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早期构造运动——来自酒西盆地始新世-渐新世的沉积学约束 被引量:10
1
作者 冉波 李亚林 +3 位作者 朱利东 郑荣才 严宝年 汪满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7-1038,共12页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酒西盆地,出露有完整的晚始新世地层,真实地记录了周缘构造的运动,使其成为研究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最佳场所之一。基于酒西盆地11条沉积剖面的沉积相、重矿物和古水流研究,建立了火烧沟组-白杨河组高精度的沉...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酒西盆地,出露有完整的晚始新世地层,真实地记录了周缘构造的运动,使其成为研究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最佳场所之一。基于酒西盆地11条沉积剖面的沉积相、重矿物和古水流研究,建立了火烧沟组-白杨河组高精度的沉积格架,识别出盆地在晚始新世主要为走滑盆地,沉积形态主要受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作用控制。阿尔金断裂强烈的走滑作用受到北部阿拉善地体的阻挡,在酒西盆地北部形成一个前锋带。随后,高原内部强烈的南-北向挤压作用沿酒西盆地的刚性基底向南传递到北祁连断裂,形成了新近纪早期酒西前陆盆地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世 沉积格架 北祁连断裂 阿尔金断裂 酒西盆地
下载PDF
青海黑河断陷盆地中浅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地气普查方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延光 杨忠芳 +4 位作者 汪明启 刘丽华 刘艳青 唐金荣 郭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7,共5页
青海省黑河盆地是北祁连地区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然而却被白垩纪以来各种运积物覆盖,为探讨该景观条件下寻找隐伏矿地气普查方法的效果,文章采用4个/km2的网格化地气普查方法,圈出明显的异常带,并通过配套的土壤面... 青海省黑河盆地是北祁连地区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然而却被白垩纪以来各种运积物覆盖,为探讨该景观条件下寻找隐伏矿地气普查方法的效果,文章采用4个/km2的网格化地气普查方法,圈出明显的异常带,并通过配套的土壤面积测量研究表明,地气测量金属异常元素来源与覆盖层土壤无关,可能反映了深部的矿化或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断陷盆地 地气 隐伏矿 黑河盆地
下载PDF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何文贵 郑文俊 +2 位作者 赵广堃 马尔曼 董治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野外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12月14日发生在甘肃省玉门地区的5.9级地震,其宏观震中和仪器震中都位于祁连山北缘断裂上。仪器震中为39.8°N,973°E;宏观震中为397°N,973°E。震中区烈度为Ⅷ度,极震区呈长椭圆形,长轴走向N6... 野外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12月14日发生在甘肃省玉门地区的5.9级地震,其宏观震中和仪器震中都位于祁连山北缘断裂上。仪器震中为39.8°N,973°E;宏观震中为397°N,973°E。震中区烈度为Ⅷ度,极震区呈长椭圆形,长轴走向N65°W,长度为15km;短轴走向N25°E,长度为12km。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应为祁连山北缘断裂内的次级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地震为该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5.9级地震 发震构造 祁连山北缘断裂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北缘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胡家台背斜区构造变形--1609年M71/4红崖子地震构造样式
4
作者 杨海波 杨晓平 +1 位作者 黄雄南 胡宗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0-998,共19页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构造活跃的断裂之一,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且部分断裂被证实在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中发生破裂,但复杂的地表破裂特征所反映的深部发震构造样式还不清楚。因此,文中选取了...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构造活跃的断裂之一,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且部分断裂被证实在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中发生破裂,但复杂的地表破裂特征所反映的深部发震构造样式还不清楚。因此,文中选取了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及附近多组活动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分GPS对变形的河流阶地、洪积扇等进行测量,并对背斜核部出露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测,获得了不同类型构造的活动特征。结合已有穿过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构建构造地貌与深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探讨地震的发震构造样式。研究表明,背斜区发育了胡家台背斜以及多条逆断裂或逆-走滑断裂,背斜为祁连山北麓逆断裂向N逆冲扩展形成,并伴随形成背斜东侧1条逆冲兼右旋走滑断裂和北侧另1条逆断裂,这些逆断裂或逆-走滑断裂为调节局部构造应变差异而产生。黄草坝探槽结果表明,1609年红崖子地震破裂了黄草坝T1阶地;再结合前人关于此次地震的野外考察和文献资料考证,认为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山麓逆断裂上,地震至少破裂了NWW向山前F_1、胡家台背斜东侧NNW向F_2和EW向F_3断裂,震源深度可能为8~2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营河 胡家台背斜 祁连山北麓断裂 红崖子地震 发震构造样式
下载PDF
柴北缘滩间山群构造对南祁连加里东造山及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劲草 韦龙云 +2 位作者 郝森 韦安伟 王永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5-586,共12页
柴北缘原滩间山群依构造与岩性可肢解为3部分:下岩组为岛弧中-基性火山岩系,已部分变形变质为绿片岩相糜棱岩;中岩组为弧后盆地喷流-沉积岩系,为锡铁山式铅锌矿床赋矿层位,已产生绿片岩相变形分解;上岩组为弱变形变质的紫红色含砾砂岩... 柴北缘原滩间山群依构造与岩性可肢解为3部分:下岩组为岛弧中-基性火山岩系,已部分变形变质为绿片岩相糜棱岩;中岩组为弧后盆地喷流-沉积岩系,为锡铁山式铅锌矿床赋矿层位,已产生绿片岩相变形分解;上岩组为弱变形变质的紫红色含砾砂岩。构造解析表明:应将原滩间山群下岩组置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为洋-陆碰撞体制下产物;中岩组置于中—上奥陶统,为弧后盆地产物;上岩组置于下志留统,为陆-陆碰撞体制下前陆盆地产物。下岩组或中岩组与早元古界达肯大坂群以基底剥离断层接触,上岩组或达肯大坂群逆冲岩席与中岩组以上剥离断层接触,二剥离断层组成双重构造。在造山带伸展垮塌前,未含榴辉岩的达肯大坂群逆冲堆垛于滩间山群之上,且在后造山伸展中被上剥离断层挫失,仅局部可残存。造山带伸展之后,柴北缘叠加了板内造山,原滩间山群、推覆岩席、推覆断层、剥离断层一并转入豆荚状倒转向斜,并上叠晚泥盆世磨拉石盆地。在造山带伸展期,阿尔金走滑断裂调节了柴北缘与南阿尔金超高压变质岩的早期折返,并在造山带后续多期次挤压与伸展体制下调节了超高压变质带的剥蚀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间山群 南祁连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岩 折返机制 剥离断层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基于河流地貌对祁连山北缘西段地壳活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丹 刘睿 +2 位作者 张世民 李安 Koronovskii NV 《华南地震》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它既吸收了青藏高原东北方向的地壳挤压缩短,也协调了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分量。祁连山北缘西段的河流地貌特征显示,晚更新世以来北祁连山的隆升作用较为强烈。基于对活动断裂带附近阶地面的高程测量和...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它既吸收了青藏高原东北方向的地壳挤压缩短,也协调了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分量。祁连山北缘西段的河流地貌特征显示,晚更新世以来北祁连山的隆升作用较为强烈。基于对活动断裂带附近阶地面的高程测量和年代测定,估算了北祁连山山前的玉门断裂64 ka以来的垂直滑移速率为0.33±0.02 mm/a,水平缩短速率为0.53±0.03 mm/a。结合前人数据并对比发现,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活动区域正逐渐向北扩展,且其主要活动范围已由原来的主边界断裂带转移到山前的新生断裂及其相关褶皱带中。在祁连山北缘西段,祁连山北缘断裂带所承担的地壳缩短要大于祁连山内部的昌马断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晚更新世以来北祁连山的地壳挤压活动强度要大于中祁连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缘 河流阶地 构造变形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前造山期伸展构造特征——以肃北县鱼儿红地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和 孙南一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共8页
北祁连山是著名的加里东期造山带 ,以往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建造和主造山期板块俯冲 -碰撞及陆内造山构造方面。作者通过在北祁连山西段区调填图 ,发现了一套基本顺层发育的拆离滑脱正断层、顺层韧性剪切带、流劈理及掩卧褶皱等 ,笔者对... 北祁连山是著名的加里东期造山带 ,以往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建造和主造山期板块俯冲 -碰撞及陆内造山构造方面。作者通过在北祁连山西段区调填图 ,发现了一套基本顺层发育的拆离滑脱正断层、顺层韧性剪切带、流劈理及掩卧褶皱等 ,笔者对其构造样式、组合关系、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和相关建造的发育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与讨论 ,认为它们是与前造山期裂谷盆地建造发育密切相关的同构造正断层型伸展构造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前造山期 伸展构造 拆离断层 顺层韧性剪切带 造山带
下载PDF
利用GPS数据研究南北地震带北段近期地壳水平形变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楠 许文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2-573,共12页
采用中国地震局"陆态网络"GPS基准站和流动站观测数据,利用MIT的开源软件GAMIT/GLOBK解算南北地震带北段(33°~42°N,97°~110°E),特别是六盘山地区、祁连地块、银川地堑1999年以来在欧亚框架下、以鄂尔多... 采用中国地震局"陆态网络"GPS基准站和流动站观测数据,利用MIT的开源软件GAMIT/GLOBK解算南北地震带北段(33°~42°N,97°~110°E),特别是六盘山地区、祁连地块、银川地堑1999年以来在欧亚框架下、以鄂尔多斯块体作为参考的GPS速度场。计算南北地震带北段5条断裂两侧50~350km范围内各站垂直/平行于断裂走向的速度投影,以及14个基准站18条基线2010年以来的长度时间序列,试图进一步估计关心区域的应力积累情况,探索断层闭锁段。结合地震活动性,认为南北地震带北段未来50年有发生M8地震的可能性;该段1900年以来的第4个M6、M7地震活跃期可能已经拉开序幕,未来2年有发生M7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祁连断裂带、海原断裂、西秦岭北缘地震带具备发生M6和M7地震的优先条件,尤其是海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GPS 速度场 速度剖面 基线 祁连断裂 海原断裂 六盘山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下载PDF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构造地貌特征与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6
9
作者 董金元 李传友 +6 位作者 郑文俊 李涛 李新男 张培震 任光雪 董绍鹏 刘金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1-362,共22页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是祁连山南缘与柴达木盆地的边界逆断裂,对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祁连山地区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是祁连山南缘与柴达木盆地的边界逆断裂,对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对于理解祁连山地区应变分配模式以及该地区断裂向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结合GPS地形剖面测量以及宇宙成因核素与光释光定年,对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拜京图和蓄集乡等段落开展了详细的研究。综合分析拜京图和蓄集乡地区不同期次洪积扇的垂直位错以及相应地貌面的年龄,得到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 41±0. 05) mm/a,水平缩短速率为0. 47~0. 80mm/a,约占祁连山地区地壳缩短速率的10%。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祁连山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 柴达木盆地北缘 祁连山 滑动速率
下载PDF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表形迹与活动速率 被引量:14
10
作者 艾晟 张波 +1 位作者 樊春 王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8-422,共15页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祁连山北缘逆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27年古浪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基于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观测和14C年代学数据等方法对武威盆地南缘断裂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调查和运动学定量。依据平面...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祁连山北缘逆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27年古浪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基于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观测和14C年代学数据等方法对武威盆地南缘断裂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调查和运动学定量。依据平面上几何展布的不连续性和走向的变化,该断裂可以分为5段:康宁桥段(F_1)、南营河段(F_2)、上古城村—张流沟段(F_3)、他家庄段(F_4)和严家庄段(F_5)。该断裂为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地表活动形迹长约60km,以逆冲为主,局部兼具左旋走滑分量,沿断层走向断错地貌发育。断裂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0.44±0.08)mm/a,南营河段(F_2)晚更新世以来左旋走滑速率(1.43±0.0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 祁连山北缘逆断裂系 古浪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