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ignifcance of unconformities in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被引量:7
1
作者 Yongqiang Qu Jianguo Pan +3 位作者 Shouxian Ma Zhiping Lei Lin Li Guoli W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Several stratigraphic breaks and unconformities exist in the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Geologic charact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ive of these un- conformities... Several stratigraphic breaks and unconformities exist in the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Geologic charact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ive of these un- conformities, which have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geological processes, have been studied. The uncon- formity beneath the Dahongyu Formation is interpreted as a breakup unconformity, representing the time of transition from continental rift to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The unconformities beneath the Gaoyuzhuang and the Yangzhuang form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consequence of regional eustatic fluctuations, leading to the exposure of highlands in passive margins during low sea-level stands and transgressive deposition on coastal regions during high sea-level stands. The unconformity atop the Tieling Formation might be caused by uplift due to contractional deformation in a back-arc setting, whereas the uplift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the Xiamaling Formati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a continental collision event. It is assumed that the occurrences of these unconformities in the Mesoproter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had a close bearing on the assemblage and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and Rodinia superconti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Mesoproterozoic Unconformities Continental margin Supercontinent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敖汉旗林家地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试验
2
作者 韩术合 裴秋明 +2 位作者 许健 宋志勇 莫海斌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4期962-970,共9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是地热产业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关注的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技术难题,以内蒙古敖汉旗林家地为研究区,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研究...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是地热产业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关注的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技术难题,以内蒙古敖汉旗林家地为研究区,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研究。在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初步查明了敖汉旗林家地一带地温场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特征;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微动测深和放射性氡气剖面测量多种方法组合,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的分布,推测了地热异常区控制因素及热水运移情况,并据此设定了勘探孔位,进行了960 m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微动测深等物探方法,并结合放射性氡气剖面测量进行辅助验证,对开展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较为有效,可为其他地区地热资源勘查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微动测深 放射性氢气剖面测量 地热 中深层地热资源 华北陆块北缘
下载PDF
辽北开原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常青 耿志忠 +2 位作者 段东 宋志伟 孙晓蕾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444-460,共17页
辽宁省开原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域内沿清河断裂出露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前人先后将其称为“辽河群”、“清河镇群”、“开原岩群”、“清河构造混杂岩”,但对其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系统总结不同岩石锆石U-Pb测... 辽宁省开原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域内沿清河断裂出露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前人先后将其称为“辽河群”、“清河镇群”、“开原岩群”、“清河构造混杂岩”,但对其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系统总结不同岩石锆石U-Pb测年结果和地球化学数据,该套变质岩系是由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不同时代地质体组成,其中早三叠世的海相沉积盖层和大面积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岩块指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碰撞背景下形成的变质英安岩(244 Ma)将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时间限定为中三叠世。综合对比区域地质资料,古亚洲洋在开原地区的俯冲闭合作用导致形成这套变质程度不同以新太古代华北板块基底岩石、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火山岩为“岩块”,变粒岩、浅粒岩等变质碎屑岩为“基质”的混杂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北克拉通北缘 混杂岩 古亚洲洋闭合 开原地区 辽北
下载PDF
阴山东部固阳地区晚石炭世碱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伟鹏 田伟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0-688,共19页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地块东部固阳地区发现了假白榴石粗面玄武岩和钾质粗面岩两种高钾准铝质碱性火山岩。地质年代学数据显示,假白榴石粗面玄武岩的磷灰石U-Pb年龄为322±14Ma,钾质粗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15.6±7.5Ma,说明其...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地块东部固阳地区发现了假白榴石粗面玄武岩和钾质粗面岩两种高钾准铝质碱性火山岩。地质年代学数据显示,假白榴石粗面玄武岩的磷灰石U-Pb年龄为322±14Ma,钾质粗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15.6±7.5Ma,说明其形成时代均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者均富Al、Fe,贫Mg;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和Ti),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Eu异常不明显;高(87Sr/86Sr)i比值(0.710028~0.714745),低εNd(t)值(-9.0~-17.2),表现出相似的交代岩石圈地幔源区和地壳混染特征。将该碱性火山岩与兴蒙造山带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基性火山岩和阴山地块白垩纪中基性火山岩进行岩石类型对比,发现华北克拉通北缘产出的火山岩多为高钾碱性系列,而兴蒙造山带中产出的火山岩则多为钙碱性系列;与兴蒙造山带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基性火山岩进行岩石成因对比,发现它们的岩浆源区和混染程度并不相同,即固阳地区碱性火山岩为受到早古生代俯冲沉积物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华北克拉通TTG片麻岩后喷发的产物,而兴蒙造山带中火山岩的产出则多为亏损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轻度混染地壳物质后喷发的结果。在固阳地区发现晚石炭世碱性火山岩,代表着古亚洲洋在该时期的后造山伸展作用范围已延伸至华北克拉通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北缘 固阳地区 碱性火山岩 晚石炭世 部分熔融 古亚洲洋 后造山伸展作用
下载PDF
张宣幔枝构造与金多金属矿化———进展、规律、问题及找矿方向
5
作者 王磊 王丰翔 +6 位作者 牛树银 黄宽 张世斌 张福祥 陈超 王晨光 宋泽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地幔热点及幔枝构造在古张宣幔枝构造寻找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系统总结了张宣幔枝构造的组成,以及与主要金矿床在空间、时间以及成因联系,总结其产出规律,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优选的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张宣幔枝的核部... 地幔热点及幔枝构造在古张宣幔枝构造寻找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系统总结了张宣幔枝构造的组成,以及与主要金矿床在空间、时间以及成因联系,总结其产出规律,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优选的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张宣幔枝的核部主要是岩浆-变质杂岩,与大中型矿床与其在空间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岩浆-构造热事件对矿床的控制明显,主要表现在:(a)韧性剪切带对矿床展布控制明显;(b)碱性—偏碱性岩浆岩可能为区域金矿床的热源。此外,区域金矿床的成矿具有明显叠加成矿的特征,主要成矿期为:400~350 Ma和150~130 Ma。成矿的动力机制是幔枝构造,其成矿物质来源来自深源,区域金矿床主要赋存在其核部,银多金属矿床多赋存在其外围。结合物化探与找矿标志,葵花村—黄土梁—温泉、金家庄—后沟、中山沟—水泉沟—东坪、水晶屯—小营盘—张全庄、下双台—下两间房等5处找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张宣金矿集中区 金矿 华北克拉通北缘
下载PDF
阿拉善北大山地区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构造启示: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6
作者 苏惠 曾认宇 +1 位作者 甘德斌 严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0-1596,共17页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部,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及板块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北大山杂岩作为阿拉善地块少有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前寒武纪岩浆-变质事件,为上述问题的制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窗口。本文对北大山地区次井子花...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部,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及板块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北大山杂岩作为阿拉善地块少有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前寒武纪岩浆-变质事件,为上述问题的制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窗口。本文对北大山地区次井子花岗斑岩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具有较高的SiO_(2)(73.85%~75.41%)、Al_(2)O_(3)(13.40%~14.19%)和K_(2)O(3.83%~4.80%)值,较低的Na_(2)O(2.10%~3.31%)和Fe_(2)O_(3)^(T)(0.93%~1.33%)值。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15~0.29),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岩浆锆石U-Pb年龄揭示岩体形成于(2035.6±8.4)Ma,锆石εHf(t)值(0.48~7.04)均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大,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_(DM)^(C)介于2627 Ma和2222 Ma之间,显示岩浆具有壳幔混合的成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阿拉善地块约2.0 Ga的岩浆事件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特征,且其中的酸性岩多为A型花岗岩,指示伸展的构造背景。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对比分析表明,西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岩浆在古元古代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阿拉善地块 北大山地区 古元古代 锆石 岩浆事件
下载PDF
冀北马营地区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7
作者 王稀玉 陶光活 张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对华北北缘中段马营地区的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马营地区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主要包括细粒、中粒和粗粒二长花岗岩。研究表明,马营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232~236.2 Ma,SiO_(2)为74.26%... 对华北北缘中段马营地区的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马营地区晚三叠纪酸性侵入岩主要包括细粒、中粒和粗粒二长花岗岩。研究表明,马营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232~236.2 Ma,SiO_(2)为74.26%~76.54%,铝指数A/CNK=1.04~1.14,K_(2) O/Na_(2) O为0.76~1.44,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8.89~18.28,(La/Yb)N为10.35~29.33。具负至正的Eu异常,δEu为0.59~1.2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亏损Nb、P和Ti。马营二长花岗岩的成分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其部分地球化学特征接近A型花岗岩,但Zr+Nb+Ce+Y为99.8~184.5×10^(6),10000 Ga/Al为2.2~2.8,TZr为724℃~814℃,为典型的非A型花岗岩。P_(2)O_(5)随着SiO_(2)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并且样品中SiO_(2)含量大于75%的样品,其P_(2)O_(5)为0.01%~0.04%,与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相符。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前人成果显示,马营地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主要起源于古老地壳,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贡献,说明除了碰撞后的减薄过程外,深部岩浆系统的作用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北缘 晚三叠纪 马营二长花岗岩
下载PDF
渤海地区新构造格局 被引量:43
8
作者 徐杰 周本刚 +4 位作者 计凤桔 高祥林 吕悦军 王明明 陈国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9,共8页
根据新近系—第四系盖层断裂发育的最新资料,按成因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断裂分为继承活动断裂和新生断裂两种类型;依走向又可分成北东—北东东、北西、北东(偏北)、近东西和北北东向5组,其中继承活动的北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和北东(偏北... 根据新近系—第四系盖层断裂发育的最新资料,按成因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断裂分为继承活动断裂和新生断裂两种类型;依走向又可分成北东—北东东、北西、北东(偏北)、近东西和北北东向5组,其中继承活动的北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和北东(偏北)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以及新生的北东向庙西北—黄河口断裂带是区内主干构造。在新构造应力场中,庙西北—黄河口和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一对共轭活动的构造带,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为右旋逆平移活动断裂带。这3条活动断裂带将渤海地区分成渤东南、渤西南、渤西北和渤东北4个活动块体,展现出新的构造格局,而与古近纪伸展拉分的盆地构造格局明显有异。其原因是构造发育的动力条件和应力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构造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影响了渤海地区的油气成藏和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地区 北华北盆地 伸展拉分构造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格局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地区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2
9
作者 裴福萍 王志伟 +2 位作者 曹花花 许文良 王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09-2019,共11页
本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永吉县张家屯附近出露的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进行了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该英云闪长岩的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约100m2,与其呈沉积接触关系的是具... 本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永吉县张家屯附近出露的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进行了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该英云闪长岩的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约100m2,与其呈沉积接触关系的是具磨拉石建造特点的张家屯组地层。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443±5Ma,即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该英云闪长岩的SiO2含量介于71.5%~72.9%,具有低K2O(0.22%~0.76%)、高Na2O(3.82%~4.49%)和低TiO2(0.30%~0.42%)的特征,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其A/CNK值介于0.95~1.25,A/NK值介于1.71~1.94,主体属于I型花岗岩。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稀土总量较低(15.3×10-6~23.4×10-6),具有轻重稀土弱分异[(La/Yb)N=5.01~5.60]和较平坦的重稀土分配型式,并具有明显的铕正异常(Eu/Eu*=1.85~2.59)。微量元素显示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s、Th)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和Ta)亏损的特征。另外,它们具有正的εHf(t)值(+9.92^+13.6)和年轻的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648~911Ma)。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超俯冲带弧前环境的斜长花岗岩的源区相似,可能来源于低压高温条件下大洋堆晶辉长岩的部分熔融,并有俯冲流体的参与。即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结合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张家屯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特征,揭示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英云闪长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中国东北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34
10
作者 潘建国 曲永强 +2 位作者 马瑞 潘中奎 王海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块北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早期洋壳向华北地块低角度的俯冲造成弧后地区发生挤压(芹峪上升),导致铁岭组抬升和剥蚀,而后期洋壳高角度的俯冲又造成弧后区域发生强烈的伸展和断陷,沉积了下马岭组,并伴随辉绿岩的侵入。华北地块与相邻地体之间的碰撞导致下马岭组的抬升(或蔚县抬升)以及碰撞花岗岩的形成,挤压构造发生的时间对应于Rodinia超级大陆的形成期。新元古代沉积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结果。龙山组石英砂岩和海绿石砂岩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后的最早期沉积,记录了海侵初期的超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北缘 中新元古代 构造演化 大陆边缘 超大陆
下载PDF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11
作者 张彤 陈志勇 +1 位作者 许立权 陈郑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是近年来华北陆块北缘中西部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含辉钼矿石英斑岩中采集的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铼-锇等时线年龄为(222.5±3.2)Ma,模式年龄变化于(222.1±3.2)Ma~(224....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是近年来华北陆块北缘中西部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含辉钼矿石英斑岩中采集的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铼-锇等时线年龄为(222.5±3.2)Ma,模式年龄变化于(222.1±3.2)Ma~(224.6±3.4)Ma,表明辉钼矿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该铼-锇同位素年龄值指示华北陆块北缘存在着印支期成矿地质作用,对在该地区寻找印支期钼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苏计钼矿 辉钼矿 铼-锇同位素定年 印支期 华北陆块北缘
下载PDF
中蒙边界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李俊建 张锋 +15 位作者 任军平 唐文龙 付超 陈正 李承东 赵丽君 冯晓曦 党智财 赵泽霖 刘晓雪 Tomurtogoo Onongyn Delgersaikhan Adiya Enkhbat Tserendash Altankhundaga Batsaikhan Dorjsuren Byambaadash Batbayar Jargalsaikhan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662,共27页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中蒙合作完成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编图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蒙边界地区构造格架进行了统一厘定和划分。该区Ⅰ级构造单元主体隶属于中亚构造带的阿尔泰—兴蒙造山系,部分属塔里木—华北陆块区。阿尔泰—兴蒙造...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中蒙合作完成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编图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蒙边界地区构造格架进行了统一厘定和划分。该区Ⅰ级构造单元主体隶属于中亚构造带的阿尔泰—兴蒙造山系,部分属塔里木—华北陆块区。阿尔泰—兴蒙造山系可划分为10个Ⅱ级、27个Ⅲ级和69个Ⅳ级构造单元。塔里木—华北陆块部分划分出2个Ⅱ级、2个Ⅲ级和4个Ⅳ级构造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较全面地概括了中蒙边界地区的地质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造山系 陆块区 中蒙边界
下载PDF
华北地块东南缘中生代侵入杂岩中所含榴辉岩类包体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清海 许文良 +1 位作者 杨德彬 裴福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1150,共20页
华北地块东南缘中生代侵入杂岩中所含榴辉岩类包体中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组成榴辉岩类包体的各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在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石榴石中Al、Fe、Mn,单斜辉石中Na、Mg、Ca,角闪石中Na、Mg、Fe等主量元素含量与... 华北地块东南缘中生代侵入杂岩中所含榴辉岩类包体中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组成榴辉岩类包体的各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在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石榴石中Al、Fe、Mn,单斜辉石中Na、Mg、Ca,角闪石中Na、Mg、Fe等主量元素含量与其全岩之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受全岩成分制约;石榴石明显富集HREE、贫LREE,单斜辉石相对富集LREE、MREE、贫HREE,两者轻、重稀土含量呈相互消长的互补关系,石榴石和单斜辉石中分别富集Y、Sr,Ga和过渡族元素Sc、Ti、V、Cr、Co等含量较高,其含量受全岩成分控制;金红石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很少,Fe、Al、Mg、Ca、Mn、Nb、Ta、Cr和Zr含量相对较高,Rb、Sr、Ba含量极低,部分微量元素(如Nb、Cr、Fe、V、W等)含量与其原岩有继承和对应关系;部分原生或/和退变角闪石的REE配分模式分别与单斜辉石和石榴石相似,过渡族金属元素等的含量与石榴石、单斜辉石和全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角闪石容纳Na、K、Sr、Rb、Ba等元素的能力较强,其成分除受全岩成分的制约外,石榴石、单斜辉石对其形成也有影响。榴辉岩类包体与其寄主中生代侵入杂岩中部分高价态/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呈相互消长的关系。榴辉岩的形成与扬子地块和华北地块之间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榴辉岩类包体 徐淮地区 华北地块
下载PDF
华北北部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月萍 陈阜超 +1 位作者 杨国华 刘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通过对华北北部地区多期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的处理分析,认为:首都圈西部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大面积、大量值的下降趋势,等值线的走向以NE向为主,与NWW向的张渤带近垂直相交。垂直变形的空间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这种"南升北降"... 通过对华北北部地区多期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的处理分析,认为:首都圈西部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大面积、大量值的下降趋势,等值线的走向以NE向为主,与NWW向的张渤带近垂直相交。垂直变形的空间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这种"南升北降"、"东升西降"的形变特征与"北高南低"地形显示的长期构造运动趋势不一致。研究区最西部地区出现了以阳高为中心的南北两侧相对上升,东西两侧相对下降,其最大差异值达26mm/a。这种形变形态与大同地震前的图像有某些相似,但其形变性质却完全不同(一升一降)。垂直形变的异常变化提示2008年华北北部地区的构造活动已从常态活动开始转向异态活动,有可能是强震孕育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北部地区 垂直形变 地震危险性 孕震背景 逆继承性运动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古大洋闭合时间的限定--来自四子王旗西后壕子同碰撞花岗岩的证据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孟庆鹏 贺元凯 +4 位作者 张文 吴泰然 郑荣国 徐操 张昭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9-1759,共11页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四子王旗北部的西后壕子花岗岩体的CamecaIMS-1280-SIMS锆石U—Pb年龄为266Ma±2Ma。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以出现大量颗粒较大的白云母为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5.21%-76.69%),A/CNK值多大于1...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四子王旗北部的西后壕子花岗岩体的CamecaIMS-1280-SIMS锆石U—Pb年龄为266Ma±2Ma。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以出现大量颗粒较大的白云母为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5.21%-76.69%),A/CNK值多大于1.1,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的含量也都高于1%。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上,Eu具有强烈的负异常(δEu=0.03~0.11),REE呈现出明显的M型四分组效应,部分微量元素也表现出non-CHARAC的性质。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图上,元素Ba、Nb、sr和Ti相对亏损,Cs、Rb、Th和Pb相对富集。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区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以上特征,西后壕子岩体应为强过铝质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二叠纪晚期的陆一陆碰撞环境中。270-260Ma期间,四子王旗地区发育EW向的碰撞花岗岩带,限定华北板块与南蒙古微大陆沿索伦缝合带的闭合时间为二叠纪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二叠纪晚期 碰撞花岗岩带 四子王旗 华北板块北缘 SIMS锆石U—Pb
下载PDF
辽北地区早石炭世变质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 张超 +5 位作者 刘永江 李伟民 葛锦涛 冯志强 陈井胜 付俊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94-2412,共19页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分布的构造混杂岩带为研究古亚洲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下二台岩群"作为该构造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在争议。详细的研究表明下二台地区变质火山岩原岩包括流纹岩、英安岩、...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分布的构造混杂岩带为研究古亚洲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下二台岩群"作为该构造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在争议。详细的研究表明下二台地区变质火山岩原岩包括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火山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变质酸性火山岩和变质中性火山岩;二者均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负异常不明显,但变质中性火山岩稀土总量低于变质酸性火山岩,变质酸性火山岩明显亏损Sr、P元素,结合野外产出面积和高场强元素相关性特征,认为二者不是同一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变质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41~348Ma,代表其原岩结晶年龄。变质酸性火山岩原始岩浆来自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质中性火山岩原始岩浆来自于俯冲带附近岩石圈地幔,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二者均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下二台岩群"由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地质单元叠置混杂而成,称其为"下二台"构造杂岩更为准确。下二台地区变质火山岩表明在早石炭世初,古亚洲洋板块已经南向俯冲,在华北板块北缘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早石炭世变质火山岩原岩为这一俯冲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华北板块北缘 “下二台岩群” 构造杂岩 早石炭世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约2.5Ga的二长花岗岩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云鹏 刘建明 +2 位作者 曾庆栋 高帅 王路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2,共12页
本文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发现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二长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和锆石Hf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研究表明,这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 527±25)Ma,属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整体为块状构造... 本文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发现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二长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和锆石Hf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研究表明,这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 527±25)Ma,属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整体为块状构造,局部呈似片麻状构造,中粗粒结构,并可见暗色包体。主量元素显示其富Na和K,低P,A/CNK=0.80~0.96,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方面,富集轻稀土元素并基本无Eu异常,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Ta、P等高场强元素。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εHf(t)值在-4.0~4.8,均值为-0.6,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2 712~3 221Ma,暗示二长花岗岩可能为中新太古代新生下地壳熔融后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近年来少郎河地区新发现太古宙绿岩带和TTG岩石,提出在该地区存在前寒武基底,存在形式可能为一古老的微陆块。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是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华北陆块克拉通化的重要标志。虽然二长花岗岩地化特征具有俯冲背景的特点,我们依然认为在新太古末期华北微陆块之间仅有有限的和小规模的弧-陆或陆-陆的俯冲和碰撞,与板块构造的体制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新太古代末期 前寒武基底 少郎河地区 华北克拉通北缘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18
作者 马收先 孟庆任 曲永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85-1500,共16页
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对平泉地区晚石炭世—中三叠世地层进行物源分析,重塑内蒙古隆起的隆升历史,进而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5个样品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由5个年龄峰组成:峰1中晚二叠世(270~250Ma)、峰2晚石炭世... 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对平泉地区晚石炭世—中三叠世地层进行物源分析,重塑内蒙古隆起的隆升历史,进而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5个样品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由5个年龄峰组成:峰1中晚二叠世(270~250Ma)、峰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25~290Ma)、峰3泥盆纪(400~360Ma)、峰4古元古代(1900~1700Ma)和峰5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600~2400Ma)。其中,本溪组碎屑锆石主要由峰3、峰4和峰5组成,山西组、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则主要由峰2和峰4组成,下石盒子组由峰1、峰4和峰5组成。5个样品具有相同的Hf同位素特征,显生宙锆石的εHf(T)在-3.2^-25.5之间,与内蒙古隆起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体完全相同。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显示物源主要来自内蒙古隆起,不同层位的物源变化表明内蒙古隆起曾存在2次重要的隆升事件:第一期发生在360~312Ma之间,第二期发生在276~258Ma期间。第一次隆升奠定了盆-山的基本构造格局,第二次隆升之后古隆起进入稳定剥蚀期,为盆地提供持续稳定的物源,盆地内部发育了一套粗碎屑沉积物,可以推断在276Ma左右古亚洲洋已经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洋 华北地块北缘 晚石炭世—中三叠世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三叠世构造演化--来自辽宁法库地区侵入岩的证据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超 石绍山 +5 位作者 时溢 魏明辉 杨帆 郇恒飞 李文博 王路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4-748,共15页
本文对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辽宁北部法库地区中三叠世风歧堡岩体和靠陵沟岩体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风歧堡岩体和靠陵沟岩体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1±1)Ma和(243&#... 本文对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辽宁北部法库地区中三叠世风歧堡岩体和靠陵沟岩体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风歧堡岩体和靠陵沟岩体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1±1)Ma和(243±1)Ma,侵位时代为中三叠世。风歧堡岩体的Ba和Sr质量分数分别为(290.00×10^(-6)-484.00×10^(-6))和(129.00×10^(-6)-338.00×10^(-6)),Sr/Y值为13.27-28.17,Sr/Yb值为117.50-250.28;靠陵沟岩体具有较高的Ba质量分数(899.00×10^(-6)-1300.00×10^(-6))和Sr质量分数(772.00×10^(-6)-997.00×10^(-6)),以及较高的Sr/Y值(67.47-78.21)和Sr/Yb值(661.81-781.32),Y、Rb和Yb质量分数较低,分别为11.00×10^(-6)-14.70×10^(-6)、55.80×10^(-6)-78.40×10^(-6)、1.17×10^(-6)-1.39×10^(-6),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高Ba-Sr花岗岩的特征。此外,凤歧堡岩体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靠陵沟岩体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凤歧堡和靠陵沟岩体样品Nb/Ta值(4.18-10.26)和Zr/Hf值(30.39-38.76)与地壳平均值相近,Ni、Co和Cr质量分数较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法库地区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源岩为壳源岩石。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处于造山地壳加厚阶段。研究区中三叠世花岗岩的εHf(t)值均为正值,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949-555 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源岩为造山地壳加厚过程中新元古代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古亚洲洋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 法库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块体及其边界的相对运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跃刚 胡新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将华北地区各块体视为刚体,它们分别是阴山 燕山、鄂尔多斯、山西、太行、冀鲁和胶辽6个块体,将各 断块上由GPS空间大地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点位速度进行平均作为块体总体平动运动速度,讨论了华北地区各 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华北地区... 将华北地区各块体视为刚体,它们分别是阴山 燕山、鄂尔多斯、山西、太行、冀鲁和胶辽6个块体,将各 断块上由GPS空间大地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点位速度进行平均作为块体总体平动运动速度,讨论了华北地区各 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华北地区各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总体量级不大,一般在4mm/a以内。阴山 燕山块体与其它块 体间存在近东西向的走滑运动,与其它块体间的相对运动主要表现为边界间的张性和压性。GPS观测结果显示: 华北地区各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存在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阴山 空间大地测量 走滑运动 GPS观测 燕山 区块 断块 边界 鄂尔多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