质量决策簇头,进而优化簇头选择过程。仿真结构表明,与LID算法相比,提出的FLCHS算法的簇头寿命提高了近20%,数据传输率提高了近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头寿命 模糊逻辑 数据传输率 分簇 车联网
下载PDF
FD法和故障树法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开贵 夏天 +1 位作者 胡博 曹侃 《四川电力技术》 2009年第5期1-4,38,共5页
详细比较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常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FD)法和故障树法,分别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子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和故障树图,并加以层层组合,得到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故障树... 详细比较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常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FD)法和故障树法,分别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在子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和故障树图,并加以层层组合,得到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故障树模型。分别采用FD法和故障树法对一单12脉接线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算例对比分析,计算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双极运行、单极停运、双极停运对应的概率、频率、平均持续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FD法 故障树法 可靠性评估
下载PDF
802.11a无线局域网多速率传输模型的实现
18
作者 敬伟 刘卫新 +1 位作者 杜亚勤 高丽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69-673,共5页
针对速率信息的交换、预约时长设置以及相关网络分配矢量的更新和计算,基于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协议,提出了一种交换速率信息的多速率传输协议RIEMS协议.基于802.11a协议中DCF方式来实现无线局域网RIEMS协议多速率传输的模型,分析得... 针对速率信息的交换、预约时长设置以及相关网络分配矢量的更新和计算,基于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协议,提出了一种交换速率信息的多速率传输协议RIEMS协议.基于802.11a协议中DCF方式来实现无线局域网RIEMS协议多速率传输的模型,分析得到了影响多速率传输协议性能的参数,完成该模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速率传输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性能.此模型可以应用于支持非对称信道、ad_hoc网络、高速移动、速率可变宽带无线移动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多速率传输 预约时长 网络分配矢量
下载PDF
认知用户有效传输时间的优化
19
作者 汪一鸣 刘达明 叶丹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6期582-585,共4页
为探讨认知无线中,认知用户SU以某一访问流程共享主用户PU的频谱资源以及SU有效传输时间优化的问题,假定PU信道的状态变化为泊松分布,SU在物理层使用OFDM调制技术。分析了SU使用PU信道通信时占用的信道数n和传输期长度Tt对数据有效传输... 为探讨认知无线中,认知用户SU以某一访问流程共享主用户PU的频谱资源以及SU有效传输时间优化的问题,假定PU信道的状态变化为泊松分布,SU在物理层使用OFDM调制技术。分析了SU使用PU信道通信时占用的信道数n和传输期长度Tt对数据有效传输时间的影响,并用MATLAB作出了仿真图,找到了各自的最优值。作图仿真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仿真了PU干扰时间率ITR这一重要限定条件的约束效果,得出了ITR的限定在减轻SU对PU干扰程度的同时,也造成SU有效传输时间下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干扰时间率 最优信道数 最优传输期长度 有效传输时间
下载PDF
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1分钟内)骑行阻力模式优选及功率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20
作者 毕学翠 郑晓鸿 杨慧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岁,身高(175.75±4.50)cm,体重(67.50±6.93)kg。使用SRM Ergometer进行测试,采用Open End Test模式,采样频率设置为0.5 s,功率数据精度为1 w,速度测试精度为0.1 km/h。阻尼系数分别为9、10和11档位。受试者2天内进行不同阻力模式全力5 s、10 s、30 s、1 min骑行。结果:(1)5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不相关(P>0.05);(2)1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P<0.01);(3)3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负相关(P<0.01);(4)1 min全力骑行时,8名运动员均在11档位阻力模式时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现负相关(P<0.01)。结论:(1)自行车运动员在1 min内短时全力骑行时,骑行时长增加,选用的阻力模式逐渐增大,有利于运动员创造最佳运动成绩。(2)自行车运动员1 min内全力骑行时,心率不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实时一致性的变化,心率对于短时间高强度自行车运动负荷的监控存在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阻力模式 传动比 功率 心率 运动时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