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说文解字注》声训条例述评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瑶瑶
杨晓宇
《兰州学刊》
2006年第6期81-82,共2页
清儒段玉裁编著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学”的权威之作。段氏作注不拘泥于字形,从大量琐碎的训诂实践中系统地总结提出了诸多“因声求义”的声训条例。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说文解字注》的声训条例,阐述了段氏音义相贯的训诂思想。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声训条例
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道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0-97,共8页
从因声求义、经字互证、"四体二用"学说三方面探讨段玉裁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戴震
段玉裁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光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段注》
校改
形系统
音系统
义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5,共4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教学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构形
示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辨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祝琴
史运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例共369字,占引申例字的34%,多数引例都暗合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于段氏对引申与假借的区别不严、字词关系认识不够,加之刻意维持许说,少数例证解释有误,具体可归纳为四类。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引申
假借
字形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6
作者
董婧宸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9-56,共8页
《小学答问》是章太炎以答问形式考求《说文解字》本字、探求语言孳乳规律的学术著作。1908年4月至1909年7月,章太炎为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等在日留学生分三次讲授《说文解字》,以此为契机,章太炎于1909年编定《小学答问》,交弟子钱...
《小学答问》是章太炎以答问形式考求《说文解字》本字、探求语言孳乳规律的学术著作。1908年4月至1909年7月,章太炎为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等在日留学生分三次讲授《说文解字》,以此为契机,章太炎于1909年编定《小学答问》,交弟子钱玄同以"隶古定"誊写初稿。1911年夏,《小学答问》初版在浙江刊成,共119条,收录单字考订117条,后附"转注""相反为训"2条。1914年至1915年,章太炎幽居北京,修订《小学答问》,因初版"转注"条经修订后收入《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修订版中删去此条,另增5条,共123条,先后收入1915年出版的右文社本和1919年出版的浙江图书馆本《章氏丛书》。《小学答问》上承《新方言》又下启《文始》,其编纂与修订体现出章太炎小学研究的不断成熟,也反映出章太炎学术著作与国学讲习之间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小学答问》
版本
《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声义观
7
作者
唐生周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1期199-223,共25页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著作,贯穿全书的“声中有义”的语言学观念对于后来的训诂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巨大.本文讨论了段玉裁对声义关系的三种理解,以及其声义观产生的基础,以《说文解字注》的材料为依据,...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著作,贯穿全书的“声中有义”的语言学观念对于后来的训诂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巨大.本文讨论了段玉裁对声义关系的三种理解,以及其声义观产生的基础,以《说文解字注》的材料为依据,对段玉裁的声义观进行了梳理,指出段玉裁既充分地阐明了标音部件的示义作用,也对不受形体束缚的声义关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分析了段玉裁的声义系列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声义关系
音义兼示
示义
层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 ,是《说文解字》声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声训
异源关系
被释词
训释词
训诂学
借音
异体关系
文化义
许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析《段注》所正《说文》各本字本义
9
作者
郭晓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段玉裁自正或依《说文》旧本、音义书、经传文赋及其注等正《说文》各本字本义;以正释字字形、字序为主,另补、删字本义;他的整理正本清源,体现出研究主见和博大精深的语言功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说文》段注
各本
字本义
正
补
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训诂实践考论
10
作者
秦越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34-40,共7页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是莫友芝在比勘各本《说文》的基础上,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所作的笺注。该书运用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通过审音、辨形、释义、校勘等训诂实践,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的每个篆文及其说解进行了精...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是莫友芝在比勘各本《说文》的基础上,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所作的笺注。该书运用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通过审音、辨形、释义、校勘等训诂实践,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的每个篆文及其说解进行了精勘确释,不仅尽可能地还原了许慎《说文》的原貌,还为匡正字书、韵书、辞书的疏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训诂
考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解字注》声训条例述评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瑶瑶
杨晓宇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2006年第6期81-82,共2页
文摘
清儒段玉裁编著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学”的权威之作。段氏作注不拘泥于字形,从大量琐碎的训诂实践中系统地总结提出了诸多“因声求义”的声训条例。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说文解字注》的声训条例,阐述了段氏音义相贯的训诂思想。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声训条例
述评
Keywords
DuanYueai
《
shuo
wen
jie
zi
Zhu》;
t
he
notes
o
f inference meanings fr
o
m s
o
unds
review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道彬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0-97,共8页
文摘
从因声求义、经字互证、"四体二用"学说三方面探讨段玉裁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戴震
段玉裁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
Keywords
Dai Zhen
Duan Yucai
s
t
udy
o
f w
o
rds
notes t o shuo wen jie zi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光荣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基金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段玉裁校改<说文>研究(教古字2002050)
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项目
文摘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关键词
《说文段注》
校改
形系统
音系统
义系统
Keywords
"
notes
o
n An Analy
t
ical Dic
t
i
o
nary
o
f Chinese Charac
t
ers (
shuo
wen
jie
zi
) by Duan"
revisi
o
n
pa
t
t
ern sys
t
em
pr
o
nuncia
t
i
o
n sys
t
em
meaning sys
t
em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书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5,共4页
文摘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教学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构形
示意
Keywords
notes
o
f
shuo
wen
jie
zi
c
o
nfigura
t
i
o
n
meaning
分类号
H1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辨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祝琴
史运林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406)
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4001)
安徽省教研项目(2008jyxm419)
文摘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例共369字,占引申例字的34%,多数引例都暗合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于段氏对引申与假借的区别不严、字词关系认识不够,加之刻意维持许说,少数例证解释有误,具体可归纳为四类。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引申
假借
字形义
Keywords
t
he N
o
t
e
o
f
shuo
wen
jie
zi
ex
t
ensi
o
n
b
o
rr
o
w
t
he meaning
o
f Chinese charac
t
ers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6
作者
董婧宸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9-56,共8页
文摘
《小学答问》是章太炎以答问形式考求《说文解字》本字、探求语言孳乳规律的学术著作。1908年4月至1909年7月,章太炎为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等在日留学生分三次讲授《说文解字》,以此为契机,章太炎于1909年编定《小学答问》,交弟子钱玄同以"隶古定"誊写初稿。1911年夏,《小学答问》初版在浙江刊成,共119条,收录单字考订117条,后附"转注""相反为训"2条。1914年至1915年,章太炎幽居北京,修订《小学答问》,因初版"转注"条经修订后收入《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修订版中删去此条,另增5条,共123条,先后收入1915年出版的右文社本和1919年出版的浙江图书馆本《章氏丛书》。《小学答问》上承《新方言》又下启《文始》,其编纂与修订体现出章太炎小学研究的不断成熟,也反映出章太炎学术著作与国学讲习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章太炎
《小学答问》
版本
《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Keywords
Zhang
t
aiyan
Xia
o
Xue Da
wen
edi
t
i
o
n
lec
t
ure
notes
o
f
shuo
wen
jie
zi
分类号
B25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声义观
7
作者
唐生周
机构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1期199-223,共25页
文摘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著作,贯穿全书的“声中有义”的语言学观念对于后来的训诂学研究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巨大.本文讨论了段玉裁对声义关系的三种理解,以及其声义观产生的基础,以《说文解字注》的材料为依据,对段玉裁的声义观进行了梳理,指出段玉裁既充分地阐明了标音部件的示义作用,也对不受形体束缚的声义关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分析了段玉裁的声义系列层级.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声义关系
音义兼示
示义
层级
Keywords
notes
o
n
shuo
wen
jie
zi
, s
o
und -meaning rela
t
i
o
nship, c
o
ncurren
t
sh
o
wing
o
f s
o
und and meaning , meaning sh
o
wing , serial level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华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文摘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 ,是《说文解字》声训的不足。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声训
异源关系
被释词
训释词
训诂学
借音
异体关系
文化义
许慎
Keywords
shuo
wen
jie
zi
explan
t
o
ry
notes
derived fr
o
m
t
he s
o
und
o
f a charac
t
er
w
o
rds
o
f differen
t
o
rigins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析《段注》所正《说文》各本字本义
9
作者
郭晓红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文摘
段玉裁自正或依《说文》旧本、音义书、经传文赋及其注等正《说文》各本字本义;以正释字字形、字序为主,另补、删字本义;他的整理正本清源,体现出研究主见和博大精深的语言功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说文》段注
各本
字本义
正
补
删
Keywords
notes
o
f
shuo
wen
jie
zi
; vari
o
us versi
o
ns; grapheme meaning
o
f Chinese charac
t
ers; c
o
rrec
t
; supplemen
t
; dele
t
e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训诂实践考论
10
作者
秦越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XTQ00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项目(QNYSXXK2018013)。
文摘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是莫友芝在比勘各本《说文》的基础上,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所作的笺注。该书运用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通过审音、辨形、释义、校勘等训诂实践,对《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的每个篆文及其说解进行了精勘确释,不仅尽可能地还原了许慎《说文》的原貌,还为匡正字书、韵书、辞书的疏失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训诂
考论
Keywords
Mu Bu
o
f
shuo
wen
jie
zi
Wri
t
t
en in
t
ang Dynas
t
y
notes
Difference
o
f Mu Bu in
shuo
wen
jie
zi
Wri
t
t
en in
t
ang Dynas
t
y
exegesis
t
ex
t
ual research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说文解字注》声训条例述评
刘瑶瑶
杨晓宇
《兰州学刊》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徐道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杨光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
何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辨
陈祝琴
史运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董婧宸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声义观
唐生周
《励耘语言学刊》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说文》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杨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析《段注》所正《说文》各本字本义
郭晓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莫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训诂实践考论
秦越
《长春大学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