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文解字注》声训条例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瑶瑶 杨晓宇 《兰州学刊》 2006年第6期81-82,共2页
清儒段玉裁编著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学”的权威之作。段氏作注不拘泥于字形,从大量琐碎的训诂实践中系统地总结提出了诸多“因声求义”的声训条例。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说文解字注》的声训条例,阐述了段氏音义相贯的训诂思想。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声训条例 述评
下载PDF
《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道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0-97,共8页
从因声求义、经字互证、"四体二用"学说三方面探讨段玉裁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戴震 段玉裁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光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段注》 校改 形系统 音系统 义系统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5,共4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教学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构形 示意
下载PDF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祝琴 史运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例共369字,占引申例字的34%,多数引例都暗合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于段氏对引申与假借的区别不严、字词关系认识不够,加之刻意维持许说,少数例证解释有误,具体可归纳为四类。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引申 假借 字形义
下载PDF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6
作者 董婧宸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9-56,共8页
《小学答问》是章太炎以答问形式考求《说文解字》本字、探求语言孳乳规律的学术著作。1908年4月至1909年7月,章太炎为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等在日留学生分三次讲授《说文解字》,以此为契机,章太炎于1909年编定《小学答问》,交弟子钱... 《小学答问》是章太炎以答问形式考求《说文解字》本字、探求语言孳乳规律的学术著作。1908年4月至1909年7月,章太炎为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等在日留学生分三次讲授《说文解字》,以此为契机,章太炎于1909年编定《小学答问》,交弟子钱玄同以"隶古定"誊写初稿。1911年夏,《小学答问》初版在浙江刊成,共119条,收录单字考订117条,后附"转注""相反为训"2条。1914年至1915年,章太炎幽居北京,修订《小学答问》,因初版"转注"条经修订后收入《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修订版中删去此条,另增5条,共123条,先后收入1915年出版的右文社本和1919年出版的浙江图书馆本《章氏丛书》。《小学答问》上承《新方言》又下启《文始》,其编纂与修订体现出章太炎小学研究的不断成熟,也反映出章太炎学术著作与国学讲习之间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小学答问》 版本 《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下载PDF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声义观
7
作者 唐生周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1期199-223,共25页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著作,贯穿全书的“声中有义”的语言学观念对于后来的训诂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巨大.本文讨论了段玉裁对声义关系的三种理解,以及其声义观产生的基础,以《说文解字注》的材料为依据,...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著作,贯穿全书的“声中有义”的语言学观念对于后来的训诂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巨大.本文讨论了段玉裁对声义关系的三种理解,以及其声义观产生的基础,以《说文解字注》的材料为依据,对段玉裁的声义观进行了梳理,指出段玉裁既充分地阐明了标音部件的示义作用,也对不受形体束缚的声义关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分析了段玉裁的声义系列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声义关系 音义兼示 示义 层级
下载PDF
《说文》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 ,是《说文解字》声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声训 异源关系 被释词 训释词 训诂学 借音 异体关系 文化义 许慎
下载PDF
析《段注》所正《说文》各本字本义
9
作者 郭晓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段玉裁自正或依《说文》旧本、音义书、经传文赋及其注等正《说文》各本字本义;以正释字字形、字序为主,另补、删字本义;他的整理正本清源,体现出研究主见和博大精深的语言功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说文》段注 各本 字本义
下载PDF
莫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训诂实践考论
10
作者 秦越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34-40,共7页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是莫友芝在比勘各本《说文》的基础上,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所作的笺注。该书运用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通过审音、辨形、释义、校勘等训诂实践,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的每个篆文及其说解进行了精...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是莫友芝在比勘各本《说文》的基础上,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所作的笺注。该书运用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通过审音、辨形、释义、校勘等训诂实践,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的每个篆文及其说解进行了精勘确释,不仅尽可能地还原了许慎《说文》的原貌,还为匡正字书、韵书、辞书的疏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训诂 考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