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Establishing a New Rural Cooperative
1
作者 ZHANG Yue-xiang,DING J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0期50-53,56,共5页
The article analyzes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of Fenghua City.Firstly,low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content of production and low standardization lev... The article analyzes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of Fenghua City.Firstly,low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content of production and low standardization level.Secondly,scattered sales and non-fixed marketing channels.Thirdly,difficulties in group cooperation of farm crops with special benefits.Fourthly,imperfect service of rural committees of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in Fenghua City.A new rural cooperative is to be founded to help villagers in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of Fenghua City to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and to improve their overall incomes.On the one hand,a perfect and scientific cooperative operating system is to be built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ree functions.Firstly,fully playing the leading and bridging role of rural primary organizations.Secondly,fully carrying out the pushing role of capable persons in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Lastly,fully playing the role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villagers.On the other hand,constructions of norm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brand orienta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should be achiev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local governments.The key of building a cooperative of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illages in Fenghua City is discussed.One is that rural cadres should have strong awareness of serving the people.The other is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energetically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ghua CITY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下载PDF
Change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 and Their Impacts on Food Production——Empirical study on YinshanPo Village, Suizhou City
2
作者 HUANG Li-min, PENG Da-lei, LIU Cheng-wu, YU Peng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anning College, Xianning 437100,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9期25-30,36,共7页
On the strength of expoun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tudy area and the status quo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in China, the change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 from 1985 to 2009 are analyzed by ... On the strength of expoun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tudy area and the status quo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in China, the change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 from 1985 to 2009 are analyzed by relying on the survey from farmers and statistical data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farmland policy,birth-control policy,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causes, the impacts of the changes on food production are analyzed from operation scale of household, the grain cropping area, the multi-cropping index and land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is decreasing form 1985 to 2009,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ck of middle-aged agricultural laborers and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s include farmland policy, birth-control policy,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shrinkag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has grave impact on the multiple-cropping index. In addition, the land productivity is comprehensively affected by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LABORERS PEASANT household Food produ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Vill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被引量:3
3
作者 YANG Ren ZHANG Xin XU Q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013-1034,共22页
China i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ies as the primary goal.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of’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China i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ies as the primary goal.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of’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villages(ASVs)under OVOP provid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basis for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pecialization and clustering of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takes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s an example,using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Ripley’s K function,geometric fractals,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SVs.It was found that the ASV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dominated by the planting industry,with an uneven number in space and a multi patch distribution.Specifically,ASV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haoshan Plain in the eastern Guangdong,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Guangzhou,and the eastern part of Maoming City.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 obeys the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at the scale of province,region and municipality(prefecture-level city).In addition,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SVs are affected by multip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influence of basic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s gradually weakening,whil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market deman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This study can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SVs 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New Kinetic Energy Cultivation:Based on Survey on the "E-commerce Entering Villages and Households" Project of Jurong City 被引量:1
4
作者 Yanqiong PENG Kai GAO +3 位作者 Dan LIU Mingfeng ZHANG Genbao JI Yajun X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9期73-78,共6页
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e-commerce entering villages and households"project in Jurong City as an example,a survey plan is formulated,and questionnaires are designed.Through questionnaires,a large nu... 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e-commerce entering villages and households"project in Jurong City as an example,a survey plan is formulated,and questionnaires are designed.Through questionnaires,a larg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are visited,and th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and using interviews and field trips,the help of e-commer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is understood.Then,the analysis on the entire survey is summarized.Finally,the survey is researched,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ural e-commerce lacks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For existing problems,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E-COMMERCE Entering villagE and household agricultural product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市永宁青虾交易市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荣 何潮胜 周立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的第一站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南京市永宁街道围绕产业兴农的目标,计划建设6400多平方米的青虾交易市场。在商业空间形态多元发展,以及网红经济、夜经济、数字经济等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文章通过提出“...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的第一站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南京市永宁街道围绕产业兴农的目标,计划建设6400多平方米的青虾交易市场。在商业空间形态多元发展,以及网红经济、夜经济、数字经济等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文章通过提出“青虾交易市场+综合社”的空间共建模式,全面促进周边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进而提高乡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批发市场 数字乡村 乡村活力
下载PDF
海口“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庆莹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在跨界融合的趋势和多元消费时代背景下,研究海口“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笔者对海口地区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进行走访和调研,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 在跨界融合的趋势和多元消费时代背景下,研究海口“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笔者对海口地区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进行走访和调研,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以地域文化特征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的方法,传承农村文明、提升农村形象、振兴农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农产品包装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农业生产空间视角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鲁西南地区为例
7
作者 张浩 孔亚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对于村落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以村落空间形态与农业生产空间的关联性为研究视角,选取鲁西南地区21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选址布局、平面形态和居住空间三个方面研究...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对于村落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以村落空间形态与农业生产空间的关联性为研究视角,选取鲁西南地区21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选址布局、平面形态和居住空间三个方面研究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在农业生产空间视角下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得出自然环境、耕作半径、交通道路、院落功能是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原因。为黄河下游农区村落发展与风貌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及方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空间 村落 空间形态 鲁西南
下载PDF
迈向农业现代化之路: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检验
8
作者 李露 赵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2,共11页
根据2011—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尤其在乡村经济和生活的数字化方面作用显著,但数字基础设施还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对... 根据2011—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尤其在乡村经济和生活的数字化方面作用显著,但数字基础设施还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对产前、产中的农业现代化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最显著地影响了产中阶段的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其次是产前阶段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对产后阶段的影响尚显不足。此外,数字乡村建设的影响随时间、空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异。大数据战略实施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在高水平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效应更强;区域上,东部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南北差异表现为南高北低,粮食主销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产前-产中-产后 异质性检验
下载PDF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9
作者 陈凌晨 《中国商论》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从整体上加快推进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象征着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升。数字...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从整体上加快推进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象征着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升。数字乡村的实施将深刻影响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这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端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对市场要素带来根本性变化,并对其提出更高要求,这是重要的数字乡村战略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以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战略 农产品流通体系 流通效率 流通质量 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杜建军 章友德 +1 位作者 刘博敏 董若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近年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涉及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考察。基于此,运用2019年1 740个县级行政单位样本,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了数字乡村对农业... 近年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涉及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考察。基于此,运用2019年1 740个县级行政单位样本,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了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乡村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数字乡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数字乡村通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中对于GML和ML指数度量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营度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80%和3.70%;二是数字乡村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中对于GML和ML指数度量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70%和1.40%。(3)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规模经营地区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非规模经营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乡村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需要继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完善;重点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助推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集成配置;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各地因地制宜地完善数字乡村设施,充分挖掘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信息化 工具变量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平园池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敏 陆兵 +1 位作者 刘炜建 袁骥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有效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新型农村社区平园池村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S...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从而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有效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新型农村社区平园池村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法对平园池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平园池村的“一村一品”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
下载PDF
“一村一品”背景下农产品文化创意包装设计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嘉 朱杰 《绿色包装》 2023年第5期161-164,共4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为深入挖掘乡村内在文化内涵,建立“一村一品”的特色理念发展机制。本文围绕农产品包装高度同质化、文化竞争优势低的现象,从农产品包装设计出发,以村落文化创意设计为抓手,详述农产品包装设计与乡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为深入挖掘乡村内在文化内涵,建立“一村一品”的特色理念发展机制。本文围绕农产品包装高度同质化、文化竞争优势低的现象,从农产品包装设计出发,以村落文化创意设计为抓手,详述农产品包装设计与乡村地域文化创意开发的有机结合的设计策略,探讨“一村一品”背景下村落文化创意农产品包装的可行性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包装策略 文创设计 村落文化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能驱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吗? 被引量:39
13
作者 雷泽奎 祁春节 王刘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6,共13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总体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获益最大。其次,农业技...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总体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获益最大。其次,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路径。其中,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进而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最后,分维度检验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增强农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优化农业经济增长结构,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从而驱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此,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生产力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高质量增长 农业技术进步 劳动力转移 生产方式转变
下载PDF
产业集聚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的机制研究:来自专业村的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潘彪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新发展阶段中,以专业村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质量生产、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出路受到各界关注。依托产业集聚理论,从经验共享、服务共享和空间共享... 推动农业高质量生产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新发展阶段中,以专业村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质量生产、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出路受到各界关注。依托产业集聚理论,从经验共享、服务共享和空间共享三个维度,对专业村集聚发展模式作用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分组回归以及样条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专业村通过经验共享、空间共享两个主要维度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而服务共享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具体来看,经验共享、服务共享有利于缩小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空间共享则表现出对大规模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作用更明显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集聚存在“拥挤”效应,低水平的扩容会造成规模不经济。对此,提出欲继续高质量推动专业村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应将重点置于发挥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技术示范带动作用,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公共资源配套建设,创建区域特色品牌,实现竞争力提高与农民增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村 产业集聚 农业高质量生产 技术效率 HSFA
下载PDF
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基于山东省招远市D村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惠林 张卫国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06,M0006,共16页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职能和共有共享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治理服务职能为农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助推农村宜居宜业。现阶段...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职能和共有共享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治理服务职能为农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助推农村宜居宜业。现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面临土地细碎化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如何重塑村庄生活共同体等现实难题。山东省招远市D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生产生活领域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统一流转农地经营权、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塑造品牌效应对接市场和重建村庄生活共同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村庄的内生活力和促进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结合村庄现实基础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重视和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统筹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地经营权 农业生产服务 村庄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含 孙伯驰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59,共20页
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文章从微观农户视角通过数字乡村整体架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析... 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文章从微观农户视角通过数字乡村整体架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数字乡村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Kakwani指数上升0.0010。(2)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经济数字化使收入差距提高了0.0009,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作用效果最明显。(3)异质性分析还发现,通过数字乡村建设,非林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187万元,非林业生产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656万元,两者增收效果更明显。(4)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精英俘获,高学历农户和高社会资本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0.0496万元和0.0267万元,不利于弱势群体分享数字乡村建设红利,带来了严峻的收入分化问题。(5)机制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使高收入农户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加1.5457万元,非农就业的概率增加0.1427,从而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根据研究结论,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补足乡村经济数字化和林业生产短板,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收入差距 林业生产 农业生产发展 非农就业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基于案例与博弈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海丽 向能 邱韵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8-70,共13页
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制约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流通效率的提升对于增加农产品价值和附加价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构建Stackelberg模型,分析在农产品质量相同的完全竞争市场中供应商... 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制约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流通效率的提升对于增加农产品价值和附加价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构建Stackelberg模型,分析在农产品质量相同的完全竞争市场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得出农产品流通渠道如何影响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效率。研究发现:当大型供应商选择与大型零售商合作时,对双方更有利。以此为基础,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盒马村”渠道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优势,发现“盒马村”渠道模式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农超对接模式的弊端,其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供应链数字化,是一种农户、渠道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 流通渠道 Stackelbeg 盒马村 数字化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检验
18
作者 李慧娟 左静钰 +1 位作者 朱亮 蔡雪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2期34-39,共6页
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数字下乡、数字兴农,助力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指标体系并测算其发展水平,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 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数字下乡、数字兴农,助力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指标体系并测算其发展水平,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其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农业生产率这一中介变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扩大。据此,提出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区域数字均衡化发展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产品出口 中介效应 数字兴农
下载PDF
电商环境下“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燕萍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8期49-52,共4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扶持政策逐渐增多,农村电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有效发挥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快递进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激发农村商品需求,对乡村振兴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把握农村快递...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扶持政策逐渐增多,农村电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有效发挥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快递进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激发农村商品需求,对乡村振兴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把握农村快递特征及快递进村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思考当前快递进村模式的不足及短板,进而从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快递网络的可持续运行提供支持;提高农产品上行寄递服务渠道的畅通性;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对快递配送成本进行控制;大力培养优秀物流人才,切实增强员工服务意识等方面展开,明确当前电商环境下快递进村的优化策略,希望更好地对乡村振兴形成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环境 快递进村 乡村振兴 农副产品 快递服务业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 被引量:58
20
作者 张佰林 张凤荣 +1 位作者 周建 曲衍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2-1279,共8页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生计 生活功能 农业生产功能 非农生产功能 核桃园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