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牦牛绒原绒细度和伸直长度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1
作者 孙建平 阿旺 +4 位作者 吕汪汪 刘云霞 贾跃凤 斯确多吉 汪诗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平均细度和伸直长度分别为17.88μm和47.2 mm,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牦牛绒的细度显著增加,而伸直长度变化不显著;牦牛性别并不影响牦牛绒细度和伸直长度的变化,为藏北高原乃至我国牦牛绒等级评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牦牛绒 细度 伸直长度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围栏封育下藏北高寒湿地和高寒草原水热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壮壮 吕雅琼 +2 位作者 魏达 祁亚辉 王小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6-1428,共13页
围栏封育作为直接有效的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围栏封育显著提升植被覆盖并改变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然而当前对其如何影响高寒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对影响机制的认识。本研究以... 围栏封育作为直接有效的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围栏封育显著提升植被覆盖并改变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然而当前对其如何影响高寒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对影响机制的认识。本研究以藏北腹地典型高寒湿地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禁牧-放牧配对观测,并基于围栏内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连续两年的观测数据,探究围栏封育后的地表水热平衡变化,以提升对围栏封育改变地表水热通量机制的认知。结果显示: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且分别以感热作用(波文比为1.60)、潜热作用(波文比为0.31)为主导向大气传输能量。围栏封育降低了高寒草原地表通量值,感热通量减小5.99 W·m^(-2),潜热通量减小4.84 W·m^(-2);围栏封育提升了高寒湿地的地表通量值,感热通量增加3.04 W·m^(-2),潜热通量增加30.95 W·m^(-2),围栏封育后高寒草原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日均值均下降,高寒湿地则增加。围栏封育对地表能量通量影响强度集中于白天,夜间较弱。高寒生态系统的31组禁牧-放牧配对数据显示,围栏封育降低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提升土壤持水能力。基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视角,围栏封育对高寒生态系统存在降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围栏封育 水热通量 高寒湿地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下载PDF
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
3
作者 张永莉 左洪超 +4 位作者 高晓清 吕世华 陈伯龙 董龙翔 李立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9-542,共14页
冬半年中纬度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南北两支绕流,即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这样的绕流对其周边及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本文先分别用600 hPa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各自所在的关键区域的平均涡度与多年平均涡度的差异,表示南支... 冬半年中纬度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南北两支绕流,即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这样的绕流对其周边及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本文先分别用600 hPa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各自所在的关键区域的平均涡度与多年平均涡度的差异,表示南支槽和北支脊的强度,然后直观地将南支槽和北支脊强度之差定义为高原绕流强度指数,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高原绕流在冬半年平均(10月至次年4月)、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演变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绕流在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定常的存在,年际变化明显,冬季最强。全球变暖背景下,各时间段绕流强度的变化与中国西北、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的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明显,特别是在冬季。降水关联性最好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与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关系明显。探讨各时间段各层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异常场,亚洲大部分地区自下而上的正压性特征显著,可以很好地解释各时间段高原绕流的异常与中国降水和气温关系。绕流的异常也可能是引发中国冬半年期间高影响天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绕流 北支脊 南支槽 中国降水和气温 大气环流
下载PDF
Eolian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the onset of the Late Cenozoic Great Glaci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Qinghai-Xizang Plateau uplift forcing 被引量:39
4
作者 安芷生 王苏民 +13 位作者 吴锡浩 陈明扬 孙东怀 刘秀铭 王富葆 李力 孙有斌 周卫健 周杰 刘晓东 鹿化煜 张云翔 董光荣 强小科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3期258-271,共14页
On the basis of a newly-constructed record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US) and the depositional rate change of eolia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in the last 7.2 Ma BP from the hea Plateau, together with a cornperison o... On the basis of a newly-constructed record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US) and the depositional rate change of eolia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in the last 7.2 Ma BP from the hea Plateau, together with a cornperison of a record of °18O values from the equatorial East Pacific Ocean and eolian Quartz flux variations fmm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the evolutiomuy process of the Late Cenozoic Great Glaci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arrival stage around 7.2–3.4 Ma BP, the initial stage at about 3.4—2.6 Ma BP, and the Great Ice Age since 2.6 Ma BP.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is characterized by paid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nd it is basically composed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weak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intensity of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nd the prevailing stage of strong winter and week summer monsoons, or weak winter and strong summer monsoons. The Late Cenowic global tectonic uplift, paaicdarly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uplift and the associated CO2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controls the dng processes of the onset of Great Glaciation and the long-term changes of East Asian monsoom climat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 a large extent. The accelerating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between 3.4 and 2.6 Ma BP provided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global climiatic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Cenozoic EOLIAN deposits of Loess plateau GREAT GLACI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QINGHAI-xizang plateau uplift.
原文传递
藏北高原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检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愚 胡泽勇 +2 位作者 荀学义 徐丽娇 薛鹏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653,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冻土模式FSM中原始和优化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分别对青藏高原中部NewD66观测点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中原始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高估了实际的土壤热传导率,因而导致模拟的...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冻土模式FSM中原始和优化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分别对青藏高原中部NewD66观测点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中原始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高估了实际的土壤热传导率,因而导致模拟的土壤温度偏高。优化的参数化方案较原始参数化方案更能真实地模拟出土壤温度的变化,尤其对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效果更加显著。这些表明应用优化参数化方案的FSM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的准确性比原模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模式 土壤热传导率 藏北高原
下载PDF
藏北高原D110点不同季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3 位作者 丁永建 王绍令 陈贤章 小池俊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0-574,共5页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处) ,且基本上按正弦曲线变化,但相位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冬半年(10 ~4 月) 土壤温度尽管也存在日变化,但变幅较小。就所研究的时段而言,6 月地表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最大。一年中最低温度的变化较小且平稳;而最高温度的变化较大,尤其是9 月到10 月的降温过程和4 月到5 月的升温过程都相当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土壤温度 日变化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5
7
作者 季国良 邹基玲 吕兰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和骤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份,地...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和骤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份,地面加热场强度较弱,第二年夏季加热场强度则较强;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强、冬季弱;冬季地面积雪时间较长时,由于地表反射率增大,地中释放的土壤热通量较无雪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面 加热场 季节变化 地面热源
下载PDF
CMIP5部分模式气温和降水模拟结果在北半球及青藏高原的检验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振朝 韦志刚 +5 位作者 吕世华 高艳红 韩博 李锁锁 奥银焕 陈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1-928,共8页
利用北半球和青藏高原的观测资料,通过趋势分析、量值比较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已提交历史模拟结果的8个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模式对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模拟的较好,一般7、8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不存在相位差问题。各模式模拟的... 利用北半球和青藏高原的观测资料,通过趋势分析、量值比较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已提交历史模拟结果的8个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模式对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模拟的较好,一般7、8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不存在相位差问题。各模式模拟的历史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气温最大相差2.8℃以上;模拟的1850-2005年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值相差可达1.8℃左右;除1个模式外,其余模式都能较准确地模拟出至少有一次气温突变。对北半球降水的模拟,各模式都模拟出了降水的季节变化,但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4个模式模拟的降水为增大趋势,4个为减小趋势。对青藏高原的模拟,从变化趋势与观测气温的对比来看,8个模式中,除2个模式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余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各模式都模拟出了青藏高原的降水中心,但对降水量值的模拟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MIP5 北半球 模式比较
下载PDF
藏北高原气温资料插补及其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蓉 胡泽勇 +3 位作者 关婷 孙根厚 杨耀先 刘火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通过定义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以NewD66/D66、D105、Amdo和BJ为主站,D66/五道梁气象站(WDL)、D110、MS3478和MS3608为辅站,对主站缺失的地面气温资料进行插补,以获得完整的气温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站近期气温变化。主站和辅站气温一... 通过定义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以NewD66/D66、D105、Amdo和BJ为主站,D66/五道梁气象站(WDL)、D110、MS3478和MS3608为辅站,对主站缺失的地面气温资料进行插补,以获得完整的气温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站近期气温变化。主站和辅站气温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中每两个配对站的气温变化均有很好的一致性;温差表现为冬半年大、夏半年小。插补效果分析表明,插补效果夏季比冬季好;插补效果D66站最好,D105站相对较差;插补误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时间尺度越大插补结果的可用性越强;大幅降温、降水、较大风速以及较大风向转变是影响插补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主站完整气温序列分析表明,NewD66站的气温年较差最大(26℃),Amdo站最小(19℃);BJ站多年平均气温最高(-0.3℃),D105站最低(-5℃);BJ站处于季节冻土区,其余三站处于多年冻土区;近十几年主站年平均气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BJ站和NewD66站升温明显,D105站和Amdo站升温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 野外站点 气温
下载PDF
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地表粗糙度对地气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耀先 李茂善 +5 位作者 胡泽勇 仁青普赤 贡觉顿珠 王愚 黄蓉 孙根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36,共11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BJ观测站2012年1 12月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一种独立的确定地表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方法及两种热力学粗糙度Z0h的参数化方案(Z98和Y07),得出...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BJ观测站2012年1 12月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一种独立的确定地表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方法及两种热力学粗糙度Z0h的参数化方案(Z98和Y07),得出了Z0m和Z0h以及附加阻尼kB-1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Z0m在一定时间尺度(月、季)上存在着波动,Z0h在高原季风前、盛行期、衰退期有不同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合陆面模式CoLM将地表特征参数代入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初步探讨了地表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地表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0m的动态变化和Z0h参数化方案的改进提高了CoLM模式的模拟性能,模拟的地表通量更接近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表动力学粗糙度 地表热力学粗糙度 附加阻尼 地气通量
下载PDF
根据孢粉分析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全新世环境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赐璇 冯.康波.艾利斯 李拴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00-3500yr.B.P.,草原发展,气候较适宜,以7200-6300yr.B.P.为高温湿期,5500yr.B.P.和3500yr.B.P.出现干旱,晚期从3500yr.B.P.至今植被为荒漠,气候干旱,其中700yr.B.P.气候恶化。北部地区全新世时期为荒漠植被,当气候温湿时,蒿和禾本科,莎草科成份增加,藜科减少,气候干旱时则相反,北部全新世的气候分期和干湿波动与西部相近,两地在晚期气候朝干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全新世 环境 青藏高原 微体古植物学
下载PDF
藏北高原草地资源合理利用 被引量:64
12
作者 李明森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5-339,共5页
藏北高原面积60万km2,海拔4400m以上 ,气候寒冷干旱 ,是青藏高原内生态环境最酷劣的自然地域 ,大部分为无人区。境内55 %的土地为可利用的草地 ,是西藏最大的牧区 ,其绝大部分是由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及青藏苔草(Carexmoorcroftii)... 藏北高原面积60万km2,海拔4400m以上 ,气候寒冷干旱 ,是青藏高原内生态环境最酷劣的自然地域 ,大部分为无人区。境内55 %的土地为可利用的草地 ,是西藏最大的牧区 ,其绝大部分是由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及青藏苔草(Carexmoorcroftii)等组成的高寒草原与高寒荒漠草原 ,虽然紫花针茅草原是当地藏绵羊的较适宜生态地域 ,但其鲜草产量不足800kg/hm2,仅在6~9月能利用 ,加上草地土壤富含砂砾 ,抗侵蚀能力弱 ,所以草地生态较脆弱。目前已有1/3的草地受沙化和侵蚀的威协 ,4 %的草地处于过牧退化状况。所以保护草地 ,维持其生态稳定乃是开发藏北高原草地资源的重要原则 ,故对高寒荒漠草原与已沙化的高寒草原须禁牧 ;大部分高寒草原的放牧强度须控制和适度 ,以求永续地利用和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草地资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风强弱与北半球西风带位置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韵 范广洲 +2 位作者 赖欣 华维 张永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9-1429,共11页
利用19512012年NCEP/NCAR全球2.5°×2.5°日平均及月平均再分析风场、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季风强弱与西风带位置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西风带位置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西风带位置变化的早晚与高原夏季风的强弱相关... 利用19512012年NCEP/NCAR全球2.5°×2.5°日平均及月平均再分析风场、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季风强弱与西风带位置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西风带位置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西风带位置变化的早晚与高原夏季风的强弱相关,季风强年西风带北跳和南撤时间分别为第30候(提早1候)和第59候;季风弱年则分别为第33候(晚2候)和第63候(晚4候),并且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2)西风带北跳期间,高原季风强年相较于常年南亚高压加强北上,贝加尔湖西部槽加强,高原经度范围内的槽加深,促使西风带北跳时间偏早,季风弱年则相反。(3)西风带南撤期间,高原季风强年相较于常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东亚大槽加深加强,有利于西风带南撤,季风弱年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风 西风带 位置变化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小凤 杨立明 范兵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8,共7页
利用相关震例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未来1~3年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沿东昆仑构造带及邻近地区发生MS≥7.0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趋势,祁连山地震带和东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具有交替发... 利用相关震例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未来1~3年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沿东昆仑构造带及邻近地区发生MS≥7.0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趋势,祁连山地震带和东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具有交替发生的特征,未来1~3年中强地震主体活动区为大型走滑活动断裂上应力转换部位和挤压会聚构造区,如东昆仑断裂带中东段和祁连山地震带中东段和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与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关联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红玉 马振峰 史津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利用1948-2003年的逐日600 hPa 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57-2003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计算了反映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的高度场指数序列,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近56年... 利用1948-2003年的逐日600 hPa 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57-2003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计算了反映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的高度场指数序列,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近56年来,高原季风指数总体呈现冬季风减弱、夏季风增强的变化趋势;高原季风的变化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的多寡密切相关,高原冬季风偏强的年份,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偏多,而高原冬季风偏弱的年份,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风指数 中国北方 沙尘暴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冬季青藏高原上游西风模态与中国降水及NAO的关联 被引量:8
16
作者 宇婧婧 刘屹岷 李晓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7-886,共10页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区域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北大西洋至青藏高原上游地区上空西风变率的EOF主要模态(简称高原上游西风模态),并考察了这些模态与中国区域降水及北大西洋涛动(NAO)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高原上游...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区域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北大西洋至青藏高原上游地区上空西风变率的EOF主要模态(简称高原上游西风模态),并考察了这些模态与中国区域降水及北大西洋涛动(NAO)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高原上游最主要的两种西风模态(EOF1和EOF2)都和北大西洋涛动(NAO)显著相关,却与中国冬季降水的关系明显不同:EOF1对应着整体位置偏北、南侧活动中心偏东的NAO型,并与高原西南侧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EOF2对应着整体位置偏南,南侧活动中心位置偏西的NAO空间型,与中国冬季降水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指出,在偏强的EOF1中,低纬异常西风带可向东伸展到位于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高原上游,造成高原西南侧中下层气流的爬升运动增强,导致高原西南侧降水异常偏多,同时,该西风异常可绕过高原形成异常西南风,与异常偏高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湿润的东南风异常汇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异常辐合上升运动,从而引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水增强,反之亦然;而EOF2较EOF1位置偏东、偏南,低纬纬向风东伸较弱,对中国冬季降水影响不明显。这表明冬季高原上游西风异常分布的形态对下游中国区域降水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西风EOF1模态是NAO通过上下游效应影响中国冬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异常模态 青藏高原上游 北大西洋涛动 中国冬季降水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年沙尘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对春季高原地面感热的响应 被引量:63
17
作者 李栋梁 钟海玲 +1 位作者 魏丽 吕兰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45,共9页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从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年沙尘暴日数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从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年沙尘暴日数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空间上有5个自然尘源区,即河西走廊、南疆盆地南缘、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尘暴高发区。比较近50年来中国沙尘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总体趋势在减少,20世纪90年代是近5个年代中最少的。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沙尘暴日数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沙尘暴与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关系密切,当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呈EOF1模态时,当年中国北方沙尘暴日数明显较常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 年沙尘暴日数 气候特征 地面感热 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强震的有序网络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765-771,共7页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强震具有显著的有序性,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分析讨论了本区7级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特征,并据此对未来强震进行预测:下次7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6~2007年.研究结果表明,有序网络结构可能是大地震形成的一种机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信息有序性 网络特征 强震预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印度洋地区的均衡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岩石圈构造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胜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67-378,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青藏—北印度洋地区的均衡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岩石圈构造特点.讨论了印度,青藏碰撞的俯冲机制及青藏高原隆起的成因问题。由Airy和Pratt两种均衡模型能得到可以比较的大地水准面异量级,在大陆区域更相接近.用180阶减20阶大地水... 本文研究了青藏—北印度洋地区的均衡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岩石圈构造特点.讨论了印度,青藏碰撞的俯冲机制及青藏高原隆起的成因问题。由Airy和Pratt两种均衡模型能得到可以比较的大地水准面异量级,在大陆区域更相接近.用180阶减20阶大地水准面同异常反演出的地壳密度分布.呈南北向正负交替和东西展布的波状特征.表明与岩石圈物质水平运动的挤压—松弛(或拉伸)作用有关.在此水平运动背景上,Airy型补偿原理可被重新描述为正、负垂直密度矩相抵销.岩石圈厚度由洋向陆从60km左右增加到青藏高原中部约110—130km。局部达140km.喜马拉雅带是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异常的转换过渡带、其碰撞机制显俯冲—逆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岩石圈 构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中的一种重要褶皱样式——穹窿构造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保江 刘建清 杨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14,共7页
穹窿构造在北羌塘盆地普遍发育,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褶皱样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燕山Ⅲ幕近南北向背斜与前期近东西向背斜的复合叠加。作者进一步指出,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 穹窿构造在北羌塘盆地普遍发育,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褶皱样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燕山Ⅲ幕近南北向背斜与前期近东西向背斜的复合叠加。作者进一步指出,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构造是确定油气勘探靶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盆地 穹窿构造 油气 青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