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nd neuromuscular compartment in health and disease 被引量:10
1
作者 Vanessa D’Antongiovanni Carolina Pellegrini +4 位作者 Matteo Fornai Rocchina Colucci Corrado Blandizzi Luca Antonioli Nunzia Bernardi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14期1564-1579,共16页
A number of digestive and extra-digestive disorders,includ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ntestinal infections,metabolic syndrome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share a set of clinical featur... A number of digestive and extra-digestive disorders,includ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ntestinal infections,metabolic syndrome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share a set of clinical features at gastrointestinal level,such as infrequent bowel movements,abdominal distension,constipation and secretory dysfunctions.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indicate that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nd enteric neuromuscular compartment contribute to alterations of both bowel motor and secretory functions in digestive and extra-digestive diseases.The present review has been conceiv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occurring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nd enteric neuromuscular compartment in both digestive and extra-digestive diseases.In addition,our intent was to highlight whether thes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alterations could represent a common path(or share some common features)driv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bowel motor dysfunctions and related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igestive and extra-digestive disorders.This assessment might help to identify novel targets of potential usefulness to develop origina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th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such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STIVE disease ENTERIC nervous system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INTESTINAL motility Metabolic disorders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下载PDF
郭志强教授基于“虚毒络瘀”理论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经验
2
作者 杨绚如 薛晓鸥 +3 位作者 王必勤 包晓霞 杨亚莉 丁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3,306,共5页
文章总结了郭志强教授基于“虚毒络瘀”理论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 NNEDV)的经验。郭志强教授认为NNEDV是由于阴阳两虚,湿热毒蕴,且久病夹瘀,客于络脉而发病。治疗应从“补虚、... 文章总结了郭志强教授基于“虚毒络瘀”理论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 NNEDV)的经验。郭志强教授认为NNEDV是由于阴阳两虚,湿热毒蕴,且久病夹瘀,客于络脉而发病。治疗应从“补虚、解毒、化瘀通络”辨证论治,谨察疾病病机,分清标本虚实。邪实为标,重在清热化湿解毒;内虚为本,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兼顾温补肾中之阳;久病成瘀,客于络脉,佐以活血化瘀通络之品。根据疾病正虚邪实之变化,灵活化裁,外治为主,辅以内调,同时重视生活余心理调护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 阴痒 络病学说 中医外治法 名医经验 郭志强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李慧敏 胡雅莉 +2 位作者 张森淮 马晓梅 许飞雪(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热组织消融方法,可以通过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MRgHIFU)或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ltras...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热组织消融方法,可以通过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MRgHIFU)或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ltrasound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USgHIFU)实现在线图像引导和治疗控制,HIFU具有非侵入性、非电离和治疗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HIFU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HIFU通过精准聚焦超声波能量实现组织消融,对于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腺肌病、外阴非肿瘤性上皮疾病、剖宫产瘢痕妊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动静脉瘘、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等妇产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优点体现在减少并发症、适合有手术禁忌证患者以及缩短恢复时间,并且对未育女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HIFU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积极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未来,HIFU有望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新选择,造福更多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平滑肌瘤 子宫腺肌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阴非肿瘤性上皮疾病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静脉瘘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下载PDF
435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兰 常淑芳 +4 位作者 孙江川 张潇元 秦勤 丁钦容 张永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关系,为NNEDV诊疗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活检确诊为NNEDV的435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关系,为NNEDV诊疗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活检确诊为NNEDV的435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2.4%(54/435);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占87.6%(381/435),其中能够明确致病菌诊断者占37.0%(161/435),以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多见,分别占13.1%及10.4%,明显高于其他阴道炎患者(P<0.05)。结论大部分NNED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处于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失衡导致的阴道炎可能与NNEDV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阴道 微环境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菊芳 李幼平 +2 位作者 李成志 张艳霞 林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查找所有比较聚焦...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查找所有比较聚焦超声和传统方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12年9月30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人员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临床试验,共1 20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与传统对照组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4,95%CI:1.38~1.97,P<0.000 01);(2)鳞状上皮增生型有效率:聚焦超声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3,95%CI:0.98~1.79,P=0.06);(3)硬化苔藓型有效率:聚焦超声组相比传统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4,95%CI:0.96~1.87,P=0.08);(4)复发率:聚焦超声组和传统治疗组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2,95%CI:0.15~0.31,P<0.000 01),传统治疗组高于聚焦超声组。结论聚焦超声相比传统方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有效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同富 李雨雷 +4 位作者 朱道静 吴莺 谢娟 方琳 王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68-347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186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统计分析瘙痒部位、瘙痒程度、年龄、病程、病理类型、焦虑和(或)抑郁情况与疗效的关... 目的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186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统计分析瘙痒部位、瘙痒程度、年龄、病程、病理类型、焦虑和(或)抑郁情况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外阴形态基本恢复,瘙痒情况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5.16%。不同的瘙痒部位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焦虑和(或)抑郁情况之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1,P <0.01;χ^2=41.97,P <0.01;χ^2=10.91,P <0.05;χ^2=21.04,P <0.01;χ^2=10.44,P <0.05;χ^2=16.12,P <0.01)。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不仅与患者的瘙痒程度、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有关,还与其病灶分布、焦虑和(或)抑郁情况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高强度聚焦超声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蕊 韩璐 +5 位作者 曾力楠 林芸竹 杨春松 黄红 付雨之 张伶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6期760-763,768,共5页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与免疫、遗传、内分泌、代谢、氧化、局部刺激、感染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病时患处瘙痒难忍,给...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与免疫、遗传、内分泌、代谢、氧化、局部刺激、感染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病时患处瘙痒难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和不便。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分别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对该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10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孟戈 刘芸 +4 位作者 李长东 郭银树 成九梅 张颖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079-1081,109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和药物组(n=106)。超声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连续直线扫描,治疗功率3.5W,时间20~30min;药物组选用我院自制的复方白斑膏治疗,硬化苔癣型37例及混合型10例给予2%丙酸睾酮软膏与复方白斑膏交替使用共6个月。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6个月外阴多点活检,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6个月,根据皮肤的组织学分期和临床评分表,对病损部位皮肤弹性、色泽、病损范围占外阴部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价。超声组随访97例,治愈32例(33.0%),显效62例(63.9%),无效3例(3.1%),有效率为96.9%(94/97)。药物组随访94例,治愈4例(4.3%),显效55例(58.5%),无效35例(37.2%),有效率为62.8%(59/9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annWhitneyU检验,Z=-6.965,P=0.000)。超声组2例外阴皮肤浅Ⅱ度烧伤,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瘙痒症状,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下载PDF
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麻莉 程波 +2 位作者 魏会珍 冯莉 陈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中药辅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组,每组各20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中药辅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组,每组各20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聚焦超声治疗组完全缓解率28%,总有效率87.5%;中药辅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9%,总有效率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后的患者病理学检查病变改善情况更加显著。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能够增强聚焦超声治疗的结果,更有效促进外阴病变皮肤弹性恢复及局部色素新生及局部血管及末梢神经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疗法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中药 疗效
下载PDF
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玉娟 周洪贵 +1 位作者 曹鸿敏 阳志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共192例。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评价,统计分析病理类型、年龄、病... 目的探讨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共192例。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评价,统计分析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4.79%。不同年龄段患者治愈率有明显差异(χ2=11.50,p<0.01),病程长短亦与疗效密切相关(χ2=6.61,0.01<p<0.05),不同病理类型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χ2=9.17,0.01<p<0.05)。结论聚焦超声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与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峻霄 何群英 王世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8-600,共3页
目的:研究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与性激素受体(SHR)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荧光法,测定22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病变组织的SHR,并对其中10例进行外阴未发病组织SHR对照检测。22例中鳞状上皮增生12例,硬化性苔癣6例,硬化性苔癣合并鳞... 目的:研究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与性激素受体(SHR)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荧光法,测定22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病变组织的SHR,并对其中10例进行外阴未发病组织SHR对照检测。22例中鳞状上皮增生12例,硬化性苔癣6例,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4例。结果:①患者病变组织及未发病组织表皮各层及真皮层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阳性率;②外阴病变组织及未发病组织表皮各层间ER、AR阳性率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基底层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客观说明外阴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之一,为临床应用丙酸睾丸酮能缓解硬化性苔癣患者临床症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底层SHR缺少,推测这是应用性激素不能完全治愈本病的主要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雌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继红 冯丽华 +3 位作者 郑华 韩淑梅 丛云凤 刘亚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5例,其中增生型36例,硬化苔癣型28例,混合型11例。年龄12~69岁,平均36.81岁;病程〈3年10例,3~10年48例,〉10年17例。依患者意...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75例,其中增生型36例,硬化苔癣型28例,混合型11例。年龄12~69岁,平均36.81岁;病程〈3年10例,3~10年48例,〉10年17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超声组45例,对照组30例。超声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功率为4.0W,连续直线扫描方式,治疗时间20-40min,通常治疗1次。对照组用药物治疗,使用3个月。于治疗后第1、3和6个月依近期治愈标准判断疗效。结果:超声组临床治愈12例(26.7%),显效28例(62.2%),好转5例(11.1%),总有效率为100%,无复发。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3.3%),显效5例(16.7%),好转19例(63.3%),无效4例(13.3%),但停止治疗1~2个月,复发21例(70.0%)。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疾病/治疗 聚焦超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下载PDF
影响超声聚焦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临床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信 薛敏 +1 位作者 邓新粮 万亚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远期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382例,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病变... 目的:探讨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远期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382例,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病变面积、瘙痒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9.74%。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变面积、不同病程、不同搔痒程度之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9.58,P<0.01;χ2=22.385,P<0.01;χ2=57.99,P<0.01;χ2=32.260,P<0.01;χ2=42.13,P<0.01)。结论:聚焦超声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与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病变面积、瘙痒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聚焦超声和药物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沅月 张睿 +5 位作者 吴妙芳 谢玲玲 林仲秋 李成志 王智彪 陈志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及随访计划。3个月后超声治疗组治愈率42.9%,有效率96.4%;药物治疗组治愈率12.0%,有效率8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组显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于药物治疗组,且人时复发率为14.3%,低于药物治疗组(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白色病变的疗效较药物治疗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疗法 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 哈西奈德软膏 疗效
下载PDF
联合疗法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爱芳 尹格平 +3 位作者 提松梅 王玉芝 安琳 郭云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配合专用药物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76例分为两组,HIFU组75例,单独应用HIFU治疗,联合疗法组301例,采用H...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配合专用药物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76例分为两组,HIFU组75例,单独应用HIFU治疗,联合疗法组301例,采用HIFU联合局部专用药物治疗。以同期56例单纯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设立"外阴瘙痒评分法"、"外阴白色病变面积计算法"、"四象限比较法"和"四度皮肤弹性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①HIFU组与联合疗法组对控制各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瘙痒症状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疗法组疗效更佳(P<0.05)。②HIFU组与联合疗法组控制白色病变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IFU组、联合疗法组治疗后白色病变面积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小(P<0.01)。③HIFU组、联合疗法组符合外阴皮肤弹性不良标准的患者治疗后外阴局部皮肤弹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IFU组、联合疗法组外阴局部皮肤弹性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疗法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 HIFU联合局部专用药物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对瘙痒症状、外阴局部皮肤弹性的改善及减小白色病变面积效果满意,并具有治疗方便、安全无创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高强度聚焦超声 药物疗法
下载PDF
VEGF及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军 刘俊宝 +1 位作者 李莉巍 张炜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VEGF、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40例(包括外阴鳞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VEGF、MVD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40例(包括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20例及外阴硬化性苔藓20例)、VIN20例及外阴鳞状细胞癌20例中的表达。结果 VEGF在VIN中阳性表达率为35%,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0%,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MVD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MVD值为20.80,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MVD值为29.4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MVD值为17.40,在VIN中MVD值为38.90,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MVD值为46.85,各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VEGF促进了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新血管生成,在外阴癌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外阴硬化性苔藓中存在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MVD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VIN 外阴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HPV16型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静 肖松舒 +1 位作者 邓新粮 崔超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HPV16-E6蛋白是否为NNEDV病因及与VS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在15例正常外阴组织,40例NNEDV及45例VSCC...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HPV16-E6蛋白是否为NNEDV病因及与VS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在15例正常外阴组织,40例NNEDV及45例VSCC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E6蛋白在正常外阴皮肤组无表达,在NNEDV及V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NEDV组中,HPV16-E6蛋白在鳞状上皮增生(SH)型及硬化性苔藓(LS)型阳性率分别为35%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正常外阴皮肤组升高(P<0.05),较VSCC组降低(P<0.05)。HPV16-E6在VSCC的表达阳性率为66.67%,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I期和II期,I期和III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II期和III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高分化和低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高分化和中分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有淋巴结转移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是NNEDV的病因之一。HPV16-E6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VSCC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癌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静 武昕 +1 位作者 李威 赵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中VEGF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S和VIN中MVD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琳 易金玲 +2 位作者 齐玲 朱君 沈艳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EDV)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对其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NEDV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对照调查分析;比较NEDV患者有无焦虑/抑郁和焦虑/... 目的分析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EDV)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对其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NEDV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对照调查分析;比较NEDV患者有无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程度及瘙痒症状评分;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和性生活功能评估量表(BISF-W)调查分析焦虑/抑郁对NEDV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NEDV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EDV患者中,有焦虑/抑郁者及焦虑/抑郁重度者瘙痒症状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者及焦虑/抑郁轻度者(P<0.05);有焦虑/抑郁者睡眠评分高于无焦虑/抑郁者,而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三个维度评分低于无焦虑/抑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DV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影响其睡眠和性生活质量。外阴瘙痒症状是引起焦虑/抑郁的因素之一,提示对该人群行生物治疗的同时,需心理帮助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0例长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玲 李成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31-832,共2页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02年9月我院共收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60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鳞形细胞增生型30例,硬化苔癣型25例,硬化苔癣型伴鳞形细胞增生5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02年9月我院共收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60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鳞形细胞增生型30例,硬化苔癣型25例,硬化苔癣型伴鳞形细胞增生5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34.81岁,病程〈3年10例,3~10年38例,〉10年12例。随机分为超声组30例,对照组30例。聚焦超声治疗功率为4.0W,采用连续直线扫描方式,治疗时间20~40min,通常治疗1次。对照组用药物治疗,使用3个月。于第1、3、6个月依近期治愈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超声组临床治愈12例,占40%,显效15例,占50%,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为100%。不同类型病理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占3.33%,显效5例,占16.7%,好转19例,占63.3%;无效4例,占13.3%,但停止治疗1~2个月,复发21例,占70%。结论 本资料表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