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bseasonal reversal of haze pollution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
1
作者 Lian Xue Sijia Lou +1 位作者 Xin Huang Aijun D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中国近几十年来频受雾霾污染问题困扰,其中华北平原作为排放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常遭遇不同尺度的严重雾霾污染本文利用30余年的能见度和颗粒物(PM_(2.5))观测数据,发现了华北平原地区在秋季和早冬时雾霾污染在次季节尺度上“跷跷板式”... 中国近几十年来频受雾霾污染问题困扰,其中华北平原作为排放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常遭遇不同尺度的严重雾霾污染本文利用30余年的能见度和颗粒物(PM_(2.5))观测数据,发现了华北平原地区在秋季和早冬时雾霾污染在次季节尺度上“跷跷板式”反向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当9-10月污染较轻(重)时,11-12月的污染倾向于加重(减轻).这种突然的变化与局地和大尺度环流的反向变化有关,污染较重的月份常伴随有更高的相对湿度,更低的边界层高度和近地面风速以及低层的南风异常,均不利于污染的垂直和水平扩散和传输,从而导致了次季节尺度上霾污染的加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环流场的突然转向与在次季节尺度上活跃的中纬度波列的传播密切相关,而此波列可能主要与大西洋海温转变及引起的EA/WR遥相关型有关,这一次季节反向变化为霾污染多尺度变率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解,同时为华北地区年度空气质量达标的短期目标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华北平原 次季节尺度 EA/WR遥相关型
下载PDF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续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宋双双 田子晗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华北东部沿海地区及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及地貌格局的定型时间还存在争议。使用Badlands数值模拟软件,定量化分析了地幔对流、构造事件、古气候、侵蚀和沉积等地球深浅部多种因素对于地形地貌的贡献,动态重建了华北东部晚新生代(25 Ma)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并通过与区域构造格架和沉积相展布的对比,检验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的地貌格局在中新世期间已定型并趋于稳定演化;陆架海沉降是该时期华北东部地貌演化的一级控制因素。此外,该时期华北东部可能存在一条环山东半岛的古河流——华东河,这条古河流的形成时间不晚于中新世,可能在全新世期间消亡。本研究的古地貌模拟结果也有助于系统理解华北洋陆过渡带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新近纪 古地貌 陆架海沉降 华东河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
3
作者 柳力玮 刘艳军 +3 位作者 辛奕霖 付慧 金雨 吴函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收缩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了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整体不高,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与增长城市的差距逐渐减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城市收缩程度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②城市收缩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在城市收缩的初期、中期、后期依次表现为无显著影响、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③从全局角度来看,城市收缩程度对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水平和资源依赖程度对其作用机制存在门槛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生态环境质量 PSR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下载PDF
中俄边境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雨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初楠臣 杨奇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3,共13页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抽象出网络结构图谱判定其演变质量。结果表明:①中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其中中方边境城市的对外引力显著提高,而俄远东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联系网络呈现近邻效应与等级效应交织共生的空间态势。②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结网能力在13 a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佳木斯、延吉和牡丹江为核心节点的辐射状结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虹吸效应使得网络传输流向与流量越来越依赖高首位度节点的作用。③2006—2013年,中俄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增强而匹配结构减弱,网络结构整体表现为依赖性和锁定性。2013—2019年,网络结构由封闭立体化趋向开放扁平化,网络结构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13 a间核心社团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下促进了与其他功能社团的联动发展。④中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谱呈现典型的异配性轴辐式结构。2006—2013年,网络系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愈发明显,核心节点城市的控制力和传输力最强;2013—2019年,城市网络结构跃迁到新的演变状态,进入核心突出、边缘扁平的协同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中俄边境经济合作 网络结构 中国东北边境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下载PDF
21世纪第2个10年初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嘉诚 李清泉 +4 位作者 丁一汇 刘芸芸 谭桂容 沈新勇 吴清源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75,共12页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从干到湿的变化。选择1999—2011年作为干旱期,2012—2021年作为湿润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在干旱期和湿润期相关大气环流系统的差异。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此次从干到湿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关系不大,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发生的年代际变化有所不同。在2011—2021年湿润期,对流层中低层环流场上在蒙古高原—中国东北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气旋西侧的偏北风将高纬度的冷空气输送到华北,有利于冷、暖空气在华北地区的交汇;对流层高层则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东亚西风急流的东伸北抬,由涡度方程诊断可知相对涡度的水平平流项对急流位置偏北东伸有重要贡献;上述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北地区上升运动的增强。与此同时,湿润期华北地区上空假相当位温升高,且假相当位温垂直变化增强,说明华北上空大气更加暖湿,且大气层结更不稳定,也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动力和热力条件异常变化共同导致华北地区在2012—2021年降水较前期降水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东亚西风急流
下载PD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from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since late Holocene 被引量:7
6
作者 LI GuangXue SUN XiaoYan +2 位作者 LIU Yong BICKERT Torsten MA Yan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3期4507-4513,共7页
Using the alkenone paleotemperature index U k 37′, a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ecord since 3600 a BP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ud area in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mbining with the gra... Using the alkenone paleotemperature index U k 37′, a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ecord since 3600 a BP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ud area in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mbining with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of sensitive grain size group, which may reflect the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activity,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cycle throughout the late Holocene in the area was obtaine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3600 years displays a five-stage trend. (1)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0.85 cal. ka BP to presen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ecrease amplitude is 2℃. The winter monsoon intensified and ‘Little Ice Age’ were recorded in this period. (2) Warming period from 1.90 to 0.85 cal. ka BP. The mean temperature increase amplitude is 0.8℃. The Sui-Tang warming period was recorded at about 0.85―1.35 cal. ka BP and a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was recorded at 1.4 cal. ka BP in this period. (3)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2.55 to 1.90 cal. ka BP. Temperature cooling amplitude is 0.9℃. This period is coincident with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circle recorded in the Antarctic ice core, with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from a slow cooling stage to a rapid warming stage. (4) Temperature comparatively stable with a little ascending period from 3.2 to 2.55 cal. ka BP. Temperature warming amplitude is 0.3℃. This period is coincid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fluctuant ascending period recorded in Antarctic ice core. (5) Temperature comparatively stable with littl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3.6 to 3.2 cal. ka BP. This period corresponds with the temperature fluctuant cooling period recorded in Antarctic ice core. Basically, those five periods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Antarctic ice core record. During the global cooling stage, the SST change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sea can be adjusted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晚期 east 海表温度 SEA 中国
原文传递
Provenance records of the North Jiangsu Basin,East China: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from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Sag 被引量:1
7
作者 Chun-Ming Lin Xia Zhang +3 位作者 Ni Zhang Shun-Yong Chen Jian Zhou Yu-Rui Liu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2014年第1期99-114,共16页
Detailed zircon U-Pb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from Gaoyou Sag in the North Jiangsu Basin,East China.Whole-rock rare earth e... Detailed zircon U-Pb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from Gaoyou Sag in the North Jiangsu Basin,East China.Whole-rock rare earth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provenance was mainly from the Late Proterozoic low-grade metamorphic fels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with the parent rocks probably being the I-type high-potassium granite gneiss.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are originally magmatic.A few zircons show overgrowths,indicating multiple-episode tectonic events.The U-Pb ag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suggest four main magmatic episodes in the provenance:Late Archean-Early Proterozoic(2450-2600 Ma),Early Proterozoic(1700-1900 Ma),Late Proterozoic(700-850 Ma),and Late Paleozoic-Mesozoic(100-300 Ma).These zircon U-Pb age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ediments of the Dainan Formation were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recycled orogenic belts within and/or around the North Jiangsu Basin,including the basement of the Yangtze Block,the Neoproterozo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and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the south part of Zhangbaling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 U-Pb dating PALEOGENE provenance analysis Dainan Formation north Jiangsu Basin east china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REN Xiaoli LU Qianqian +2 位作者 HE Honglin ZHANG Li NIU Zhong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11期1807-1822,共16页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ecosystem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uptake and water cycling in the ...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ecosystem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uptake and water cycl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The estimation of T/ET has been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globally.In this paper,we used the Priestly-Taylor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Model (PT-JPL) driven by regional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ridded meteorological data,to simulate the T/ET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NSTEC) during 2001-2010,an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T/ET,as well a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in T/ET.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PT-JPL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component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Eastern China,and has relatively good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T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NSTEC was heterogeneous,i.e.,T/ET was higher in the north and lower in the south,with an averaged value of 0.69;an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ET show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with an increment of 0.007/yr (p<0.01).(3) Seasonal and inter- annual variations of T/ET had different dominant factors.Temperature and EVI can explain around 90%(p<0.01)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ET,whil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ET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EVI (5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NSTEC) forest ECOSYSTEMS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原文传递
基于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的低温冷害预报应用研究 被引量:92
9
作者 刘布春 王石立 +3 位作者 庄立伟 卢志光 史学丽 宋永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6-625,共10页
在田间试验资料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发育模型和分区作物参数 ,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 ,并利用模型模拟了 1 2站 40年 ( 1 961~ 2 0 0 0年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天数为低温冷害指标 ,分析了历史... 在田间试验资料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发育模型和分区作物参数 ,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 ,并利用模型模拟了 1 2站 40年 ( 1 961~ 2 0 0 0年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天数为低温冷害指标 ,分析了历史低温冷害年及减产情况。模拟了典型冷害年和 40年气候平均的 0 .2 5°× 0 .2 5°网格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 ,探讨了与区域气候模式结合进行低温冷害预报的方法。主要结论有 :①玉米发育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玉米发育期和发育期对低温冷害的响应 ,以抽雄期延迟天数为冷害指标评估的历史冷害发生状况基本符合历史实况。②模型有一定的模拟玉米生长量对低温冷害响应的能力 ,但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数据校正品种参数 ,完善模型。③利用GIS技术 ,结合区域化的作物参数运行区域作物模型 ,是作物模型区域化应用的一种解决方案。④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解释性好 ,根据确定的冷害指标 ,以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结果驱动玉米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低温冷害 ,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玉米 区域动力模型 低温冷害预报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罗其友 陶陶 +3 位作者 姜文来 唐曲 李建平 高明杰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12,共6页
本文在分析农业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障碍因素等5个农业功能分区指标组,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完成东北农业功能指标的空间聚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东... 本文在分析农业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障碍因素等5个农业功能分区指标组,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完成东北农业功能指标的空间聚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辽东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长白山老爷岭林地区、大小兴安岭林地区、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等6个农业功能区,并分析提出了各区功能定位和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 功能区划 可持续发展 东北
下载PDF
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洪旭光 张锡烈 +1 位作者 俞建銮 孟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多样性 东海 黑潮区 海洋生态系统 空间分布 海洋环境
下载PDF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元月 马驰骋 游桂云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2,共5页
本文应用社会保障水平理论与适度水平测算模型 ,对东北三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适度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得出基本结论即保障水平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 ,从东北社会保障体制中的缺陷出发分析造成保障水平现状的原因 ,并应用社... 本文应用社会保障水平理论与适度水平测算模型 ,对东北三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适度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得出基本结论即保障水平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 ,从东北社会保障体制中的缺陷出发分析造成保障水平现状的原因 ,并应用社会保障水平供求平衡理论和社会保障水平效率标准 ,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东北 适度性 效率
下载PDF
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生活型谱比较 被引量:19
13
作者 于顺利 陈灵芝 马克平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ife\|form provided by Raunkiaer,the life\|forms of 290 vascular plants of 10 Quercus mongolica commun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i...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ife\|form provided by Raunkiaer,the life\|forms of 290 vascular plants of 10 Quercus mongolica commun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icryptophytes were the dominant life\|forms,accounted for 32.4% of all the forest vascular plants,followed by geocryptophytes,accounted for 23.1%,mesophanerophytes and nanophanerophytes were about 14.6% and 13.9% separately.Altitude and latitude could affect the ratio of geocryptophytes.With the increasing of altitude and latitude,the ratio of geocryptophytes had a trend to develop.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mong geocryptophytes,hemicryptophytes,altitude and latitude were done.The water content in soil could affect the ratio of therophytes.The ratio of mesophanerophytes,nanophanerophytes,hemicryptophytes and chamaephytes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ltitude and 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蒙古栎群落 维管植物 生活型谱
下载PDF
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秀清 马树庆 +1 位作者 袭祝香 王石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利用东北区三大站(沈阳、长春、哈尔滨)50年(1951—2000年)夏季平均气温、前冬和夏季500hPa高度场、距平场及副高面积指数和海温场资料,对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预报模式;用春季高度距... 利用东北区三大站(沈阳、长春、哈尔滨)50年(1951—2000年)夏季平均气温、前冬和夏季500hPa高度场、距平场及副高面积指数和海温场资料,对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预报模式;用春季高度距平平均场建立了夏季低温冷害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区低温冷害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及500hPa乌拉尔山附近的高度值呈正相关,与冬季西风漂流区附近(40°-45°N,160°-150°N)海温场呈反相关;所建方程及模式预报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都比较高,且可提前3个月左右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环流特征 预报 东北区
下载PDF
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NECT)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倪健 李宜垠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29,共8页
中国东北样带(NEC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 中国东北样带(NEC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干燥度为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自东至西沿一个连续的空间过渡梯度,植被类型或生物群区是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农田及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组成。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的植被分布格局。这些特征沿经向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生态地理特征 梯度分析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3
16
作者 汪宏宇 龚强 +1 位作者 孙凤华 杨素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世纪全球平均增暖水平。冬季,对流层中、低层上,当纬向西风偏强时,东北和华北东部易高温;而当经向风强盛时,易低温。夏季,气温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有关;1980年代以来气温显著变暖与对流层中、低层气压场的年代际突变有关。冬夏季气温与东亚冬夏季风、Nino3区海温的关系并不显著,但在1990年代以前,东北夏季低温与ElNi^no的对应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华北东部 气温异常 Nino 3区海温
下载PDF
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发育的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贺舟挺 张亚洲 +2 位作者 薛利建 金海卫 周永东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6,共7页
根据2006年7月~2008年12月采集于东海北部近海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样品,共测定体长在23~157 mm范围内的棘头梅童鱼474 ind,应用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根据2006年7月~2008年12月采集于东海北部近海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样品,共测定体长在23~157 mm范围内的棘头梅童鱼474 ind,应用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的食物种类夏季出现较多,春季出现较少;91~110 mm体长组出现较多,≤50 mm体长组和>130 mm体长组出现较少。食物多样性指数春季较高,秋季较低;≤50 mm体长组较低,>130 mm体长组较高,食物多样性指数随体长的增加而升高。卡方检验显示,棘头梅童鱼主要食物种类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七星底灯鱼(Myctophum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出现频率有极显著的季节变化,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的出现频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宽尾刺糠虾和七星底灯鱼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极显著,而中国毛虾、中华假磷虾和中华哲水蚤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春冬季、夏季和秋季三个时期的食物组成差异显著;体长聚类分两组,即体长>70 mm和≤70mm之间食物组成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物的季节变化与该海域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食物组成随发育的变化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其饵料生物种类和大小随棘头梅童鱼体长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棘头梅童鱼 食物组成 季节变化 体长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小黄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严利平 胡芬 +1 位作者 凌建忠 李圣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0,共6页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体长范围在75~220mm,平均体长为135.42mm;年龄组成为当龄鱼~4龄鱼,共5个年龄序列,并以当龄鱼和1龄鱼为主,占81.39%,1~4轮组的年轮形成时间为2~6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无明显差异;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雌雄合并估算的L∞=233.23mm,K=0.29/a,t0=-1.4a。分析和比较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目前小黄鱼较以往任何年代渔获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小黄鱼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80年代变慢,低年龄段的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加快,生长参数随资源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小黄鱼 年龄 生长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4-822,共9页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比较不同海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鲐鱼的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经分析很可能与海水温度有关。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鲐鱼的最大年龄(tλ)为9龄;根据最近的采样,推算出鲐鱼的开捕年龄和补充年龄都为0.4年,鲐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355,捕捞死亡率为2.27。利用上述参数,动态综合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资源过度捕捞已很严重。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9龄;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2.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这样鲐鱼资源才能够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生长特性 资源状况 合理利用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生物群区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海萍 陈旭东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8-433,共6页
本文应用室内模拟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上生物群区及其过渡带的位置与面积进行了判定,并预测了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生物群区及过渡带可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东北样带内的生物群区和过渡带可由基... 本文应用室内模拟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上生物群区及其过渡带的位置与面积进行了判定,并预测了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生物群区及过渡带可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东北样带内的生物群区和过渡带可由基于气候数据和Holdridge方法的数量模型较确切地判定出,与实际调查的结果吻合较好。在未来气候变化下,过渡带面积呈扩大化趋势;森林区对降水量的变化反应敏感;草原区地理分布位置变动很大,但其相对面积变化较小;荒漠灌丛对全球变化的反应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生物群区 过渡带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