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南北戏曲的交流与融合(下) 被引量:5
1
作者 俞为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0,共6页
北曲杂剧南移后,便与南戏在剧本形式、脚色体制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南戏的曲调组合、曲韵及语言风格出现了北曲化的倾向,北曲则在曲调联套、脚色体制、剧本体制、演唱形式上也出现了南戏化的倾向。
关键词 北曲 南戏 交流 融合 元代 戏曲
下载PDF
从“题目正名”看南北戏曲体制之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4-100,共7页
南戏剧本前面与北杂剧剧本末尾有四句或两句韵语,用来概括剧情大意、提示剧名,叫题目或题目正名。从观众而言,它具有广告宣传之用;从读者而言,它具有了解剧情概要之需。但为何南戏置于剧本开头而北杂剧放在剧本末尾,这是由南戏剧情比较... 南戏剧本前面与北杂剧剧本末尾有四句或两句韵语,用来概括剧情大意、提示剧名,叫题目或题目正名。从观众而言,它具有广告宣传之用;从读者而言,它具有了解剧情概要之需。但为何南戏置于剧本开头而北杂剧放在剧本末尾,这是由南戏剧情比较复杂、杂剧剧情相对单纯所决定。南戏剧情复杂的构成因素之一是融合了较多的表演伎艺;杂剧主要吸收了说唱伎艺,尽管也插入一些表演伎艺,但与剧情无关,故不会增加剧情的复杂性。"多角均唱"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南戏以动作、形体、道白、表情——念做打表演,相对来说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一人主唱"到底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元杂剧剧情比较单纯,一般为"四折一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目正名 南戏 杂剧 体制 表演 说唱
下载PDF
广西北路壮剧音乐文化价值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35-39,共5页
北路壮剧是壮族传统戏剧的重要品种之一,其表演、音乐、舞美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壮族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化写照。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壮族的各种礼仪习俗紧密相连,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北路壮剧 音乐价值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华北地区儿童戏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翠 刘微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7-82,共6页
华北地区的儿童戏剧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北京为首的三大剧团带动了华北地区儿童戏剧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产业日益繁荣,但地区的发展有着明显差异。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华北地区现有儿童戏剧团体43个,... 华北地区的儿童戏剧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北京为首的三大剧团带动了华北地区儿童戏剧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产业日益繁荣,但地区的发展有着明显差异。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华北地区现有儿童戏剧团体43个,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华北地区儿童戏剧类型主要有话剧、戏曲、偶剧、皮影戏、音乐剧、绘本剧、秧歌剧、魔术剧、肢体剧等。其中北京市的儿童戏剧类型最多、原创能力也最强。儿童剧剧目主要取材自以下三类,一是中外经典童话故事,二是现实生活,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戏剧教育是华北地区儿童戏剧发展新的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儿童戏剧 历史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论二人转舞蹈艺术的雅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民间艺术的一支奇葩,在二人转艺术的组成部分中,舞蹈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二人转艺术走向全国、走向“庙堂”,二人转舞蹈艺术也经历着雅化过程。掌握二人转舞蹈艺术的结构及风格特色,是二人转舞蹈艺术雅化的基... 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民间艺术的一支奇葩,在二人转艺术的组成部分中,舞蹈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二人转艺术走向全国、走向“庙堂”,二人转舞蹈艺术也经历着雅化过程。掌握二人转舞蹈艺术的结构及风格特色,是二人转舞蹈艺术雅化的基础。二人转舞蹈艺术主要组成部分是“三场舞”,舞蹈风格可以概括为“稳、浪、俏、哏”4个字。二人转舞蹈艺术的雅化是和二人转的雅化密切相关的,它是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二人转舞蹈艺术雅化之路是艰难的,以马力为代表的二人转舞蹈艺术工作者为此做出了可资借鉴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舞蹈艺术 雅化
下载PDF
南北方言的文化底蕴与重庆方言剧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维克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2期86-90,共5页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汉语的北方话和南方话的形成,有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文化在根源上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又存在差异。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话的西南片区,它与北方话内部交流基本上没有障...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汉语的北方话和南方话的形成,有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文化在根源上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又存在差异。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话的西南片区,它与北方话内部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因此,重庆方言剧作为推广重庆话的一种渠道,要走向全国,应从剧本、创作者和语言应用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话 南方话 普通话 重庆方言剧
下载PDF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争
7
作者 都刘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2-37,88,共7页
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 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国第一种成熟的戏种。然也有学者对此新说表示异议,重建王国维的"北剧先熟论"。时至今日,这一论争仍悬而未决。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回答,故而有对以往的研究作学术史的梳理的必要,这也是该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成熟 南戏先熟 北剧先熟 先后之争
下载PDF
西柏坡时期戏剧改革经验及启示
8
作者 周美娟 陈平 孔令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2期5-11,共7页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华北地区的戏剧改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就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华北局直接领导了华北的戏剧改革工作。华北局机关报和行使中央机关报职能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华北地区的戏剧改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就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华北局直接领导了华北的戏剧改革工作。华北局机关报和行使中央机关报职能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专论,作为华北戏剧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华北戏剧改革采取了建立机构、教育改造旧艺人、审查剧目、创作新戏等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建国初期的戏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华北戏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取得经验对于当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进行戏剧的改革和创新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柏坡 中共华北局 旧戏 戏剧改革 创新
下载PDF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 《平原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即对这两个历史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发展 杂剧音乐 曲牌 宫调 宋朝 明朝 清朝
下载PDF
莎翁戏剧观照下的北路壮剧爱情婚姻观
10
作者 农雅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6-,共1页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中西剧作家历来都以独特的理念、视角、方式在其作品中演绎着各种各样的爱情婚姻观。本文在莎翁戏剧观照下,系统研究多部壮剧传统剧目,探讨鲜明的北路壮剧的爱情婚姻观特点,有助于加深对北路壮剧乃至壮族文化...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中西剧作家历来都以独特的理念、视角、方式在其作品中演绎着各种各样的爱情婚姻观。本文在莎翁戏剧观照下,系统研究多部壮剧传统剧目,探讨鲜明的北路壮剧的爱情婚姻观特点,有助于加深对北路壮剧乃至壮族文化的理解,促进北路壮剧的传承、发展和外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翁戏剧 北路壮剧 爱情婚姻观
下载PDF
中国——东盟文化合作下广西北路壮剧保护研究
11
作者 朱斯芸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6期20-21,共2页
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这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的契机,笔者试图从中国-东盟文化合作... 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这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的契机,笔者试图从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经验中探寻出广西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路壮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东盟 文化合作
下载PDF
旅游演艺视野下广西田林壮剧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凤 李广宏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8,13,共4页
在旅游行业风生水起的时代,旅游演艺事业悄然兴起。壮剧作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却在慢慢地被人们遗忘。它的传承和发展令人担忧,创新和延续危在旦夕。文章从旅游演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田林壮剧开发现状进行分... 在旅游行业风生水起的时代,旅游演艺事业悄然兴起。壮剧作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却在慢慢地被人们遗忘。它的传承和发展令人担忧,创新和延续危在旦夕。文章从旅游演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田林壮剧开发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发现现存问题,并找到另外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途径,给壮剧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演艺 北路壮剧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北路壮剧的社会功能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炳祥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6-28,共3页
北路壮剧是壮族特有的民间戏剧形式之一,产生于广西田林县旧州镇一带。长期以来,北路壮剧在流传和传播过程中对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民众的文化传承和民间教育、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北路壮剧 交流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下载PDF
曲韵研究
14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曲韵是曲体文学格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曲韵有南北之分,南北曲韵皆是随着曲体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逐步规范统一的。而在南北曲韵各自规范与统一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也产生了影响,并逐步出现融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的南北曲韵谱中得到了... 曲韵是曲体文学格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曲韵有南北之分,南北曲韵皆是随着曲体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逐步规范统一的。而在南北曲韵各自规范与统一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也产生了影响,并逐步出现融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的南北曲韵谱中得到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音乐艺术 南北曲 曲韵 《中原音韵》 韵谱
下载PDF
论广西北路壮剧从说唱到演剧的转变——以《太平春》与《农家宝铁》为个案研究
15
作者 李琼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0-52,共3页
在个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形态、功能与观演关系三个方面论述广西北路壮剧从说唱到演剧的转变,力求为学术界关于中国戏剧发生学的探讨和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 北路壮剧 太平春 农家宝铁
下载PDF
抗战时期粤北学校师生救亡剧宣活动辑录
16
作者 王群英 廖丽萍 曹广涛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8-23,共6页
抗战时期,广州、香港相继沦陷,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在内的三十余所粤港澳大中小学校迁到粤北。为了适应抗战宣传工作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迁到粤北的学校以及粤北当地各级学校均十分重视戏剧手段的运用,以此宣传抗日救亡和鼓... 抗战时期,广州、香港相继沦陷,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在内的三十余所粤港澳大中小学校迁到粤北。为了适应抗战宣传工作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迁到粤北的学校以及粤北当地各级学校均十分重视戏剧手段的运用,以此宣传抗日救亡和鼓舞民众支持抗战。迁来粤北的大中学校以及本地各级学校积极进行抗战戏剧演出,师生共同积极参与话剧创作和表演,成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最佳写照。抗战戏剧成为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最强有力的艺术途径,对于推动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教育 粤北 抗战时期 戏剧演出
下载PDF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变革与抗日动员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志兵 侯秀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在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发展存在着外行领导外行、知识分子难以融入群众、艺术至上等问题,影响了戏剧运动的开展。直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确定为党的文艺政策后,才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华北... 在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发展存在着外行领导外行、知识分子难以融入群众、艺术至上等问题,影响了戏剧运动的开展。直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确定为党的文艺政策后,才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华北抗日根据地及时学习《讲话》精神,经过深入地教育、动员,文艺工作者开始“下乡”“入伍”,主动融入工农兵群众,抗战戏剧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向通俗化、大众化方向转变。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华北抗日根据地涌现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使戏剧逐渐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唤醒民众、教育民众、战胜敌人的思想武器,对抗日根据地建设与抗日动员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华北抗日根据地 抗战戏剧抗日动员
下载PDF
试析川北非遗戏剧艺术当代传承创新与探索——以国家级非遗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王皮影为例
18
作者 唐溪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7期81-84,共4页
川北非遗戏剧艺术是指具有川北风情的戏剧类非遗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王皮影(也被称为川北非遗三朵金花)为代表。该文针对川北非遗戏剧的现状,从剧目的更新、现代元素的融合、中外合作研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川北非遗戏剧艺术是指具有川北风情的戏剧类非遗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王皮影(也被称为川北非遗三朵金花)为代表。该文针对川北非遗戏剧的现状,从剧目的更新、现代元素的融合、中外合作研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新媒体传播展示5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川北非遗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非遗戏剧艺术 传承现状 创新发展
下载PDF
“以歌舞演故事”:舞剧《兰花花》审美评述
19
作者 李有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0-34,共5页
陕北地域文化体系中“兰花花”是一个承载独特审美意象的“存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陕西民歌《蓝花花》为叙事“母本”的舞剧《兰花花》,建构了一个多维度审美呈现“镜像”世界。论文爬梳了陕北民歌有关“兰花花”叙事文本流变,聚焦... 陕北地域文化体系中“兰花花”是一个承载独特审美意象的“存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陕西民歌《蓝花花》为叙事“母本”的舞剧《兰花花》,建构了一个多维度审美呈现“镜像”世界。论文爬梳了陕北民歌有关“兰花花”叙事文本流变,聚焦现代舞蹈与陕北腰鼓、秧歌的舞台融合呈现,揭橥舞剧《兰花花》舞台叙事的悲剧意味,以及陕北地域文化意象的叠加的舞台叙事,进而构成了对舞剧《兰花花》的多视阈审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兰花花》 陕北民歌 悲剧性 陕北文化意象
下载PDF
“人民戏剧”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生产建设动员
20
作者 宋戈 段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74-80,共7页
抗战时期,应敌后抗战宣传和生产斗争宣传的需要,华北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大量以生产建设运动为题材的“人民戏剧”。这些戏剧艺术化地诠释了减租减息土地政策,颂扬了开荒春耕、变工互助的生产运动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全面呈现了华北抗日根... 抗战时期,应敌后抗战宣传和生产斗争宣传的需要,华北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大量以生产建设运动为题材的“人民戏剧”。这些戏剧艺术化地诠释了减租减息土地政策,颂扬了开荒春耕、变工互助的生产运动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全面呈现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图景。华北抗日根据地生产建设运动催生了“人民戏剧”,并促成了人民文艺的发展与繁荣;“人民戏剧”编演活动又推动了根据地的生产建设运动,强化了根据地的抗战文化宣传与革命思想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戏剧” 华北抗日根据地 生产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