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东北D/C界线沉积特征及对台盆相间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亮君 王璞珺 +11 位作者 吴继文 韦盛亮 户景松 吕勇 潘明 周嘉铭 林宇 廖家飞 韦伟 韦艾辰 李喜林 苏光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4-1262,共19页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过渡类型。通过对20条典型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对比,恢复了桂东北D/C界线海平面相对下降期的岩相古地理,结果显示桂东北在该时期主要存在柳州、桂林两大台地以及多个小型台地,台地间普遍发育快速相变的台沟、盆地沉积,石炭纪初期海水变浅,台地分布范围显著扩大,江南古陆供给增强,台盆相间格局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桂东北D/C界线的演化过程和背后的控制因素,文章分析了广西整体的台盆相间演化的阶段性、同沉积构造作用以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梳理了台盆相间演化过程中沉积环境分异与构造运动-海平面的关系,认为在滇黔桂裂谷盆地在持续断陷发展的前提下,桂东北D/C界线沉积分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冈瓦纳大陆冰川形成与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异常波动,以及柳江运动引发的局部同沉积断陷强度差异变动影响,且构造和沉积要素在D/C界线的耦合作用达到最强,最终促进桂东北台盆相间格局在D/C界线达到鼎盛。在此模式下,可以将台盆相间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早泥盆世中期—晚期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孕育期,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晚期沉积开始分异,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发展期,晩泥盆世—早石炭世台-盆出现强烈分割,海平面异常下降和柳江运动同时作用于沉积,为台盆相间格局的鼎盛期,早石炭世之后,台盆相间沉积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强度,晚石炭世开始海水逐步恢复正常后台盆相间逐渐减弱,为台盆相间格局的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盆相间 D/C界线 桂东北 广西 泥盆纪 石炭纪 古地理 柳江运动
下载PDF
桂东北胡家田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根 方贵聪 +4 位作者 冯佐海 黄振男 罗桥花 黄祥林 蒋松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桂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萤石矿资源,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花岗岩体中。为揭示桂东北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矿床成因,选取该地区典型的脉状萤石矿——胡家田萤石矿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ΣREE(63.19&... 桂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萤石矿资源,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花岗岩体中。为揭示桂东北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矿床成因,选取该地区典型的脉状萤石矿——胡家田萤石矿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ΣREE(63.19×10^(-6)~117.98×10^(-6))低于围岩(153.78×10^(-6)~217.41×10^(-6)),二者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均呈现出右倾并伴有强烈Eu负异常(δEu=0.09~0.31),且Sm/Nd值(0.21~0.33)较为接近,表明二者有密切的成因关系。萤石的Eu负异常暗示成矿时流体处于还原环境,且温度较低。萤石的La/Ho值和Y/Ho值无相关性,Y/Ho值几乎恒定,指示萤石为同期形成;Tb/Ca和Tb/La值分布特征指示胡家田萤石矿为热液成因。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稀土元素以及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胡家田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围岩的淋滤作用,该萤石矿属于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花岗岩 桂东北
下载PDF
桂东北吉维特阶与艾菲尔阶界线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3
作者 刘世杰 管琪 潘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6-447,共12页
依托阳朔县龙岩口艾菲尔阶与吉维特阶界线剖面,采集碳酸盐岩样品10个,通过显微特征、元素组分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碳氧同位素数据等,对该界线附近的古海洋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①样品YS3层位产牙形刺分子Polygnat... 依托阳朔县龙岩口艾菲尔阶与吉维特阶界线剖面,采集碳酸盐岩样品10个,通过显微特征、元素组分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碳氧同位素数据等,对该界线附近的古海洋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①样品YS3层位产牙形刺分子Polygnathus intermedius,可归属于艾菲尔晚期ensensis带,为该层位碳同位素偏移事件、Eiffelian与Givertian界线以及Kačák事件提供了准确的时限约束;②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沉积模式,结合岩性特征,识别出SMF23、SMF16、SMF4和SMF15共四种微相类型;③通过对碳酸盐岩主、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YS1至YS2对应阶段为沉积水体快速变深,且具有一定物源供给的沉积环境,反映了海侵初期,海洋环境由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向斜坡相快速转变的地质过程;YS3至YS4阶段低含量的陆源组分反映了水体较深、海平面相对较高的远岸沉积环境,该阶段海洋环境以缺氧为典型特征;YS5至YS10阶段陆源组分含量逐渐增加,出现代表低能环境的放射状鲕粒灰岩,沉积区海平面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剖面中多个向上变厚的进积型层序是良好的沉积学响应;④依据氧同位素,重建了古海水温度演化曲线,研究表明该时期海水平均温度为21℃,为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与其位于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相吻合;⑤样品YS3层位碳同位素表现出的负偏移现象与摩洛哥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北美加拿大地区同层位的δ13C值曲线特征相吻合,共同反映了全球尺度海侵背景下的缺氧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Kačák事件 碳酸盐岩 古环境 泥盆纪
下载PDF
桂东北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背景 被引量:79
4
作者 李晓峰 冯佐海 +5 位作者 肖荣 宋慈安 杨锋 王翠云 康志强 毛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13-1725,共13页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桂东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与华南褶皱带的过渡部位,具有独特的构造地理位置。在精细测试一系列典型矿床及其有关的花岗岩年代学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组合,把该地区矿床分为6个成矿系统:①与志留纪花岗...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桂东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与华南褶皱带的过渡部位,具有独特的构造地理位置。在精细测试一系列典型矿床及其有关的花岗岩年代学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组合,把该地区矿床分为6个成矿系统:①与志留纪花岗岩有关W-Mo矿;②与二叠世花岗岩有关Pb-Zn矿床;③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有关W-Mo和Sn-Nb-Ta矿床;④与中—晚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W-Sn矿床;⑤与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W-Sn矿床;⑥与花岗岩有关的铀矿。这些矿床的形成与不同时期构造-岩浆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或者碰撞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花岗岩 印支期花岗岩 燕山期花岗岩 W—Sn—Mo—Nb—Ta矿床成矿作用 桂东北 华南
下载PDF
桂东北水岩坝钨锡矿田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志强 冯佐海 +3 位作者 李晓峰 廖家飞 余勇 潘会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611,共6页
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边缘,其成矿作用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为精确厘定其成矿年代,本文首次对烂头山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坪年龄为162.5±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 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边缘,其成矿作用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为精确厘定其成矿年代,本文首次对烂头山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坪年龄为162.5±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2.0±1.9Ma。表明其成矿年龄为162Ma左右,与姑婆山花岗岩体主体年龄一致,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该成果为深入认识桂东北钨锡成矿年代学格架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40Ar-39Ar测年 钨锡矿田 烂头山 水岩坝 桂东北
下载PDF
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奥陶纪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雄 曾佐勋 +6 位作者 刘伟 潘黎黎 杨宝忠 刘建雄 魏运许 贺赤诚 李绍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3-173,共21页
本文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有效年龄数据239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146-474 Ma),主要集中分布于2633-2473 Ma(峰值2500Ma),1880-1521 Ma(峰值1650 Ma... 本文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湘南—桂东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有效年龄数据239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146-474 Ma),主要集中分布于2633-2473 Ma(峰值2500Ma),1880-1521 Ma(峰值1650 Ma),1146-911 Ma(峰值970 Ma),896-720 Ma(峰值800 Ma)和682-474 Ma(峰值520 Ma)5个时间段。4件样品均记录了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年龄信息,同时以1146-911 Ma和896-720 Ma两个时间段年龄最集中,反映全球Grenville造山事件和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对研究区影响显著。此外,本次还获得大量泛非期(520 Ma左右)锆石年龄,认为全球泛非事件对华夏地块及其邻区影响显著,反映华夏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可能有一定亲缘性。结合前人资料,认为研究区位于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西南段碰撞拼合带,研究区地层同时接受两地块物质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华夏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Th-Pb同位素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湘南—桂东北
下载PDF
桂东北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鹿坤 冯佐海 +1 位作者 侯读杰 李晓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3,共6页
桂东北煌斑岩SiO2含量主要在33.74%~48.14%之间,属基性-超基性范围,为钙碱性岩系、钾质-超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表明,桂东北煌斑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为特征,轻、重稀土具有较好的分馏。结合... 桂东北煌斑岩SiO2含量主要在33.74%~48.14%之间,属基性-超基性范围,为钙碱性岩系、钾质-超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表明,桂东北煌斑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为特征,轻、重稀土具有较好的分馏。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发展史研究表明,桂东北煌斑岩为富含稀土元素的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部分地壳混染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部分熔融 地壳混染 桂东北
下载PDF
广西富川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区斑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伟 曾佐勋 +3 位作者 李绍凡 贺赤诚 杨宝忠 刘建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7-813,共17页
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桂东北W-Mo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矿体产于岩鹰嘴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矽卡岩中,成矿作用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但对于该矿床成矿斑岩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本文通过对与该矿床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和花岗... 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桂东北W-Mo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矿体产于岩鹰嘴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矽卡岩中,成矿作用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但对于该矿床成矿斑岩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本文通过对与该矿床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426.2±2.3)Ma和(426.9±2.3)Ma,说明岩鹰嘴斑岩体是加里东期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区域成岩成矿时代对比和矿床地质特征,推测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区成矿作用和岩浆活动可能发生于晚志留世,形成于华南加里东运动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下,并与桂东北地区加里东期W-Mo成矿作用产于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间接表明在加里东期桂东北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强度的W-Mo-Cu成矿作用。此外,NE向构造-岩浆带、斑岩体分布带及矿化区外围是寻找斑岩-矽卡岩型W-Mo-Cu多金属矿床、同系列矿床以及隐伏矿床的有利地区,今后应加强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出露区的找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花岗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床 桂东北成矿带
下载PDF
桂东北姑婆山岩体矿物学和年代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永丰 刘风雷 +2 位作者 冯佐海 周云 曾长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2-856,共15页
为揭示桂东北姑婆山一带花岗岩的成岩成矿特征,本文对姑婆山岩体进行了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花岗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具有富铁镁、贫钙钠的特征,w(TFeO)为26.78%~31.06%、w(MgO)为2.98%~6.6... 为揭示桂东北姑婆山一带花岗岩的成岩成矿特征,本文对姑婆山岩体进行了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花岗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具有富铁镁、贫钙钠的特征,w(TFeO)为26.78%~31.06%、w(MgO)为2.98%~6.60%,且w(TFeO)与w(MgO)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其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了Fe^2+←→Mg^2+的置换反应;黑云母的含铁指数为0.68~0.84,属于高铁黑云母,氧逸度为-17.0^-15.5,结晶温度为680~705℃,平均为695℃;黑云母的全铝压力计显示黑云母结晶的压力为69~179 MPa,平均为115 MPa,对应的侵位深度相当于2621~6755 m,平均深度为4331 m。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采自姑婆山岩体的两个代表性花岗岩样品形成年龄分别为(162±3)和(163±2)Ma,为燕山早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时代一致。综合上述分析,姑婆山岩体形成于较高温度、低氧逸度、较浅的环境,显示出良好的锡成矿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黑云母 锆石U-PB年代学 姑婆山岩体 桂东北
下载PDF
桂东北地区几个加里东期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别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文杰 梁金城 +3 位作者 冯佐海 张桂林 陈懋弘 袁爱平 《矿产与地质》 2006年第4期353-360,共8页
通过对该区花岗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对比,利用岩石化学特征并结合岩体产出地质条件,对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提出桂东北花岗岩具有相同的成因和来源,属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结晶分异作用为... 通过对该区花岗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对比,利用岩石化学特征并结合岩体产出地质条件,对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提出桂东北花岗岩具有相同的成因和来源,属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结晶分异作用为花岗岩的主要成岩方式。越城岭、苗儿山和海洋山岩体主要形成于同碰撞的挤压构造环境下,而大宁岩体总体构造环境为处于碰撞前向同碰撞转换的挤压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构造环境 综合判别 地球化学 加里东期 桂东北
下载PDF
从桂东北平地瑶文化教育的演变看民族融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肇毅 陈志波 韦诗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通过对桂东北平地瑶的社会调查,探讨平地瑶文化教育的演变,说明平地瑶与汉、壮民族融合的趋向。平地瑶原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深山老林,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迁居平地后,长期与周边的汉、壮等民族杂居相处,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 本文通过对桂东北平地瑶的社会调查,探讨平地瑶文化教育的演变,说明平地瑶与汉、壮民族融合的趋向。平地瑶原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深山老林,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迁居平地后,长期与周边的汉、壮等民族杂居相处,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文化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特征已基本消失,并与汉、壮民族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平地瑶 文化教育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近代桂东北地区圩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文章探寻了近代历史上桂东北地区圩市发展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作者指出 ,近代桂东北圩市的发展为汉瑶壮等族人民提供了经济交往和融合的固定场所 ,并通过器物和行为、思想两个层面加强了民族经济融合。文章还根据这些历史实际和当前... 文章探寻了近代历史上桂东北地区圩市发展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作者指出 ,近代桂东北圩市的发展为汉瑶壮等族人民提供了经济交往和融合的固定场所 ,并通过器物和行为、思想两个层面加强了民族经济融合。文章还根据这些历史实际和当前现状 ,对今天桂东北圩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桂东北地区 圩市 民族经济融合
下载PDF
桂东北地区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分布位置与金成矿带分布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丽 何金先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总结分析,认为桂东北地区目前有4条已识别出的韧性剪切带,分别是越城岭花岗岩体西侧韧性剪切带、三防—摩天岭韧性剪切带、瓢里—三门韧性剪切带以及马堤—泗水韧性剪切带。这4条韧性剪切带均形成于加里东期,具有明显典型的韧性剪... 通过总结分析,认为桂东北地区目前有4条已识别出的韧性剪切带,分别是越城岭花岗岩体西侧韧性剪切带、三防—摩天岭韧性剪切带、瓢里—三门韧性剪切带以及马堤—泗水韧性剪切带。这4条韧性剪切带均形成于加里东期,具有明显典型的韧性剪切带特征。该区有5条金成矿带,其中有4条金成矿带与该区的4条韧性剪切带的分布位置一致。还认为很可能在三江金成矿带附近存在一条新的韧性剪切带,这为下一步研究桂东北地区韧性剪切带提供了一个新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金成矿带 桂东北 分布位置
下载PDF
桂东北铅锌矿床银的富集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书艺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8-43,共6页
作者对桂东北地区铅锌矿床中银的产出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了阐述。银主要以首次发现的含银硫盐矿物(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等)产出,其次是杂质元素分散在金属硫化物中,银的含量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顺序依... 作者对桂东北地区铅锌矿床中银的产出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了阐述。银主要以首次发现的含银硫盐矿物(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等)产出,其次是杂质元素分散在金属硫化物中,银的含量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顺序依次降低。矿体从上向下具Cu,Pb(Ag),Zn→Pb,Zn→Zn的垂向变化规律,银主要富集于上部,并与方铅矿、黄铜矿紧密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桂东北 富集规律
下载PDF
桂东北铅锌矿床生物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书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0-95,共6页
作者在桂东北发现由生物-热卤水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铅锌矿床,本文提供了生物成因的硫、碳同位素证据并着重讨论矿床的生物成因。矿床产于寒武-奥陶系与下泥盆统间不整合面之下的构造角砾破碎带,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段对矿化有利。
关键词 生物成矿 铅锌矿床 同位素
下载PDF
桂东北大宁岩体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岩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雷 刘风雷 蔡永丰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2期294-301,共8页
为了揭示桂东北大宁岩体的成岩特征,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大宁岩体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展开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w(SiO2)为35.32%~37.54%,w(FeO^T)为21.33%~27.00%,w(MgO)为7.18%~10.00%,w(K2O... 为了揭示桂东北大宁岩体的成岩特征,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大宁岩体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展开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w(SiO2)为35.32%~37.54%,w(FeO^T)为21.33%~27.00%,w(MgO)为7.18%~10.00%,w(K2O)为9.75%~10.46%,w(Na2O)为0.06%~0.15%,w(Al2O3)为12.44%~14.02%,w(CaO)为0.01%~0.07%,整体表现出富铁贫镁、富钾贫钠、高铝低钙的特征。根据黑云母Fe^2+/(Fe^2++Mg)比值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未蚀变的原生黑云母,具有较高的Mg/(Fe^2++Mg)比值(0.47~0.49)、结晶温度(723℃~731℃)、氧逸度(-13)、结晶压力(121~135MPa)和结晶深度(4.58~5.11km);第二组黑云母局部绿泥石化,具有较低的Mg/(Fe^2++Mg)比值(0.34~0.36)和结晶温度(678℃~687℃)。综合分析表明:大宁岩体花岗闪长岩形成于较高温压条件,其形成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可能为早古生代华南地区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岩体 矿物化学成分 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 桂东北
下载PDF
关于桂东北多族群区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明 钟瑞添 《梧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桂东北地区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与海陆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生活着汉、瑶、壮、苗、侗等18个民族的20多个族群。各族群操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 桂东北地区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与海陆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生活着汉、瑶、壮、苗、侗等18个民族的20多个族群。各族群操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天然语言生态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多族群生态博物馆。该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族群文化特色与优势,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努力建设多族群和谐文化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多族群 农村 文化
下载PDF
商人会馆与近代桂东北城镇的发展变迁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宣杰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清代以来商人会馆所承载的人力、商品、资金等市场化因素经由商帮的经营网络源源输入,加速了桂东北地区以手工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化进程,对桂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近代化发展影响深远。商人会馆由城市渐及圩镇的扩散... 清代以来商人会馆所承载的人力、商品、资金等市场化因素经由商帮的经营网络源源输入,加速了桂东北地区以手工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化进程,对桂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近代化发展影响深远。商人会馆由城市渐及圩镇的扩散则使圩镇成为商业化向乡村渗透的据点,圩镇由内向封闭趋于外向开放,经济功能显著增强,桂东北乡村地区的市镇化从中获得了广阔的外部动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会馆 桂东北 城市近代化 市镇化
下载PDF
明清时期桂东北少数民族对开发当地的贡献
19
作者 刘祥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59-63,共5页
桂东北地区是广西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自秦朝统一岭南以来 ,这一地区就得到了不断的开发。明清时期 ,这一地区的开发更为全面 ,经济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桂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为当地的开发所付出的艰辛... 桂东北地区是广西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自秦朝统一岭南以来 ,这一地区就得到了不断的开发。明清时期 ,这一地区的开发更为全面 ,经济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桂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为当地的开发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认为少数民族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开发 明朝 清朝 广西 东北地区
下载PDF
走廊之前的走廊:新石器时代与先秦时期的桂东北
20
作者 陈洪波 《贺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桂东北越城岭地区作为南岭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前和先秦时期已表现出文化交汇地带和文化传播通道的特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由此传入岭南,彻底改变了岭南地区狩猎采集的经济面貌。先秦时期,这里一直是西瓯等政体... 桂东北越城岭地区作为南岭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前和先秦时期已表现出文化交汇地带和文化传播通道的特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由此传入岭南,彻底改变了岭南地区狩猎采集的经济面貌。先秦时期,这里一直是西瓯等政体与中原王朝交流合作的前沿地带,在考古学上留下了大量遗迹。事实证明,桂东北地区的民族走廊作用并不仅仅局限在秦汉以后,在此之前这条走廊已经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越城岭 南岭走廊 新石器时代 先秦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