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东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和去甲当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福双 徐康平 +5 位作者 谭健兵 曾光尧 黄朝辉 颜冬兰 胡高云 谭桂山 《中南药学》 CAS 200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川东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和去甲当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HYPERSILBDS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3 mol·L-1,pH=3.0),梯度洗脱(ACN%;0 min 5%,20 min 15%),流速为0.... 目的 建立测定川东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和去甲当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HYPERSILBDS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3 mol·L-1,pH=3.0),梯度洗脱(ACN%;0 min 5%,20 min 1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结果 獐牙菜苦苷和去甲当药苷分别在1.528-11.466μg,85.4-854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2、0.99988,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和101.8%,RSD均<1%(n=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 现性好,为控制川东獐牙菜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苦苷 去甲当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川东獐牙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洋 李春娜 +6 位作者 时晓娟 李朋收 魏颖 李博 王东超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40%~45%B,15~30 min,4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40%~45%B,15~30 min,45%~60%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1。结果: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分别在1.99~79.52μg·m L-1(R2=0.999 9)、2.28~56.90μg·m L-1(R2=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01%(RSD=1.50%)、100.65%(RSD=1.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为尖叶假龙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假龙胆 HPLC 含量测定 雏菊叶龙胆酮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尖叶假龙胆中[口山]酮类活性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洋 李朋收 +3 位作者 李春娜 时晓娟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尖叶假龙胆中两个主要的[口山]酮类活性成分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方法。方法:先后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9:10:9:10,v/v/v/v)和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6:5:6:5,v/v/v/v)两个溶剂... 目的:建立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尖叶假龙胆中两个主要的[口山]酮类活性成分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方法。方法:先后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9:10:9:10,v/v/v/v)和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6:5:6:5,v/v/v/v)两个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对尖叶假龙胆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对所得馏分用Sephadex LH-20进行纯化,所得单体利用UV、MS和NMR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口山]酮类成分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尖叶假龙胆中[口山]酮类活性成分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法 尖叶假龙胆 [口山]酮 雏菊叶龙胆酮 去甲雏菊叶龙胆酮
下载PDF
尖叶假龙胆有效成分的活性追踪分离及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丽娟 任凯 +1 位作者 那木汗 李旻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57-1963,共7页
目的从尖叶假龙胆不同极性部位中寻找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式,通过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研究... 目的从尖叶假龙胆不同极性部位中寻找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式,通过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研究尖叶假龙胆不同极性部位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具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并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尖叶假龙胆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从尖叶假龙胆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2、3、5也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1和2的保护作用在3.125-50.000μmol/L呈一定剂量依赖性,浓度为50.000μmol/L时,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而化合物3和5的保护作用在3.125-50.000μmol/L内不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分别为25.000、3.125μmol/L时,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经结构鉴定,化合物1、2、3、5分别为雏菊叶龙胆酮、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当药醇苷及去甲基当药醇苷。结论化合物1、2、3、5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尖叶假龙胆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假龙胆 PC12细胞 H2O2 氧化应激 实时细胞分析技术 雏菊叶龙胆酮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 当药醇苷 去甲基当药醇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