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发现及其Li-Be找矿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五福 李善平 +7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春涛 刘金恒 张新远 曹锦山 许传兵 刘建栋 金婷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5-913,共19页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伟晶岩Li2O和BeO品位分别为0.95%~3.8%和0.05%~1.48%,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伟晶岩具有高SiO_(2)含量(69.88%~79.77%)、低P2O5含量(0.05%~0.58%)、高分异指数(DI=93.7~97.5)以及低Fe、Mg、Ca、Ti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Ce、Eu和Ti,Zr含量低(7.49×10^(-6)~55.6×10^(-6)),且Zr/Hf值(13~28)低和Rb/Sr值(2.4~76)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Ce、Eu负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晚期高度分异特性。由于锆石发生了蜕晶化,其206Pb/238U年龄在70~225 Ma之间;独居石U-Pb年龄介于200~204 Ma之间,表明花岗伟晶岩是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13.6~-7.97,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0.98~1.58 Ga,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8~1.94 Ga,源区可能为古老地壳。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与西昆仑大红柳、白龙山和川西甲基卡、马尔康等晚三叠世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印支期Li-Be-Ta稀有金属成矿带。草陇(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成矿潜力巨大,同时也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Li-Be矿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绿柱石Li-Be-)锂辉石伟晶岩 Li-Be成矿 独居石年龄 HF同位素 草陇 三江北段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白马海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微量特征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陶志华 马忠贤 +4 位作者 蔡成龙 于小亮 安朝 裴有生 张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12,共14页
白马海花岗岩位于青海三江北段下拉秀弧后前陆盆地内,侵位于早元古代宁多群(Pt_(1)N),形成于中三叠世早期,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44.7~243.4 Ma。为探讨三江北段玉树地区的构造演化,本文对白马海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微量进行... 白马海花岗岩位于青海三江北段下拉秀弧后前陆盆地内,侵位于早元古代宁多群(Pt_(1)N),形成于中三叠世早期,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44.7~243.4 Ma。为探讨三江北段玉树地区的构造演化,本文对白马海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微量进行测试分析。主量元素特征和岩石类型研究表明,白马海岩体岩石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分异指数和固结指数显示岩体具有较高分异程度,同时氧化物-lgSI值的相关关系表明岩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围岩混染;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相关判别图解显示岩体形成于俯冲汇聚环境下的大陆地壳重熔结晶。综合研究认为,在岩体形成时的中三叠世早期,金沙江洋盆的俯冲消减即将结束,“硬碰撞”造山随即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北段 白马海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微量元素 青海
下载PDF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岩石成因及构造控制 被引量:62
3
作者 杨志明 侯增谦 +6 位作者 杨竹森 王淑贤 王贵仁 田世洪 温德银 王召林 刘英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9-502,共14页
初步矿产普查评价成果表明,三江北段已初步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在该区东部,以纳日贡玛-陆日格含矿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矽卡岩大型成矿系统已初露端倪。纳日贡玛,作为该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斑岩型矿床,了解其含矿斑岩的性质,查明斑岩的... 初步矿产普查评价成果表明,三江北段已初步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在该区东部,以纳日贡玛-陆日格含矿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矽卡岩大型成矿系统已初露端倪。纳日贡玛,作为该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斑岩型矿床,了解其含矿斑岩的性质,查明斑岩的可能源区,厘定其与玉龙铜矿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纳日贡玛矿区出露的主要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主含矿斑岩锆石 U-Pb 年龄为43.3±0.5Ma,明显为玉龙斑岩铜矿带的北延;其主含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高度演化的斑岩为钾玄岩系列,岩浆源区可能为50~80km 处壳幔过渡带,经历了明显的流体交代;与玉龙铜矿带含矿斑岩相比,纳日贡玛斑岩钾含量偏低,Sr-Nd—Pb同位素组成更向亏损地幔靠拢,反映岩浆源区自 NW 至 SE 地壳组分逐渐增多和/或流体交代逐渐增强。自纳日贡玛至玉龙带,成矿斑岩的结晶年龄逐渐变新,说明斑岩的形成不仅具有统一的源区,可能受控于统一的动力学机制,因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产生的始新世右行断裂系统,可能是控制区域岩浆上侵及时空分布的动力学机制。纳日贡玛带矿床矿化以 Mo 为主,显著不同于玉龙带的 Cu-Mo(-Au)矿化组合,造成区域上矿化组合的差异即可因深部过程,也可因岩浆就位后的结晶分异过程,更多的证据显示可能受后者控制明显;因此,纳日贡玛矿床可能遭受了较强的剥蚀。区内应加强斑岩侵位较深时形成的斑岩钼矿及夕卡岩型矿床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铜)矿床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岩石成因 构造控制 纳日贡玛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下载PDF
“三江”地区北段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丛源 陈建平 +1 位作者 肖克炎 董庆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4-1169,共6页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往往是指示矿床存在的一种直接标志。随着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发展,有关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三江"北段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运用R...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往往是指示矿床存在的一种直接标志。随着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发展,有关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三江"北段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查明该区不同矿化类型的指示元素组合,以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采用泛克里格剩余值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结果得到2种元素组合:Ag-Zn-Pb-Sb-Bi组合(与热液型铅锌银矿床有关)和Mo-Cu组合(与斑岩型钼矿床有关)。圈定的组合异常与已知的矿床点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利用R型因子分析与泛克里格法相结合圈定元素组合异常的方法能够较好地确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并提示异常与矿化类型之间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为"三江"北段地区找矿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异常 因子分析 泛克里格模型 “三江”北段
下载PDF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建平 董庆吉 +1 位作者 郝金华 李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9,共11页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证据权法 资源潜力预测 斑岩型钼铜矿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下载PDF
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黑云母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忠宝 贾群子 +7 位作者 张雨莲 陈博 陈向阳 王富春 田永革 栗亚芝 张晓飞 全守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9-447,共9页
西南三江北段是青海省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带,纳日贡玛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三江北段发现的与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纳日贡玛黑云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1.53Ma±0.24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纳日贡玛斑岩型... 西南三江北段是青海省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带,纳日贡玛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三江北段发现的与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纳日贡玛黑云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1.53Ma±0.24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时代主要在40.86~40.80Ma之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的热液应是纳日贡玛黑云花岗斑岩(41.53Ma±0.24Ma)和纳日贡玛斜长花岗斑岩(41.00Ma±0.18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因而确定这些侵入体的形成年龄,对于在该区寻找同时代的斑岩型铜钼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花岗斑岩 铜钼矿 成岩时代 三江北段
下载PDF
三江平原北部近55年来土地垦殖的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国明 杜蕾 +2 位作者 杨厚翔 薛剑 周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59,307,共4页
以1954年1∶10万地形图、1976年MSS影像、1996年TM影像、2009年CBERS影像和行政区划图为主要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北部地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总结"北大荒"开发的历史特征,为该区域商... 以1954年1∶10万地形图、1976年MSS影像、1996年TM影像、2009年CBERS影像和行政区划图为主要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北部地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总结"北大荒"开发的历史特征,为该区域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近55a来三江平原北部耕地呈现出持续、快速增加趋势,各县市表现为"阶梯型"或"骤增型"两种增长类型,目前垦殖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沼泽地、草地、林地为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弃耕、生态退耕及建设占用;三江平原北部各县市在土地垦殖的规模、来源、流失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和区域差异性,土地垦殖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由远水向近水(河流)、由平地向丘陵推进的趋势,并驱使耕地重心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北部 耕地 动态变化 垦殖率
下载PDF
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区域成矿断裂信息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董庆吉 肖克炎 +1 位作者 陈建平 丛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9-1485,共7页
"三江"北段成矿带是中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定... "三江"北段成矿带是中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定量分析成矿断裂信息对于指明区域找矿方向至关重要。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断裂等密度、断裂中心对称度、断裂优益度、断裂交点数、断裂频数等参数定量地分析区域断裂信息,从中提取区域主干断裂发育区和次级断裂发育区。区域成矿特征表明,本区矿床沿区域主干断裂成带状分布,而次级断裂发育区为主要的矿床赋存区。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本区2个主要矿集区之间的扎青乡地区存在一个成矿断裂信息异常高值区,认为是本区今后找矿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信息 定量分析 衬度累加 成矿预测 三江带北段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及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秉璋 罗照华 +2 位作者 曾小平 王毅志 祁生胜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显示该地区大面积出露的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治多县东北部巴颜喀拉岩区内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12.38±7.1)M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96....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显示该地区大面积出露的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治多县东北部巴颜喀拉岩区内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12.38±7.1)M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96.8±0.3)Ma:治多西南部分布于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内石英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15.4±0.8)Ma。通过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可以初步确定这些地区晚印支—早燕山阶段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岩浆具有多源区特点,形成可能与岩石圈的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三江北段 治多地区 花岗岩 U—Pb定年
下载PDF
三江盆地北缘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于介江 张彦龙 +1 位作者 葛文春 杨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9-385,共17页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东部三江盆地北缘花岗质岩石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比值=0.3...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东部三江盆地北缘花岗质岩石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比值=0.32~1.09,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均形成于晚白垩世(88.9~95.1Ma),而非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该期花岗质岩石均为含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它们的SiO2含量主要在63.9%~68.1%之间,Na2O=3.03%~4.25%,K2O=2.28%~3.27%,Na2O/K2O=1.06~1.73,A/CNK=0.94~1.08;稀土配分模式均呈右倾型,除了个别样品外,它们的LREE/HREE=8.13~15.5,(La/Yb)N=8.61~21.0,δEu=0.82~1.11;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的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及P的亏损;锆石εHf(t)值介于+4.44~+9.00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583~875M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该期花岗质岩石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源区岩石为新增生的陆壳物质,岩浆起源于深部陆壳基性火成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的组合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区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下俯冲所产生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该期岩浆事件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正向(北西向)俯冲作用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构造意义 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 三江盆地北缘
下载PDF
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洪瑞 杨天南 +5 位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杨竹森 田世洪 刘英超 王富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5-1155,共11页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发育中-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碎屑岩、上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碎屑岩和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4套地层系统,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被近南北向逆断层代替。北西向逆断层横亘矿区,断层上盘三叠纪碎屑岩和灰岩整体北倾,断层下盘三叠纪岩石被左右两条走滑断层夹持向南挤出。在图面和露头尺度上矿区叠加褶皱明显,南北向剖面上多见紧闭的倾伏褶皱,近东西向剖面上则为开阔水平的斜歪褶皱,表明南北向剖面上观察到的是已被叠加的早期褶皱,为矿区第一期变形,其形成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有关。始新世晚期印-亚大陆碰撞地壳缩短形成矿区第二期构造,即北西向逆断层和褶皱叠加。第三期近南北向逆断层可能形成于始新世末,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侧向旋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层 叠加褶皱 变形序列 东莫扎抓 三江北段
下载PDF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善法 袁志亮 陈建平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9-105,共7页
根据“三江”地区北段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区元古宇至新生界地层和不同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s、Au、Cd、Hg、Ni、Sb、Ag、Cr、Pb、Sn、W、Zn、Cu;岩体中的Ag、Pb... 根据“三江”地区北段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区元古宇至新生界地层和不同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s、Au、Cd、Hg、Ni、Sb、Ag、Cr、Pb、Sn、W、Zn、Cu;岩体中的Ag、Pb、Sn、Cd、Zn主要与中基性火山活动有关,而Cu、Mo、Bi、Au的成矿作用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新生代地层中Cu含量比岩体中的高,Au含量在中生代岩体中远远大于其他时代的岩体,因而这些地层和岩体最有可能成为矿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北段 区域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8.0ka B.P.以来三江平原北部沼泽发育和古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8,共7页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至今 )。气候的变化模式依次为 :高温期→温暖适宜期→缓慢降温期→急剧降温期→低温渐暖期。在 55 90aB .P .和 1317aB .P .,发生强烈降温事件。沼泽发育也依次划分为 5个时期 ,沼泽化过程发展期→沼泽大发展期→沼泽发育缓慢期→沼泽发育波动期→沼泽发育萎缩期。植被演替相应为 :温性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落叶阔叶树稍多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桦为主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松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在 185 1~ 1317aB .P .、6 4 9~ 30 9aB .P .和 30 9~ 0aB .P .期间 ,受频繁的农业生产、砍伐森林、开垦沼泽为农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沼泽发育呈现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发育 古环境演变 孢粉分析 人类活动 三江平原 气候变化 农业 森林
下载PDF
三江北段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4
作者 宋忠宝 贾群子 +5 位作者 陈向阳 陈博 张雨莲 张晓飞 全守村 栗亚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62,共9页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三江北段发现的与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作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1.44±0.23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成矿主要在40.8±0.4Ma~40...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三江北段发现的与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作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1.44±0.23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成矿主要在40.8±0.4Ma~40.86±0.85Ma之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的热液应是纳日贡玛黑云花岗斑岩(41.53±0.24Ma~43.8±0.4Ma)、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41.44±0.23Ma)和纳日贡玛斜长花岗斑岩(41.00±0.18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因而,这些侵入体的形成年龄确定,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在65~45Ma碰撞提供依据,对于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铜钼矿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铜钼矿 成岩时代 41.44±0.23Ma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时间 三江北段
下载PDF
“三江”北段茶曲帕查矿区构造变形与铅锌矿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洪瑞 杨天南 +3 位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汪元奎 刘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74,共12页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茶曲帕查铅锌矿床为"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北段的典型矿床,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欠缺制约了控矿机制的探讨。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重新厘定了矿区地层系统,进而修正了矿区构造框架以及变形历史,结合矿石结构的...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茶曲帕查铅锌矿床为"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北段的典型矿床,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欠缺制约了控矿机制的探讨。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重新厘定了矿区地层系统,进而修正了矿区构造框架以及变形历史,结合矿石结构的显微变形特征,对成矿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矿区近东西向的逆断层和其北侧的正断层(局部为不整合)奠定了矿区的主要构造框架,并将矿区分为3个部分:①渐新世五道梁组;②中二叠世九十道班组;③晚二叠世那益雄组。二叠纪地层褶皱明显,枢纽多变,经历了多期挤压作用叠加,新生代地层产状平缓。铅锌矿化与灰岩关系密切,受新生代伸展构造控制,开放空间充填特征明显。成矿发生在中新世初,为边破碎-边沉积-边成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控矿构造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 茶曲帕查 “三江”北段
下载PDF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岩体的物质来源及成矿背景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栗亚芝 孔会磊 +7 位作者 南卡俄吾 李金超 贾群子 杜玉良 陈向阳 宋忠宝 张雨莲 全守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日贡玛成矿斑岩体大部分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部分为钾玄岩系花岗岩,Ti、Ta、Yb、Ba等元素亏损,富集Zr,Hf、Rb和轻稀土元素,中低初始锶比值结合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加厚的下部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混熔 物质来源 成矿岩体 斑岩铜矿 成矿背景 纳日贡玛 三江北段
下载PDF
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晚泥盆世高铝玄武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祁生胜 邓晋福 +3 位作者 张林 刘荣 刘永成 刘春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86,共10页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开心岭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高铝玄武岩,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试的锆石206Pb-238U年龄(380.1±5.6)Ma(MSWD=0.21),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玄武岩具有高Al2O3(平均20.16%)和低Si...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开心岭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高铝玄武岩,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试的锆石206Pb-238U年龄(380.1±5.6)Ma(MSWD=0.21),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玄武岩具有高Al2O3(平均20.16%)和低SiO2(平均48.32%)、低Na2O(平均2.29%)、低K2O(平均0.39%)、低TiO2(均值0.754%)、低Alk(均值2.68%)的特点,并有(低钾)拉斑玄武系列向钙碱性系列过渡的特征,CIPW标准矿物属石英拉斑玄武岩(Q含量2.77%~9.32%),高铝、低钾、贫碱的特点与典型的高铝玄武岩一致。岩石的稀土总量均一且总体偏低,ΣREE含量为32.69×10-6~41.01×10-6,稀土配分模式近水平,δEu为1.12~1.28,均值为1.2,具有较强的正Eu和Ce异常。岩石富集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Sr、Ba、Ce正异常和Nb负异常,岩石化学特点及相关的一系列岩石化学图解均表明其为岛弧玄武岩,表明分布于昌都—兰坪地块的晚泥盆世高铝玄武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它的发现为三江地区古生代火山地层的确定、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北羌塘—三江地区 晚泥盆世 高铝玄武岩 LA-ICP-MS 岛弧环境
下载PDF
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亚 冯佐海 +3 位作者 葛黎明 邢全力 吴杰 薛云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桂北地区丹洲群是一套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的裂谷充填型沉积地质,其沉积时限与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的年代学格架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约束。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拱洞组顶部的凝灰质砂岩进行碎... 桂北地区丹洲群是一套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的裂谷充填型沉积地质,其沉积时限与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的年代学格架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约束。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拱洞组顶部的凝灰质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丹洲群的沉积时限。锆石CL图像特征及Th、U含量均表明,所测锆石为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锆石自形程度高,磨圆度差,暗示丹洲群沉积地层为近源沉积的产物。41粒碎屑锆石中,最年轻的一组锆石给出了723.9±3.6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丹洲群拱洞组与南华系长安组呈整合接触关系,以及全球低纬度南华冰期起始年龄(~718 Ma)的地质事实,将丹洲群的沉积时代限定为820~720 Ma,同时约束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起始于~72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沉积时限 丹洲群 桂北三江地区
下载PDF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分区及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兆 刘长征 +3 位作者 陈岳龙 任智斌 苗国文 邱天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37-148,共12页
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是指我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是地质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笔者将三江北段划分了3个地球化学区,即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沱沱... 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是指我国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是地质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笔者将三江北段划分了3个地球化学区,即西金乌兰-玉树地球化学分区、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雁石坪地球化学分区,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沱沱河-杂多地球化学分区Pb、Zn、As、Sb、Mn、Cd、Nb、Sr等元素表现为富集;各地球化学分区主要成矿(相关)元素排序方式表明Pb、Zn、Cd、As、Sb、Mn、Cu、Ag、Mo、Fe等元素不但处于明显富集状态,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形成了三江北段内特定的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区为该区的找矿方向、成矿远景评价及基础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分区特征 三江北段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拉地贡玛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善平 李延京 +3 位作者 任华 林浩 金婷婷 窦永斌 《中国地质调查》 2016年第1期35-43,共9页
拉地贡玛地区花岗岩处于金沙江缝合带内,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物质组成部分,在研究区属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据出露岩石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单元:拉地贡玛花岗闪长岩(T_3γδ)、日阿日曲石英闪长岩(T_3δο)、缅切英云闪长... 拉地贡玛地区花岗岩处于金沙江缝合带内,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物质组成部分,在研究区属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据出露岩石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单元:拉地贡玛花岗闪长岩(T_3γδ)、日阿日曲石英闪长岩(T_3δο)、缅切英云闪长岩(T_3δi)。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侵入岩体是以高硅富铝、多碱质和挥发组分为特征的兼具I型和S型花岗岩,属过铝质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明显,轻稀土富集,Eu、Ce呈弱负异常,Rb、Th、Ba等元素富集,Y、Yb、Cr等元素亏损,具I型和S型花岗岩的特点,与火山弧钙碱性花岗岩特征相似。研究区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多彩—当江构造混杂带的俯冲作用有关,是与俯冲汇聚构造环境有关的大陆碰撞弧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三江北段 金沙江缝合带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